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封是一座文化古城,有着闻名世界的清明上河园,还有着享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美誉的开封府。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开封整个城市都有着浓浓的历史韵味。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封还有着足够丰富的美食文化。除了鼓楼的夜市小吃,还有着一种开封最出名的美食,它就是开封灌汤包。
< class="pgc-img">>开封灌汤包已有百年的历史,以纯正浓郁的汤和晶莹剔透的包子皮出名。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的体型虽小,但是咬一口,它的汤汁立马涌了出来。甜咸正好的肉馅与汤汁和薄薄的馅皮在口中充分搅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吸引了众多的食客。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几家开封本地人吃了都说好的灌汤包店。
第一家:禾源灌汤包子
< class="pgc-img">>这家店可以说是一家老字号了,当地人都会去的一家灌汤包店。店里的环境也可以,有包间,可以请朋友一起来尝一尝他家的灌汤包。
< class="pgc-img">>他们家的灌汤包是成笼卖的,不单卖。招牌特色菜就是传统大肉灌汤包,吃起来汤汁充足,包子皮也晶莹剔透。他们家除了传统的大肉灌汤包还有虾仁灌汤包子,一个包子里有整只虾仁,馅料十足,赢得了很多食客的喜爱。
第二家:大兴街扣碗包子馆
< class="pgc-img">>他们家的环境不是那么的高大上,但是平易近人,是由自家院子改成的饭馆。但是饭菜的味道那真的是没法说,他们家的包子是论个卖的,分为肉包子和素包子。
< class="pgc-img">>吃肉包子的时候要小心烫到嘴,肉包子的汤汁很鲜美,吃起来美滋滋。他家的素包子也很受人欢迎,几乎每桌都会点上几个。虽然是包子店,但是他们家不局限于包子,小酥肉扣碗也是一绝,滑滑嫩嫩的特别香,大家吃了都说好吃。
第三家:宋园灌汤小笼包
< class="pgc-img">>宋园灌汤小笼包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一家灌汤包店,分为两层,上面是包间,下面是大厅。虽然环境不错,但是服务态度就要靠运气了,偶尔会遇到态度不好的服务员。
< class="pgc-img">>他们家的灌汤包造型十分精致,如果用筷子夹起来就是灯笼的形状。不仅外形精致,口味也很到位,吃起来汤汁很多,肉馅醇正。可以搭配辣椒和醋一起吃,味道不错。
你还知道哪家的灌汤包店比较好吃吗?快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为七朝古都的开封,那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所在,就连如今的开封人,依然还是会留恋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城。每一天在清明上河园,都聚集着几万人,只为了一览“繁华赵宋”的盛况!
< class="pgc-img">(第一楼)
>据说,当年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有72家正店。这些正店也就类似于今天的五星级大酒店,那是非常壮观的。而且每一家的正店,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让您吃上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就连咱们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就是以这北宋为背景描写的。翻一翻水浒,你就知道当时吃饭的花样,可谓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 class="pgc-img">(第一楼)
>但是,如果要说哪一样最能代表开封城,那一定就是72家正店之一:“王楼”的招牌菜“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
< class="pgc-img">(第一楼包子)
>并且,在北宋南迁到杭州之后,也把这款美食也带过去了,它就是在西湖鼎鼎有名的“楼外楼”。而且,开封的“第一楼”,也正是当年王楼包子的传承和发扬者。现在的开封第一楼包子,也被叫做:“菊花包子”,主要就是这些包子褶,像菊花的花瓣一样。并且据说每一个都有18个褶,被叫做“菊花包子”。
“提起一缕线,放下一蒲团;皮像菊花芯,馅似玫瑰瓣。”
< class="pgc-img">(第一楼包子)
>这是对第一楼包子的生动描写,现在开封的第一楼有近10家之多,但是他的老店、总店,还是在寺后街。它的历史已经有102年了,真正的是百年老店了!并且,现在第一楼已经占据了开封每年政府接待工作的1/3,年营业额达到了将近5000万元人民币,单单就是这一块金字招牌:“第一楼”,人家也给一个大概的估计,市值3000万人民币!
