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很多人对奶茶这种饮品并不陌生,无论是在商场、写字楼还是学校的周边,总是能找到一两家奶茶店的身影。一杯奶茶通常十元到二三十元不等,琳琅满目的品种,香甜可口的味道,也让它受到许多女顾客的青睐。如今的奶茶店也越开越多,一些“网红”奶茶店更是层出不穷。
近日,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一则珍珠奶茶的比较试验结果,媒体报道称,10个品牌的珍珠奶茶均被检出含有咖啡因。这一结果又让奶茶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说,茶水里有咖啡因还能成新闻?也有奶茶爱好者惊呼:“我说怎么喝完睡不着觉了!” 那么奶茶里究竟有多少咖啡因?喝一杯奶茶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发起调查的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指出,他们的本意是针对消费者担心奶茶中添加各种甜味剂等问题进行调查,多次传播后,《10款奶茶检出咖啡因》这样的标题明显变了味。负责本次检测的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项目主管谢靓介绍:“我们发现很多消费者担心奶茶中添加了各种甜味剂,关注糖分过多会长胖的问题,更有消费者担心奶茶中会不会有塑化剂、是不是加了奶精这些成分,根据消费者的担忧,我们检测了脂肪酸、甜味剂、塑化剂、咖啡因和糖分这五个方面。调查的十款奶茶都符合我国关于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没有的。”
谢靓介绍,本次检测没有检测出反式脂肪酸、甜味剂、塑化剂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检测的10款奶茶平均每千克含有258毫克咖啡因,浓度是传统美式咖啡的一半。但也有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要比传统的美式咖啡都多,值得消费者注意。有一款奶茶的咖啡因浓度高达每千克522毫克,换算成一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为365毫克,该检测机构测算,1杯这样的奶茶,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总量。谢靓说:“儿童、孕妇、老年人或者一些有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的人就不适合喝奶茶。”
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针对1600名消费者的一项调查发现,有16%的消费者完全不知道奶茶中有咖啡因,只有11%的消费者知道,奶茶里含有大量咖啡因。其他消费者对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并不明确,在记者的采访中,的确发现有不少消费者是看到这条消息才认识到,自己喝的奶茶居然有大量咖啡因。
消费者A:不知道它提神是因为咖啡因提神,只知道它提神。至于会不会继续?肯定会继续喝,这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事情。
消费者B:我们日常到奶茶店购买奶茶的过程,标识上好像也从来没有写过奶茶是怎么做的,或者有没有咖啡因,或者多量饮用的话,有没有什么弊端,这些都是没有的。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很难判断奶茶里到底有什么样的成分。
一杯奶茶里咖啡因的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如此大量的咖啡因,每天喝一杯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吗?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介绍,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的确不低,因为冲煮的时候大多采用碎茶叶长时间加热,会比普通茶水更浓。“奶茶就是奶+茶水,实际上所有的茶水中都含有咖啡因。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可能有很多比我们平常喝的茶还要高一些。因为奶茶会加入糖,改变茶水本身的苦涩风味。所以奶茶店会倾向于把茶泡得浓一些,奶茶味就会更浓、更好喝。”
云无心表示,该测试虽然有一定科普效果,但“喝一杯奶茶等于喝七罐红牛”的比较,没有意义。因为红牛饮料的提神作用并不完全靠咖啡因,而我们喝咖啡的量也不会像奶茶那么大。“就量而言,它就是几百毫克的咖啡因。因为奶茶都是大杯量,一杯咖啡可能是150毫、200毫升,奶茶可能是五六百毫升,而红牛本身是一个能量饮料,它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比如牛磺酸、维生素。它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饮料,拿来作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云无心介绍,咖啡因是一种植物生物碱,在许多植物中都能被发现,能使吞食含咖啡因植物的昆虫麻痹。同时咖啡因也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驱走睡意,使人恢复精力。按照国内外公认的标准,成年人每天摄入400毫克以内、孕妇摄入200毫克以内的咖啡因是没有风险的,也就是说,即便是调查中发现的,一杯有365毫克咖啡因的奶茶,也没有超标。
此外,深圳市光明区消协的检测发现,在含糖量指标方面,含糖量最高的一款奶茶,一杯奶茶里有近60克糖,约合13.5块方糖,这意味着,只要喝一杯这样的奶茶,所摄入的糖分就超出了人体一天建议摄入的50克。此外我们日常饮食还会再摄入糖分,最终造成糖摄入超标,引起肥胖、龋齿等问题。因此,云无心建议,消费者与其担心奶茶里的咖啡因太多,不如关注奶茶中大量的糖和脂肪。“奶茶对于健康更大的影响或者危害,其实是要考虑它的高热量。尤其很多奶茶中加入大量的糖和脂肪,如果一杯500毫升的奶茶要让茶有明显的甜味,就得有10%左右的糖,差不多四五十克的糖。提醒消费者,喝奶茶要注意含糖量,现在营养指南里建议大家每天摄入的糖总量限制到50克以内。一杯奶茶或者一瓶饮料,其实就到了。”(记者任梦岩 杨振)
>源:钱江晚报
街边的奶茶有没有加甜味剂/糖精?“珍珠”有没有塑化剂?喝了奶茶后为什么容易睡不着?
