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
0.01元一杯的奶茶,每人竟然可以无限量购买几百杯……2月25日,KOI奶茶由于操作失误推出的“白菜价”团购券,1小时不到就被抢拍25万单。
其实,粗心商家被羊毛党“薅哭”的案例不在少数:价值5万的黄金不小心标价为5000元,4500克的水果被设置成了4500斤……遇到商家标错价格,这“羊毛”还能薅吗?
==买家==
1分钱的奶茶,快点买!
2月25日下午5点17分,市民黄女士所在的微信群突然有人分享:“KOI奶茶在大众点评上推出了0.01元一杯的奶茶团购券!大家快抢!”
群友很快发现,优惠券出了大“bug”。点开链接,本应每人只能限购一杯的“白菜价”优惠,竟然可以不限量地购买——按住加号键,你可以轻易将购买量提到“100”,原价需要2300元的100杯黄金珍奶,如今只需0.01*100=1元,实现“奶茶自由”不是梦。
“群里不少人直接囤了50杯,买100杯的也有。”
广大羊毛党蜂拥而至,纷纷下单,直到晚上6点团购券紧急下架,大众点评显示,销售量最终定格在25万单左右。黄女士也下单了20张奶茶券,但她说,商家只要愿意兑换一两杯就可以接受了,因为0.01元的价格加上无限量购买,“一看就是bug”。
担心奶茶店被直接“薅秃”倒闭,微博上有消费者表示愿意看商家处理结果,给自己留一两杯,其余退掉,“看着奶茶店怪可怜的,放过它吧!”但也有消费者不以为然——这“羊毛”是自己“凭本事”眼疾手快“薅”来的,和平台及商家的交易都是正常的,店铺就应按商品描述进行兑换,一杯不少。
==商家==
纯属操作失误,可以兑换!
0.01元的奶茶究竟能不能兑换?大量囤券的又能换上几杯?
25日晚上,不少消费者前往KOI线下门店进行核销,但遭店员拒绝,“说是系统bug,不让用”。
网友“初心小小1466”在微博上描述了自己兑券遭拒的情况:店员声称没货了,以后不会补货,也不能换成其他等价商品,但是在店里有看到其他非团购顾客的奶茶还是在正常制作。
针对上述情况,KOI官方微博于26日上午发表声明,证实黄金珍奶0.01元的团购单的确是“操作失误”,解释道“由于事发突然,营运门市暂时无法进行核销,真的很抱歉!”
同时KOI表示,经过多方沟通,从26日起,所有一线城市标准门市均支持团购券核销,具体兑换详情以团购订单为准。“霸气”的决定,让不少网友直呼“有担当!”“大写的佩服。”
27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上海飞洲国际广场的KOI线下门店,咨询店员团购券是否可以兑换,店员十分爽快地表示“没问题啊!换几杯?”据悉,今天已陆续有十多位消费者前来兑换团购券,多是一杯两杯零散兑换的,也有几位顾客一次性兑换10杯和同事朋友分享。
店员提醒,因为门店日常原料库存备货有限,为保障更多消费者可以兑换到饮品,每位用户每次最多核销10杯,剩余的次数他们会建议顾客分天前往门店使用,避免门市备料不足,无法出单。
==讨论==
商家标错价格,这羊毛能薅吗?
商家标错价格的“意外”并不是偶发事件。微博上,#网购时商家标错价格能薅羊毛吗#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2.6亿,引发大量讨论。
去年10月,京东商城长虹旗下一厨电经销商因推广失误,3小时内被抢拍了20万单的事件还历历在目——原价62.9元的电水壶,优惠30元,返现25元,如果还有5元的全品券,只需2.9元就可以拿下。该店随后发布公告称:损失太大濒临倒闭,因此恳求买家退货,放他们一条生路。
还有更多以超低折扣吸引买家的网店,因被“薅羊毛”而无力承担,直接以“折扣错误”或“无法发货”为由取消订单,惹来消费者差评投诉:虚假营销!
