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能够早点吃午餐,留住充分的时间进行午休,我们家吃午饭都非常准时,每天中午十二点雷打不动吃午饭的时间。
现在江西天气太炎热了,厨房又没有空调风扇,在厨房待个十分就让人大汗淋漓,为此我在厨房做饭都是讲究“快准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烹饪。
< class="pgc-img">>作为江西县城的一家三口,生活比较简单,午饭也是如此,两荤两素,15分钟搞定,一家人吃的都很开心。
网友们看后纷纷表示:“这是个狠人,15 分钟就能做出这么美味的饭菜!”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烹饪方法和技巧,就能在短时间内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到底这顿两荤两素的午饭如何快速搞定?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道菜:青椒炒肉
< class="pgc-img">>所需食材:
青椒5个,猪肉 200克,姜蒜适量,生抽、老抽、料酒、盐、红薯粉、鸡精适量。
做法步骤:
1. 将猪肉洗净切薄片,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生抽、老抽、料酒、红薯粉搅拌均匀,腌制3分钟左右。
2. 将青椒洗净去籽,然后切成滚刀块备用,蒜头切碎,生姜切片备用。
3. 热锅凉油,放入生姜,加入腌制好的肉片煸炒至变色,盛出备用。
4. 锅中留底油,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
5. 放入青椒片大火翻炒均匀。
6. 加入炒好的肉片继续翻炒。
7. 加入适量的盐、鸡精进行调味,翻炒均匀快速出锅。
第二道菜:佛手瓜炒肉
< class="pgc-img">>所需食材:
佛手瓜1个,猪肉150克,姜适量,味极鲜、料酒、盐、鸡精适量。
做法步骤:
1. 将猪肉洗净切片状,肥肉单独放,将瘦肉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味极鲜、料酒、淀粉,搅拌均匀,腌制3分钟左右。
2. 将佛手瓜洗净切成片状,生姜切片备用。
3. 热锅凉油,放入生姜片,加入肥肉,小火慢煎。
4. 将肥肉煎制两面金黄色,出油脂后,将肥肉捞出。
5. 锅中留底油,下入生姜片,放入腌制好的肉片,大火煸炒至变色,盛出备用。
6. 放入佛手瓜翻炒均匀。
7. 加入适量的盐、味极鲜快速翻炒入味。
8. 加入适量清水,大火收汁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第三道菜:胡萝卜炒毛豆
< class="pgc-img">>所需食材:
胡萝卜1根,毛豆350克,蒜头适量,生抽、盐、鸡精适量。
做法步骤:
1. 将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粒状备用。
2. 将毛豆去皮,洗净备用。
3. 将毛豆和胡萝卜粒一起放入电饭锅中,跟米饭一起煮熟备用。
4. 热锅凉油,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
5. 放入胡萝卜粒和毛豆,大火爆炒。
6. 加入适量的生抽、盐、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第四道菜:清炒苋菜
< class="pgc-img">>所需食材:苋菜500克,蒜适量,盐、蚝油适量
烹饪步骤:
1. 将苋菜洗净,去掉老旧叶子,沥干水分备用。
2. 蒜切末备用。
3. 锅中放油,放入蒜末煸炒出香味。
4. 放入苋菜,大火翻炒均匀。
5. 加入适量的盐、蚝油、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一家三口的午饭,两荤两素,15分钟便搞定了,虽然食材很普通,菜品数量也并不多,但是对于一家三口而言,吃4个菜已经绰绰有余了。
虽然饭菜搭配简单,但是菜品味道还是很不错的,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让人食欲大增。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598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县城餐饮”开始包围北上广了!