近日,深圳市光明区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做了一场“珍珠奶茶比较试验”。
实验通过模拟消费者进店购买的形式,选取了喜茶、奈雪の茶、台盖、YO!Tea有茶、COCO都可、一点点、KOI、维星、大卡司、米芝莲十个品牌奶茶作为样品,价格从从12元/杯到25元/杯不等。
比较试验结果发现:10款奶茶均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1杯该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总量。
有网友对此评论:怪不得喝了奶茶睡不着!
10款样品都监测出咖啡因,1杯米芝莲丝袜奶茶≈7罐红牛
首先做个小小的科普:
1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约为108mg
1罐红牛饮料的咖啡因含量:约为50mg
和咖啡、红牛一样,奶茶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是里面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中枢神经兴奋剂,暂时驱走睡意、恢复精力,吸收过多可能会心悸失眠。奶茶中的咖啡因主要来源于茶叶。
根据本次比较试验的结果,10款奶茶均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换算成365mg/杯),1杯该奶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当于7罐红牛(或3.5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总量。
果然,喝奶茶比喝咖啡还精神是有原因的。
累了困了?来杯奶茶?
反式脂肪酸、甜味剂、塑化剂未检出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消费者对珍珠奶茶更关注的是糖分、塑化剂、甜味剂、咖啡因、反式脂肪酸5个方面。经过与检测机构及食品专家的沟通讨论,本次检测的指标确定为珍珠奶茶的总糖、塑化剂、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咖啡因、反式脂肪酸。
10款奶茶均符合我国关于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的公告所作的要求,反式脂肪酸、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糖精钠、阿斯巴甜)、塑化剂六项均未检出。
结果显示,这10款珍珠奶茶,全部符合大众对奶茶用料“尽可能纯天然”的要求——不用糖精、不用奶精,珍珠里不含塑料。
1杯一点点波霸奶茶≈13.2块方糖,半糖≠全糖x50%
本次测评的10款珍珠奶茶中,5款属于高糖饮料,其中一点点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9.30g/100g),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总糖含量最低(3.8g/100g)。
按每款茶的总体积算出它们各自的总糖值,10款珍珠奶茶每杯总糖值范围为:26.6g~60.9g。以每块方糖4.5g计算,一点点波霸奶茶单位总糖含量最高,每杯总糖量约为13.2块方糖量。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单位总糖含量最低,每杯总糖量约为5.9块方糖量。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说,“一个正常成年人要求每天葡萄糖摄入在40-50g,最好不要超过25g。”一杯奶茶喝下去就达到甚至超过一天的糖摄入量,显然糖分含量过高。
调查时一些消费者表示,平时买奶茶明明选了半糖,总感觉还是偏甜,想知道奶茶店所谓的“半糖”到底是不是全糖的50%。为了进一步了解珍珠奶茶的糖分情况,本次测评还测了三款奶茶全糖和半糖的总糖值,结果发现:所谓的全糖与半糖并不成1/2比例,而是全糖奶茶的七成至八成含糖量。
【网友评论】看了一下红牛的价钱,竟然发现喝奶茶超划算
@暗涌如烟:喝奶茶咖啡茶都无感,唯独在香港喝了两次鸳鸯明显心跳加速,后来同事说米芝莲很猛很港,试过一杯,嗯挺正宗。
@Mr_Luzz:我马上算了一下红牛多少钱一罐。发现喝奶茶超划算。
@domi201602:为什么奶茶炒的那么过火,明明就是高糖的垃圾食品,我一年都喝不到两次,周杰伦我不信他天天喝,一年365天,他喝10次就会拍照片,大家就会以为他好像每天都喝,实际人家是偶尔一次!
@Sean箫恩:我就是因为喝了奶茶睡不着(包括喜茶的果茶),所以完全不敢喝。咖啡还可以要低因的,奶茶是真没办法了。
@赵彬彬的白大褂:真的是啊,而且偶尔是一两个月喝一次,失眠到两三点我疯了啊。
@迷之巫女ovo:饭可以不吃 但奶茶一定要喝!我饭量挺小的,长胖了20斤全归功于奶茶看到这条新闻,我只想喝杯米芝莲。
茶是很多人“痴迷”的饮品,甚至有的网红奶茶店还会出现排长队买奶茶的场景。
有些年轻人更是要靠奶茶“续命”,一年四季,热的、冰的,奶茶不离手。
日前,有一条“三个月喝了近一千块的奶茶”的热搜引起热议。
不少网友说:
“喝这么多那得胖多少?”
