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6家门店时,他们的品牌商标被模仿者抢注。官司前后打了2年,门店做到26家,最终决定忍痛更名。
更名后的井格仅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发展到60家门店。面对火锅这样的红海业态,他们持续保持着稳定的扩张趋势,用事实证明:品牌扩张中,你停了,你就输了。
从个体户思维到品牌经营思维
法律先上了一课
品牌:宽板凳老灶火锅
背景:微博元年
2015年2月2日这天,一夜之间北京区域内的26家“宽板凳老灶火锅”摇身一变,挂上了“井格老灶火锅”的招牌。直到今天,关于品牌更名的缘由,创始人王贻达仍能听到很多版本。
宽板凳老灶火锅是王贻达2006年4月在北新桥雍和宫大街开的第一家门店,按他的话说,一开始纯粹以个体户的思维在经营。直到2011年下半年,微博爆发的元年,借着明星朋友的宣传,门店开始排队,异常火爆。
火了之后的他们才开始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
“我记得是2011年年底了,我们找到一家代理机构去注册商标,那时候确实不懂,都没有接触过。”
代理公司告知他们,TM已经拿到了,实际下来要1-1.5年时间,不会出什么问题。原本申请商标时间的确也要等这么久,王贻达也就没再管,他们开始将“宽板凳”的门店向外扩张。
△井格团队先后创建的两个品牌
除了继续保持微博宣传热度,扩张期间的“宽板凳”仍旧“狠”砸广告,北京区域几乎所有的美食节目都上过,甚至买断了2010-2013年的地铁电视节目,每期都有他们的身影。
到了2013年,“宽板凳”已经有了6家门店。
正准备加速扩张的王贻达,突然收到了一个消息。
商标注册被驳回,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家同样叫“宽板凳”的火锅提前他们两个月注册成功了。在这期间,他们先后花了一年时间申诉赢了争议,对方又走法院流程提起上诉,又是一年时间,最终他们输了官司。
商标所有权的争夺,对品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只思考了三天时间,王贻达和团队决定更名。重庆汉子特有的豪爽在他们的身上展露无疑,“从头再来过嘛。”
从“宽板凳”到“井格”
名字变了,升级不能停
品牌:井格老灶火锅
背景:商超店兴起
从“宽板凳”到“井格”,不仅仅是品牌名称的更换,更伴随着整个井格的快速成长。井格总公司的团队从最初的王贻达等六人核心决策发展到68人的精英团队,涵盖7大部门12个板块。由仅关注单个门店的盈利状况,到逐步建设强竞争力的连锁标准化体系。
更名之后,“进入商业综合体”成为井格团队第一个势在必行的转型。
因为火锅的特殊业态,早些年商超中几乎看不到火锅品牌,很多人都有着同样的犹豫:火锅业态是否和MALL匹配?逛商场的人多不多?晚上九十点就关门的限制是否适合火锅?
新的商业形态也意味着品牌一次新的发展机会。正式更名前,借着进入商超的契机,井格开始从四个方面围绕品牌做升级:
1.品牌形象
从悠唐的1.0版本,龙之梦的2.0版本,到最后全部的西单大悦城的3.0版本,井格从之前的“宽板凳老灶火锅”中脱胎出来,时尚靓丽的整体形象定位提升了不止一个台阶,更贴合品牌画像定位的年轻消费者人群的喜好。
△井格重庆火锅1.0版本门店
2.运营能力
在整体的对外输出中,除去形象的提升,他们更看重内功的修炼。早在2014年,井格便开始了标准化体系的搭建,比如门店的运营标准化、后厨出品标准化、选址标准化、营销标准化、人力培训标准化等等。
3.营销推广能力
在门店类型及数量不断增加之后,井格创新地建立出门店营销的标准化模块。囊括门店运营问题、品牌力建设、事件性营销等多种推广类型,推广渠道也更加多元化,从商场广告位、消费级自媒体,再到地铁车厢等硬广、行业平台。而2017年井格更是将力度放到了包括首都机场、南站高铁等一些A类广告上,加强对品牌力的提升。
△井格重庆火锅3.0版本门店
4.选址
井格在选址方面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仍旧坚持街边店的选择,另一方面自从进入几家全国一类Mall之后,也为井格整体的品牌力带来了很大的提升,品牌形象开始在消费者心智中占住位置。
以上四点正是井格品牌提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当然细节的部分还有更多,这其中所要把控的就是升级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节奏与逻辑。
作为一开始强调火锅场景的井格已经顺利在MALL里开了十多家门店,尝到“甜头”的他们发现,和街边店相比MALL的模式对品牌的影响并不大,反倒给更名后的“井格”带去了提升品牌力的机会。
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加速
重新思考定位
品牌:井格重庆火锅
背景:火锅业态一片红海
进入MALL是井格从区域品牌转向全国性品牌的重要一步。
随着品牌力的提升,井格重新对品牌做了细分定位。细心的人会发现,原本的“井格老灶火锅”变为了“井格重庆火锅”。
一词之差对于井格未来的发展方向格外重要,一是“老灶”引起的歧义,从全国市场的理解情况来看,人们很可能会和老火锅、回收油等信息挂钩,所以要撇开关系;二是区别很多品牌对麻辣火锅的定位,还是要回归到区域上,更何况重庆是麻辣火锅的发源地;三是重庆的根儿不能丢,重庆的标识是火锅,而井格要代表重庆的火锅。
△井格最新一版宣传语
“重庆”虽然不是他们的主战场,但确是初心的发源地,井格想做的是重庆以外的重庆火锅品牌。他们新的一版广告语“你好,重庆!”就简洁明了的表达了这一点。
说来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其实井格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重庆的火锅,为何如今认为还不能完全代表重庆火锅呢?
