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吃什么?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去外地旅游有哪些美食特产?
大众点评、小红书、美团等平台都一一为你解答了。现在的大众点评、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口碑外卖等就类似于电商时代的淘宝、亚马逊、京东。显然,“互联网+餐饮”的新模式已逐渐成为线下连锁餐饮门店的发展趋势。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餐饮业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外卖餐店大幅度增加、房租无节制无理性上涨、个性时代招人成本变高、00后90后等新时代人群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如雨后春笋般的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对传统餐饮业的冲击等,传统餐饮企业将被逼转型。
< class="pgc-img">>那么,传统餐企该如何跟上互联网的步伐呢?
社交网络平台的兴起,为传统餐饮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餐饮企业只有在这些平台扎根,才能够倾听消费者的诉求并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形成品牌的信任感。
(1) 利用外卖平台
外卖的市场需求不断放大,是提高餐饮营业额的有效渠道,而门店空间有限,只有把东西卖出去,才能打破场地坪效的制约,卖得越多,品牌传播效果越好,只有在外卖平台享有一席之地,才能助力提升营业额的同时带动品牌宣传。而如何做好外卖?则需要在图片设计、价格定位、套餐品类、外卖包装、保温保质等外卖策略上下功夫,此外还要跟外卖平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外卖无忧。例如风靡广州的生煎包品牌生煎先生就很好地抓住了外卖的机遇,生煎先生东圃店在“堂食+外卖”的状态下,外卖日销售量120单,现在平稳月营业额15万+,此外生煎先生多家店铺还曾获得“美团大众点评五星优质店铺”“广州生煎人气第1名”“广州生煎回头率第1名”等外卖平台荣誉。
< class="pgc-img">>(2) 巧用团购平台
许多商家并不青睐低价的团购平台,一样的商品,到店消费50元,团购买券25元,一方面赚不了多少钱甚至赔本,另一方面会让直接到店的顾客心理不平衡;但团购平台却是个不错的引流途径,人气很旺,能起到扩展品牌知名度的作用。例如生煎先生曾与联联周边游联手的团购套餐活动,原价近70元、100元以上的套餐产品仅售29.9元、39.9元的两、三人套餐,低价即可品尝生煎先生招牌原味生煎和首创的特色鲜虾芝士生煎,以及鸭血粉丝汤、酸辣粉、红糖冰粉、银耳羹等店铺特色美食,一个套餐收获一波客流与点赞,让消费者对店铺的好感度顺势高涨,更吸引了不少新顾客前来消费、种草、分享!
(3) 自媒体平台营销
自媒体平台主要是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还有微信群、QQ群,之前说了各种引流手段,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但是只是到店消费就完了吗?那就浪费了顾客资源,还要把喜欢店铺产品、品牌的顾客沉淀到自媒体上来。例如,在外卖上附带一张传单,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可以在线领取一份红糖冰粉、半价生煎包一份的就餐券等,疫情期间口罩紧缺时期生煎先生更是贴心推出“点外卖,送口罩”等暖心活动,以品牌绵力去缓解顾客的燃眉之急,广受顾客好评!
< class="pgc-img">>(4) 免费的位置服务
位置服务主要捕获的是移动中的顾客,所谓移动中的顾客,就是指那些在门店周边,但很可能走进竞争对手门店的消费者,以及没有明确目标,可以被地图app引导来的顾客。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每个人逛街的时候都带着手机,甚至是一边刷手机一边逛街,各种购物、社交、工具软件又都有位置服务功能。比如,顾客想知道附近哪里有生煎包店,只要在地图软件、搜索软件里搜索,就会出来附近的生煎包店。商家可以通过与地图软件合作,搜索软件合作,把自己的门店标注上去,并做一些醒目的描述与介绍,引导周边的散客。
如今是“互联网”盛行时代,年轻的80、90、00后才是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趋于理性,更加注重品味和追求价值,餐饮行业只有好好借助网络资源,才能打破传统餐饮的弊端,才能在网络时代中脱颖而出,才能让更多年轻消费者熟知、喜爱。
出公众视野多年的湘鄂情最近又重出江湖。12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湘鄂情八大碗系列食品已在京东商城上线,号称“中国首家纯互联网餐厅”。湘鄂情创始人孟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湘鄂情转型失败后,自己在澳洲待了3年,选择回国,想要抢占家庭餐桌这个最大的市场,“把一个餐厅的菜都搬到工厂去,再把一个工厂的菜都搬到网上去,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商场上不乏跌倒重来的案例,褚时健、史玉柱都是代表,曾经开创过“民营餐饮第一股”的孟凯会是下一个吗?