北京朋友终于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塔斯汀了。
8月8日,一度被网友戏称为“县城青年最爱汉堡”的塔斯汀,在北京开出首店,位置在北京西站南广场国投方诚中心一层,属于品牌直营。此外,安贞桥东也有一家在近日开业。
店面一看还是那个味儿。塔斯汀一贯的大红风格打底,招牌是白字蓝边,配上红白狮子头。就算混杂在周边众多商铺里,也足够打眼。
在此之前,北方很多人只在网上听过塔斯汀。这其实是塔斯汀的战略布局原因。
据36氪、界面报道,目前塔斯汀门店已经超过4500家,74.5%的门店都集中在南方二线城市以下。其中,塔斯汀在广州和深圳的门店数量分别达到178和110家,在上海有接近30家门店。
餐饮攻占北上广不是什么新鲜事。前几年,也有老乡鸡、陶陶居、楠火锅、七分甜、陈香贵、墨茉点心局等品牌进京赶考。
但不同的是,新一批攻占一线的品牌里,县城品牌成为一股大军。
据明亮公司报道,原本集中三四线城市的蜜雪冰城,近两年进入一线的势头迅猛。2022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别新开128家、144家、148家和73家。今年上半年,分别也有27家、40家、18家和19家。
前几天正式向IPO发起冲击的茶百道,也是走的“先农村后城市”的路子,在近几年加码一线城市发展,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一线门店占比8.7%,截止今年3月底,占比已经上升到10.7%。
另一个茶饮头部品牌甜啦啦,被人称为县城版“蜜雪冰城”,目前在下沉市场迅速崛起一定规模后,也开始走入一线城市。据美团数据,目前北京已有31家。
这些县城餐饮品牌攻占一线与前辈不同的地方在于:
一是性价比更高。塔斯汀和蜜雪冰城等都是平价餐饮的代表,它们的性价比经过了下沉市场的检验,量大便宜是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直观感受。
二是选址不再拘泥热门商圈,而是主打一个多方包围之势。以前,青年路、三里屯等地方往往被众多品牌虎视眈眈,但现在,比起金贵地段更强调离消费者更近,或者以门店数量取胜。
三是口味未必惊艳,但赢在稳定,效率为先。消费者一般不会对平价品牌餐饮的口味,甚至质量有很高的期待,当然,如果便宜同时味道还好,一定是很好的加分项。
“县城餐饮”进城背后,
“高性价比”时代来临!
一、下沉市场饱和,倒逼“县城餐饮”转舵进一线
从下沉市场发展起来的餐饮品牌,虽不如一线餐饮品牌高光,但至少也是区域之王。在更容易哺育“万店规模”的下沉市场,其积聚势能的本事不容小觑。
例如,华莱士“平价汉堡”依托二三线城市以及县城门店数量优势,不断整合产业链,在全国开了2万家门店;而草根出身的蜜雪冰城更是在稳守下沉市场基础上,不断通过自建原材料工厂、供应链和物流,打造独家的“价格、研发、供应链”优势。据整合内参-餐里眼等媒体数据,截止2023年8月2日,蜜雪冰城全国门店数约2.43万。
县城餐饮在大牌餐饮不愿光顾的城镇、村落开始开店,利用“下沉市场”低成本、小容量、低消费、高复购、客源稳定的优势,一方面不断积累资金、扩展店铺规模、培养人才以及人才复制能力;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打造供应链,而供应链则是品牌开疆拓土的强大支撑。
但是,对于快速连锁化的县城餐饮品牌来说,下沉市场的小容量易饱和,需要另辟市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春节前,塔斯汀南方区域市场基本全覆盖,市场已趋近饱和态势。
当品牌在某个“下沉”区域日渐成熟饱和,自然而然要向其他地区拓展。想要在全国有声量,一线城市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毋庸置疑。
当然,一线城市也有一线城市的好。这里聚集着一群消费活力旺盛,消费频次更高的人群。他们每天都在讨论在制造新的消费趋势,对许多餐饮品牌来说,是学习和挖掘市场的是机会。
二、消费潮流逐渐“务实、理性”,正是县城品牌抢占一线好时机
从抢购便利店临期食品、进入成人小饭桌到“月薪上万,吃不起盒饭”可以看到,大城市的打工人的消费越来越追求高性价比,消费变得理性。
塔斯汀“进京”时,在北京工作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虽然是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白领,实则难负担周围商业区超40元工作日午餐。
“塔斯汀20元左右三样的汉堡套餐,比麦当劳的‘穷鬼套餐’更适合工作不久的上班族。”
据北京烹饪协会、北商研究院去年发布的《2022北京餐饮业观察报告》,截止2022年8月,北京地区的兰州拉面门店数位列第一,在各种不同定位的餐饮门店里,人均20-30元的门店最多。
一线城市的消费趋向理性、追求高性价比。高消费餐饮流失了顾客,降价成为了今年餐饮企业竞争的热门打法。
西少爷北京上海区域门店降价超过15元;小满手工粉返场“9.9元羊毛卡”;老牌连锁“南城香”等中式快餐降价卷到“3元时代”。
“100元7斤小龙虾”、“99元吃8个菜”、“9.9元一杯咖啡”价格战不断涌现。
价格战背后,反映了不管是一线还是下沉市场都展现出“降价”追求“高性价比”的风潮,平价打法兴起,对于县城餐饮品牌来说,此时进军“北上广”一线城市机会可观。
