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巴黎观赛茶室正式营业。图片来源:喜茶官方微博
>即便自称“重新书写了茶饮行业历史”的喜茶,在硝烟中也难言轻松。
楚小强丨文
喜茶近期风波不断。
日前,喜茶洛阳一门店发生一起顾客与店员的冲突事件,涉事门店至今闭店整改。另一边,喜茶又因北京地区门店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北京消协”)的通报名单中。
作为估值接近百亿美元的新茶饮界“独角兽”企业,喜茶屡因门店陷入风波之余,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也令其倍感压力。
喜茶定位高端品牌,但目前“奶茶集体降价”的消息甚嚣尘上,茶饮赛道的“价格战”已然打响。在此背景下,曾经一杯奶茶动辄卖二三十块的喜茶,不得不放下身段加入降价阵营当中。
喜茶的茗茶系列饮品,最便宜的已卖到8元一杯。在一些下沉市场,喜茶也推出12元起的平价奶茶。
昔日门店大排长龙的喜茶,如今不得不走起“亲民”路线。
01
与顾客起冲突致闭店
正当喜茶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咖啡因红绿灯”标识,试图以健康标签再度“圈粉”之时,另一边个别门店的举动,却令品牌再度“蒙尘”。
8月17日,喜茶一门店店员与顾客发生冲突的消息不胫而走。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涉事门店位于洛阳市一万达广场。当天下午,涉事门店已进行闭店整改。
据网友爆料,事发当日,喜茶该门店店员与顾客互相辱骂,起初还是口角之争,之后冲突一度上升至互扔柜台上的物品。事件发酵后,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8月22日上午,山海新财经从喜茶官方点单小程序“喜茶GO”上发现,喜茶在洛阳市能线上点单的门店共有8家,而涉事的洛阳涧西万达广场店,至今处于闭店状态,且无法进行线上点单。
山海新财经多次致电该门店了解情况,但均提示电话关机。喜茶客服人员向山海新财经表示,“已经联系门店负责人核实,不过这家门店现在有其他事项需要跟进。”
当问及需要跟进的其他事项具体为何?客服人员表示,“具体原因负责人没有透露,暂时也没有给出门店重新开业的时间。”
据悉,洛阳涧西万达广场店是喜茶加盟店,去年6月份才开业。媒体报道,目前双方已就冲突事件达成和解。
与顾客发生冲突,对任何一家品牌而言都是营商大忌。此前,连锁咖啡品牌Manner曾因为门店员工与顾客冲突引发舆论关注,事后两名涉事员工被辞退,Manner则通过官方平台向外界致歉,以降低事件对品牌声誉的影响。
目前,喜茶方面并未就洛阳门店员工与顾客冲突事件作出回应。
另外,山海新财经注意到,喜茶在洛阳的8家门店中,除了上述涉冲突事件的门店外,玉泉新零售街区店和宝龙广场店也无法进行线上点单,前者显示“闭店”,后者显示“全新升级中”。
记者致电相关门店,亦未能接通。喜茶客服人员沟通反馈后也表示,“门店暂时没有回应,如果想点单的话,可以选择其它营业的门店下单。”
02
涉食安问题被通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洛阳门店冲突事件引发关注之余,喜茶北京地区门店又遭到通报点名。
8月19日,北京消协在其官方公众号公示一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餐饮企业名单,喜茶赫然在列。
北京消协表示,2024年,市、区市场监管局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对餐饮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并定期汇总整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名单进行公示。
自今年1月份以来,喜茶在北京地区先后有两家门店遭到北京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点名。
比如8月份,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一家喜茶门店,在食品安全大检查中被发现,专区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未佩戴口罩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0条的规定,该门店被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喜茶同被点名的茶饮品牌,还有蜜雪冰城、茶百道、霸王茶姬、茶话弄等等。这些茶饮品牌门店的食品安全意识,亟待进一步加强。
< class="pgc-img">>对喜茶而言,其也并非首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而被问责。早在2020年6月,喜茶南京门店就曾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彼时,市场监管部门在喜茶的食用冰中检测出菌落总数超标现象,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风险。其中,喜茶的4款果茶/奶茶被检出菌落总数高于同类标准,3款被检出存在大肠菌群。
抽检人员表示,出现菌落总数超标,可能是制冰机或饮品制作场所的原因,还有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饮品被微生物污染。
如果不予重视,消费者食用相应产品后,很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情况出现。
当时,喜茶在官方微博发文回应并道歉,称“让大家失望了”,是相关门店操作不规范造成,如制作饮品时将冷藏牛奶放置在常温下时间太久等,并表示会彻底排查,进行整改。
如今时隔四年再现食品安全问题,看来喜茶在门店的卫生管控方面仍需努力。
03
竞争对手围追堵截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眼下的茶饮赛道,那就是“卷”。
无论是疯狂扩店、集体降价,还是攻占县城、布局海外,抑或是搞跨界联名、打健康标签,各种操作背后,都透露着茶饮赛道的竞争激烈。
即便自称“重新书写了茶饮行业历史”的喜茶,在硝烟中也难言轻松,对手给到的压力肉眼可见。
