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午,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杭州站起跑仪式在城市阳台举行。今天有203棒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传递路线全程11.4公里。
< class="pgc-img">>本次203棒火炬手中
有8名火炬手来自富阳
一起来看看
第7棒:王建沂
< class="pgc-img">>王建沂,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荣誉。
< class="pgc-img">>第60棒:雷建土
< class="pgc-img">>雷建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富春江集团旗下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压制造部副部长。
< class="pgc-img">>第62棒:段岚
< class="pgc-img">>段岚,杭州市三八红旗手、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类优秀播音主持人,富阳区融媒体中心广播节目部主任。
< class="pgc-img">>第77棒:张立春
< class="pgc-img">>张立春,浙江富春江会计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曾获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注册税务师行业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 class="pgc-img">>第101棒:胡志铭
< class="pgc-img">>胡志铭,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富阳区富春街道秋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 class="pgc-img">>第117棒:陆炜强
< class="pgc-img">>陆炜强,第十一届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第六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富阳区东洲街道蓝郡云农场场主。
< class="pgc-img">>第173棒:黄小荣
< class="pgc-img">>黄小荣,“最美爸爸”,富阳区万市镇众缘村荣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 class="pgc-img">>第196棒:高建波
< class="pgc-img">>高建波,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杭州市劳动模范、富阳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 class="pgc-img">>从9月8日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起,亚运火炬历经全省10个地市的传递,于9月20日回到杭州。
这一路上,有不少富阳人的身影,还有在富阳的亚运工作参与者。作为亚运火炬手,他们共同完成“薪火”接力。
嘉兴站:
★周子涵,富阳区富春中学九年级学生
舟山站:
★葛 峰,富阳区渔山乡贤,浙江睦田消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 啸,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场馆设施运维副主任,富阳开发区集团干部
★俞 炜,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学生,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
★叶昊阳,中国电建员工,参与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北支江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
★章晨帆,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研究中心员工,参与设计富阳银湖体育中心项目
台州站:
★金 音,杭州华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晓燕,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竞赛技术运行比赛场区主管,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干部,皮划艇激流回旋国家级裁判员
★干凯旋,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
