客吃剩下的汤底红油,过滤后重复使用,吃剩下的青菜,火锅店回收后再次售卖?广州一家火锅店被立案查处!6月18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海珠区南石头街江燕南路冷记重庆火锅店因存在涉嫌经营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行为,已被立案查处。
< class="pgc-img">>火锅店涉嫌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被立案查处
17日晚,有媒体报道海珠区南石头街江燕南路冷记重庆火锅店,将客人使用过的红油、剩菜等回收,过滤分捡后二次售卖,瓜果蔬菜、肉类等食材未分类存放,且不做清洗直接切片摆盘,以及后厨工作人员未佩戴口罩和手套、无健康证等问题,该局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处置。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经查,情况基本属实。因存在涉嫌经营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行为,该店已被立案查处。
当晚22时许,经海珠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初步核查,该店能提供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备查(登记名称:广州冷记火锅餐饮有限公司),但无法提供牛油进货单据,店内4名员工现场未能提供健康证备查,厨房环境不够整洁,甚至积污积垢、未按照保证食品安全要求贮存食品。18日凌晨1时,执法人员向该店发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该店违法行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责令其当日内整改。
< class="pgc-img">>18日上午,海珠区市场监管局就牛油是否存在回收重新使用等问题,与冷记重庆火锅店法定代表人进行询问取证。经反复询问,该店法定代表人解释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锅底原料厂家一直无法供货,广州允许复工复业后,该店所用的火锅底油均自行熬制,在熬制过程中添加少量老油。针对该店涉嫌经营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制作食品的行为,该局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进行立案查处。
< class="pgc-img">>海珠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突击整治
与此同时,海珠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冷记重庆火锅店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突击整治行动。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将以火锅店、小型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整治对象,整治内容包括经营证照情况、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材安全管理、操作规范管理、食品添加剂管理和废弃油脂管理等方面。”
据海珠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压实其主体责任;整治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者,将依法予以处理。
【记者】郭苏莹
【通讯员】海市监
<>禺儿 番禺台
火辣辣的夏天来了
当然要吃火辣辣的重庆老火锅!
番禺人对火锅的爱超出想象
不信去火锅店门口看看
哪家不是大排长龙?
不过,昨天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
让爱吃重庆火锅的吃货们
狂捏一把汗了...
爱吃火锅的小伙伴,应该都听说过“小龙坎”。这家“网红”火锅店名声在外,已迅速扩张到12家直营店,全国600余家加盟店,连番禺都有,生意好得不得了。
然而,昨天一段视频曝光,却让网友惊叫:恶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近日,媒体记者走访多家小龙坎火锅店发现,这家知名连锁火锅店的部分分店,不仅回收客人吃剩的菜,还把杯子和拖把用一个盆洗,最最关键的火锅锅底,竟然也是客人吃剩的“口水油”!
恶心!锅底回收“口水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龙坎吉林长春欧亚店,将客人吃剩的锅拿回后厨后,直接将锅底油沥在一个大桶子里——
< class="pgc-img">>将客人吃剩的火锅油回收,再“重新炼一下”,“透红透红”的“口水油”就再次上桌了!
< class="pgc-img">>这样的“口水油”成桶成桶摆在天台……
回收剩菜、酸了的肉刷猪血上色
不仅火锅底油,食材也不让人放心!
比如,售卖即将过期的肉——
< class="pgc-img">>如果客人发现“肉酸了”,后厨的处理方法简单又粗暴:拿回去用猪血蘸一下,上上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然后服务员就拿出去重新上菜了:谁能吃谁吃呗!
< class="pgc-img">>↑↑↑黑龙江哈尔滨会展店
餐具、拖把一个盆里洗
江西南昌店,喝水的杯子和拖把,用一个盆清洗!而且“白天太忙了,没时间消毒”。
< class="pgc-img">>“没有盆,到时候用开水烫一下就好了。”
< class="pgc-img">>网友的评论炸了!
< class="pgc-img">>回应:涉事店铺停业自查
成都小龙坎老火锅总部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龙坎各个门店的锅底底料、香油、辣椒、麻椒等这些会影响口味的材料要在公司统一采购。
但是菜品,如肉类、蔬菜等,加盟店可以在当地采购,买不到的菜品也可以和公司购买。
总部还表示:小龙坎的物流都有合作公司,每个链条都是公司内部自己在做。
那么如果各地“回收剩油再利用”呢?
