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类以及它们的分类、特点、产地、口感、制作工艺和代表性品种,以及常见的喝茶方式。
1. 绿茶
- 制作工艺:不发酵,主要包括杀青(炒青或蒸青)、揉捻和干燥等步骤。
- 特点与口感:保留了茶叶的天然绿色,味道清新、鲜爽,香气高扬,具有草本植物的清香。
- 产地与代表性品种:中国的主要产地有浙江(龙井茶如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黄山毛峰)、四川(竹叶青)等。
- 喝茶方式:适合用80-85℃温水冲泡,以保持其原味和营养成分。
2. 红茶
- 制作工艺:全发酵,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等工序。
- 特点与口感:色泽红亮,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甘甜,带有独特的果香或蜜香。
- 产地与代表性品种:中国福建的金骏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印度的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
- 喝茶方式:通常用沸水冲泡,可加入牛奶和糖制成奶茶,也可纯饮。
3. 乌龙茶(青茶)
- 制作工艺:半发酵,涵盖了从轻度到中度发酵的不同程度,过程包括萎凋、做青、揉捻和烘焙等。
- 特点与口感: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风味多样,从花香到果香变化丰富。
- 产地与代表性品种:福建的铁观音、大红袍;广东的凤凰单丛;台湾的冻顶乌龙等。
- 喝茶方式:适宜用90-95℃热水冲泡,品饮时注重闻香和品味回甘。
4. 白茶
- 制作工艺:轻微发酵,主要通过萎凋和干燥完成,保留较多自然物质。
- 特点与口感:色泽银白隐翠,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清甜淡雅,毫香明显。
- 产地与代表性品种:主要产于中国福建福鼎和政和等地,代表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 喝茶方式:建议使用85-90℃左右的水温慢泡,多次冲泡仍有余韵。
5. 黄茶
- 制作工艺:微发酵,加工过程中多了“闷黄”环节,使其形成黄叶黄汤的特点。
- 特点与口感:汤色杏黄清澈,滋味醇和甘爽,带有一种特殊的闷堆香气。
- 产地与代表性品种: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是较为知名的黄茶品种。
- 喝茶方式:同样推荐使用85-90℃的水温冲泡,品尝其独特的黄茶韵味。
6. 黑茶
- 制作工艺:后发酵,经过杀青、揉捻、堆积渥堆发酵、蒸压成形、干燥等步骤。
- 特点与口感:色泽黑褐油润,汤色橙红透亮,滋味醇厚,陈香显著,耐泡持久。
- 产地与代表性品种:云南普洱茶(生普、熟普)、湖南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等。
- 喝茶方式:一般使用沸水煮泡或高温冲泡,常用于煮饮,且有年份越老越好的收藏价值。
< class="pgc-img">>茶里的珍珠究竟是什么“珍珠”?椰果是椰子的果肉吗?西米是怎么来的?仙草是草做的吗?本文,我们一起来聊聊奶茶里的那些配料们。
珍珠
有很多人喜欢喝珍珠奶茶,其实主要是喜欢里面Q弹、有嚼劲的“珍珠”。然而关于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却有很多耸人听闻的谣言:有人说是塑料做的,有人说是旧轮胎做的,甚至还有说是皮鞋底做的……
< class="pgc-img">>其实,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品,又称为粉圆。最常用的是木薯淀粉,将木薯淀粉、黑糖(或红糖)混合揉成面团,再搓成一个个小圆子,然后放入沸水中煮至透明状,Q弹爽滑的“珍珠”就出炉了。为了有比较好的口感和嚼劲,还可以再加一些小麦蛋白和食品添加剂。
提到珍珠,就不得不提和它很类似的一种食物——芋圆。芋圆和珍珠做法类似,只不过原料不太一样。珍珠主要是以木薯淀粉为原料;而芋圆则以香芋淀粉为主,再加上红薯淀粉、紫薯淀粉或木薯淀粉等而制成,不同的原料可以制成不同种类的芋圆,颜色也比较丰富。
椰果
椰子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热带水果,打开椰子,将里面的椰子水喝掉之后,再掰开椰子壳,里面的果肉也可以直接食用。吃过椰肉的人都知道,椰肉是软软的,并不像奶茶和其他甜品里的椰果一样有嚼劲。那么,椰果究竟是什么呢?