01
二次创业
1995年
前身“湘湘菜馆”在深圳开业。
1997年
开出第一家湘鄂情酒楼。
1999年
正式进军北京市场。
2009年
深交所挂牌,成为中国民营餐饮第一股。
2013年
全年亏损5.64亿元,大批关店。
2014年
更名中科云网,转型大数据;以1亿元出售湘鄂情系列商标;孟凯远遁海外。
2017年
孟凯回国宣布重操餐饮旧业。
一个月前,湘鄂情旗舰店悄然上线京东商城,开始售卖湘鄂情八大碗系列“方便菜”,包括瓦缸红烧肉、珍珠丸子、农家小炒肉等。消费者买回这些“方便菜”放进冰箱冷冻,想吃的时候,用微波炉加热3-5分钟即可。目前,湘鄂情上线的“方便菜”已达16个品种。孟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未来将推出几百个品种,还要增加炒饭系列、粥系列等。据称,这些都是原来湘鄂情的招牌菜,通过研发,转化为工厂化生产,借助京东冷链,配送到全国消费者手中。
孟凯对这些贴着食品标签的“方便菜”寄予厚望,称“这是最大的生意”。在他看来,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方便菜”不仅能替代传统方便面,甚至也能成为外卖的替代品。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第一批上线的产品10天即卖空了,收获了5000多个好评,仅有10来个差评,消费者对于菜品口味普遍认同,差评主要是嫌分量少。“湘鄂情三个字代表的口味积淀不是一天两天,当初关门是账没算过来,亏损严重。”
性价比是湘鄂情“方便菜”敢于叫板外卖的重要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商城看到,目前湘鄂情八大碗系列菜品的价位普遍在10-30元之间,考虑到“方便菜”都是批量购买,而京东配送达到一定金额即免外送费,因此实际价格比外卖便宜。
不过,有不少人表示担忧,全熟食品“复热”会否存在亚硝酸盐超标等隐患?孟凯则称,“方便菜”口味保鲜的秘诀在于应用了液氮速冻技术。从出锅后90度高温急速冷冻到零下40度,能最大程度锁住菜品中的水分、营养不流失,然后在零下18度储存,需要食用时通过快速升温,菜品还原率可达90%以上。
02
命运多舛
除了把湘鄂情招牌菜搬到线上,孟凯还将很快在深圳开出第一家“湘鄂情1995”餐厅。孟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新餐厅之所以取名“湘鄂情1995”,是因为湘鄂情正是1995年在深圳从4张桌子起家的,新店距离当年的店址只有500米,算是回归起源地。新品牌以经营融合菜为主,人均消费在40-70元,走大众消费路线,将重点布局各地购物中心。
事实上,当年高端餐饮遇冷,湘鄂情也曾转型大众消费,但以失败告终。此番推出“湘鄂情1995”,孟凯有何底气?面对质疑,孟凯表示,新品牌在市场定位、人均消费以及门店风格等方面,都将与过去的湘鄂情完全不同。“不再像过去那样财大气粗,盲目投资。”孟凯称,当年投资一个店没有少于3000万元的,现在则不希望超过300万元;过去开的都是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现在门店最佳面积控制在300-500平方米。据介绍,湘鄂情1995明年将以加盟店方式迅速扩张,力争开出百家门店。无论是“湘鄂情八大碗”的方便菜,还是“湘鄂情1995”新品牌餐厅,这些带有鲜明印记的新品牌的出现,无疑都在试图唤起公众对于湘鄂情品牌的记忆。
湘鄂情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史可谓跌宕起伏。从1995年只有4张桌子的街边小店,到2009年成功登陆A股,成为中国民营餐饮第一股,再到2012年盈利超过1亿元,门店遍布北京、上海、南京等十余座城市,下设中式餐饮事业部、快餐事业部、团膳事业部、食品工业事业部四大模块的集团公司,湘鄂情曾一度是中国餐饮的标杆。
但随着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高端餐饮市场大幅收窄,湘鄂情也从巅峰跌入谷底。多项转型举措均难以扭转颓势,2013年,湘鄂情巨亏5.64亿元,同比下降789%,全国门店大量关闭。2014年,湘鄂情上市公司宣布向大数据转型,同时剥离餐饮业务,湘鄂情品牌被以1亿元价格低价贱卖,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曾经的“中国餐饮首富”债务缠身,远走海外。直到今年,孟凯再次带着“湘鄂情八大碗”和“湘鄂情1995”重新回归。孟凯坦言,这次回来,就是要给湘鄂情品牌“恢复名誉”。
03
成败待考
