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记者:江弦歌 每经编辑:王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世纪80、90年代,“气功大师”辈出。
那是一个造神的时代,后来“名满天下”的王林,就是那个时候冒出来的。
靠着表演空盆取蛇、给别人做做大保健,不到三十岁的王林,成为不少名流的座上宾。首富也罢,明星也好,面对玄之又玄的事物,皆不免入俗。
王林曾给关门弟子送了一本“万法归宗”的道家秘籍。很久之后,学会淘宝的徒弟发现,师父这本几代单传的宝物,网上只要11块。师徒由此反目,闹了不少风波。
可惜,“大师”渡出去的气太多,终究没给自己多留几口。
2017年2月,这位保外就医的大师在病床上走完了一生,时年65岁。当初那些与之谈笑的鸿儒们,避之不及,转头在网上聊起了风花雪月。
神起、神灭,算来不过三十载。有人哀叹,王林之后,再无气功“大师”。
其实,真真假假,“大师”何其多……
01
1988年的一天,咸阳市商业局,一位已近不惑之年的干部,站在领导办公室的外面,犹豫良久之后敲响了那扇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刻起,他不仅改变了自己命运,也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这位选择停薪留职“下海”的干部,名叫来辉武。
利用下海干部的优势,来辉武很快筹集了10万元,并在咸阳市乐育北路租了一栋二层的小楼,雇了十来个人——就此扯起505保健品厂的大旗,开始了“来”式创业。
为啥叫505?用来辉武的话说:“505,来辉武,就是来回5,来来回回都是5。”
他的设想,是研制一种不打针不吃药也能治病的产品,用中医的话,叫“内病外治”。1989年1月,第一批“505神功元气袋”面世。
这一刻注定要载入史册。
图片来源:505集团官网
“505神功元气袋”外形有点酷似传统的红肚兜,据说这是来辉武在辞职前耗费20多年,寻访了很多先贤医案、民间偏方和宫廷保健配方,还有505位老寿星的长寿秘方,才配出来的。
1989年8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了505神乎其神的“内病外治”原理。
当然,更动人的是其中夹杂的一份患者来信,称其75岁的老母亲身患重疾,眼看就准备后事,天降一个505,几天后症状消失明显,饭量日增。
这篇文章犹如深水炸弹一般,勾起了全国人民的购买热情,排队要货的人几乎踏破了505保健厂的门槛。
有多火?销售人员从凌晨5点工作到晚上10点,每天收回的货款用麻袋装,最多一天销售额超500万元。
1992年,陕西省一位领导感叹:“我们陕西要有十个来辉武,一百个来辉武,一千个来辉武,陕西的事情就好办了。”
02
趋之若鹜,难免为妖。
505的这把大火,让咸阳这座城市开始沸腾。“神袋”来辉武在企业巅峰之际,放出了“505将与人类共存亡”的豪言。
算来,自始皇帝之后的2000多年里,咸阳还少有这么被外界如此疯狂关注。
不过,闻风而起的市场,也最终淹没了这个“红肚兜”……
人常说咸阳隔壁的西安是“一座城池半城神仙”。但在上世纪,这个形容说咸阳是更为贴切的。
古都咸阳成为全国保健之城,也是自这个时期开始的。当时有一位年轻的公务员在业余时间卖505神功元气袋,一个月能挣800块,是月工资的近5倍。
图片来源:步长制药官网
多年以后,这位公务员成为家族企业的副董事长,将企业做成了A股一家上市公司。她的一位哥哥最近比较出名,就是花了650万美元让女儿上斯坦福大学的那位金主。
这家企业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步长制药,是继505之后,咸阳城里走出的另一家医药保健行业的翘楚,“神针”赵步长正是这家企业的老掌门。
老赵确实“传奇”,曾尝试通过静脉注射蛇毒,试图攻克心脑血管疾病……
其子赵涛,在步长制药多年的宣传资料里,亦被塑造成一位“神针”,甚至有传言曾在新加坡扬我国威。
后来,赵涛就将国籍改在了新加坡。
靠着初期一款名为“步长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中成药,步长制药及赵氏一家,开始角逐资本市场,期间不乏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运作”……这也是咸阳“五神”之中,目前发展最好的。
“神袋”“神针”之后,咸阳在同一时期还出了“神刀”“神脉”“神医”三位神人,后来统称为“五神”。
03
关于“五神”的故事,如今咸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仍是记忆犹新。
像其中的“神刀”张朝堂,关于其宣传文章至今仍挂在当地官方的宣传网站上。这位有着高中学历的神医,研发的一款中草药非常神奇,可以“使手术不流血、无疼痛、不缝合、不感染”,经他动刀的手术,一般几分钟后就可自行走下手术台,与常人无异……
但到底是否真如传说中的那般神奇,就仁者见仁了。
其实,当初在“五神”之外,这座保健之城还有着“六疗”一说,包括“医疗”“药疗”“食疗”“水疗”“足疗”和“茶疗”。
特别是足疗,一度成为咸阳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当时官方甚至成立了推广足疗保健领导小组。
时任主政官提出要求:“副处长以上的干部要带上夫人,礼拜天去享受足疗。”
后来那位主政官离任之后,大力发展足疗这个决策也就不了了之……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无论是“五神”,还是“六疗”,在新世纪里都未给咸阳带来更大的变化。
505因仿制假冒品的驱逐等原因,逐渐失去了市场,来辉武归隐的消息时有传出。
步长制药出走山东,如今因小“神针”牵扯进大洋彼岸的招生舞弊丑闻,引起外界开始关注这家“闷声发大财”的企业,像其高企的销售费用和相较之下少得可怜的研发费用……
其他三位神人,抑或上了年纪之故,近年来更多是沉寂无声。即便是三十公里开外的西安,如今也是少有听闻这几位的事迹,更未见有传人行走于江湖。
呜呼哀哉,一代绝学,莫非无人传承?
