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北京绿色发展“成绩单”,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在北京未来设计园,举办2024年全国生态日北京宣传活动,实现“零碳”办会。记者在现场获悉

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在北京未来设计园,举办2024年全国生态日北京宣传活动,实现“零碳”办会。记者在现场获悉,北京市绿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24年6月,全市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达到约5.7万件、生物质绿氢中心等绿色项目进展显著,绿色信贷余额超2万亿元,其中绿色建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5%。

8月15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北京宣传活动现场。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今年年初,北京市被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由此成为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这得益于全市多年来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十年来,北京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64.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95天,动态消除劣V类水体,首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同时,北京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企业经营发展与环境社会治理(ESG)理念融合趋势加速。十年来,北京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12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上半年本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88.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全市总发电装机规模比重达到20.8%,全市绿电消纳规模达到197亿千瓦时,同比提高17.9%。《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台,市场主体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在京A股和H股上市公司已有409家披露ESG专项报告。

通州,从1微克到0.1微克

今年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正式获得批复。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统领,通州区着力处理好水与城、蓝与绿的关系。

目前,通州区大气污染治理已经从1微克行动深化到0.1微克行动,今年通州区创新工作方式,针对城市副中心建设规模大的特点,引入全市跨度、面积最大、首例应用于施工全周期的“基坑气膜”,有效降低施工扬尘,2023年PM2.5年均浓度较2016年的改善率达到52.5%。

如今,通州区东西部生态绿带初现雏形,居民可以抬眼见绿荫、侧耳闻鸟鸣,“一心、一环、两带、两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加快形成。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7%,实现400余公里绿道横贯南北、8个万亩森林组团串联东西,环城绿色休闲带逐渐闭环,成为北京市首个平原地区国家森林城市。

随着绿色生态的持续升级,新业态培育得到同步驱动,近年来,通州区出台专项政策鼓励企业“以绿色促创新”,对创建绿色工厂或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化改造提升、开展碳中和认证等的各类企业,最高给予300万元支持,目前,共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2条,通过这些政策扶持等措施,全面引导区域内存量资源低碳转型。

延庆,在全国实现“六个率先”

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延庆素有北京“夏都”之称,生态优势突出,空气质量全市领先,森林覆盖率61.8%,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保持全市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四年保持优等级,生物多样性全市最丰富。

依托自身生态环境优势,近年来,延庆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与结果应用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六个率先”,率先将GEP核算至乡镇、率先对国家核算规范进行试算、率先建立以GEP-R不降低为前提的GEP与生态保护补偿联动挂钩机制、率先出台GEP提升方案、率先搭建GEP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率先提出提升干部GEP素养。

其中,延庆区出台GEP核算考核奖励办法和创新奖励资金实施细则,设置总规模为5000万元的GEP补偿奖励资金,采取“达标+激励”的方式,通过人均GEP-R、人均GEP增量排名分档分配生态补偿资金。目前已完成2023年度GEP奖励资金分配,15个乡镇获得的奖励资金从167万-457万元不等,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2023年,延庆区还荣获全市唯一的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督查激励,2024年,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首批试点地区,为其他地区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供参考借鉴。

今年6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截至2024年7月底,在京A股和H股上市公司已有419家披露ESG专项报告,报告披露率64.4%,较2023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首次披露ESG报告的上市公司共计62家,占2024年ESG报告披露数量的14.8%。

本市首次,“低碳消费品推广目录”征集启动

当天,《北京市低碳消费品推广目录(第一批)》征集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批征集对象为在京销售的牛奶、饮料、啤酒等饮品,在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征集和评选后,将面向社会发布推广目录,向全市消费者推荐低碳饮品。据悉,这是本市首次开展生活消费品类的低碳产品评选,对于促进形成绿色低碳消费新风尚具有积极作用。

活动现场,展示的优质生态产品。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饮品是市民日常生活大宗消费品,种类多、消费量大,饮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而产生碳排放,如何评价饮品的碳排放量,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标准。据了解,我国低碳产品目录范围多为工业品,对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覆盖较少。

市民如何在众多产品中选择一款低碳饮品,北京市启动“低碳消费品推广目录”征集评选工作,综合评价饮品生产企业在碳排放管理、碳减排措施、可再生能源利用、供应链协同降碳以及碳排放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成效,面向全社会择优发布低碳饮品目录,走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引导企业绿色生产和市民绿色低碳消费的一步。据主办方透露,目录征集评选工作将持续开展,逐步扩大低碳消费品覆盖范围。

