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曾经感动很多观众,电影画面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一个失意的音乐老师和一群“不良”儿童,用爱合奏出世间最美的天籁。冬去春来,【放牛斑】和电影有一字之差,但【放牛斑】的奶茶和电影都给我一股温暖的力量,久久萦绕于心间。
放牛斑在SM城市广场的负一层。走进放牛斑,总能看到年轻人聚集。一杯茶,三俩好友,谈笑风生、随性自在。
天然清新的抹茶绿作为招牌主色调,白底绿字,点缀上奶牛身上活力十足的斑块,给我充满活力的第一印象。
放牛斑的奶茶特色是鲜奶和天福茗茶的茶叶,做出的奶茶有丰富的口感,让你百喝不腻和让人很眷恋。
【波霸元气乌龙奶】
乌龙茶和鲜奶调配,给我最浓厚的口感,再搭配黑珍珠或燕麦、红豆珍珠等,让所有的美好都遇见。
【云普奶茶】
质朴茶香弥漫出深邃古朴的芬芳。
【芝麻燕麦奶茶】
芝麻燕麦轻柔浮现,层层绵润沁在嘴边。
【波霸桂圆奶】
清爽宜然的滋味细腻丝滑,独特韵味。
【奶Q松饼和格子Q松饼】
松饼上淋上点蜂蜜,咬上一口,细软绵密,精心烘烤而飘出的勾人香气,再搭配放牛斑奶茶那就更棒。
【罐装抹茶斑斑卷】
香脆可口。
总之,这里斑斓多彩的温馨空间,逛街累了坐下来喝杯茶休息下,或者三两好友休憩聊天亦可。奶茶让你百喝不腻让人很
眷恋;独特韵味让所有的美好都遇见。
>欢原叶茶的朋友,大多听过天福茗茶,但你可能没有听过“放牛斑”。
放牛斑,品牌创始于2010年,是天福茗茶(06868.HK)旗下全资控股公司-—厦门天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的门店现制茶饮品牌。
厦门“天洽餐饮”正式工商注册在2011年3月,而天福于2011年9月在港股主板挂牌上市,二者时间相隔不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门店现制茶饮品牌是经营传统原叶茶之外,天福集团想要发挥茶叶产业供应链优势,来寻找自身增量市场,也是其上市头几年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之一。
< class="pgc-img">>01 品牌简介
据资料介绍,在上世纪中期的台湾,以学习成绩评判学生“好坏”的年代,放牛班的“坏”学生们,凭着他们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品格,在各个领域也能够取得成绩。
“放牛斑”的品牌传递理念是希望任何人都不被社会所标签,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该品牌隶属于厦门天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仅为79.569万元人民币,但对外投资两家企业注册资本却高出很多。其中,厦门卡诺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8.33%)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人民币,厦门珍宝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3.00%)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人民币。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国维,而陈国维并未出现天福董事会和管理层名单中,自然也可以看出其管理的奶茶品牌“放牛斑”在集团战略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品牌新媒体渠道建设来看,该品牌只重点做了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渠道未见持续输出种草内容,也并未积极在新媒体渠道与消费者积极互动。
02 主打产品
从门店菜单来看,品牌产品涵盖现泡原叶茶、奶茶、花果茶、冰淇淋等,还可付钱额外加小料(波霸、红豆、仙草等),产品温度和甜度也可以按消费者需求调整。
原叶茶,主要有乌龙茶、红茶、茉莉花茶和绿茶。
奶茶,主要有波霸乌龙茶奶茶、人参乌龙茶奶茶、波霸奶茶、经典奶茶、波霸牛奶绿茶、牛奶茉莉花绿茶。
花果茶,主要有玫瑰绿茶、芒果乌龙茶、百香果绿茶、茉莉花柑橘。
冰淇淋,主要有金芒满满冰沙、抹茶红豆冰沙、青柠蜂蜜冰沙、抹茶冰沙、蓝莓冰沙。
从美团和点评上的消费者反馈来看,波霸系列产品(元气乌龙奶茶、奶绿、桂圆奶茶、)最受欢迎。
< class="pgc-img">放牛斑门店
>03 经营模式
“放牛斑”品牌主攻街边店和商场店,计划以“经销代理”模式迅速扩大旗下奶茶店数量。在经销合作过程中,“放牛斑”品牌方会提供门店图纸设计、POS系统、行销策划、产品研发和配套物料配送,让合作伙伴放心开店。
令人遗憾的是,“放牛斑”品牌的线下门店规模可能遇到瓶颈。相较于同样源自台湾“一点点”、“CoCo都可”等奶茶品牌,“放牛斑”在国内奶茶品牌市场占有度和影响力是相当有限,算是少有人听过和喝过的品牌奶茶。
2011年8月,第1家“放牛斑”门店与福建省厦门市开业。2014年4月,第100家“放牛斑”门店与福建省泉州市开业。截至2020年7月10日,全国门店总数仅有122家,门店分布最多的地区为福建省。
后记
值得注意的是,天福主打的原叶茶门店在过去几年间也有所下滑。据公开财报数据,2013年底,天福集团拥有零售门市及专卖店数1347。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拥有零售门市及专卖店数1198,过去几年“天福茗茶”专卖店数量有增有减,但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对天福来说,传统原叶茶渠道数量减少,经营奶茶的门店数量增长也遇到瓶颈,资本市场也在用钱对其市场表现投票,天福集团不得不持续回购自身股票。10月12日,天福收盘时股价为5.30港元,总股本为11.08亿,总市值为58.72亿,总市值也呈现下滑趋势。
你怎么看天福旗下的奶茶品牌“放牛斑”?