“卷土重来”的孟凯,带着对湘鄂情口味的自信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但无论是对家庭餐桌的争夺,还是渐入红海的商场餐饮,孟凯都要面临众多竞争者的挑战,能否胜出仍有待观察。
在家庭餐桌方面,依托电商平台的“湘鄂情八大碗” 与外卖产品有着极其相似的消费场景。尽管孟凯自认有着诸多优势,但消费者是否买账仍然存疑。毕竟,外卖如今已成为与正餐、快餐并列的主流就餐方式。让消费者购买“方便菜”,消费者教育就需要大量投入。此外,早有餐饮企业试图从半成品、准成品切入家庭餐桌,如早年的青年菜君、后来的金百万U味等,但都难以打开市场,归根到底还是便利性上难与外卖匹敌。湘鄂情八大碗企图以“复热”方式切入,仍然比外卖增加一个环节。
而定位大众餐饮的“湘鄂情1995”将要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大。在孟凯离开的几年内,中国餐饮市场涌现出了众多餐饮品牌,购物中心内餐饮品牌间的厮杀异常惨烈。仅凭湘鄂情昔日的影响力,短期可能会吸引一部分消费者眼球,但要真正在餐饮市场立足还需拿出些真本事。况且湘鄂情过去一直是以直营门店为主,如今孟凯想要靠加盟模式抢占市场,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巨大挑战。
对于孟凯此次高调回归,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孟凯能以与之前差别很大的新模式重回餐饮市场,背后应该是有资本的支撑。如今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孟凯,应该会规避一些之前过于倚重单一品牌所带来的风险,但能否最终成功,还要看孟凯的新品牌是否具有适合自身资源,又适合市场发展方向的新元素。
精彩回顾
节临近,约饭聚会多了起来。人们习惯先打开手机,看看餐馆评分或星级。然而,“年轻人挤爆3.5分餐厅”、消费者“反向选择”低分餐厅的话题,却揭示高分餐厅也未必靠谱。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不少餐饮店为维持流量热度,通常明着以赠送小吃或饮料等方式,换取食客的网上好评打分、收藏打卡。在这背后,更有一条隐蔽的产业链,花钱就可以在数月内造出高分高星餐厅。
送菜赠饮换热度
如今,随着互联网平台服务的发展,去哪儿吃饭,选哪家餐厅都可以在手机软件上看评分、搜“攻略”。分数和星级越高,往往意味着门店的品质、人气和服务越好。也因此,不少餐饮门店在入驻了线上点评类软件和外卖平台后,越来越重视门店在线上的分数与星级。
“正吃着饭呢,服务员走过来告诉我们,可以写‘五星’好评免费得饮料。”回想起前段时间的一次在外就餐,上班族肖玲说。当时,和她一起就餐的朋友,每个人都在手机上给该餐馆写了一条五星好评,一共拿到四瓶饮料。“就是打开点评类软件,找到这家店,拍张照片写点感受,给店员看一眼就行了。”
在海淀工作的杨女士称自己是深度“点评依赖户”。每次与朋友出门吃饭前,她都会先看餐馆的星级分数。“此前去了一家湘菜馆,评分很高,但不知是改良了还是什么原因,菜品做法不对,整体味道也不好吃,我客观地给打了四星。”杨女士说。然而,饭后商家却追了出来,询问能否修改为全五星好评。“因为吃饭期间赠送了一听可乐,无奈我又给改为了五星。”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个商场发现,不少商家均有送菜赠饮的小活动。相比过去要求直接写图文好评,现在商家更乐意顾客收藏“打卡”门店。
在西直门凯德Mall商场,一家牛排店推出活动,顾客只要在软件上收藏打卡门店,就能以1元钱换购价值25元的中杯饮料,店员介绍不止点评类软件,在外卖团购网站上写好评也可以参加此活动。一家泰国风味餐厅,顾客同样只要收藏打卡,就可以免费领取一份饮料。店员介绍,饮料价值18元一杯,“要有店内消费才可以,在外卖平台上写好评也行。”某烤鸭店,顾客打卡、收藏、任意菜品点赞“一键三连”,就可获得冰激凌。
调查发现,多个门店餐饮商家推出的收藏打卡“活动”,赠送物品以饮料、冰粉、小菜等为主,这些赠品价格大多在30元以内,且要在店内消费才能核销。不过也有店铺不需要实际消费,即使顾客“路过”,只要愿意打卡收藏该门店,也可获赠小吃饮料。
“活动还有,您在点评软件上收藏、打卡门店,发一个图片或者视频就可以了。”一家连锁涮羊肉门店店员听到询问有无活动后主动介绍说,见操作太慢,她索性拿过记者手机帮着操作一通。“公司对门店有考核,每天最好发一点动态,保持门店在网上的热度。”
俩月造出高分店
调查发现,线下门店推出一些保持热度和好评的活动之外,市场上还有一条专门“运营”高分高星级餐饮门店的产业链。这些产业链的主力军,是“代运营”公司。有公司人员表示,新店只需2个月即可运营到近5分或五星。