“再这样下去我会不会得糖尿病?”
“三个月喝了1000元的奶茶,如果10元的话平均一天一杯。”
“奶茶喝着是快乐,但是长期喝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大家还是要适量。”
……
“奶茶上瘾”真的是一种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物质依赖科主治医师段炼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刊文中表示,奶茶上瘾元凶就是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摄入后表现提神、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若短时间内摄入咖啡因过量,可能导致烦躁、兴奋、失眠、脸红、尿液增加、胃肠紊乱、肌肉抽搐、思维涣散、心悸、心律失常的情况。
随着喝奶茶的时间越来越久,可能出现耐受性增加的情况,即奶茶会变得越喝越多。如果不增加喝奶茶的剂量或者次数,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包括提神等。
长期喝奶茶一段时间,如果突然停用,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咖啡因的戒断反应包括困倦、无精打采、头痛等,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症状。另外,咖啡因对胃肠有刺激作用,有部分人出现便秘的戒断反应。
这个时候来一杯奶茶,上述问题一扫而空,变得马上满血复活。这个时候就是咖啡因依赖了。因此,奶茶真的会让人“上瘾”!
可以通过减少饮用频率和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减量来减少咖啡因戒断反应,如果仍有困难和不适,建议此时可寻求物质依赖科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治疗戒除对咖啡因的成瘾。
常喝奶茶从里到外伤全身
奶茶虽然诱人,但暗藏危险!常喝奶茶,不但会损害心、脑、胃、骨骼等体内脏器,还会摧残容颜、加速衰老,可谓是从里到外伤全身!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海东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妇科王医生的科普笔记”刊文中,揭露了奶茶的3个真相!
真相一:奶茶不一定是真奶
有些商家为了扩大利润、控制成本,很少会用真正的鲜奶去制作奶茶,多半都是由奶精冲泡而成的。奶精大多指植脂末,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影响身体健康。
1. 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2. 损害脑神经。影响正常记忆力,年龄增大后容易增大老年痴呆的可能。
3. 影响身体发育。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危害较大。
真相二:含糖量实在高
根据2020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16批次奶茶的检测调查发现,这批饮品的总糖量在10-66克之间,即使选择无糖的奶茶饮品调查,含糖量还要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经常喝含糖高的饮品,会增加患病风险。
1. 糖尿病。过多的糖分在身体内无法代谢,体内血糖慢慢升高,如果长期大量喝含糖过高的饮品,急性糖尿病也很容易找上门。
2. 加速衰老。过多的糖分在身体内会消耗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导致皮肤松弛,没有弹性。
3. 体重过重。糖分堆积在体内,没有办法有效代谢,慢慢堆积,加速肥胖的步伐。一旦出现过度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都容易诱发。
真相三:咖啡因含量大
身体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1. 失眠。奶茶里的咖啡因会导致神经兴奋,容易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2. 诱发胃部疾病。奶茶进入肠胃消化,大量的咖啡因会刺激肠胃,导致胃溃疡等疾病。
3. 易骨质疏松。大量的咖啡因进入体内后,还可能造成骨质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为了自己的健康,尽量远离奶茶!
为了健康,当然是不建议大家喝奶茶。但是道理都懂,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对奶茶没有抵抗力。
如果偶尔喝一次奶茶,怎样能减轻奶茶带来的伤害呢?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注册营养师薛庆鑫在科普中国刊文中给出了几点建议。
1. 选真奶做的
如果是现制奶茶,可以观察下店家是不是用鲜奶做的,有的会写“真鲜奶、无奶精、无植物奶油”,大品牌的相对比较放心,最好不要加奶盖;如果是速溶奶茶或预包装的液体奶茶,那就看看配料表,选第一位是真奶的,尽量不选奶精、植脂末的。
2. 小料要选对
小料不要选波霸、椰纤果等加工食物,可以选择水果块、燕麦、龟苓膏、烧仙草等小料。
3. 选无糖或少糖的
虽然市售无糖奶茶也存在有糖的可能,但毕竟还是比全糖奶茶低很多。
4. 喝奶茶后少吃饭
奶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都不低,喝了奶茶当天就少吃两口主食、减少烹调油用量。
5. 喝完记得多运动
一杯奶茶的热量至少要运动1小时去消耗,建议增加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等运动,平衡热量,预防长胖。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