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今冬头部品牌的宠儿,非“梨”莫属。
沪上阿姨推出“鲜炖梨系列”,很多门店供不应求。鲜炖梨系列上市后7天,平均每天卖出超12万杯。
再往前,喜茶和《甄嬛传》联名推出“大橘画梨”,奈雪的茶推出“霸气银耳炖梨”等等。
从去年大火的“小吊梨汤”,到今年“整颗梨鲜炖”,梨的玩法有哪些升级?怎样跟上这一波爆款?
日均卖出12万杯
梨成了头部品牌的“宠儿”
茶饮店最火的水果,终于轮到“梨”。
近期,沪上阿姨上新“鲜炖梨”系列:鲜炖整颗梨和鲜炖小奶梨,前者一整颗胖梨加入银耳、枸杞和灰枣,炖得酥软,微微软沙,清润甘甜;后者将梨肉捣碎后,与爽脆的马蹄丸子一起融入丝滑奶茶中。
一听就“又润又补”,这款产品,在门店的销售表现也特别好。
我了解到,沪上阿姨“鲜炖梨”系列上市后7天时间,平均每天卖出12万多杯。而门店里“一锅只能煮20个梨”,很多门店供不应求。
值得一提的是,沪上阿姨为了上新这款产品,还融入了经典电影桥段,谐音“不干了,梨养我啊”,在社交媒体上很受年轻人喜爱。
11月6日,奈雪的茶也推出“霸气银耳炖梨”,手工去皮去核炖煮梨肉,并加入银耳、红枣、枸杞、马蹄,满满大半杯的料,银耳胶质满满,被网友成为“奈雪最懂女生心思的饮品”。
喜茶也推出“大橘画梨”,手剥蜜橘,现切时令梨,绿研茶汤打成冰沙,搭配桂花冻,口感丰富,并和甄嬛传联名,网友评论“真真是极好喝的”。
炖物24章更是把梨玩出了多种花样,推出6款“梨”产品:原汁炖整梨、梨想椰椰、山楂乌梅炖整梨、枇杷银耳炖雪梨、冰糖银耳炖雪梨和陈皮与梨。
去年,书亦烧仙草的“小吊梨汤”系列,就掀起了一轮“梨”的流行,乐乐茶也上新多款含有梨的饮品。
从去年大火的“小吊梨汤”,到今年“整颗梨鲜炖”,用梨做爆款,今年有哪些升级?
今年“卖梨”,有哪些爆款方向?
观察了今年饮品店上“梨”的思路,我发现,梨饮品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升级迭代。
1、同样是养生,今年更强调“鲜炖”
今年秋冬,各种产地和品种的梨正当季,绝大多数品牌都采用现炖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新鲜、手作、养生的理念。
沪上阿姨和炖物24章,则都是采用现煮鲜炖,网友纷纷直呼“喝完感觉空气都变得润润的了”。
奈雪的茶“霸气银耳炖梨”采用“银耳+红枣+枸杞+雪梨”,并加入首款专门为门店现制茶饮研发的0糖配方——罗汉果糖,天然植物甜,双重“健康养生”。
大多数品牌还加入银耳、红枣等之物,除了有润肺止咳之功效,也为养颜女孩提供了购买理由。
2、“一整颗”,直观呈现用料
“一整根”、“一整颗”的概念已经火了一年。前几日,7分甜推出一款暴打人参超柠茶,里面含有整颗人参。
很多品牌,今年采用“整颗梨鲜炖”,也和上半年流行的“一整根人参水”的有相似之处。
一整颗,能从外观上抓住消费者的眼球,用最直观的方式将原料呈现在顾客面前,很多品牌还采用大桶装,“用料实在”的心理标签无形中就被贴上了。
3、传递“记忆中的味道”,产地凸显价值
能唤起人们回忆的产品,会被消费者赋予特殊的情感。书亦的小吊梨汤、沪上阿姨的鲜炖整颗梨等,被网友称为“妈妈的味道”、“记忆中的味道”。
此外,品牌还会说明产地和品牌,比如沪上阿姨、喜茶都是选用时令皇冠梨,乐乐茶选用山东烟台的秋月梨等等。
4、“一梨两吃”,可生可煮,各种茶底都能搭
梨做产品有一个优势,是既可以炖煮做养生,又可以直接用果肉做鲜果茶,“一梨两吃”,这是其他水果很难做到的。
比如炖物24章的“梨”产品,就包含2款鲜炖整颗梨、2款梨炖品和2杯梨饮品。
有的品牌将梨现切,果肉打成冰沙,比如喜茶的大橘画梨,乐乐茶的黄金枇杷酪酪和大口黄金枇杷,也是将皇冠梨打成果茶冰沙。
而且,梨的搭配也比较广泛,牛奶、椰乳、各种茶底、养生小料,都可以搭配。
沪上阿姨的“鲜炖整颗梨”,搭配的是乌龙高山茶,酸甜清润;奈雪的茶霸气银耳炖梨,采用茉莉初雪的茶底搭配雪梨汤,很清甜;乐乐茶的秋月梨蜂蜜桂花,用的是茉莉翠峰茶底,梨香花香,清甜多汁。