温州站:
★徐洪汛,杭州长命电池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衢州站:
★倪 萍,国网杭州市富阳供电公司青云供电所综合班班长
……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火炬将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让我们一起期待!
△热情的市民观众
>文明圣地,薪火相传
万事俱备,热切期待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陈中秋/摄 富阳日报
年初一的下午,山外山掌门人徐丽华发了一条朋友圈:“大年初一拜年啦!!愿龙年忙中有闲 闲中有乐 乐中有趣”
没有定位,可老朋友们还是能认出,那是山外山阳台一景。这是午市与晚市之间少有的闲暇时光,碰到天气晴好,她就会坐在这里休息几小时。
对徐丽华来说,这只是工作中的日常,坚持了45年的日常。
从杭州少有的特级女厨师到女掌门人
除了楼外楼,杭州还有一个老字号餐厅叫天外天,天外天的老经理徐子川是杭州烹饪界的老前辈,曾有“妙手徐”之称,上个世纪60年代曾被派往我国驻埃及、墨西哥等国的大使馆掌勺,还曾在杭州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做菜。作为他的女儿,徐丽华19岁受照顾进了天外天,彼时父亲尚在国外,她也还有其他工种的选择,但她还是成为天外天的第一个厨师女学徒,并要求师傅“不要把我当女伢儿看”。
徐丽华在天外天做了五年,于1979年调入山外山。根据“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山外山的故事大抵是这样的: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倪鼎园在灵隐创立了“鼎园处”菜馆,是当年灵隐地区最早创立的食府,素有“灵隐食府鼻祖”之称,著名学者马寅初、江南活武松盖叫天,六龄童等都是菜馆的常客。“鼎园处”第二代传人倪永廉(倪鼎园之子)增设冷饮和简易西餐,以供外国宾客之需,并更店名为“山外山”。1956年,“山外山”与“天外天”两家合并,沿用“天外天”的名号,“山外山”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78年,当时的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感觉到传统品牌创立的不容易,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无法估量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利用新开张在植物园内玉泉旁的“满园春”酒家,改名为“山外山”菜馆,自此,“山外山”得以重现杭城。
1984年,经七个班长的共同选举,徐丽华从后厨走上管理舞台,出任山外山总经理。今年,是她执掌这个百年老店40周年。
人人信服的“阿大”
“我刚接手的时候,山外山是亏损企业,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扭亏为盈。”山外山坐落于玉泉公园,虽然风景优美,却不算在西湖核心景区,再加上当时的公共交通也没那么便利,如何吸引更多的客人就成为重大课题。
据她回忆,那个时候她经常晚上八点多,带着员工到城站火车站,从旅行社工作人员入手寻找机会,并且根据季节创办春茶宴、桂花宴、梅花宴等等。果然一年下来,创利三万多元,第二、三年分别创利七万多元和十五万元。到1992年,山外山成为当时少数几家拿到“文明企业”的餐厅之一,不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也是本地人爱去的饭店。
时光机进入2000年,一大批老字号改制,徐丽华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下,带领着山外山员工们一举拿下十年的经营权;2010年拿下第二个十年的经营权,现在已经是第三期了。
四十多年来,徐丽华全年无休,她是兢兢业业的大家长,事无巨细地关注着店里,店里老一辈的服务员都称她为“阿大”,就像自己家里人的称呼。最近几年她渐渐将工作移交给管理团队,自己还会每天中午11:00左右到店里,晚上21:00后才离店。山外山每年都做年夜饭,她会在大厅里巡视,也去包厢里跟客人打招呼,差不多客人都走了,她才回家,这一切已成为她的生活方式。
树立千岛湖鱼头标杆
早在鼎园处时期,餐厅就地采办野味、山笋、鲜河虾、马兰、荠菜等新鲜自然食材,当时最擅长的菜肴有:炒虾仁、炒虾腰、醉虾、栗子炒子鸡、春笋步鱼、腌笃鲜、芙蓉鸡片等,更名之后沿袭了鼎园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经营原则,传承了多个杭州名菜。
徐丽华觉得这还不够。2001年9月,千岛湖首届秀水节开幕之时,徐丽华在当地一家叫“避风塘”的餐馆里吃到一碗鱼汤,“就毛简单的一只脸盆端上来的,鱼头滚豆腐,毛鲜,我一边吃一边想,这个菜可以我们可以引进的”。回杭州的时候,徐丽华带回来两条八、九斤重的千岛湖鱼,第一次试水的版本是砂锅浓汤鱼头,里面加了豆腐和菌菇。
山外山的千岛湖鱼头皇源起于此,后来在千岛湖鱼进杭州的新闻发布会上,徐丽华还特意借了几个形象好的女服务员,穿上旗袍做展示,鱼头汤一战成名。之后千岛湖鱼头在杭州风靡一时,千岛湖的“淳牌”有机鱼供不应求。