人类的医疗保健水平,至少倒退了505年!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日经济新闻
<>< class="pgc-img">>夏之夜,咸阳市咸阳湖二期文化运动休闲区田径场上人潮如流、热闹非凡。5000余人在刚刚建成的渭河左岸咸阳湖亲水健身步道上,参加了2019咸阳渭河夏日消暑纳凉徒步大赛。“咸阳的发展真快,尤其是渭河生态治理,科学合理上档次,休闲栈道、广场、绿化景观等,令人心旷神怡。这样的美景我不能独自享受,周末一定要带家人来这里看看。”参加徒步大赛的市民辛静兴奋地表示。
< class="pgc-img">咸阳湖二期健身广场。
>蓝天、碧水、绿树,微风吹过,清新怡然;宁静、美丽、安全,环保低碳,温馨和谐。这一切,都源于咸阳市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建设。“全国减排先进集体”“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在全省治理渭河水污染三年行动考评中位居第一……这些殊荣是对咸阳生态文明建设的肯定。
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5年5月,咸阳市按照"虽为人作,宛似天成"理念,全面启动建设咸阳湖二期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突出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协同性,由单纯治水变系统治水、刚性治水变柔性治水”的新理念设计,遵循“以生态治理为主,恢复河道自然属性,扩大水域面积,建设景观功能区”的建设原则,实现“将渭河打造成关中最大的生态园、最美的景观长廊”的总体要求,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生态水景观。咸阳湖二期工程新增水面6200亩,新建人工沙滩3.2万平方米、生态景观岛7座,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咸阳的“马尔代夫”。
2018年以来,为最大限度提升咸阳湖景观效益、增加市民幸福指数,咸阳市委、市政府顺应群众呼声,实施了渭河左岸以亲水步道为重点的咸阳城区秦都桥段滩面整治工程,旨在将咸阳湖一、二期贯通连接,形成综合服务水平更高、规模更大的“虽为人作、宛似天成”城市景观,优化城市环境、增添城市魅力、服务百万市民。新建成的健身步道长2365米、宽6米,创新铺设塑胶路面1.6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万平方米,形成了16.82公里的亲水生态景观长廊,使渭河左岸成为咸阳最大、最美、最亮丽的都市风景线。
< class="pgc-img">市民在渭河左岸咸阳湖亲水健身步道上漫步。
>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咸阳市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咸阳市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咸阳市碧水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咸阳市净土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咸阳市青山保卫战2019年工作方案》等文件,以得力部署和有力举措向环境问题宣战。
围绕全面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咸阳市政府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责任、标准、信息化、督办“五项清单”和一线工作、暗访、签字、直报、精细化指导“五项机制”,促使各级各部门做到任务明确、标准清晰、责任具体、督导有力。“五项清单”“五项机制”已成为咸阳市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有力举措。
围绕加快整改环境突出问题,咸阳市委、市政府实行党政领导牵头、市级领导包抓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检查工作,分管领导连续3个月常态化开展“周日环保督查”,组建13个专项督查组对各县市区进行交叉督查,推动了环保责任逐级落实,形成了全市上下同发力、各条战线共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 class="pgc-img">咸阳渭河夏日消暑纳凉徒步大赛。
>铁腕治霾保卫蓝天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咸阳市委、市政府把铁腕治霾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化作一次次标本兼治的行动。
近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将铁腕治霾作为环保头号工程,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四场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部强化督察、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为契机,扎实开展了铁腕治霾“1+3+35”专项行动。