低于1折的折扣,虽然看似不太可能,但在电商飞速发展的今天,故意打出“薅羊毛”“捡白菜”等关键词吸引消费者购物的做法也并不少见。商家是标错价格还是在打折促销,是否需要消费者判断?凭自己手速下单得来的优惠,究竟能不能放心使用?
《民法典》和《电子商务法》针对商家标错价格的行为都做了同样的规定:在互联网上订立买卖合同的时候,如果符合合同成立要件,消费者只要提交订单成功了,合同就成立了,商家未经沟通私自取消订单,则属于违约行为。这意味着,在网上买东西,有“羊毛”可以薅,果断下单没有任何问题。
那对于商家来说,如果确实是一不小心标错了价格,除了被薅羊毛,还有什么办法挽回损失呢?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商家可以请求撤销合同,来维护自身利益。
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直接取消订单、不断发短信要求消费者自行取消订单等。而是要通过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来判决商家标错价格到底是出于无心失误还是故意制造噱头,根据具体情形判断是否撤销合同。
知名法律博主、律师@谈典看法在#网购时商家标错价格能薅羊毛吗#话题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法律虽然赋予了商家撤销权,但是需要通过诉讼途径,非常繁琐,成本也高。
这种情况下,他建议商家通过向公众发布公告,说明情况,与消费者协商,消费者这个时候也要予以理解,积极配合退货退款。“商家切忌强行取消订单,只有双方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周紫薇
编辑:陆天逸
州东站进站攻略:
只花5分钟从G口到广州东站,这个走法超级快!
下地铁后按路标找到G出口的电梯>出电梯后会看见一个绿色牌子指着右转>跟着右转接着就会看见KOI奶茶店旁边有个门打开的>别犹豫直接进去然后上电梯右转就能看见广州东的安检口!!
广州南站进站攻略:
11-14检票口,从H口出(东)215-28检票口,从B口出(西)3在中间的检票口走H、B口用时都差不多出地铁后>1层两边门都可以验证刷脸+身份证进站>扶梯需要在二楼转三楼(升降梯可以从一楼直达三楼候车室)>到三楼后需要过安检>找到自己的候车检票口等待 !!
广州火车站进站攻略:
坐地铁从b出口出来>坐电梯上去>坐完电梯之后右转有指引出去地铁站出口要往左边走刷身份证刷脸验证然后跟着路线就去过行李安检进入候车厅>候车厅分左右上下4个候车厅,每个候车厅都有厕所!!
#广东头条#
报讯(记者 孙露)近日,在进入大陆市场11年后, KOI可宜奶茶(以下简称:KOI可宜)中国大陆首店——厦门国贸店重装开业,翻新后首日营业就吸引众多粉丝到店打卡。后疫情时代,KOI可宜依然保持新店强势增长之势,同时定下在三年内直营门店达千家的目标,成为中国大陆手摇奶茶第一直营品牌。
以职人精神创造经典茶饮
2006年,马雅芬女士在中国台湾创立KOI可宜茶饮品牌;2011年9月,第一间KOI Thé门店在厦门开业,KOI正式进入内地手摇茶市场。在KOI可宜的初创阶段,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不仅要做出一杯好茶,更要定义“珍珠奶茶”,KOI可宜的畅销产品“黄金珍奶”正是以职人精神创造的经典之作。
老店回归,标志着KOI可宜品牌创立16年来不变的实力与创新的潜力。KOI可宜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企业与企业领导者的里程碑式荣耀,也见证了中国大陆茶饮市场的成长。全新厦门国贸店,设计简洁明净,金、银色结合的主色调风格时尚。步入新形象店铺,KOI可宜的经典BB Bear捧着奶茶迎客,邀你在舒适的白色卡座上放松畅饮。
