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优朗餐饮咨询有限公司,所创的泡沫剧茶,是奶茶领域的高端品牌代表,创始于2008,如今也有八年的历史和积淀,被十多家著名媒体誉为”武汉最好喝的奶茶。”总部位于武汉,在湖北、浙江、江西等地已拥有门店几十家,所推出的奶茶大多是经典之作,为城市的小资群体尤其是女性所喜爱,立足打造奶茶中的“星巴克”。
于此,自2016年三月起,公司正式启动全国代理|加盟合作的精英招募计划,让更多的造梦者能够实现自己去经营一家店的梦想,让最好喝的奶茶的口碑实力的再次打响和深入人心,加盟商可以共享品牌和客户资源,产品原料统一配送,保证保量的供应给加盟商,有全方位的推广和新媒体支持宣传,更有选址支持、培训支持、产品支持等十大支持。
今年七月,泡沫剧荣获商业特许经营体系AAA证书,更是为加盟投资者提供了决策参考,降低投资风险,加盟泡沫剧的前景更是如下:
一:优秀的团队
泡沫剧拥有专业的产品团队,在泡沫剧奶茶的研发推广不遗余力,八年来只做一件事,为奶茶只求最好,已经拥有了充分的销售以及团队凝结作战经验
二:品牌保证
泡沫剧,一个具有思想和担当的奶茶店,被十多家媒体誉为”最好喝的奶茶”一直以贴合年轻,浪漫柔和风格独树一帜,并在奶茶界的星巴克中不断前进
三:核心竞争力
泡沫剧加盟的模式更创新,以’奶茶店+咖啡馆’的双店模式首屈一指,投资收益较高,它定位在年轻的中高端,现代人消费高,持续盈利能力强。加盟的成熟运作使得操作更简单,加盟的门槛低,更有灵活的mini店作为选
追梦的路上,永远都不迟。泡沫剧更有不断地创富论坛不定时举行,听总监分享更多泡沫剧的故事,同伙人给你最新最实用的经验和借鉴,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去做,往前迈一步。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予以删除。)
< class="pgc-img">杯奶茶、晒朋友圈,是许多人的习惯做法。图/IC
>奶茶商业的“泡沫”
本刊记者/仇广宇
作为一种在中国本土发扬光大,逐渐传播至全球的饮品,奶茶的本地特色、年轻化都是它能够走进年轻人内心深处的原因,也是奶茶企业着重考虑和发力的方向。而以奶茶为主打的新式茶饮店也有希望在这一波新兴的饮料风潮中,挖掘另外一些可能性,会在未来变身成为像咖啡店一样的“社交空间”。
但文青眼中的四大创业项目——奶茶店、咖啡店、花店、书店,没有一项是一名文青能搞定的——门店的潮汐客流、投资回报率、奶茶的SOP标准作业程序,这个被文青外衣所包裹的商业项目,是一个高度现金流的行业,如果没有足够准备,只能是一个烧钱的事,永远不会有人提着阿拉丁神灯来解救你。
从文化到商业的拓展
作为文化符号的奶茶,从两条路径进入中国内地。
从香港中环大街的第一杯丝袜奶茶开始,慢工出细活的香港人将一杯奶茶做到了极致,渗透入香港人日常生活的奶茶,再经由港产剧的加持,先于实体奶茶店进入内地,这也就是港式奶茶之于国人的满满仪式感的缘由。至于台式奶茶,则以其传播率,加速了奶茶行业在大陆的飞速发展。
午后阳光下慵懒象征的英式奶茶,乘着商船抵达中国的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得以在华语地区延续;上个世纪末的台湾岛,发家于台中的春水堂和台南的翰林茶馆,以“珍珠+奶茶”的方式攻城略地,再由小岛走向大陆,把这个饮品的文化外衣与“新中产”的身份象征包裹得严丝合缝,为今后奶茶商业化运作提交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基础。
这就是中国奶茶三十多年的发展路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奶茶行业全景图谱》报告,目前,中国奶茶品类主要分为固体(粉状)奶茶、液体奶茶和以奶茶店为载体的现制奶茶,其中固体(粉状)奶茶和液体奶茶的两大细分市场已经转向存量市场。
报告显示,在竞争格局上,固体(粉状)奶茶细分市场已经形成了“香飘飘”一家独大的格局,香飘飘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3.1%,其他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统一、立顿等。液体奶茶细分市场主体则有统一、康师傅、麒麟等。作为A股市场 “奶茶第一股”,香飘飘的发展就如其广告方案一样直白: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三亿多杯,能环绕地球一圈,连续七年全国销量领先。