此前,喜茶邀请著名健身博主帕梅拉·莱孚(Pamela Reif)担任喜茶2024年“健康推荐官”,推荐多款茶饮产品,主打“轻负担、真健康”口号。
作为喜茶强劲对手之一,霸王茶姬不甘示弱,随即请来健身达人刘畊宏为新品“醒时春山”代言。同时,霸王茶姬还推出GI值(血糖生成指数)标识,主打为消费者科学控糖,宣扬健康饮茶。
出者有意,接者有招。近期,喜茶紧扣当下消费者颇为关注的“喝奶茶心悸、失眠”的热门话题,创新性推出“咖啡因红绿灯”健康标识,对产品咖啡因含量进行分级公示,再次向消费者讲起“健康故事”。
两大新茶饮头部平台打得有来有回,但在各类营销策略之下,整个赛道的“价格战”早已悄然拉开。就在日前,“奶茶重回10元以下时代”、“奶茶集体降价”这类消息接连冲上热搜。
“以前二三十块钱一杯,现在普遍十几块钱就能买下,有优惠券则更便宜。”不少“奶茶控”坦言。
据华安证券的研报显示,2020年~2023年,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上升至30%,20元以上消费占比则从33%下跌至4%。
面对行业的降价趋势,主打高端品牌定位的喜茶也无法独善其身,以往动辄卖二三十元,现在大部分饮品已降至20元以下。
以新推出的“减糖·椰椰芒芒”为例,一杯售价为15元,新人券后13元就能拿下。而喜茶茗茶系列的“纯绿妍茶后”,更是仅售8元。
显然,在激烈的竞争趋势下,以降价策略换取更多市场份额,已是不少茶饮品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持续下探的背景下,“价格战”实际上与消费者眼下追求性价比的行为习惯相契合。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是行业洗牌的过程,就看谁能熬到最后。
不过,“价格战”对茶饮企业的利润压缩也十分明显。以上市茶饮品牌为例,近期相继发布业绩预告的奈雪的茶、茶百道,业绩结果均不尽如人意。
其中,2024年上半年,奈雪的茶预计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约4.2亿元至4.9亿元;茶百道净利润则同比下降不超过63.03%。
虽然喜茶目前的业绩情况外界不得而知,但在激烈的“价格战”之下,面对门店风波不断、竞争对手围追堵截,喜茶能否杀出重围笑到最后,值得持续关注。
称“奶茶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再次被曝光存在食品卫生乱象。近日,蜜雪冰城个别门店被曝光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等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
之后,蜜雪冰城发布致歉声明,称第一时间成立总经理牵头的专项处理小组,针对门店存在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调查整改。另外,蜜雪冰城被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总裁张红甫道歉称将尽快完善各个门店监控设施,做到门店监控全部覆盖;加强各区域门店互查制度建设,真正做到食材效期问题“零发生”。
曝光:
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
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仍使用
近日,蜜雪冰城个别门店被媒体曝光,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等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本次被曝光的门店,位于郑州、济南、武汉。据了解,蜜雪冰城的总部就位于河南郑州。
对此,蜜雪冰城独家回应南都记者称,报道中涉及的三家加盟门店,在经营过程中知晓原料已过最佳赏味期,但为节省开支心存侥幸,认为原料还未过产品保质期不会产生质量问题,擅自篡改开封食材日期,用以延长物料最佳赏味期时间。媒体报道的视频中关于使用隔夜物料的问题,具体事实为门店在早上准备开门的时间,利用公司监管人员还未到店的间隙,门店员工将已过最佳赏味期但未过产品保质期的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及奶茶,用在新原料配制上。
企业:
总裁道歉并承诺
做到门店监控全部覆盖
5月15日,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企业在致歉声明中称,事件发生后,企业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的监督检查,并第一时间成立以总经理牵头的专项处理小组,针对门店存在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调查整改。针对媒体报道中的涉事门店,已经责令其停业整顿,并按照相关规定对涉事门店作出相应处理。对于分管该区域的经营团队,蜜雪冰城称已紧急召集返回公司,进行二次专项深化培训,要求团队从严管理门店。该企业称后续将从严彻查、管理全国门店。蜜雪冰城在回应南都记者采访称,蜜雪冰城已成立专项调查组,正在重点调查涉事门店,全面排查全国门店。
5月17日上午,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召开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问题行政约谈会。市场监管部门对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存在重视程度不高、主体责任严重缺失、机制不完善、制度不落实、日常监管不到位、风险防控意识淡薄、总部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严厉批评。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张红甫作表态发言,向监管部门、社会公众和媒体朋友表示真诚道歉,并承诺:组织各个门店开展排查、自查自纠;尽快完善各个门店监控设施,做到门店监控全部覆盖、实现门店监控系统与总部终端联网;加强各区域门店互查制度建设,完善各区域门店互查机制,健全互查日历,真正做到食材效期问题“零发生”。
关注
“奶茶界拼多多”
食品卫生乱象为何频出?