1886年,英国科学家Brown在培养醋杆菌时发现培养基表面形成一层凝胶状薄膜,经分析证实其为纤维素类物质,故称之为微生物纤维素或细菌纤维素。自然界中,能够产生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包括醋酸杆菌属、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固氮菌属等等,其中醋酸杆菌因其较高的纤维素产率和优良的纤维素特性,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被作为模板微生物广泛用于微生物合成纤维素的研究。如今,微生物纤维素已经得到批量化制备,并广泛应用于纺织、医疗、食品等领域。微生物纤维素由于其高含水量和高纤维素含量,口感爽滑、有嚼劲,除用作膳食纤维食品以外,还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椰果就是一种微生物纤维素,是以椰子水为主要原料,通过细菌的代谢作用,在培养液表面形成的乳白色凝胶状物质,又称为椰子凝胶。所以,椰果实际上是细菌的代谢产物,是一种膳食纤维食品,和椰子自然长出的果肉可完全是两回事,和椰子水还是有那么一点关系的。
不过,据说为了降低椰果的生产成本,培养细菌纤维素的原料已经不用椰子水了,而是用价格较低的人工配制培养液。如果真是这样,那椰果和椰子就彻底没关系了。
西米
生活中常见的米如小米、大米、紫米、黑米、薏米等都是通过种植庄稼直接收获的米,那么西米又是什么米?是种出来的吗?
西米,又称为西谷米,并不是直接种植出的米,而是一种加工出来的淀粉制品,正宗的西米是由西米树加工而成的。马来群岛常见的西米棕榈树中含有非常多的淀粉,将西米棕榈树的核或软核加工,通过机械处理(重击、研磨、制粉),浸泡、沉淀,然后烘干可以制成可食用的西米淀粉。西米淀粉再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变成一粒粒的圆形颗粒,即为生的西米。食用前,将生西米放入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就会变成我们常见的晶莹剔透的样子了。
如今,市面上很多西米并不是用西米淀粉制成的正宗西米,而是用成本较低的豆类、薯类中提取的淀粉制成,其中以木薯淀粉最为常见。
仙草
奶茶和甜品中的仙草其实是仙草冻,是一种黑色果冻状的食物。那么仙草冻和仙草有什么关系?真的有“仙草”存在吗?仙草冻是草做的吗?
其实,还真有一种植物叫仙草,又称为仙人草、凉粉草、仙人冻。仙草虽然不能直接食用,但它却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从中可以提取多种有效成分,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其中一种重要物质就是仙草胶,广泛存在于仙草的叶、根、茎中,又以仙草叶中含量最为丰富。仙草胶的凝胶性好,热稳定性也优于一般的食品胶,可应用于果冻的生产,提高产品的弹性、韧性和咀嚼性,使其口感更加嫩滑,风味更为独特。仙草胶也是制备仙草冻的关键物质。
传统的仙草冻是以干仙草和淀粉为主要原料。将干仙草加水煎煮并过滤,再加入淀粉煮制,起锅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便可制成仙草冻。仙草冻在粤港澳地区也被称为“凉粉”。烧仙草则是在仙草冻的基础上,加上煮熟的花生、红豆、银耳等配料,使其味道更加丰富。
然而传统的仙草冻制作工艺比较耗时,为了方便食用,仙草冻粉应运而生。仙草冻粉是以仙草和淀粉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粉状。仙草冻粉加水和糖稍加煮制,或直接加开水和糖冲调即可制成爽口嫩滑、质地柔韧的仙草冻。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奶茶里的珍珠、椰果、西米、仙草等配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奶茶虽美味,但不可多喝,配料虽诱人,但不可多食,毕竟糖和淀粉含量都不低呢。
【参考文献】
[1]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什么,对人体是否有害?[J].食品安全导刊,2015(36):16.
[2]陈正行,于秋生,徐晖.椰果发酵技术及食品中应用[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7,35(02):13-15+57.
[3]陈利梅,李德茂.椰果物质成分的综合分析与利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2(06):50-53+75.
[4]毕玉,方芳,洪雁,顾正彪.西米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J].食品科学,2014,35(13):70-73.
[5]蒋璇靓,段起,詹岳霖,王增焜,林河通.仙草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4,32(02):58-63.
道细分,品类为王。
文章转载授权自公众号:中国饮品快报
ID:zgypkb
作者:小w
编辑:秋秋
当细分品类成为茶饮连锁们破解差异化的共识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品类突围?是天马行空的创造,还是在前辈们的智慧宝库中挖掘?