创始人王贻达给出了答案,“这和我们的品牌覆盖率等都有关系。我觉得可能未来两三年,门店数量覆盖完了之后就能画等号了。现在我们还在一个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过渡的阶段。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最开始进入天津、上海、重庆等地市场时,井格门店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有运营的问题,也有店面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导致,尤其需要时间观察动态数据才能做出合理判断。经过半年调整优化现在也都相继实现了盈利。
作为跨区域发展的品牌,搞定一个区域大概要花上2-3年时间,尽管井格门店扩张的速度从未停止,但针对区域发展他们深知,还是急不得。
△井格重庆火锅国际布局
从2015年更名开始,除了已先后渗透进入全国多个地区,更是打破了最大的区域复制瓶颈,如今,井格在美国、香港等地的门店也已经开始筹备,向着最终的世界品牌目标更近了一步。
边扩张边实践
覆盖率是品牌力提升的前提
无论是最初的“宽板凳”还是如今的“井格”,在品牌运营的过程中,有一个简单却很重要的事情不容忽视:门店势能对于品牌传播推广的重要性。
翻看井格这几年的发展进程,门店数量成了推动品牌势能的最主要因素。
2016年新开30家门店,2017年计划开业50家门店,井格门店的扩张步伐从未停止,哪怕是更名的2015年,他们也持续拓展了15家门店,通过直营和加盟、众筹等合作店,每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势头。
发展中企业,就是要在发展中求生存。前两年的实践帮助井格建设完成了全部体系,无论是供应链还是管理体系,他们都可以自信的说: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完了,今年可以提速了。
根据内部能力展开扩张,只需要保证发展速度不失控,今年年底井格门店数量将达到近90家。
△井格重庆火锅随身装
一方面井格开始纵向做品牌深度,比如推出的一款可以称为加强版麻辣烫或冒菜的外卖,“井格重庆火锅随身装”,将火锅转化成了零售产品,让顾客可以随时随地吃火锅,未来一旦发展成熟甚至有可能改变火锅的消费属性变为快餐。
△井格子品牌等渔号门店
另一方面做自品牌的挖掘,比如今年1月份推出的以单品爆款思路做的等渔号,除了酸菜鱼产品的接受程度高之外,他们更希望尝试年轻品牌。而随着等渔号的诞生,集团所要实现的多品牌孵化项目则会陆续上线,据透露今年下半年或明年还会有新的品牌露面。
未来的市场竞争愈加残酷,面对新一轮的风暴,他们计划近三年在全国发展200家门店,向着10年的千店目标快速进发,未来可以成为最终市场筛选出的5-10个品牌的其中之一。
总结
井格发展的11年中,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个体户经营期(2006年-2010年):了解认知行业
品牌建立初期(2011年-2013年):懂得法律保护
品牌升级中期(2014年-2016年):扎实运营内功
品牌发力后期 (2016年-至今):提升品牌覆盖率
每个企业可能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但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动态的扩张才是企业存活的根本。
——————
作者:依晴,本文由红餐网记者原创,转载请注明。
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微信公众号:ygcywzz)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开业13年
就已经在全国开了100余家门店
可以说开到哪里火到哪里!