注:本文有参考网络公开资料。
欢迎关注本文账号,后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像蔡徐坤,有一次在综艺节目里自带保温杯泡枸杞,引起热议。当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年轻人也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有研究显示,城市中30岁左右的人群大部分开始服用一些滋补品,20岁左右的人也开始“保温杯泡枸杞”。
养生热潮即将袭来,越来越的创业者投身传统滋补品“红海”之中。一时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找到脱颖而出的破局点?
分享人 | 陈漫丽传统滋补品行业店长 2019年混沌大学优秀创新举人
< class="pgc-img">>百年老店不再吃香?
懂了故事,少了事故,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顺源鹏燕窝虫草行是一家百年老店,主营虫草、燕窝、人参等中高端滋补品,由陈氏家族于1910年成立。
1910年以来,顺源鹏燕窝虫草行一直都是以批发形式面向市场。到了我这一代,我发现如今的消费市场逐渐下沉,身边很多人买滋补品不再是为了送礼,而是自己食用。
这让我看到了商机,于是在去年中,我开了一家门店,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
< class="pgc-img">>门店开业后,有一个朋友对我说:“现在门店经济很差,我赌你最多撑半年。”
这样的劝诫我当时根本没听进去,因为我对养生这个市场非常有信心。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开店第一季度,在朋友、同事的支持下,门店收入不错。但由于滋补品的复购非常低,到了第四个月就门可罗雀。
此时,我意识到传统行业非常需要依靠老客户的资源,由他们带动复购和转介绍,但我们没有客户。
从表面上看,我遇到的问题是没客户。如果是以前,我只会想办法获取新客户。但在混沌学习后,我开始深度的思考,我为什么没有新客户?
经过分析,我发现有两个原因:
其一,滋补品的单价高,试错成本高,大家不敢随意购买。
其二,泉州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而我们和其他滋补品门店在产品、销售模式、客户群体方面同质化严重。在客户眼中,除了老板不同,店名不同,其余没有什么不同。
< class="pgc-img">>这种情况下,唯有创新,我才能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找到一个更好的生态位。
< class="pgc-img">>组合创新、错位竞争
终极思路有了,但具体操作上,到底该如何创新才能破局呢?
我想到了混沌大学的组合创新和错位竞争两个思维模型:
< class="pgc-img">>所谓“组合创新”,就是把原有的要素从旧有的系统中拆解出来,然后组合成新的要素,最终实现创新。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面对同一批食材和调味品,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最终做出来的可以是一道美味的三杯鸡,也可以是一盅浓醇的鸡汤。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我要如何创新?
我的目标是找到创新的方向,于是我分了三个步骤去完成:第一步、拆解旧要素;第二步、寻找生态位;第三步、组合,形成创新。
首先,拆解旧要素上,我运用了混沌“供需连”模型。
< class="pgc-img">>需求端用“马斯洛的需求”模型进行拆解后可以看到,用户最底层的需求是生存的需求,就是要解决他们的温饱与食欲,所以我拆解出来的要素是“味美”、“价格低廉”、“便捷”;往上一步是用户对安全层面的需求,也即“新鲜”和“健康”;再往上则是用户对社交层面的需求,及“产品有趣”和“倍有面儿”。
以同样的方式,供给端我主要从产品的口感、价格、技术、品类、规格、用户这些层面进行要素拆解;连接端则主要从线下门店、微信、外卖平台、电商平台、电话这些常见的销售渠道进行拆解。
然后我得出了以下结果:
< class="pgc-img">>旧要素拆解后,下一步就是寻找生态位。这一步我先观察了各种环境因素。
从大环境上看,以前滋补品行业主要是信息差红利,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相继崛起,这个红利已经消失殆尽。滋补品的大型销售商开始依靠互联网传播各自瓜分市场。
再从泉州这个相对小的环境来看,泉州当地的竞品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高端品牌,产品相对比较优质,针对高端客户,售价比较高;
第二种是中低端品牌,这样的门店有很多,而且这些门店的产品品类广,甚至包括与滋补品相关的茶叶、酒等;
第三种是药店和联营店,燕窝在这些门店不是主卖品,但销售价格比较高,针对高端群体。
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滋补品市场乱象丛生、以次充好、夸大宣传、同质化现象严重,用户的信任度往往偏低。再加上滋补品试错成本高,所以很多用户不敢随意购买,消费得起的用户也要通过身边的亲戚、朋友转介绍才会放心购买。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采用错位竞争的方式对我的产品加以改进。错位竞争是创业第一法则,在巨头所在的价值网中找到适合自身优势的边缘价值网,并以此作为自身的生存空间,简单来说,就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 class="pgc-img">>具体到我的燕窝生意上,大家做的都是大份量的产品,那我做小份量的产品,是不是可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于是,我尝试迈出第一步,把降低价位、小份量做了组合:把100克大份的干燕窝,拆解成9克一份的燕窝。在以前,这样的滋补品可能要2000多块钱才能买一份,现在只要158块钱就可以买一份干的燕窝。
< class="pgc-img">>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这样错位之后,我很兴奋,脑袋里浮想联翩:“我是不是可以用这个产品先来大量地接触客户,再用我的高品质来打动他们?说不定还可以做成一个爆款!”