从珍珠奶茶到烧仙草,从烤奶到声声乌龙,这些爆款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个强大的“门派”。30年间,奶茶江湖的枝繁叶茂与它们息息相关。
它们是谁?我们一一细数。
01
小料派
当珍珠粉圆与泡沫红茶融合那一刻起,奶茶就与小料结下不解之缘。这种小吃小喝的形式直至今日仍是潮流。
在其门派之下,衍生出布丁奶茶、红豆奶茶、冻冻奶茶等等分支,将各种小料拼合而成的双拼奶茶、三兄弟也属此列。
从体验而言,小料与奶茶的结合不仅是口感的提升与丰富,更是纯奶茶价值提升的利器。烧仙草就是其代表。
一款小料,撑起一个品类。足以见其门派实力。
02
香味派
近年内,花香、果香或者利用红糖、焦糖等糖浆改变奶茶风味的做法越发普及。
以花香为例,从早期的茉莉绿茶,到如今的桂花乌龙、蜜桃乌龙、白桃乌龙等茶叶的应用,都在促成该门派的壮大。 而以焦糖、红糖、冬瓜露为基础香型的益禾堂烤奶,则是风味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
相较于小料派,由于每个品牌对于风味有自己的喜好,所以香味派奶茶更能突出品牌的差异化,让消费者建立起对品牌产品的认知。
03
微醺派
微醺派通俗的讲就是加酒的奶茶。在早期,加酒主要是以朗姆、白兰地、百利甜等洋酒为基底。而在2015年左右,中国传统酒类的绍兴黄酒、四川醪糟(米酒)、泸州老窖等品类相继被加入其中。
加上大品牌,如奈雪联名石库门,茶百道联名泸州老窖的强力推出,让微醺派的发展之势日渐上扬。
04
水果奶茶
2020年,水果奶茶异军突起。先是奈雪的葡萄撞奶,再是7分甜的蜜桃乌龙、荔香葡萄以及榴莲味奶茶的推出,加上原料端对乳制品遇酸起絮现象的破解,都让这个品类备受关注。
相比早期单纯的奶加果的组合,这一次的水果奶茶风暴有了一个新的特点,注重与茶的搭配。以7分甜为例,蜜桃搭配乌龙茶,而榴莲则搭配大红袍。
这种对原料共生领域的探索,或将成为这一门派持续扩张的最大助力。
05
冰沙派
奶茶冰沙的出现为奶茶创新打开了新的大门。不同于液体的口感,从本质上就与大多数奶茶产生区隔。星巴克的红茶星冰乐,抹茶星冰乐,喜茶的奶茶波波冰都属于该门派。
但我们会发现奶茶冰沙似乎并未能全面普及,这与其制作有关。
主要原因是使用常规茶汤制作时,因其浓度原因,难以达到浓郁的风味。解决其问题的方法,需要在茶汤泡制时压缩比例,甚至增加市场,这些都可能破坏茶的风味。另一原因就是温度,热的茶汤会溶解冰块,但过多的冰块又将导致口味稀释,所以茶粉,如红茶粉、抹茶粉,或者浓缩茶原液就成为了其破解之利器。
奶茶冰沙派虽未完全开枝散叶,但随着茶饮品牌原料对原物料的认知,以及茶叶生产方的改良,该门派的崛起或指日可待。
06
牛乳派
牛乳茶这个概念早在2017年底就在大陆刮起一阵风,而台湾更早,以迷客夏的鲜奶奶茶为代表。
近期,由于冰滴、分子技术在乳制品上的应用,更是解决了仅用纯牛奶制作,口味寡淡,需加植脂乳或淡奶、淡奶油调味的技术壁垒。从产品制作更简便而言,新的原料为牛乳派奶茶提供了发展空间。
07
谷物粗粮派
谷物奶茶的代表是血糯米奶茶,可以看作是小料派的旁系。但由于其品类的多样性,又让该品类单独开宗立派。
目前奶茶中常见的谷物、粗粮包括红豆、糯米、青稞、燕麦、紫薯、芋头、红薯等,这些原料可是颗粒,也可制作成为泥。可做小料,也可做为挂壁,甚至雪顶。
多样、善变,让谷物粗粮派就如隐藏在人群中的高手,虽然并不显山露水,但却能让世人感知其气场。
08
坚果派
当奶油顶再次流行于茶饮市场之时,碧根果、花生碎、巴旦木等坚果兼具口感与颜值的化身,成为了奶茶的又一股新势力。
坚果派与谷物、粗粮一样,不高调,但就是能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感受惊喜。这种惊喜是Q弹珍珠,香滑布丁、软糯红豆所不具备的口感特性。
独孤求败,或许就是坚果派最形象的写照。
09
冰淇淋派
冰淇淋奶茶并不多见,但为何要将其单独列为一派。或许是其身上蕴藏的潜质。冰淇淋红茶、冰淇淋绿茶是其成熟产品,但我们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想象中的发展迅速。深究其原因,或许在冰淇淋的选择上还有空间提升。
茶饮中常用的冰淇淋为香草味、牛乳味。但在冰淇淋的世界中,你会发现包括咸蛋黄、朗姆可可、柠檬、麻婆豆腐、陈醋等等奇思妙想的冰淇淋皆有之。
如果将这些冰淇淋与奶茶结合,会发生如何的碰撞。再加之冰淇淋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是否能为产品提升价值感。都值得去探索。
结语
对于奶茶门派的分类,其实是对奶茶品类梳理。这种梳理有利于我们去寻找产品研发空间,并通过新的搭配方式或者原料升级,从而找到有利的产品定位、品类定位。
对于破除产品同质化、寻觅产品竞争力,皆可作为参考标准。
奶茶门派,看官还有何高见?尽请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