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业从事奶茶产品。从地面奶茶店起家的香飘飘,经由线下门店的“市场实验室”向资本市场挺进,于2017年11月30日在A股上市,成为“奶茶第一股”。上市后,香飘飘曾一度收获四个涨停板,最高达到37.83元/股,这一价格接近发行价的3倍。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奶茶行业已经发展为集上游农产品和包装容器、中游奶茶产品和下游奶茶店、便利店、超市等售卖终端为基础的庞大行业,也已经成为一个超过千亿元级别的大市场。2019年,中金公司通过品种分类与市场分层相结合的方法,估算出中国当前主流的新式现制饮品市场的规模约为1284亿元。
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对包括奶茶在内的现制饮品行业造成了极大挑战,但由于疫情结束后餐饮行业的迅速恢复、外卖跑腿业务的发达、“报复性消费”促进等原因,这一领域的颓势在疫情缓解后逐渐恢复,且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更加繁荣的景象。
资本市场对如此庞大活跃的市场自然青睐有加。饮料行业媒体“咖门”创始人陆文兵在行业会议“咖门2021万有饮力年度大会”上透露,根据估算,2020年饮品行业估计有超过30亿元规模的融资。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的《2020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茶饮品牌一共有18起融资,较上年增长8起,披露总金额达1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00%,占到当年食品/保健品赛道融资总额的36%,其中奈雪的茶在2021年初完成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累计估值接近20亿美元,成为2020年食品保健领域融资额排名第一的品牌。
1月5日,每年一度的饮品行业盛会“万有饮力大会”在上海举行,参会者品尝各式饮品。图/受访者提供
奶茶店的未来是咖啡馆吗?
走在街头,设计别致的奶茶店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别致风景,也成了很多人在下午茶时段放松休闲必去的地方,奶茶门店也更深度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奈雪的茶联合问卷调研的结果显示,41%的受访者每周要喝3到5次奶茶。而在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偏好的消费场景研究中,较为年轻的90后和00后消费者最偏爱的场景里都出现了“闺蜜聚会”。
不过,迄今为止,中式奶茶文化仍然是属于一种偏年轻、瞬时的文化,它暂时无法像咖啡作为一种提神饮料那样,与阅读、工作之间产生那样紧密的联系,也不像可乐那样直接让人联想到西方文化、街头文化和潮牌,奶茶与更深层次的文化联系显得稍弱。许多人还是习惯逛街、聚会时买奶茶,打卡、拍照、享受完美味就走,办公会客依然还是会约在咖啡厅,而非奶茶店。
在未来,奶茶能否构建出新一代的类似咖啡厅文化的一种“新文化”,又能否持续下去?咖啡文化研究者、长期生活在日本的赵慧觉得,一切都取决于喝着奶茶长大的一代年龄渐长后是否还会继续消费。就像漫画这种商品在日本有不同的受众那样,年轻人和老年人都会看。“他们选择消费场景的时候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和上司出来喝饮料,是要去咖啡馆还是奶茶店呢?都有可能,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永远都会有新的年轻人出来,就看大家怎么抓住年轻消费者。”