但理智告诉我,我需要先做一个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化可行产品),接受市场的检验。
于是,我把错位后的新产品信息通过自己朋友圈、门店的朋友圈、微信好友等各种渠道进行群发,发完很多人来问,但是问完之后好像都消失了。最后,一个月只卖出了3包。
< class="pgc-img">>我当时很好奇,本以为这个产品可以卖的不错,但没想到效果却这么差。于是我去问用户为什么不愿意购买?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煮”。这意味着,这个MVP失败了。
但我没有放弃,继续思考。然后我发现,我一直在想可以给用户什么,但却忽略了用户想要什么。
于是我重新从用户的需求端找突破口。过去我仅满足了用户对健康和面子的需求,而用户对新鲜、价廉、便捷、味美的需求,我一直忽略了。
要想满足用户,就要了解用户。我对用户做了调研,“买滋补品最烦的是什么?”,大多数人告诉我是“懒”“没时间”。
确实,干燕窝的烹饪需要泡发、挑毛、炖煮,这些很费时间。如果我解决了这些问题,是不是就满足用户对便捷和味美的需求了?
< class="pgc-img">>紧接着,我制作了一批瓶装、速冻保鲜的燕窝,食用只需解冻加热即可,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然后我把这款新产品投放给之前有接触过的用户,这次得到了不错的反馈,第一星期就卖了156瓶,比起第一次的小份干燕窝好了很多。
< class="pgc-img">>销售一小段时间后,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我遇到购买的用户还是原来的老客户,门店业绩无法达到稳定的增长。这说明,我之前并没有完全满足用户对味美和便捷的需求。
我开始从新产品上找问题:
< class="pgc-img">>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再次进行了深思:第一,到底谁是我的用户?第二,我要如何真正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首先,我以前一直针对的是消费传统滋补品的高端客户,但这些用户非常有限,而且还有很多家滋补品门店都在争抢。但如果我再往下发展大众市场,是否有机会呢?于是我将用户进行了错位,面向大众市场。
其次,市场上什么产品是真正属于大众级的消费饮品?我看到了奶茶这个市场,奶茶正好满足了大众对味美、便捷、廉价的需求。
当然,如今奶茶行业也遇到了发展瓶颈,以泉州为例,近年来多个品牌涌入市场,一点点、85度C、放牛斑、一芳等林立,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奶茶饮品店。在繁杂的品牌里,一些用户开始萌生对“健康”的需求。
我仿佛在黑暗当中看到了那一束光。于是在组合形成创新上,我把健康、小份、新鲜、大众、廉价进行组合,把干燕窝制作成新鲜的即食产品,用350毫升的杯子,采用与奶茶店相同的形式进行销售,平均单价位38元。这不仅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还满足了用户想喝饮品又要健康的痛点。
< class="pgc-img">>这次我信心满满地做了一个MVP,印了两千份的宣传单,在门店方圆5公里进行发放。结果复购的人数与日俱增。
< class="pgc-img">>我做了3次MVP,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经验:MVP不是归纳法,不是事后的总结,也不是瞎试错,而是演绎法,需要先假设然后再去验证。
李善友教授说过,逻辑比事实更重要,逻辑上正确的事一定是对的。其实,创业也是一个让正确事情连续发生的过程。要想事情做对,前提是想对角度和方向,找到正确的逻辑。
除了滋补品,还有很多传统品牌亟待传承,也需要在这个时代找到焕发生机的方法。如今,国家越来越强盛,民族自信心、国家文化自信心也越来越强,这为我们重新解读传统品牌提供了有利要素。
作为一名90后,让传统产品崛起、焕发新生命,是我一直在探索的事。
来源:混沌大学
-end-
欢迎关注@餐饮创业高参 ,每天分享餐饮创新案例、工具、方法,咨询专家给你的企业运营把关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