据了解,连锁类茶饮企业为加速品牌落地及扩张,一般会采取授权加盟制,即加盟商缴纳一定加盟费用(包括品牌使用费等),并获得品牌方供应的原材料、物料以及培训后,即可使用该品牌在线下寻找店面开店。不过南都记者注意到,蜜雪冰城在快速扩张之下,其食品安全风控问题却时有发生。
2019年4月石家庄蜜雪冰城万达广场店被曝光,闭店后店员将抹布扔进泡茶用桶内刷洗,冰淇淋机器里藏着头发丝,还用过期原料制作奶茶。当时事后,蜜雪冰城所属的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立即关闭涉事门店,查找问题原因。本次再次爆出问题,业界看来,茶饮连锁品牌方除了对加盟商方面加强人员培训以及食品安全宣讲外,其质量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贯彻执行,是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措施。
“10元以下无对手”
被称为“奶茶界拼多多”
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你或许很少会看到蜜雪冰城的门店,但三四线城市则是它的主战场。蜜雪冰城有“奶茶界的拼多多”之称,成立至今一直以高性价比的形象示人,堪称下沉市场的“霸主”。它的门店占据了学校周边、交通周转点、人流量大的临街店铺等位置。公司官网信息显示,1997年,大学时期的张红超在郑州开启了他一生的“甜蜜事业”——蜜雪冰城,一个专为年轻人打造新鲜冰淇淋与茶饮的全国连锁品牌。2020年6月,蜜雪冰城曾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
与喜茶等一线品牌动辄二三十元一杯茶饮相比,蜜雪冰城的价格十分感人。早期靠1元1支的冰淇淋走红,如今冰淇淋保持3元1支,奶茶均价为6元。正如网友评论的那般:10元以下无对手。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早期发展都是在三四线城市,在下沉市场深耕细作的十几年,瞄准的消费人群和一二线城市的品牌截然不同的。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H1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各个新式茶饮品牌的加盟费用受所在城市、店铺面积、门店类型等因素影响,不同品牌的加盟费用大约在1万元-20万元不等,名气较大、发展时间较长的品牌加盟费用相对较高,如一点点和CoCo都可,而新创立的茶饮品牌加盟费用则较低,如蜜雪冰城,加盟费在1.5万-3万之间。
以加盟制为主的茶饮连锁品牌食品安全及品控体系容易“爆雷”
“凡是以加盟制为主的茶饮连锁品牌,食品安全及质量的内控体系是最容易‘爆雷’的风险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南都记者表示,以蜜雪冰城为例,由于其面向人群主要系二三线城市人群为主,因此其整个定价体系是比较低的,这意味着加盟商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出于成本支出等考虑,加盟商招聘到的人员专业素养可能会比较低。实际上,员工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素养,有可能是导致连锁餐饮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点。
蜜雪冰城发力下沉市场,走低价路线,频繁被爆出食品卫生问题,是否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SGS农产食品部食品安全项目经理、审核员袁国彬认为,食品卫生主要还是自我监管,而自我监管是需要投入的,且这种投入是个长期的过程,“这种投入也不像广告投入,可以立马见效的。总会有一些这种加盟店,会抱有侥幸心理。”袁国彬表示,加盟商既然收了加盟费,就应该在管理上建立有效的系统,投入必要的监管资源。品牌不是一天可以建起来的,需要沉下去,一点一滴的积累。“如果自身不具备能力,完全可以依靠专业的资源,对全供应链进行监管。”
可学习飞行检查制度
对加盟商进行检查
南都记者注意到,除蜜雪冰城外,多个加盟制知名品牌,近期也曾出现过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今年被曝光的小龙坎火锅,就出现人员在后厨操作不规范等卫生问题;又如2019年,奶茶品牌甘茶度被曝出存在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与好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茶及兑水果汁等一系列问题。
业界看来,茶饮连锁品牌方除了对加盟商方面加强人员培训以及食品安全宣讲外,其质量内控体系的建设和贯彻执行,是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措施。朱丹蓬建议,相关企业可以学习市场监管部门飞行检查制度,对加盟商进行检查。“同时在我看来,加盟店的店长是食品安全把关的重要因素,我建议,相关茶饮连锁企业可以给加盟商派驻店长进行管理,并以食品安全作为首要KPI进行管理,这可以杜绝很多因人为问题引起的食品安全风波。”朱丹蓬说。
出品: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养凯 贝贝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nandujianding@qq.com"
也可通过微信
搜索“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微信号:ndlab2020)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日,两封致歉信将奶茶圈推上风口浪尖。