关注消费文化的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常江认为,奶茶店要想成为一种如咖啡馆一样的社会文化空间,可能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其背后的原因在于:第一,奶茶目标群体的消费能力不如咖啡的目标群体,这意味着奶茶文化难以获得咖啡文化那样强有力的资本支持,这种支持是一种消费品从“商品”变成“文化”的重要推动力;第二,奶茶要想变成一种文化,还需要更多的“叙事”的力量的支持,需要有机构、有人愿意深入挖掘、“创造”和讲述其文化内涵。
从经营模式看,奶茶店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加盟,一种是直营。而这种发展轨迹与茶饮行业的特点相关。因为奶茶的上游产业是食品原料,包括乳制品、红豆、水果、茶叶、乳制品、动物奶油、椰果、木薯粉等制作奶茶需要的副产品。这就让奶茶行业蒙上了一层“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与奶茶行业高度关联,从事红豆和燕麦生产的倍格食品创始人王勇岐说,农产品有天然的不稳定性,但消费者对产品的稳定诉求是非常清楚的——这个矛盾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长久存在,而且会越来越突出。
基于对原料质量的把控、服务和品质的管理等原因,喜茶、奈雪的茶等主打包括水果茶在内的新式茶饮的领军品牌都选择不加盟直营的手段,而快乐柠檬、CoCo、一点点、蜜雪冰城等创办较早的、以奶茶知名的品牌还是以加盟为主,但他们往往会辅以更严苛的加盟门槛和审核过程。此类品牌采取的是类似肯德基的运营模式:加盟商交费用,品牌公司负责管理,加盟商直接等待收益即可。加盟这样的大品牌需要的自然是资金实力。根据“网易数独”的统计,开一家蜜雪冰城的加盟费最低要花30万元,一点点的加盟费最低要 40 万元。
随着茶饮业的兴盛,奶茶店加盟生意也被很多互联网骗子盯上。豆瓣网友Sean因为喜爱奶茶而在广西防城港开了一家加盟奶茶店,但结局却是折价转让。他将自己的惨痛教训总结成一篇长文,其中提到的“盲目加盟”就是很多人第一次开奶茶店时最容易踩到的“雷区”。根据Sean的讲述,他遇到的就是那种没有名气却会在搜索引擎大量投放广告的奶茶品牌,俗称“快招品牌”,这些品牌会请明星代言,营造网红特质,夸大品牌的火爆氛围。许多刚刚创业的人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加盟知名的品牌,一开始上网查找信息时,就会被这种“性价比高”的新品牌诱惑,却没有办法考察清楚品牌真正的实力,由此被“忽悠”花掉大额加盟费和物料费的大有人在。
“事实证明,奶茶市场已经到了红海市场,目前存活下来的奶茶店,大概有百分之二十是赚钱,其余的都处于持平或亏损状态;那百分之二十里面只有极少数是赚大钱的,其他的都是陪跑的。”Sean在他的总结日记中这样写道。
“复购率”的背后
餐饮行业有个颠扑不破的铁律,那就是味道为王,这决定了奶茶并不可能只依靠网红属性就能真的存活壮大。网红化只是一种加持和广告传播的方式,口味的精致研发永远都还是核心。对于奶茶来说,爱好者最重视的还是口味,在他们看来,“只有好喝才会让人想反复喝”。“反复喝”其实说的就是商家常说的“复购率”,即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或者服务的重复购买次数,这是考验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指标,也是各家奶茶企业最看重的指标。
提高复购率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活”。奶茶品牌沪上阿姨的团队会在专门的微信群“95后群”里研究这群至关重要的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口味,同时到当地商场超市进行口味调查,找食品原料的供应商研究哪些食材比较受欢迎。当用这些方法综合研究出的某款奶茶新品决定上市的时候,团队会挑一个直营店尝试售卖这款新产品,再找数据公司做研究,着重看新产品的复购率。如果数据显示该款产品复购指标在一家店内非常显眼,就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店,一步一步尝试。
口味的及时更新也是不可少的。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经常会在开发完新口味产品后,第一时间去大众点评和微博查看评价,随后对口味进行不断完善。此外,喜茶的更新迭代很快,差不多一个月可以推出4款新口味,除此之外,他们对新品的储备量大概是上市品种的2到3倍。