越是日常的水果
越需要叠加情绪价值
前两年,茶饮品牌都在开发小众水果。而今年,柑橘类、杏、苹果等大众水果开始受青睐。
家家都会买、从小吃到大的大众水果,如何玩出新花样?
- 听上去“平平无奇”的水果,更需要情绪价值
很多品牌会选择贴合年轻人情绪表达的谐音梗和新颖的包装、有趣的联名等玩法,和年轻人玩在一起。比如柿子、橘子、杏,因为其独特的谐音及美好的寓意,自带营销传播点。
比如,喜茶的大橘画梨和甄嬛传联名,全国的门店都做了联名装饰,包装也是联名同款;沪上阿姨推出“新新喜剧之王”宣传片,利用经典电影桥段“不干了,梨养我啊”,杯贴也是此梗。
经典的元素翻新,需要得到年轻人的认可,品牌深谙此理。在平价水果推出时,通过视频画面、图片风格、互动方式等不同传播点,借助情绪和价值营销,将产品做出质感,“将新品打造成作品”。
- 利用品种、产地,增加饮品的价值感
日常可见的水果,可以加上品种和产地的标签,体现稀有性和品质感,让顾客感受到“一杯饮品的高级感”。
比如年初百分茶推出的“红肉苹果的春天”和“红肉苹果脆啵啵”,选用红肉苹果原汁搭配红富士苹果打成的冰沙,其官网介绍“红肉苹果起源于瑞士,在中国只有北京和新疆才有种植”,很有稀缺性和品质感。
- 采用不同水果复配,提取新的亮点
通过不同水果的复配,也可以创新出一杯新的饮品,提取出新的亮点。
秋冬季节很多品牌采用山楂和草莓复配,除了本身风味搭配和相似的红彤彤颜色就是亮点,奈雪的茶、阿水大杯茶等品牌还会随杯赠送裹着糖衣的山楂球或mini 糖葫芦。
着立秋的到来,“秋天第一杯奶茶”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这一潮流不仅在线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同时带动了线下茶饮市场的销售热潮。
记者观察到,在徐家汇商圈内,霸王茶姬门店在开门营业仅10分钟后,待处理的订单数就已经超过百单。这股热潮不仅限于徐家汇,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也在凌晨3点之后就开始通过美团提前下单,以确保能在门店开业时拿到心仪的饮品。
据介绍,为了应对这一波消费热潮,美团团购与超过50家知名茶饮连锁品牌合作,提前开通了“秒提”功能,旨在缩短顾客等待时间并提升服务质量。尽管如此,激增的订单量仍然超出了很多品牌的预期。据美团团购的数据统计,立秋当天下午两点,全国奶茶消费达到了一个高峰,团购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6%。在上海,奶茶秒提订单量更是高居全国榜首。在最受欢迎的品牌中,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鲜果茶、霸王茶姬、茶百道及益禾堂名列前茅。
图片源于网络
据了解,在开通秒提服务的品牌门店中,超过74%的订单是通过秒提完成的,这一新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推动“秋天第一杯奶茶”热潮的重要动力。2024年以来,饮品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价格在5至10元和20元以上的饮品销量占比都有所上升,显示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性价比和便利性。
在上海,柠檬水成为了今年的人气饮品;珍珠奶茶和中式鲜奶茶紧随其后,成为秒提订单中最受欢迎的单品之一。同时,健康化趋势也在饮品消费中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顾客倾向于选择三分糖或无糖饮品,以及含有0卡糖、益生菌粉、胶原蛋白肽等健康成分的小料。
记者:曹香玉
制图:张伊婷
编辑:叶芳芳
校对:宋佳音(实习生)
近,网友们在豆瓣上疯狂讨论沪上阿姨,亲切地称之为“芋泥侠”,还评论说“上海婶子(沪上阿姨)巨可爱!”