自2003年起,山外山的鱼头皇不断升级,从八宝鱼头皇到精品鱼头皇,再到极品鱼头皇,是杭州人吃鱼头的首选之地。同时他们还将鱼头之外的其他部分也做成了菜,包括脆皮鱼尾、灌汤鱼球、蒜子鱼泡、三鲜鱼肚等等,逐步研发出一个完整的系列。像每星期二、五开设的山外山早市,就会出售自制的千岛湖鱼圆和酥鱼,个头大、口感细的鱼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2元一颗,“从经济上讲根本不赚钱,这是我们老字号对老客人的回报”,徐丽华说。
老字号创新怎么做
曾经,每天中午玉泉公园的停车场停满大客车,一车一车的外地游客到山外山吃饭。随着国人旅游方式的转变,大客车越来越少,如何吸引新客人的问题再次摆在徐丽华面前,同时她还跟很多餐饮老板一样,面临人手短缺、厨师新老不接的难题。
“我们要在坚持老杭州菜本味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的元素。”新的元素在哪里?一方面,徐丽华积极走出去寻找新的食材,比如这几年引进的千岛湖放养鸡,采用多年前从富阳乡间学来的做法,再与当地的药膳专家做交流,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入合适的药材,在保留神仙鸡美味的同时,再添滋补。
另一方面就是在原有菜式基础上,做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改变。像杭州人热爱的炒二冬,加入螺片后风味更丰富。
曾经被百万大网红“特厨隋卞”夸过的炸带鱼,山外山的出品是在旁边放了炸薯条,有那么一点中西结合的意思了。
龙井虾仁也会在不同的季节里做不同的演绎,到了吃蟹季,就会推出蟹粉虾仁,新鲜的河虾仁包裹着蟹粉,虾蟹合一,有点小奢侈呢。
宋嫂鱼羹加入海参,口味上平淡无奇的海参都变鲜美了。
小小地剧透一下,2024年的新动作是即将引进广东烧鹅和“发财金猪”,这是徐丽华和主厨一起从广东中山小榄镇学来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调试中。广东菜跟杭州菜能搭到一起吗?徐丽华觉得可以,事实上他们几年前就请来粤菜师傅为店里的部分菜式做调整了,她想要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演绎杭州菜,要时髦,也要延续端庄大气的山外山风格。
为了开阔眼界,徐丽华现在还跟厨师团队一起在手机上“取经”,工作群里每天都有做菜的小视频分享。每天下午的休息时间,她坐在自己的固定座位上刷手机:“看看年轻人都在玩什么,我虽然上了年纪,也不能落后……”
连炮兵四班长王援平,浙江富阳人。他为人谦逊不多话,低调做人不摆谱,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种植技术,兢兢业业,利用空余时间,不辞辛苦种植蔬菜,如今菜地已成一定的规模,已近40年没见面了,其实无锡到杭州二小时左右,还是方便的。
< class="pgc-img">老班长:王援平
>老班长王援平的菜地面积一亩多,分别种了不同的应时种类,蔬菜大多都是生长在土里的。也有的是在藤上挂着的,在灿烂的阳光下蔬菜健壮地生长,在老班长的呵护下都能长得更好。瓜果,绿叶,根茎,藤蔓…四季吃不完,上班不忙,菜地施肥,早上浇水,分片收获,满筐满筐的芹菜、胡萝卜、白菜、菠菜、茄子、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供应食堂都行。
< class="pgc-img">老排长:金一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总有回报。汗水不会白流,脱下军装的老班长,退伍不退色,永葆军人本色,闲不住,忙不完,菜地劳动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在机关总是有施展不完的能量,他觉得人活着总得找点事做做,闲着没事就成废人一个。
种菜,绝对是个技术含量高的活,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老班长心知肚明。没有土地?可以租一块,没有工具,可以买一些,没有种子,可以网购…只要想做,哪有办不成的事,几十年养成的坚强意志,老班长能力强,有方法,说起话来有板有眼,办起事来头头是道。老班长就是老班长,世上无难事!
< class="pgc-img">老班长王援平
>还记得吗?当年,老营房猪圈的前面,那片菜地,下面全是石块,都是班长带领我们,用铁钎、洋镐硬是在不毛的荒地上,开垦出一块块菜地的。我柤信,老班长种菜理应是个行家。
群主:李全和
>< class="pgc-img">>陈俊明申金陵战友
>蔬菜一支花全靠肥当家。施肥,主要还是菜的分类,叶类,茎类,果实类都有不同,叶类需要氮肥好,果实类要以高钾为好,班长根据不同种类的蔬菜科学合理施肥浇水,底肥和追肥有差异。底肥用磷肥,追肥考虑用氮肥。绿色猪粪通用。他最大化地从菜地里获取收成,不怕脏不怕臭,他常说,没有猪粪臭,哪来蔬菜香,水灵灵的黄瓜、通红通红的蕃茄、绿油油青菜…绝对是绿色无公害,是老班长的自已种菜的初衷。
今年,富阳的天气特别好,班长种植的蔬菜又是一个丰收季,他真诚地邀请老战友们,欢迎大家组团富阳之行,品尝班长收获的瓜果,尽情地和老班长分享丰收的喜悦。(老兵风采录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