北京还将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对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来现余介绍,北京将进一步发展先进能源、合成生物、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加快构建圈层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慢行友好城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全电厨房、节能门窗等绿色新消费,将全市的绿色技术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原始创新,推进底层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低碳和零碳技术装备攻关,同时推动搭建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唐峥 校对 张彦君

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读懂日本(ID:dudongriben),作者为玉琴,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日本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珍珠奶茶大流行时期,每一次潮流的大爆发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日本跟风出现爆发期后随即大规模进入“奶茶泡沫大崩坏”时代,突然杀出的香蕉汁成为新晋网红饮品。为什么是香蕉?健康甜蜜温暖?最关键是便宜啊。

历史上三次珍珠奶茶大流行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参考:奶茶泡沫の大崩坏?你想不到日本人究竟多爱珍珠奶茶)中提到,类似于1980年代经济泡沫崩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日本出现了“奶茶泡沫大崩坏”。

朝日电视台(テレ朝)专门出专辑,回顾了日本史上这三次珍珠奶茶大流行的历史,从中也可以看出每一次潮流的大爆发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

朝日电视台解说,日本的新闻界一直这么脑洞大开

第一次1992年:配角珍珠怀才不遇

根据日本和果子历史学家猫井登介绍,当时珍珠奶茶的珍珠像白色的BB弹珠一样大小的颗粒。而且没有味道,通常加入椰奶中食用。那时珍珠被当作外国料理经常以甜点的形式出场。那个时候甜点的种类非常繁多,可谓是甜点的“战国时代“,所以珍珠奶茶总是被隐没在椰果等甜点的阴影之下,显得怀才不遇。

1990年,快可立 (Quickly) 和EasyWay等台湾连锁店开始进驻日本,这也是日本第一批奶茶店成立热潮,迅速引起女性们的热情关注。快可立也是首创黑珍珠奶茶的店。

这个珍珠的量惊到我了,图片来自快可立的官方Instagram

第二次2008年:出国热潮带来的异国文化

第二次大流行时,从以往的勺子到现在的用吸管,珍珠的食用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此同时珍珠本身也变黑、变大,而且在原料中添加了黑糖之后味道变甜,变成更经典的奶茶饮品。

当时台湾的奶茶店登陆日本九州,随后向全国扩展开来。主要原因是,根据日本旅行协会近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是日本人最爱去的地区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人心中的圣地夏威夷。

第二大原因是,日本人也有饮茶习惯,并且与中国一样,是个重要的文化传统,喝茶一直是被认为很健康的生活方式。日本京都的抹茶香到入魂。相比于咖啡,奶茶兼具提神和养生2大优势,当时日本女性多被奶茶的茶吸引。

可见珍珠奶茶在日本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流行并非在日本本土爆发,而是由台湾输出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的。期间虽然有很多日本奶茶品牌出现,比如「BullPulu(ブルプル)」「PearlLady(パールレディ)」等,但都没有成气候。

第三次2018年:廉价航空引发奶茶热

到了第三次大流行,珍珠奶茶本身的样式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得以流行的时代背景却与前两次不同。彼时随着LCC(廉价航空公司)的发展促进了日本和台湾之间的旅游互通,加速了台湾文化在日本的流行。也是从这个时候流行起去台湾品尝正宗的珍珠奶茶,使其迅速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进一步在年轻人群体中收获巨大的人气。

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大流行,如果不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打击,恐怕还会持续火爆下去。2019年日本“今年一品”年度美食奖就给了「タピオカ」(珍珠奶茶);令和元年(2019年)10大流行语大赏排名第5的就是「タピる」(喝奶茶)。

不过目前日本排名前5的奶茶品牌,全部都是来自台湾:

1983年创店的「春水堂(チュンスイタン)」,2013年在代官山开了第一家分店,随后在新宿、六本木、横浜开了12家分店;

「THE ALLEY(ジ アレイ)」,2017年8月在表参道开了第一家分店,

2006年创店的贡茶,2015年9月在东京原宿开了一号店,3年内扩张了16家日本分店(贡茶在韩国发展更快,2012年第一家店铺,目前已经扩张到200多家);

1997年创店的「CoCo都可(ココトカ)」,2017年2月在涩谷开了第一家分店,然后扩大到新宿、原宿、下北沢、町田;