< class="pgc-img">(第一楼,鲤鱼焙面)
>第一楼小笼包子创始人,是当时的开封包子名家:“黄继善”。
当年1922年,黄继善在开封山货店街,创建了:“第一点心馆”。1933年,又从这里搬迁到了路东的一座两层小楼,并改了名号,叫做:“第一楼点心馆”。因为这里主要就是卖包子的,所以当地百姓也叫它“第一楼包子馆”。
< class="pgc-img">(第一楼)
>到了建国初期,当时流行计划经济,第一楼进行了公私合营改制。到1957年,搬迁到了繁华的寺后街,正式更名:“第一楼包子馆”。
1966年,又改了名字叫做:“向阳包子馆”,1978年重新恢复原来的名字“第一楼包子馆”。
< class="pgc-img">(第一楼炒凉粉)
>改革开放之后,1985年第一楼已经有了三个餐厅,还有五个雅间,可以同时容纳500人就餐,当时就已经有职工近百人之多!并且,在当年这个第一楼的包子,还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称赞,并被评选为了:“名产风味小吃”。
< class="pgc-img">(第一楼薄荷鸡)
>1978年,第一楼得到了国家商业部的嘉奖,1990年,全国100多家包子铺,在杭州“大比武”,第一楼获得了“天下第一包”的美誉。当时的国家国务委员李铁映,就亲自写下了:“天下第一楼”!
1996年,开封市餐饮公司总经理郅军,接手了独立出来的第一楼。从此第一楼,走向了餐饮行业的最高舞台。营业面积也由当时的300多平方米,一下子扩张到了近5000平方米。
< class="pgc-img">(第一楼,凉调猪肝)
>第一楼,最有名的就是:“小笼灌汤包子”!那为什么现在的第一楼,都只做小包子了呢?
原来是在1938年的时候,开封被日军攻陷了。当时的人们为了躲避战火,根本就没有时间,等着大包子的出锅。于是,黄继善才改用了小笼包子,并且吃的时候也是“连笼上桌的”,这才有了开封的“小笼灌汤包子”!
< class="pgc-img">(第一楼,桂花糕)
>这第一楼的灌汤包,用料考究、制作工艺严谨。
他们选用的肉馅,都是上好的臀尖肉。要那种“八分瘦二分肥”的,并且还要搭配熬煮数个小时的猪骨老母鸡高汤。还要采用“以水打馅”的做法,并要搭配上好的香油和秘制调料。由此做成的包子,才最有一千多年前,开封王楼的味道!
<>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从此开封小笼包成为了开封的一张名片,在开封,灌汤包子店很多,而要说其中名气最大的,那么就要属“第一楼”了。
如果是和朋友来开封旅游,在午饭或者晚饭时间不妨来第一楼尝一尝这里的包子、鲤鱼焙面、涮牛肚等特色美食,第一楼包子最大的特点是“提起来像灯笼,放下去像菊花”。包子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吃起来软嫩鲜香,绯闻不腻。
我们在中午很早就来到了第一楼,一楼是大众消费区,在饭店的入口处就有舌尖上的中国—开封小笼包的介绍,二楼是餐饮包间,饭店的装修也充满了中国风的韵味,据介绍,第一楼的包子有一百多种馅可供选择,如果是在吃饭的时间来这里往往是“人满为患”,我们来的这一家是位于金明广场(郑开大道开封入口处)的分店,客人还相对少一些,可以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
第一楼中的灯笼灯。
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店是由黄继善于1922年创建的,在1956年成为了公私合营,第一楼成为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第二代继承人黄思忠在第一楼工作长达32年,在1994年自己又创立了“黄家老店”,现在“黄家老店”也有了好几家分店,现在总店就在宋城路。
灌汤包子要现做现蒸,当服务员把热腾腾的包子端上来的时候,不用着急吃,可以先好好的欣赏一下,包子在笼屉里冒着热气,外皮晶莹剔透,就像菊花,夹起一个,包子立即垂下来,样子很像灯笼,让人忍不住想一口吃下去,其实吃小笼包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要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吹一吹里面的热气,然后慢慢吸允包子的汤汁,让味蕾充分的感受它的鲜和香,如果喜欢吃醋的话,还可以将包子沾一点醋,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口了,小笼包值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如果不是一些隆重的场合,你也可以剥上一瓣蒜,一同下咽,因为这也是老开封人的吃法。
一个包子下肚以后,相信你的眼、鼻、口、心都可以得到满足。
桶子鸡。
因为小笼包要现场制作,至少要等20分钟,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先点几个小菜,虽然在饭店中还有很多值得推荐的名菜,但要想吃出包子的美味,一定不要让别的味道干扰了你的味蕾。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 微信:wudan365】【微信公众号: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