“精选点评”“保证评分星级”“外卖点评双五星”……在电商平台输入“餐饮运营”“代运营”等关键词后,一些专注餐饮门店评分、星级和排名的业务就出现在眼前。开展这些业务的公司工作人员,大多表示是专门面向点评类软件和外卖团购软件提供运营服务。从一家门店的起号到日常运营,从星级提升到达人探店,都能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
记者以新开一家火锅门店,需快速提升分数和星级为由,联系上一家公司。自称是“点评高级运营”的工作人员在询问了店铺类型、面积、地段和需求等信息后,建议前期先在软件上入驻。合作的套餐分为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价格为3500元、5000元、8000元。这些套餐主要包含曝光访客提升、“种草”类图文发布、榜单排名提升等业务。以合作半年的套餐为例,通过该公司的“一条龙”式服务,即使是一家新门店,也可以在6个月以内,外卖团购平台的分数达到5分,点评类软件星级4.9星。“我们都是真实操作,合同中可以写效果,没达到效果包退款。”
“两个月时间,外卖团购平台给你做到五分,点评类软件3.5星级以上。”另一家公司工作人员胸有成竹,表示如果是新店,与他们合作无需三个月或者半年时间就能达到高分高星级,“那种要求合作半年一年的,都是割韭菜,没必要”。据其介绍,之所以一些公司会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是因为随着平台软件的管理更严,靠写好评等单一方式无法明显且快速提升分数或星级,要对多个基础权重指标进行提升。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门店收藏打卡量、菜品销量、评论评价、团购量、后台曝光量访问量等。“包括门店问答建设、推流笔记等,是要做一套整体的设计。合同可以单月签,一个月1200元,先看效果随便做几个月。”这名工作人员说。在其发来的1200元单月套餐服务中,仅在“店铺提升”一栏,就包括店铺收藏100个、笔记点赞100个、点评笔记5篇、人气访客2400个、人气曝光6000个等。
专用号刷完作废
随着调查深入,记者发现如今相比高星级,高分门店可操作的空间更大。多次辗转后,记者对接上一位从事刷评产业的人员。据其介绍,如果要刷好评,点评类软件很严格,几乎不可能。但团购外卖平台上,餐饮门店的评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刷出。
“不用去现场消费的,30元一条好评。”该卖家称,一般情况下,要提高分数或者星级,最好是通过团购餐、抵现代金券等方式。如果是新店,团购餐几十条评论,就可以升到5.0星级。但在个别平台上,可以用“技术”直接写好评,不用用户去到线下门店消费评价。
这名卖家介绍,目前外卖团购平台的监控机制,相对没有点评类软件严密。他举例,近期就有一家门店,和他合作后,在一周时间左右,让外卖团购平台上的3.5分升到了4.3分左右。具体操作方式,是确定合作意向后,在群内将需要的好评条数、价格和门店图片等内容,发给对方。“一般每天3条到5条评论,都没问题。十多分钟就操作好了。”
所谓“技术手段”,是如何操作的呢?前述宣称两个月可“造”出5分门店的卖家说,他并不提供刷好评服务,但大概知晓一些与其合作的工作室是如何操作的。“他们有自己的账号。全是拿新手机号在一些平台上先注册用户账号,然后模拟写好评。”他透露,这些好评,是通过手机和电脑连接后,通过技术驱动账号的IP地址,去所需要刷好评的店家电子地图附近“溜达”一圈儿,“改轨迹,模拟真人用户去线下实地消费评价。”他还强调,这种操作方式下,一个账号就写一回评价,就“撇”(作废)了。
记者了解到,某点评类软件平台对“诱导好评”等行为加重处罚力度。2023年,该软件平台采用了上百种风控模型查处清理虚构好评、疑似诱导好评,严厉处罚诱导违规商户。同时通过政企合作,推进刷单炒信类民事诉讼、行政处罚、刑事打击等案件。
“如今,线下门店的诱导性打分、打高分,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说,如果是基于用户到店消费后或者消费前产生的评价,基本上算是真实的。如果体验确实很差,消费者后续也可以撤回评论或追加打差评。但靠“水军”刷分刷好评的方式,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需要严肃打击处置。如果一些门店的探店或“种草”笔记根本就没有实地去过,或涉嫌虚假宣传,也需要按照《广告法》相关规定查处。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