5月15日,被称为国民“草根奶茶”的蜜雪冰城微博发布了一则致歉声明,声明称,2021年5月14日媒体报道,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门店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蜜雪冰城表示,针对媒体报道中的涉事门店,公司已责令其停业整顿,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公司《特许经营合同》中的相关约定,对涉事门店作出相应处理,处理结果另行通报。
图片来源:蜜雪冰城官方微博
5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针对蜜雪冰城违法违规问题召开了行政约谈会,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张红甫及公司主要核心管理人员、蜜雪冰城永安街店负责人、金水区局和二七区局以及基层监管所相关监管人员作为被约谈方参加会议。会上,蜜雪冰城法定代表人、总裁张红甫向监管部门、媒体和社会公众表示道歉。
无独有偶。14日,明星马伊琍工作日微博发布的声明也登上热搜。据悉,马伊琍此前代言的品牌茶芝兰因涉及违法犯罪,正接受公安机关调查。
图片来源:马伊琍工作室微博
蜜雪冰城和茶芝兰相继“翻车”后,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了近年来如烈火烹油般的现制茶饮领域。
现制茶饮崛起:火爆的网红店,没落的香飘飘
提起奶茶,当代年轻人或许会对蜜雪冰城、CoCo都可、喜茶等网红茶饮品牌如数家珍。而在这些网红奶茶品牌爆火之前,若论奶茶界的“扛把子”,香飘飘当仁不让。
香飘飘成立于2005年,主要生产和销售固体饮料,固态奶茶是其重要的产品之一。彼时,国内尚无形成规模的奶茶品牌,香飘飘通过广告和营销迅速占领了消费市场,凭借“一年卖出三亿多杯,可绕地球一圈”的广告词奠定了其“国民奶茶”的地位。
2017年,香飘飘(603711.SH)成功登陆A股市场,拟募集资金7.48亿元投入年产10.36万吨液体奶茶建设项目和年产14.54万吨杯装奶茶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
公司于2017年11月30日正式上市,发行价为14.18元/股,被市场称为“奶茶第一股”。
上市至今,香飘飘的营业收入由2017年的26.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7.61亿元,尽管营收整体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香飘飘颓势已现。就2020年年报来看,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上市后的首次下降,较2019年下降了5.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下降1.75%;此外,香飘飘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同比下降53.41%。
股价方面,截至5月20日收盘,香飘飘股价收报18.55元/股,较其2019年的最高价38.40元/股下降超50%。
深析香飘飘“没落”的原因,日益崛起的现制茶饮对传统冲泡奶茶、固体饮料的冲击不可忽视。事实上,香飘飘早已意识到自身颓势,并通过推出即饮产品、创新品牌传播方式等措施不断自救。
从公司一季报来看,香飘飘似乎自救成功。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60.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7.5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然而,公司在一季报中预计今年上半年仍会有一定程度的亏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与香飘飘的没落不同的是,以现制茶饮为代表的新式茶饮推动国内奶茶产业火爆发展。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32.42万家奶茶相关企业。从近十年新增注册量变化趋势来看,2011年奶茶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仅3100家,2015年奶茶相关企业注册量超过1万家,至2020年,国内奶茶新增注册量更是高达8.54万家。
在规模庞大的奶茶相关企业中,喜茶、奈雪的茶等网红店脱颖而出,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在此背景下,个别奶茶龙头已开始在扩张门店的同时,对进军资本市场跃跃欲试。
频繁融资、谋求上市,奶茶经济方兴未艾
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推动消费升级,而新式茶饮的崛起则催生了奶茶经济。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年之后,茶饮品牌投融资活动开始频繁。2016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10起,2017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15起,2018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16起,2019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10起,2020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12起。总体来看,近十年茶饮品牌投融资事件共71起,披露的投融资金额超35亿元。