2005年创店的「Chatime(チャタイム)」,2013年在茨城开了第一家分店,现在已经扩大到東京、神奈川、埼玉、栃木等关东地区;

春水堂的奶茶套餐,日本人是真的爱吃杏仁豆腐和肉酱意面

日本的奶茶,除了绿茶、红茶以外,乌龙茶、焙茶、甚至果汁等都能作为奶茶原料。相比于加人工甜味剂的传统奶茶,像香蕉、西瓜这样高糖的水果,常被用来当做奶茶的原料。下面就是PearlLady推出的香蕉珍珠奶茶,主打健康。

为健康,干了这杯香蕉汁

其实珍珠奶茶能够流行还因为人们普遍持有“茶=健康”的观念,所以各大奶茶店通常以健康意识比较高的女性群体作为消费主流。

网红奶茶春水堂CEO木川瑞季认为:“以前日本人虽然也很爱喝茶,但是在春水堂正式进军日本之前,几乎没有向客人提供茶饮的店”。换言之,比起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消费者其实更关注的是奶茶里的“茶”。

上面的香蕉珍珠奶茶中的香蕉,不再甘心当配角。根据日本下野新闻的报道,前两年风头无两的珍珠奶茶的热潮最近有所衰退,香蕉汁(banana juice)反而成为了新晋网红饮品。记者探访了位于宇都宫市马场通的两家新开业的香蕉汁专卖店。

图:新晋网红饮品——香蕉汁,图源:https://emotta.jp/

这家人气爆棚的“めっちゃバナナFC宇都宮店”香蕉汁店进口的是厄瓜多尔直营农场的甜度较高香蕉,因此即使不放砂糖,口味也非常香甜。

根据店长池羽优也的介绍,有一款装饰了“竹炭topping”的香蕉汁大受女性客户的欢迎——因为它不仅好喝,还有排毒的功效。虽然它看上去黑乎乎的劝退了很多人,但是一旦尝试,好喝的程度甚至让人上瘾。

记者探访的第二家店叫做“ルートバナナ”,由一家美容院经营。根据美容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担心美容院的位置不好找,没办法很好地推广,如今经营香蕉汁吸引了很多顾客,也为美容店带来了生意。

这家店同样也是使用有机栽培的香蕉,在反复尝试中调配出了这家店独特的浓厚风味,而且打出“保质期10分钟”的口号,更加迎合了现代消费者猎奇的心理。

为什么是香蕉?不能是桃子葡萄西瓜

除了健康,主要原因是日本的香蕉便宜。除了冲绳地区产少量香蕉以外,日本市面上的香蕉都是菲律宾或者中国进口。价格最便宜的差不多4大根是100日元(6.4人民币),这比日本其他水果来说简直是便宜到没话说(日本西瓜按片卖,葡萄一挂20粒大概500日元)。

数读日本君昨天7点买到的半价香蕉,产地菲律宾,在日本也只有香蕉是我唯一吃得起的水果了

所以,香蕉是可以担起重任的,看看奶茶的受众大致就能感受到。

其次,日本一年四季的水果供应,只有香蕉和菠萝可以slay全场。日本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水果种类少,产量低,贵的出奇不说,还按照成熟日期才能上市,走时令。春夏秋冬的时令水果各不相同。选别的水果成本大不说,缺货脱销是个问题,香蕉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

再次,香蕉发展空间大什么都能搭配,跟同样不会缺货的菠萝不一样,香蕉加奶,加茶,加珍珠什么黑暗料理都能搭,不怕没有创新点子,就没有江郎才尽的顾虑。

而且,香蕉颜色艳丽,容易po图,Instagram上的这股香蕉汁之风,看着与秋天就很搭调,暖暖的鹅黄色,发在ins上配色好,还看着暖心。

具备了“好喝”“好看”“健康”这三大网红饮料特质的香蕉汁,它的大流行也指日可待了。

幸咖啡面临内忧外患,1月6日晚间,瑞幸咖啡传出中高管签署联名信,指控现任董事长兼CEO郭谨一贪污腐败、党同伐异,集体请求董事会与股东大钲资本罢免郭谨一。与此同时,郭谨一发布内部全员信指出,举报信由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目前提请董事会成立调查组。