如此众多的口味在市场上堆积,自然免不了模仿现象的出现。但其实,相比“奶茶诞生地”台湾的小市场和精致化研发,大陆的奶茶品牌对模仿有比较高的容忍度,反而对营销、供应链等方面革新更加重视。“(内地)创新之处是在它的行销,它的供应链,要快速让消费者知道它的品牌。”奶茶快餐品牌仙踪林创始人吴伯超这样分析。这就导致在大陆,经常出现一个独特现象,就是一款奶茶新品出来之后,迅速有其他企业模仿,有时这种模仿和山寨化的行为反而为新口味做了全国不同地区的推广,让消费者认知到这款产品的源头发明者。
比起模仿某一款具体口味,奶茶企业最在意的其实是山寨版店铺,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做加盟店,只依靠直营,一点点靠口碑攻城略地的品牌而言,山寨店铺会提前在他们没到达的地方占据有利地势,挤占后期正品直营店的生存空间。
2021年1月6日,茶颜悦色起诉奶茶品牌“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案正式开庭,而事情的由头是此前的2020年4月,“茶颜观色”以侵犯商标权为由起诉茶颜悦色,但被驳回,这才让茶颜悦色有了反诉的机会。茶颜悦色公关负责人严喆称,茶颜悦色的维权路还是困难重重,除了对山寨盗版的判定是个比较耗时耗力的复杂问题以外,经验尚不丰富的法务团队也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面对海外诸多山寨版的喜茶店铺,喜茶公关部负责人霍玮表示,山寨店铺只能学到外观或者简单粗暴的标准化制作,无法学到制作饮品的细节。他一直强调,“如果标准化会牺牲口感,我们宁可不要标准化。”
“复购率”的背后,是头部饮品冲击资本市场的必然之路。在冲击资本市场的路上,前有已经挺进A股的香飘飘,后有屡屡传出已启动IPO计划喜茶和奈雪的茶。
上市三年多的香飘飘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尽人意。2021年1月14日,香飘飘发布了其关于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暨上市公告。虽然此次解禁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一度涨停,但自2020年6月5日触及年内高点31.97元/股后,公司股价便不断回调,目前已回调超过40%。
2020年12月31日,美国彭博新闻(Bloomberg.com)报道称,总部位于深圳的奈雪的茶已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家奶茶公司的赴美上市计划因新冠疫情而受到影响后,目前正考虑去香港完成IPO。
资本的助力会让奶茶的生意产生更多的新玩法吗?互联网一代的“小确幸”饮料也许将来还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结局。
8年3月我广东东莞,住的是一个月280的廉价出租房.我到哪里发现找工作是不看你的学历很证书的.看中的是你有没有工作经验.哪里都是厂,而且工资特少.
例如电子厂的普通员第一个月是1050(新劳动法实施后),第二个月就涨1200.并且每天工作10个小时.除了吃饭就是工作.(10个小时强制性的,多出的两个小时有加倍工钱).本来我不知道,进厂门口应聘的时候问的里面的工人,他们劝我不要进,累死人.有时候不让你辞职,辞职很麻烦,不是不签字就是扣押工资.
就这样混混顿顿的过日子,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我就跑到大街上去看看哪里有没有招人的店铺.无意中我看到奶茶店,他的装潢不错,最普通的原味奶茶就是4快一杯(360CC),我喝了一杯感觉还过得去,就是生意不怎样.奶茶店开在商业街上,我想门面肯定不便宜.这里来来往往都是全国各地的零售商人来这里批发货物,人流量没得说.我就奇怪他的生意就是不怎样,喝他的人很少.我是外行,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我边跑人才市场的时候路过这里就
要停留一下观察他的营业情况,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奶茶店的生意不是很好.但是我就下结论:奶茶是从南方来的,而且周围也开了奶茶店.估计
这里饱和了,没有新鲜感,所以就生意停滞不前了.