“上海婶子我真的会一直支持你!”
沪上阿姨到底做了什么,最近狂拉好感?
一条分享抖音点赞1.8万
沪上阿姨最近意外走红
“上海婶子(沪上阿姨)真的巨可爱!”
最近,豆瓣奶茶小组很多网友都在夸沪上阿姨贴心。事情是这样的:
有人在沪上阿姨点了杯厚芋泥波波奶茶,并备注“帮我多放点芋泥吧,非常感谢!”店员不仅满足了顾客的要求,手写回复了“OK!”
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让网友直呼贴心。
帖子下面,很多人留言表示自己也收到过类似回复,还有不少人收到过专门的回复便利贴。分享几则可爱的对话:
- 顾客:“今天会遇到心软的芋泥侠吗?”
- 沪上阿姨:“遇到了打工的芋泥侠。”
- 顾客:“想要一份超级厚厚厚的芋泥可以吗?”
- 沪上阿姨:“中奖啦!老板心情好,白送一份厚芋泥噢!!”
我去其他社交平台看了看,发现小红书、抖音也有人分享自己被沪上阿姨回复的经历,其中有一条抖音点赞量达到1.8万。
网友下单时备注说自己家中没有冰块,希望沪上阿姨能多给一份,结果门店直接拿外卖袋子装了满满一大袋冰块配送到消费者家中,评论区直呼“沪上阿姨yyds”。
翻了翻各个平台上的消费者反馈,我发现沪上阿姨之外,茶百道、一点点、喜茶等品牌,也有很多服务细节拉好感。
比如,有消费者在茶百道豆乳玉麒麟,但是奶盖上却撒的是可可粉,沟通之后,门店立即送出3盒不一样的小料(芋泥、奥利奥和豆乳奶盖)。
“太感动了,下次送错我也认!”这位顾客在小红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有上百位网友点赞。
在豆瓣、小红书、B站冲浪一圈,我发现现在年轻人对品牌的好感度、分享欲,好像发生了变化——单纯颜值高、产品好喝已经不够了,很多“人设式”,甚至反常规的操作,反而很拉好感。
扒了上百条帖子
我发现6个年轻人的新需求
1、比起重做,这届年轻人更在意“处理问题的速度”
“不满意重做”,已经是很多茶饮店的标配了。
但看了看消费者反馈,我发现这届年轻人更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速度”。
比如,豆瓣上,有网友分享了奈雪的“光速退款”服务。奈雪在配送霸气芝士草莓的时候,忘记按照顾客的要求把芝士盖进行分装。但顾客着急出门,没时间等待补送,于是奈雪门店很爽快地退款了,从接到反馈到退款,大概只有十几秒的时间。
“从打电话到解决问题,全程不到两分钟,这个处理速度让人满意。”网友在豆瓣这样说到。
一次,我路过CoCo都可,进去买了两杯奶茶,结果纸袋底部没粘牢,刚出门两杯奶茶就摔漏了一杯,店员看到立即上前询问,并给我重做了两杯。
店员的态度,和处理意外的速度是出乎意料的,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惊喜。
2、2万+帖子讨论“出杯速度”,快就赢了一半
小红书上,关于“出杯速度”的讨论有2万+篇帖子,做得又快又好就花式夸奖,做得慢的各有各的槽点。