与即将在上海环宇荟开启的KOI可宜第四代标准化新风格不同,厦门国贸广场店是纪念性的现代风格,地砖上记录了KOI可宜进入大陆城市的每一步印记,有里程碑式意义。为庆祝厦门首店重启,10月10日KOI可宜还会在全国门店重新上线备受好评的芋圆系列,其中芋头占芋圆整体含量高达65%,较市面上的芋头含量直接翻倍,这大口软糯的满足感,将把芋圆系列打造为KOI可宜下一个明星产品。
稳扎稳打两年内实现全国千家直营店
如今,潜心沉淀16年的KOI可宜,在华南市场有着颇高的渗透率,正稳健铺入一线城市乃至全国,也在十多个国家拥有直营管理经验。从中国首店到三年内目标千家直营店,KOI可宜始终在手摇奶茶赛道推动奶茶文化。
当下,KOI可宜已沉淀350万数字会员,其中预示着潜在消费者的方位,也指导着后续开店的方向。凯鸥爱(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潘昱廷表示,福建作为KOI可宜在大陆的大本营,本土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一直非常受重视。而厦门作为全国奶茶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面对的是全年龄段的茶饮消费者。茶饮品牌要屹立潮头,产品的实力最重要。
总结这些年在福建发展顺风顺水的经验,潘昱廷指出,KOI可宜最大的资本是拥有训练一脉相承和价值观一致的团队。“团队里没有所谓的高阶低阶差异,更多像是家人。”其次是难得的海外经营经验。KOI可宜如今在十多个国家拥有直营管理经验,这帮助公司在疫情期间利用不同政策下的时间差,拥有更多机会从海外经验中去预判市场;也可以从各国所长中汲取营养,比如泰国优秀的设计能力、柬埔寨活跃的营销能力,反哺他处。另外,来自KOI可宜品牌源头——中国台湾的茶饮经验也助力颇多。中国台湾的茶饮市场虽然不像大陆市场那么内卷,但当地高度竞争的茶饮环境,让其茶饮市场发展持续深化,在茶叶的升级及口味上都值得参照。
在未来,KOI可宜将继续深耕本土,稳扎稳打。拓展新店时,升级品牌进驻商场,社区型小店向下渗透到社区,以差异化定位的门店形式服务好各个消费层级的茶饮爱好者。同时,以省内市场为抓手持续外扩,明年在华南、华东方向加紧发力。
16年沉淀,开放资本合作大门
在聚焦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2022亚洲餐饮论坛,KOI可宜所属的凯鸥爱(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获“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奖项,这是对KOI可宜运营力、行业经验、品牌力、供应链等方面的肯定。
凯鸥爱(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潘昱廷,更在本次论坛上荣膺“2022年度餐饮产业十大领衔人物”称号。2018年,深耕餐饮行业的潘昱廷加入KOI可宜后,将其对奶茶文化的多元认知带入品牌,既引入新式茶饮,又培育纯茶市场,同时坚持珍奶经典,为KOI可宜开创活力激扬新赛道。对潘昱廷而言,改变人们对茶饮品类的认知、提升品类价值,以及提升大众对茶饮从业人员的认知,则是他的使命所在。
一直单打独斗的KOI可宜,多年来与不少投资、加盟邀约失之交臂。在持续探索与试错后,KOI可宜形成越来越健康的体系和开放的心态,最终意识到,在时代变化后,关起门来独自奔跑不再可行。而今年,正是KOI可宜打开资本合作大门的开始。那怎样的投资者才与KOI可宜品牌相契合?潘昱廷认为,在秉承全球直营模式、认同非短期资源变现的前提下,KOI可宜欢迎拥有不同资源、对KOI可宜的经营理念有一定认知、本身爱喝KOI可宜甚至投资过其他茶饮的投资方。KOI可宜希望合作伙伴的加入,能够一起维持“做一杯好茶”的认知,而不是让自己成为资本的掘金地。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