遇见奶茶
接着后来人才市场我也去了不少次,招聘会是去了无数次,要不就是销售员,没日没夜外出跑.要不就是技术活(我什么都不会,什么模具,钳工,什么耳机).
有几次找不到工作晚上我睡不着觉,在不20平方米廉价出租屋里来回走着,一直走到半夜1点才睡下.一次我又到人才市场去逛,没有合适的单位。
东逛西逛的遇到一家奶茶店.这家奶茶店装修的挺漂亮,感觉就像到了KFC.我看了一下奶茶价格,最便宜的奶茶就是6块.贵死了,算是我在当地碰到最贵的奶茶.我买了一杯喝,味道确实不错.就是太贵,就很老板攀谈起来.老板是个台湾人,到广东有1年了,他在台湾老家就是做奶茶的,于是来到内地发展.和他聊天后问他是否找人,他愿意招我进来.估计聊得投机所以让我进来工作.不过工资很少 600一个月.到时候当上店长估计最底就是2000块不封顶.
进入奶茶行业发现了大秘密
刚进来就是教我调配奶茶,然后教我制茶.我很用心学,据同事说我是唯一没有被老板骂过的一个店员,因为老板交代过的事情我都用心记下来,不会犯第二次错误,以后很有前途.
我们这个店是位于服装批发市场,一周七天,周五生意最好,可以买到800-1000杯.如果冲破1000杯每个人奖励100快.其他的几天都是卖到400-500杯.
每天上班的时候收银员就到厨房来算账,我有时候在厨房煮茶,发现他的账本上每天的收入平均2000-3000块.我当时心里大吃一惊.像不到这小小奶茶
竟然卖如此火爆.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市场的秘密.
人忙的时候我就要帮前台做奶茶,广东这里流行送外卖,送外卖是不需要跑路费的.人家只要打电话来哪怕是一杯也要送上去.早上7点开门,到了11吃饭的时间开始忙碌起来,顾客大99%的都是周围批发服装的老板与店员.99.5%是女的.这里有来批发衣服的顾客跟老板谈生意的时候老板就会打电话叫
奶茶外卖送到店铺去招待顾客.也有时候吃饭的时候喝奶茶.这里流行喝奶茶,一天不喝心里就像吸了鸦片一样(这里要强调我们的奶茶是纯正天然材料制成的,不添加任何化工材料).刚来这里不认识路,一个老员工带我认路,有一次一个小学的奶茶要了一次要了6杯奶茶.由于我不认识路,老店员老潘就骑自行车带我我,路上我就跟他聊起来了.他跟我说,周围的奶茶店铺虽然买3块,便宜.但是没有我的店的好喝,原因是他们用奶茶粉冲泡的,味道不好.
而我们的奶茶味道真宗,虽然有贵了点但是受到大家的欢迎.再说这里做批发的老板天天都有收入,也不在乎这点钱.有时候老板本人自己每生意的时候就买一杯自己喝,如果有生意做了就请大家喝.所以我们的店的生意如此旺,这跟店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次一个顾客叫奶茶外送,店里只我有我知道这个位置,比较偏远.我送过去后打电话文顾客的地址在哪里,弯弯曲曲的走了很长的路才见到顾客,顾客是个香烟专卖的老板.见到的时候就有点不好意思顾客说:太麻烦你了,这么远让你跑过来送奶茶,对不起!
我说: 没关系
她说:上次逛街,到你们奶茶店喝过一次奶茶觉的好喝,走的时候拿了一张名牌,我现在又没什么事,就叫你送过来.