减煤方面,2018年以来,咸阳市完成居民煤改电、气、热(地热、工业余热)35259户;完成种植、养殖燃煤小锅炉改造1334台;拆除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95台,完成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126台。如今,咸阳市已成为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咸阳市近两年将投资95亿元,实施热源清洁化改造。到2021年,市、县建成区集中供暖将全面实现清洁化,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到79%以上。
控车方面,咸阳市“黄标车”基本清零;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市区基本淘汰燃油公交车;持续实施主城区、县市城区限行绕行措施;利用入城口18处机动车联合检查站严格管控货车入城;投运2辆尾气遥感监测车,强化机动车尾气检测执法。
抑尘方面,对市区建筑工地严格实行红黄绿牌动态管理,对41家问题突出的施工或监理单位暂停在咸阳招投标资格;严格执行《咸阳市建筑垃圾处置和运输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不断推进渣土运输规范化;累计成立建筑垃圾运输公司34家,备案车辆834辆。对市区道路扬尘推行“以克论净”作业标准,城市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97%,并将主城区规划范围外5公里内以及国省县乡公路纳入扬尘污染防治范围。
治源方面,涉及石化、煤化工、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的76家企业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174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气回收;计划保留的34家砖厂完成环保技术改造;276家喷漆房完成UV光氧深度治理;整治散乱污企业577家。在“冬防”和“夏防”期间实行工业企业错时错峰生产,降低重点时段污染峰值。
禁燃方面,加大秸秆还田、基料化、饲料化技术推广应用,夏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夏、秋收期间,坚持市县镇三级专项督查,露天焚烧秸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严查违法违规生产、存储、经营、燃放烟花爆竹行为,违规燃放行为明显减少。
享受蓝天、享受碧水、享受宁静,享受无比惬意的生活。咸阳人的生活有了味道!
< class="pgc-img">流光溢彩的咸阳夜景。
>投巨资科学规划建绿地
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竞技场,城市是市民生活的家园。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家园,咸阳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园林引入大街,让花草在市民身边环绕。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沿河兴绿、见缝插绿、依法治绿、科学护绿。咸阳以公园为依托,以河渠为纽带,以广场为结点,“环、楔、廊、园”多种形式,“点、线、面、圈”纵横联系,构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具有咸阳特征的城市美化体系。路路见树、树下有花,咸阳市连续4年在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路两侧,实施以格桑花为主的林下花卉种植工程,精心描绘“车在路中行 人在花海游”的美丽画卷。
据统计,近年来,咸阳市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69.5万亩,千里绿色长廊1500公里,渭河近堤绿化104.88公里,建设绿色家园示范村350个,建成旬邑石门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永寿翠屏山、淳化爷台山两个市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3389公顷,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24%。咸阳市还启动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先后利用中央和省、市、县四级资金1.56亿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农村环保宣传等示范性综合整治项目,受益人口近45万人。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面源污染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全市共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城市绿地公园5个,实现了县县有公园、村村有广场的新景象。
蓝天为卷,书写着咸阳人创建生态文明的豪情壮志;长河为诗,赞美着咸阳人绿色环保和谐的幸福生活。
< class="pgc-img">俯瞰咸阳湖。
>咸阳,一座集历史之汇、文化之魂,融山水之秀的绿色城市正在崛起!(文陕西日报记者 张丹 杨小玲/ 图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军朝 何建虎 郑苗裔 周季 杨宇晗 刘计划)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世纪80、90年代,“气功大师”辈出。
那是一个造神的时代,后来“名满天下”的王林,就是那个时候冒出来的。