1月7日,瑞幸咖啡副总裁周斌对郭谨一的全员信进行回应,指责郭谨一甩锅陆正耀、钱治亚。“没有等到来自董事会和大股东关于我们请求的任何正面回复,也没有看到董事会采取任何行动来挽救公司。”瑞幸咖啡公关方面表示,“情况属实,详情暂时不方便透露。”大钲资本方面目前暂无回应。

周斌的公开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陆正耀、郭谨一、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曾在神州系公司共事多年,瑞幸咖啡目前管理层大部分也来自神州系公司,如今三人关系错综复杂。

郭谨一被指“三宗罪”

财务造假事件刚告一断落,瑞幸咖啡“内斗”却一触即发。1月6日晚间,有报道称,瑞幸咖啡7位副总裁、所有分公司总经理和核心业务高管签署联名信,集体请求公司董事会与大股东大钲资本罢免瑞幸咖啡现任董事长兼CEO郭谨一。

信中指控郭谨一“三宗罪”,贪污腐败、通过手套供应商舞弊,损害公司利益;滥用权力铲除异己,党同伐异;能力低下和个人私利给公司造成巨大隐患。称“现任董事长和 CEO 郭谨一的无德无能,公司已经到了存亡的边缘”。

其中,在供应链方面,指其为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清洗和控制采购体系人员,破坏供应链原有独立的审核内控机制,调离原有负责人,火速提拔没有任何采购工作经验的新人负责公司的采购审核和结算,使公司的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联名信指其跳过正常的采购流程从而给某些与他关系密切的供应商输送巨额利益。这些供应商往往是小生产厂甚至是之前从来没有生产或销售过同类产品的企业,通过分包方式转几道手把产品卖给瑞幸,徒增采购成本,更使得采购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郭谨一担任CEO以来原材料品质越来越差,但采购价格却越来越高。”

信中认为,郭谨一治下的公司战略和发展模式没有革新,正在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目前的业务都是在消耗瑞幸咖啡过去多年的积累,如果不及时改变,积累会消耗殆尽。“为维护广大员工、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利益,多位高管联名请求董事会和大股东立即罢免郭谨一的董事长和CEO 职务,并尽快任命新的公司高级管理层。”

随后,郭谨一发布内部信反驳,指高管联名信为“1月3日由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部分当事员工不明真相,被裹挟签字。”“已第一时间提请董事会成立调查组,就所述事件对我进行调查,以还原事实真相。”同时,提请董事会对此次举报的组织者和过程动机进行调查。

郭谨一表示,“公司现在经营稳定,收入向好,是一些造假出局人绝不想看到的。恶意挖角,不断造谣,企图破坏公司、祸乱团队,请全体瑞幸人有正确的认识!公司将持续不断地强化产品品质,坚守品质标准,并向外界公布我们的供应商名单。”

目前瑞幸咖啡经营情况如何?2020年12月份,瑞幸咖啡的联合清算人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交了首份报告,其中透露了瑞幸咖啡未经审计的最新财务信息,从数据上看,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季度维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前三季,瑞幸单季收入分别为5.65亿元、9.8亿元和11.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49.9%和35.8%。

瑞幸咖啡预计2020财年的收入将在38亿元至42亿元人民币之间。在门店方面,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门店数字从4507家减少至3898家,其中包括了894家联营门店,根据业务计划,到2023年,瑞幸咖啡希望拥有4800到6900家自营店。

郭谨一曾任神州优车高管、代表瑞幸“战”星巴克

实际上,郭谨一是交通行业的老兵,曾在交通运输部任职多年。2016年进入神州优车,担任神州优车集团董事长陆正耀的助理,当年7月,神州优车正式挂牌新三板,成为“专车第一股”。竞争激烈的网约车行业,也令陆正耀开始新的“财技”。

2017年下半年,陆正耀瞄准咖啡领域,投资瑞幸咖啡。当时神州优车集团原COO钱治亚担任瑞幸咖啡CEO。作为神州系的高管,郭谨一也参与瑞幸咖啡的管理。瑞幸创立之初,郭谨一便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产品和供应链。

2018年5月,郭谨一曾代表瑞幸咖啡向星巴克“宣战”,称星巴克与物业方签署的协议存在排他条款的问题,以及逼迫供应商“二选一”。瑞幸咖啡也因“宣战”星巴克,一战成名。

当年,郭谨一以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在公开场合表示,从整个中国咖啡消费的占比来看,中国的咖啡消费的比例频次非常低;咖啡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世界上可能除了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很多的咖啡品牌在进行一个非常激烈的竞争。