2020年茶饮品牌共披露金额超17亿元,融资金额远高于2019年。具体来看,沪上阿姨、7分甜、乐乐茶、奈雪的茶、喜茶等耳熟能详的奶茶品牌获得融资,其中,奈雪的茶2020年拿到2笔融资,融资轮次也已进入C轮。而在2020年茶饮品牌融资事件投资机构名单中,不乏深创投、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在新式茶饮品牌频繁融资的同时,已经有走在队伍前列的品牌开始谋求进军资本市场。
2021年2月,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摩根大通、招银国际、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奈雪的茶茶饮店扩张迅速,该品牌茶饮店数量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增加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422间,包括覆盖中国大陆61个城市的42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及分别位于香港特区及日本的各一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并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进一步增至507间。
据媒体此前报道,2021年1月14日,蜜雪冰城完成了20亿元的首轮融资,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约200亿元人民币。此外,市场传言蜜雪冰城计划在A股上市,预计年内完成上市流程。
2021年4月,有媒体报道国内著名的连锁茶饮品牌喜茶(HEYTEA)已经正式启动赴港上市。中金、瑞银等投行已经为喜茶管理层安排了部分非交易路演活动。消息称,喜茶上市团队计划2021年下半年在港挂牌。
尽管对于蜜雪冰城和喜茶方面对于上市传闻均给予了否定,但多次被传上市也从侧面印证了奶茶经济的火爆程度不可小觑。
致歉背后:食品安全、品牌加盟乱象引关注
诚然,随着年轻一代的消费不断升级,新式奶茶店遍地开花、网红店从者如云。然而,大则生乱,在口碑至上的时代,食品安全、品牌加盟等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对品牌形象造生巨大打击。
就蜜雪冰城来说,作为国内著名的“草根”奶茶品牌,蜜雪冰城多年来一直走的是平价路线。该品牌最早创立于1997年,2007年,蜜雪冰城开始采用加盟模式扩张企业规模,同年加盟店发展至26家。随后,蜜雪冰城进行了产品阵容及品牌形象的全面升级,迅速占领了下沉市场。截至2020年,蜜雪冰城旗下门店数量已超过万家。
主打低端茶饮市场的蜜雪冰城依靠低廉的价格和数量庞大的门店而在国内茶饮市场中大杀四方,风光无限,而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则为蜜雪冰城,也为国内其他新式茶饮敲响了警钟。事实上,在蜜雪冰城事件之前,一点点、COCO都可等知名奶茶品牌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卫生问题,除了食品原料不新鲜、店员操作不规范,甚至还存在产品菌落总数超标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在扩张和资本的道路上,食品安全问题会对茶饮品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扰乱后续节奏。作为当事方,蜜雪冰城应对门店进行标准化管理,并且不断提升品牌的管控能力。
而茶芝兰被调查牵出的,则是品牌加盟环节的“隐患”。
公开资料显示,茶芝兰是一家上海奶茶品牌。2021年5月,上海破获7亿元奶茶加盟诈骗案。经查,犯罪嫌疑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成立某餐饮公司,搭建多个虚假知名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网站,设计发布带有“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吸引他人,随后,收购或注册“花点点”“茶芝兰”等50余个奶茶品牌,对外推销加盟业务。
除了茶芝兰,近期还有一家奶茶品牌被曝涉嫌诈骗。5月18日,有加盟商微博爆料称,明星郑恺代言的奶茶品牌“茶主播”疑似虚假招商,骗取巨额加盟费。
企查查信息显示,“茶主播”所属公司为成立于2017年的南京永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企查查APP中存在被执行人信息19项、失信信息5项、限制高消费信息17项,目前其被执行总金额达314.5万元。
后记:
国信证券认为,目前现调奶茶形成街头奶茶、新中式茶饮和鲜果奶及茶三分天下格局,全国奶茶门店超45万家。中信建投证券预测,根据行业内相关信息综合判断,2025年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将达2000-2500亿元,至2030年,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500亿元。
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青睐预示着现制茶饮将会在未来持续火热,而随着头部茶饮品牌陆续接轨资本市场,奶茶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是巨大的。在此背景下,从业者更需重视食品安全、品牌加盟规范,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从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奶茶市场。
本文源自资本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