靠着表演空盆取蛇、给别人做做大保健,不到三十岁的王林,成为不少名流的座上宾。首富也罢,明星也好,面对玄之又玄的事物,皆不免入俗。
王林曾给关门弟子送了一本“万法归宗”的道家秘籍。很久之后,学会淘宝的徒弟发现,师父这本几代单传的宝物,网上只要11块。师徒由此反目,闹了不少风波。
可惜,“大师”渡出去的气太多,终究没给自己多留几口。
2017年2月,这位保外就医的大师在病床上走完了一生,时年65岁。当初那些与之谈笑的鸿儒们,避之不及,转头在网上聊起了风花雪月。
神起、神灭,算来不过三十载。有人哀叹,王林之后,再无气功“大师”。
其实,真真假假,“大师”何其多……
01
1988年的一天,咸阳市商业局,一位已近不惑之年的干部,站在领导办公室的外面,犹豫良久之后敲响了那扇门……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刻起,他不仅改变了自己命运,也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
这位选择停薪留职“下海”的干部,名叫来辉武。
利用下海干部的优势,来辉武很快筹集了10万元,并在咸阳市乐育北路租了一栋二层的小楼,雇了十来个人——就此扯起505保健品厂的大旗,开始了“来”式创业。
为啥叫505?用来辉武的话说:“505,来辉武,就是来回5,来来回回都是5。”
他的设想,是研制一种不打针不吃药也能治病的产品,用中医的话,叫“内病外治”。1989年1月,第一批“505神功元气袋”面世。
这一刻注定要载入史册。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505集团官网
>“505神功元气袋”外形有点酷似传统的红肚兜,据说这是来辉武在辞职前耗费20多年,寻访了很多先贤医案、民间偏方和宫廷保健配方,还有505位老寿星的长寿秘方,才配出来的。
1989年8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了505神乎其神的“内病外治”原理。
当然,更动人的是其中夹杂的一份患者来信,称其75岁的老母亲身患重疾,眼看就准备后事,天降一个505,几天后症状消失明显,饭量日增。
这篇文章犹如深水炸弹一般,勾起了全国人民的购买热情,排队要货的人几乎踏破了505保健厂的门槛。
有多火?销售人员从凌晨5点工作到晚上10点,每天收回的货款用麻袋装,最多一天销售额超500万元。
1992年,陕西省一位领导感叹:“我们陕西要有十个来辉武,一百个来辉武,一千个来辉武,陕西的事情就好办了。”
02
趋之若鹜,难免为妖。
505的这把大火,让咸阳这座城市开始沸腾。“神袋”来辉武在企业巅峰之际,放出了“505将与人类共存亡”的豪言。
算来,自始皇帝之后的2000多年里,咸阳还少有这么被外界如此疯狂关注。
不过,闻风而起的市场,也最终淹没了这个“红肚兜”……
人常说咸阳隔壁的西安是“一座城池半城神仙”。但在上世纪,这个形容说咸阳是更为贴切的。
古都咸阳成为全国保健之城,也是自这个时期开始的。当时有一位年轻的公务员在业余时间卖505神功元气袋,一个月能挣800块,是月工资的近5倍。
< class="pgc-img">▲ 图片来源:步长制药官网
>多年以后,这位公务员成为家族企业的副董事长,将企业做成了A股一家上市公司。她的一位哥哥最近比较出名,就是花了650万美元让女儿上斯坦福大学的那位金主。
这家企业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步长制药,是继505之后,咸阳城里走出的另一家医药保健行业的翘楚,“神针”赵步长正是这家企业的老掌门。
老赵确实“传奇”,曾尝试通过静脉注射蛇毒,试图攻克心脑血管疾病……
其子赵涛,在步长制药多年的宣传资料里,亦被塑造成一位“神针”,甚至有传言曾在新加坡扬我国威。
后来,赵涛就将国籍改在了新加坡。
靠着初期一款名为“步长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中成药,步长制药及赵氏一家,开始角逐资本市场,期间不乏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运作”……这也是咸阳“五神”之中,目前发展最好的。
“神袋”“神针”之后,咸阳在同一时期还出了“神刀”“神脉”“神医”三位神人,后来统称为“五神”。
03
关于“五神”的故事,如今咸阳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仍是记忆犹新。
像其中的“神刀”张朝堂,关于其宣传文章至今仍挂在当地官方的宣传网站上。这位有着高中学历的神医,研发的一款中草药非常神奇,可以“使手术不流血、无疼痛、不缝合、不感染”,经他动刀的手术,一般几分钟后就可自行走下手术台,与常人无异……
但到底是否真如传说中的那般神奇,就仁者见仁了。
其实,当初在“五神”之外,这座保健之城还有着“六疗”一说,包括“医疗”“药疗”“食疗”“水疗”“足疗”和“茶疗”。
特别是足疗,一度成为咸阳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当时官方甚至成立了推广足疗保健领导小组。
时任主政官提出要求:“副处长以上的干部要带上夫人,礼拜天去享受足疗。”
后来那位主政官离任之后,大力发展足疗这个决策也就不了了之……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无论是“五神”,还是“六疗”,在新世纪里都未给咸阳带来更大的变化。
505因仿制假冒品的驱逐等原因,逐渐失去了市场,来辉武归隐的消息时有传出。
步长制药出走山东,如今因小“神针”牵扯进大洋彼岸的招生舞弊丑闻,引起外界开始关注这家“闷声发大财”的企业,像其高企的销售费用和相较之下少得可怜的研发费用……
其他三位神人,抑或上了年纪之故,近年来更多是沉寂无声。即便是三十公里开外的西安,如今也是少有听闻这几位的事迹,更未见有传人行走于江湖。
呜呼哀哉,一代绝学,莫非无人传承?
人类的医疗保健水平,至少倒退了505年!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