我说:不用客气,如果下次还需要奶茶,我还会乐意送过来的
经历这次送奶茶的事我就总结一下:我们的奶茶味道好,服务周到.所以顾客再远也会乐意卖我们的奶茶,这就是我们的奶茶魅力.跟刚开始到广东见到那几家奶茶店相比,我发现他们的奶茶制作技术是个颈瓶,无法突破.顶多都是在装修.选址方面下功夫.没有得到真正的窍门
下雨的时候生意就不好,老板叫我们拿名片到批发市场去发些,在批发市场发的时候很多服装店老板很店员都听过我奶茶店的名字,周围的老板喝茶的时由于不知道我们电话,所以就没叫我奶茶外卖.呵呵现在终于送名片了.还有的店员抱怨我们的奶茶好喝是好喝 就是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我
只能笑笑说我们都是好材料做的奶茶,所以味道好.从此我就确切知道奶茶的市场的需求.
创业遭尴尬
工作一个月后我就辞职了,走的是时候一个店员说他也想走.现在有个福建老板在挖人,福建老板的亲戚在上海开了奶茶店赚了100万,自己心动.但是自己有没有技术,现在发现了我,想高薪聘请我做店长.你走后如果需要我电话找你.我问为什么找我呢,其他店员你也可以找跟你一起投奔那个福建老板.他说:我看你人不错,做事踏实,细心.所以叫上你.表示感谢后第二天回到武汉.
之前我跟里通过电话讲开店的事,家里也支持.又联系了一个同学愿意各自出3万开店. 回到武汉后跟我同学谈我在广东的遭遇.他听后非常感兴趣
于是我们就开始找门面.找门面发现现在武汉的门面不便宜,高校附近的就是5-6万的转让费,而且每个月上交2000多的租金.然后到江汉路找门面,那里的门面根本就是饱和状态.偶尔看见个个四四方方的亭子,老板说租一面一个月5000块.一听立刻打起退鼓
在江汉路万达广场逛的时候也是边看门面边看别人的奶茶店,万达里面生意最好的奶茶是"找茶"周一到周五排队喝,"找茶"旁边的奶茶店基本上没人问津,双休日的生意更厉害,"找茶"更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都是女的居多.我就很纳闷,买了一杯原味奶茶一喝.哇噻!这是人喝的奶茶嘛!太难喝了,看着群人"围攻"奶茶店百思不得其解. 我也观察额奶茶店的奶茶制作.都是用一个大锅把奶茶做好,然乎舀到杯子里,封口,放到冰箱去.其做工简单,味道极差.真是太糟蹋了顾客的舌头了.
江汉路碰壁后,到广埠屯去,这里也是没有门面出租,周围也有奶茶店,但是生意不怎样.其中不乏品牌奶茶店例如:街客,NO1,港饮之港.我也一一喝过他们的奶茶,不好喝,特腻.看来广埠屯是不是我待的地方.武昌光谷步行街,有一家奶茶我算看的起"叫泡沫剧"的奶茶,它的奶茶特别好喝,8块一杯.虽然贵,但是档不住MM的脚步,生意出奇得好.但是我心里就想:如果我开了店,能跟我相竞争的对手就是这家店了.在光谷找门面看到一家生意不是很好的奶茶店,他是两个女老板投资的,门面租金加装修加上加盟费就花了12万块.想不到一个小小奶茶店花费如此巨大.我的心一下子跌到最底层.
同学建议不要灰心,到二级城市去看看.于是乎我们到荆门去考察门面和消费水品.荆门最繁华的地方是中天街,这里里有一家叫"极速"的奶茶店,生意出奇的好,我观察了它的销量,一天可以卖400杯子没有问题.(通过它销售的奶茶的时候POS机打出单据我判断出它的销量),我喝了一杯,真难喝,跟找难喝.我本以为可以在这里立足,可是一打听才知道,这里门面没有10万转让谈都不要谈.回到家里跟家里反应了情况,其实家里也不好办,因为准备把房子抵押贷款.可是现在贷款贷不到.我的奶茶店的梦就这样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