总部回应称:这个真的是没办法避免,也不能保证每个人的品德对吧。我们只能说尽可能做到监管。
昨日晚上,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小龙坎老火锅 连发两条声明,回应称:被曝光的3家店铺立即停业自查,并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并表示将对所有门店加强监管,要求全国所有门店坚决使用一次性油,此事件进展将第一时间向公众通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重庆火锅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顾客食用过的油,是不允许进行再加工、生产、销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火锅类餐饮业制售地沟油等违法行为”也作出了明确的处罚措施:
< class="pgc-img">>你对涉事火锅店的回应满意吗?
你还会去吃老油火锅吗?
留言和我们聊聊吧!
>少四川人说:没有啥子坏心情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不过,如果是使用“回收油”的火锅,就让人愤怒了!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一家火锅店因加工使用“回收油”给顾客食用,店老板获刑7年并被判决支付公益诉讼赔偿金440多万元。
5月24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目前当地法院已经执行到位赔偿金近50万元。为方便广大受害消费者依法维权,多部门联合制作了便民微信小程序接受消费者申报,案发时间曾在该火锅店消费过的顾客首轮可获得赔付每锅约35元。
加工使用“回收油”被查
老板获刑7年赔偿440多万元
2014年10月,雷某在犍为县城开了一家名为古今天下的火锅店,一时间生意兴隆,食客盈门,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火锅店。然而,为了攫取暴利,雷某后来指使李某甲、李某乙收集客人食用后的废弃油脂(俗称“回锅油”或“回收油”),加工后销售给客人食用。
↑古今天下火锅店。
2019年1月,该店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查获,当场捣毁制作“回收油”的窝点,现场收缴大量使用废弃油脂熬制的火锅底油,其涉嫌严重违法犯罪。
↑回收制作的锅底。
经审查,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该店生产、销售使用废弃油脂熬制的火锅底油的锅底总计14142锅,销售金额为447824元,超过万名消费者食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执法人员查获的台账。
该案经一审、二审,于2020年7月13日最终判决3名被告人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别判处3至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万元至5万元不等。其中,老板雷某被判有期徒刑7年。
同时,法院宣告3名被告人终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判决雷某支付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0倍惩罚性赔偿金447.824万元,并在市级以上媒体赔礼道歉。
多举措强化涉案财产执行
已执行到位赔偿金近50万元
犍为县古今天下火锅店“回收油”案宣判后,很多网友对火锅店经营者受到严厉惩罚而拍手称快,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护,也备受关注。
在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犍为县人民法院立即采取线上查询和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雷某名下的门市、存款等进行查控。雷某原购买的商品住房,因未按时给付按揭贷款导致断贷,开发商解除购房合同,执行人员第一时间查扣了解除合同的返还款。
据犍为县人民法院的消息,目前该案已执行到位赔偿金497982.3元。执行人员和雷某沟通后,于5月14日在《四川法治报》20210514期第03版,以雷某的名义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向公众公开道歉。
此外,法院还查明雷某购有停车位一个,但由于该小区尚在修建中,车位的具体位置和价值有待确认。对于剩余部分赔偿金,法院将继续加大执行力度。
开发便民小程序申报
受害消费者可来领赔偿金了
为方便广大受害消费者依法维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犍为县人民法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携手制作了便民微信小程序“舌尖上的安全——望而生味”。
5月24日,红星新闻记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程序发现,申报流程非常简便,上传交易日期、交易单号、支付截图以及身份信息、手机号码等,即可进入网上审核和后续赔付。
↑申报赔付小程序。
据当地多部门发布的公告显示,从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月30日在犍为县古今天下火锅店消费的消费者,持上述期限内的消费凭证均可提出申请。消费凭证包括微信、支付宝消费记录截图、收银小票、发票照片等。
根据本案生效判决,犍为县古今天下火锅店收集废弃油脂加料熬制火锅底油销售给顾客食用,销售锅底14142锅,锅底销售额447824元,按销售价款10倍判决赔偿金4478240元。目前,该案已执行到位赔偿金497982.3元。
按照已执行比例计算,本轮申报消费者可获得赔付金额每锅约为35元。在第二轮执行金额到位后,第一次获得申报资格审核通过的消费者自动获得第二轮赔偿资格。消费者每锅领取金额最高不超过锅底价款的10倍,约316元。
“虽然钱不多,但是意义不一样!”在消费者王女士看来,以前根本没想过有一天会得到赔付,希望这个事情能给广大餐饮商家带来真正的触动,毕竟食品安全大于天。
5月2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犍为县消协获悉,小程序上线短短4天多时间,已经收到消费者提交的消费凭证191份,目前还在进一步审核之中。
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