在县城成长起来的低价餐饮品牌深知下沉市场消费者具有“价格敏感”属性,知道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一线市场也存在“价格敏感属性“的“下沉”群体,他们需要低价的消费产品。
越来越多“薄利多销”的县城餐饮主打“下沉市场”包围“一线市场”战略,将门店触达到一线城市中”下沉群体“密集地区,对标打工人和学生等消费能力普通人群,使受众更加精准。
“比华莱士好吃,比麦当劳、肯德基便宜”这是大多数消费者对“县城汉堡”塔斯汀的评价。
在县城成长起来的塔斯汀,人均客单价19.47元,略高于华莱士的18.87元,但比肯德基的人均34.71元、麦当劳的27.86元要便宜不少。
高线城市插了旗,
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一、难以走进“市中心”提高品牌声量。
选址难,因为一线城市城市区域大、商圈多、市场竞争激烈,平价品牌在一线城市的扩张,往往也会更加谨慎,在选址上有更多考量。
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盘踞安徽 18 年开店超 600 家,在开放加盟完成千店目标后,才在北京开了第一家门店,落地高校集中的五道口。
派乐汉堡目前在北京开出了四家门店,也都位于近郊或高校周边。
而近期在社交平台上,都市打工人千呼万唤的塔斯汀也选择了流量密集、消费水平下沉的北京西站南广场开了第一家店。
二、成本变高。
北京等一线的城市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和食材成本,无疑会提高许多。
据德邦证券研报显示,老乡鸡进入一二线城市后,60%的门店都在写字楼、商圈等核心区域,70%的店面面积超过250平米。财报显示,老乡鸡不少门店出于亏损状态,老乡鸡超过七成收入,来自本土的安徽市场。
三、难以扎根。
竞品过多,北京的餐饮往往都是扎堆出现,一条街或者一个商圈内同品类的餐饮重复率非常高,贴身肉搏需要品牌有更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血拼中博得一席之地。
在县域发家立业的平价餐饮品牌进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要打破自己早已熟悉的“区域市场”思路,面对包括“大型餐饮企业、网红餐饮企业、随时进入的新品牌”等众多竞争对手的大型市场,绕不过“如何穿过网红流量周期”这个问题。
墨茉点心局当初在北京开首店,轻易就创下了顾客排队7小时的记录,但如今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盛况。
北京剩下的门店屈指可数,甚至都也在关闭的路上,比如今年年初就关了北京崇文门店和富力广场店两家。对此,创始人的回应是“目前考虑还是深耕湖南长沙市场”,例如开更多社区店。
小结
先抢占下沉市场,再进军北上广,是包括蜜雪冰城、老乡鸡、绝味鸭脖、甜啦啦等众多平价餐饮品牌的布局策略。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在北上广“玩不转”的网红店、潮流店,转向扎根县城,反而成为村里一枝花。
旗帜插上北上广或是驻扎县城,都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从一个区域向全国扩张并非易事,攻城难、守城更难。
< class="pgc-img">>一些三四线开外的小县城,有些人从事着看似并不复杂的小生意,脚踏实地干活,依然能达到大城市白领的收入水平——月入过万。
这些是他们的故事。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人民政府附近,有一对“80后”夫妻经营着一家83平方米的早餐店,每月纯收入3万余元。
泊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市域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总人口63.6万,其中市区人口23万。2024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3元。
夫妻月入3万的收支账
做生意就是收支两本账,收大于支就是挣钱。
快餐店老板贾明主动打开用于收款的微信和支付宝账户,从春节至今平均每月收款在8万元左右,加上每个月还有一万多元的现金,平均每个月总营收9万余元。
< class="pgc-img">>略显拥挤的点餐窗口。 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以5月为例,看下这家小店的支出:
每个月雇帮工6000元、水电燃气1792元、炖肉用牛肉27600元、汆丸子牛肉2000元、羊杂1000元、面粉3600元、色拉油2669元、黄豆1375元、鸡蛋1440元、面酱1000元、麻酱360元、酱油醋800元、海带1700元、木耳和黄花菜600元、土豆450元,葱、姜、蒜、香菜、洋葱、鲜粉皮等500元、淀粉360元、盐150元、味精500元、饮料800元、方便面216元、小米等杂粮300元、食品袋120元,餐巾纸、洗洁精、筷子500元、设备维护折旧150元、房费2700元,总支出58682元。
房子是自己的,但算账的时候也把房租费用按市价算进去,如此算来夫妻二人单靠这家小店每月纯收入3万余元,平均每人超16000元。
一个月9万元营收,按每单15元计算(包括打包外带),每天需要接纳200人到店。这对一个一天实际营业时间仅3个多小时的早餐店而言已算得上红火。他们有何诀窍?