郭谨一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价格高和购买不方便这两大制约因素。想要突破这种瓶颈,就需要在咖啡的品质、购买的便利程度,以及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当时瑞幸咖啡的做法是,在保证咖啡品质的情况下,通过优化门店结构、简化交易流程来压缩房租和店员人工成本,同时通过外卖送货和门店自提两种方式,来提高消费者获取咖啡的便利性。此外,瑞幸咖啡还通过引入包括智能选址、智能派单、智能补货等在内的智能系统,来提高门店的运营效率。

瑞幸咖啡高速发展,一时成为网红饮品。在资本与市场的助推下,瑞幸咖啡谋划上市。2019年5月瑞幸上市时,郭谨一出现在董事会名单中。2020年初,做空机构浑水指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成为瑞幸咖啡发展的转折点。当年5月,瑞幸前CEO钱治亚因参与造假被撤职后,郭谨一成为“救火队长”,暂任代理CEO。

随着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的调查深入,瑞幸咖啡董事会也面临调整。2020年7月,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显示,任命原代理首席执行官郭谨一为新任CEO和董事长;陆正耀、刘二海、黎辉、邵孝恒出局,不再担任董事会成员。

大钲资本黎辉与陆正耀曾是“铁三角”

郭谨一治下的瑞幸咖啡,财务事件处理进入尾声。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对瑞幸咖啡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为公司宣传使用虚假营销数据,使用虚假业绩,欺骗、误导消费者和相关公众。对瑞幸咖啡两家公司分别罚款人民币200万元。

当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针对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罚款以达成和解。随后,瑞幸咖啡发布声明称,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瑞幸咖啡将持续配合监管,将合规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同时,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将继续保持公司稳定经营,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郭谨一指控高管联名信为“1月3日由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部分当事员工不明真相,被裹挟签字。”1月7日上午,瑞幸咖啡副总裁周斌发文回应称,“包括我在内的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在1月4日向公司董事会和大股东发出了严正请求,请求罢免郭谨一董事长和CEO职务从而挽救公司于水火之中。”

“然而几天过去了,我们没有等到来自董事会和大股东关于我们请求的任何正面回覆,也没有看到董事会采取任何行动来挽救公司。”周斌指郭谨一“极力狡辩,混淆视听”,甩锅陆正耀、钱治亚。

周斌表示,“公司在郭谨一领导下正气丧失、士气涣散,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供应链的问题、门店运营的问题和员工流失的问题也都是不争的事实。关于郭瑾一的贪腐我们也掌握了大量的证据。”

对于瑞幸咖啡管理层罢免郭谨一事件。1月7日,有神州系核心高管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这是)清理门户。具体我不太清楚,看起来就是员工的真实诉求,反映一些实际情况,希望一起把公司做好。”此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多位瑞幸咖啡公司高管在朋友圈贴出周斌的回应。

陆正耀曾是瑞幸咖啡董事长,2020年7月,英属维尔京群岛法院宣判清算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持有的瑞幸咖啡股份,陆正耀失去对瑞幸咖啡的控制权。如今,权利移交不到半年,瑞幸咖啡出现内斗,具体情况外人不得而知。目前可以看到,包括郭谨一在内的瑞幸咖啡管理层有不少来自原来神州系公司。

目前,瑞幸咖啡大股东大钲资本方面暂无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2017年2月,大钲资本由黎辉成立。黎辉曾在2016年4月出任神州优车副董事长,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资本运作。2017年6月,黎辉卸任神州优车副董事长,被任命为神州优车战略委员会主席。当时神州优车董事长为陆正耀。

一直以来,陆正耀、黎辉、以及愉悦资本刘二海被视为是铁三角,曾将神州租车、神州专车、瑞幸咖啡等公司送进资本市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之后,瑞幸酝酿开董事会就被传出三方关系出现变化。如今陆正耀、郭谨一、黎辉再次陷入风波,令陆正耀、黎辉关系更加扑朔迷离。

有意思的是,1月5日瑞幸咖啡与合作伙伴签署有关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精品咖啡豆采购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郭谨一高调出席,称,瑞幸以“让每一个顾客轻松享受一杯喝得到、喝得值的好咖啡”为品牌愿景,致力于将世界范围内具代表性的精品咖啡送到更多中国消费者面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徐超 校对 危卓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