比如,曾有网友吐槽,一个奶茶店有6位店员,招呼客人、点单、取杯、打奶盖、取物料各一个人,最后只有一位店员在做奶茶。
“太慢了,差评!”“就一个人在做饮品?怒气值飙升!”分工不合理加上龟速出杯,引来不少网友的“口诛笔伐”。
在耐心稀缺的时代,速度快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3、“不该背的锅不背”,这届网友反而更支持
但是,服务好并不代表门店就要委屈求全,什么锅都背。
去年,茶饮界有件事讨论的非常火热:
因外卖颠簸,奶茶送到时有些许洒漏,顾客要求重做。在这之前,外卖骑手已经赔付过5元,店员却还是照单全收,承诺重做一杯,同行得知这件事时,情绪顿时沸腾,纷纷感叹服务不好做。
但这次,网友反而没有站在消费者一边,纷纷为店家鸣不平:“恶意投诉要刚到底”,“支持店员”。
评论中,我感受到其实公道自在人心,门店只要有理有据,也不会轻易被人误解。
对这届年轻人来说,“不该背的锅不背”,或许能收获更多的好感,树立品牌形象。
4、“顺着网线来服务”,主动提供的惊喜感
关于沪上阿姨,豆瓣奶茶小组还有帖子特别火。
消费者在门店点了两杯饮品,发了个朋友圈小小吐槽了一下:“今天一个齁甜,一个巨酸。”
万万没想到,沪上阿姨的工作人员“顺着网线”找到这位顾客,主动解释了加糖量对饮品口感的影响,再三提出可以再做一杯三分糖杨枝甘露,并告诉顾客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沪上阿姨。
帖子下面,网友评论“有被这个店家狠狠感动到”,前三条热门评论有上千个赞。
小红书上也有人分享自己的一个惊喜感满满的经历:这位网友在买完肯德基之后,去茶百道点单,店员看到肯德基纸袋不好提,就主动询问并赠送了包装袋,“真的太细心了!”
在服务已经做到极致的今天,仔细观察并主动提供服务,依然能给顾客带来惊喜感。
5、送玫瑰花求原谅?赠品又发挥作用了
前一段时间,一位顾客为了凑单额外点了一份芋泥,出现一些问题,但消费者并未放在心上。
没两天,沪上阿姨主动联系了这位顾客,送了两杯芝士葡萄奶盖和满满一大份芋泥,事情还没结束,随着两杯饮品一起被送到家中的还有一小束玫瑰花。
“虽然是道歉,但是有点浪漫呢。”
“婶子只要你不出原则性问题,我真的会一直支持你!”
一个小小操作,又帮品牌收获了一个铁杆粉丝。
6、亲自教消费者薅自己家羊毛
喜茶曾执着地教消费者,如何13元get 21元黑糖波波牛乳茶;古茗也曾致力于教网友在家做奶茶,各个品牌的加持下,一边种草打卡一边捂紧钱包,一度成为奶茶女孩的乐趣。
喜茶的“在家做喜茶”合集,播放量达到了438万,时不时就有人去店里“薅羊毛”。
放下身段,看似放弃了几个订单,但拉了一大波消费者的品牌忠诚感。
“芋泥侠服务”、“顺着网线去道歉”、“送玫瑰花求原谅”……
沪上阿姨负责人告诉我,他们也收到了很多来自消费者的正向反馈,很多网友把店员们比作“小料侠”,这也提升了员工的价值感。
品牌好感度都是一点一滴中积累得来的,这是消费者认识品牌最直接的渠道,也是产品、营销之外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