每天让200人到店消费
“首先是口味,要好吃。”贾明说,做餐饮业,口味和卫生最重要。小店叫“老石快餐”,最早是贾明的岳父创立的,做了二十多年后把店传给了女儿女婿。老爷子打磨出来一套独特的炖肉秘方,因为烧饼夹肉好吃,每天都会有人在门口排队。
小店老板娘石良娟表示,贾明原来在县城的官方接待机构做厨师,有一定功底。加上老父亲倾囊相授,贾明不仅继承,还改良了老人家的秘方,肉的味道也更符合当下食客的口味,烧饼也变得更酥了。另外,贾明还独创了老豆腐浇汁用的豆腐汤,也成了县城的独一份,经常有人端着锅来买豆腐汤。
< class="pgc-img">>小早餐店坐满了食客。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选址也很重要。贾明说,他们小店儿周边有多个单位,还有在县城里档次不差的居民小区和当地最好的一所小学。
石良娟说,当年在她父亲开店时来吃饭的小学生,现在都领着孩子来店吃饭了。还有些当年的小食客,可能已经远在他乡,但只要回来就会带着爱人和孩子来吃饭,到小店来上一波“回忆杀”。这些老顾客的支持让她度过老店新开的忐忑期。
另外,石良娟认为产品和价格拉开层次很关键。在他们店里最少花2.5元就能吃得很好,还有免费的小咸菜供应。但是,顾客想提高品质,吃烧饼夹肉、烩菜,一人三五十元也花得出去。
贾明夫妻都认为,做好早餐店,上述这些都不难,他们不介意分享经验。真正困难的是太辛苦了。
开早餐店得过这个“坎”
开早餐店属于“勤行”。贾明认为,做这行唯一的“坎”是能否吃得了这份苦。他们夫妻二人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凌晨3点40分起床,到店就开始和面、磨豆浆、做豆腐汤、点老豆腐、炖肉、熬粥……
雇的三位帮工大姐在凌晨5点左右到店。5个人从进店那一刻起,一直到上午11点多都一刻不得休息。三天炖一次肉,炖肉的时候两夫妻还要忙到下午两三点才能回家。
< class="pgc-img">>在选购牛肉的早餐店老板贾明。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贾明说,之前他在单位上班,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石良娟开店前在当地最大的一家商场做售货员,一个月收入也是2000元左右。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夫妻俩经常为钱闹别扭。
石良娟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小店不能继续支撑,贾明因为过够了拮据日子,决心接手老岳父的店改变生活。一开始也有很多问题:肉炖糊了,四五百块钱的肉就都送了朋友喂宠物;3点40分起床,夫妻二人也是在干了一年半之后才逐渐适应。每天早晨眼皮都粘在一起很难睁开,俩人都有过一起床就栽倒在地的经历。
石良娟还说,她之前不会做饭,突然开店干活手忙脚乱还总被爱人嫌弃,俩人为此吵过多次,她也经常被气得夺门而去。
“她走了我就得自己干。”贾明一脸无奈地笑着说:“当厨师习惯了,帮厨的人不顺手我上火是自然反应,她觉得我说她了,很生气。后来我慢慢习惯了她的节奏,也觉得她其实一直在很努力地提高干活儿效率,越干越熟练,现在她干活儿比我还麻利。”
石良娟说,两个人都看着对方的确不容易,也就能互相理解。自从开店以来,夫妻感情越来越好了。关键是收入高了,家庭、亲戚、朋友之间的很多事情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少了很多让俩人产生矛盾的因素。
两人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而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这个店,要把这个店干好不仅俩人谁也离不开谁,还需要越来越默契。
“原来我们还做午餐,但是看她身体撑不下来,就放弃了,现在也挺好。”
来源:国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