就连汪涵、钱枫、邹市明
青春有你的小哥哥们都青睐于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值得一提的就是井格的江湖锅
采用的重庆地道的两斤水、五斤油熬制出来的
选用20余种配料的反复炒制
锅底麻辣有劲且回味悠长不容易上火哟~
< class="pgc-img">>红亮的锅底
咕嘟咕嘟的冒泡
诱人的香味
把驴姐惹得直咽口水!
< class="pgc-img">>选择恐惧症的小伙伴别怕
鸳鸯锅来拯救你
爱吃辣的和不吃辣的也能吃到一起
友谊的小船永不翻!
< class="pgc-img">>重庆火锅对毛肚的执念是从民国初期开始的码头文化
南派火锅的一涮即食的说道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毛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 class="pgc-img">>涮毛肚记住一个口诀
七上八下出锅
细密的颗粒间挂着汤汁
嚼起来鲜嫩脆爽!
< class="pgc-img">>鹅肠色泽粉嫩光亮
吃起来能听到口中“嘎吱嘎吱”响
爽滑劲脆,没法低调!
< class="pgc-img">>井格的鹅肠长出天际
微卷就要立马捞起
享受即刻的嘎吱弹脆
< class="pgc-img">>拔罐牛肉是井格自创网红产品
小哥哥小姐姐纷纷拔草打卡
成为网红、明星很爱的一道菜
一次就能吃掉10盘
< class="pgc-img">>被鲜奶浸泡过的牛肉柔软多汁
而且在口感上带有牛奶的香甜滑嫩
配上香油碟!人间太值得~
< class="pgc-img">>尝到嘴里才知道
“入口即化”四个字是对它贴切的解释
< class="pgc-img">>作为吃遍鸭血的驴姐
要给它点个赞
鸭血在锅中久煮不老
捞起来还是鲜嫩光滑
< class="pgc-img">>嘿嘿嘿,吾等无肉不欢的食肉狂魔
怎么能少得了来自肉的诱惑呢
原产地直接采购的羔羊后腿肉
口感细腻鲜美,分分钟征服你的味蕾!
< class="pgc-img">>我承认我轻敌了
一上来全是严严实实的辣椒
根本看不到肉在哪里!!
< class="pgc-img">>夹起一片麻辣牛肉
肉香和辣椒香的融合
吃起来爽到飞起
再配上自制的干碟或油碟,好吃!
< class="pgc-img">>爱吃鱼的点它准没错
并且一点小刺都没有!
满足懒癌星人的幻想
< class="pgc-img">>硕大的虾肉肉眼可见
自己懒得动手的话可以让服务员帮忙下
浮起来就可以吃了
每一口都弹牙的不行~
< class="pgc-img">>选用鸡胗鲜嫩的部位
口感爽脆厚实有嚼劲
颗颗弹牙的郡肝旋转跳跃着进入我的口中
真是吃多少都不腻~
< class="pgc-img">>刚刚炸好的酥肉趁热吃
口腔里立马就被炸肉的酥香和花椒香气充满
花椒的香气恰到好处的解了肉的油腻。
【店铺信息】
< class="pgc-img">>新世纪店
【店铺地址】
丛台区中华北大街新世纪商业广场7楼
【营业时间】
10:00-22:00
>址是每个餐饮人必须要过的一道坎。有时候好的选址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反之,选择了不该选的地方就等同失败了一半,所以切勿浮于表面就盲目选址。
?
很多大型餐饮企业都有其各自的选址套路,井格也是其中之一。井格火锅目前全国 48 家门店,街边店和商超店并存,每家店的生意都颇为火爆。
是什么样的选址策略奠定了这 48 家店的生意火爆?
秘籍一:商超选址别傻眼,一筛四看二注意
商超客流大,对品牌宣传有利,是很多餐饮人梦寐以求的选址点。然而,不是所有的商超都适合入驻的,这需要一个初步筛选的过程。
井格选择商超就是在选择开发商。优选万科、万达、凯德、华润等大型开发商。大型开发商的好处不言而喻:管理规范,招商能力强,规划合理,商超选址位置好,跟着这大型开发商走可以省心省力。谨慎小型开发商,小型开发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有时候进去容易出来难。
另外,不同规模的城市,选择也大不相同。
在一线城市进成熟商超,不进新商超。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商业地产比较成熟,成熟的商超规划会很明确,招商能力和吸引客流的能力已经用实际证明了,尽管进驻成本高、需要排队,但进驻之后风险较小。新型的商超未知性强,风险较大,需要慎重考虑进入。
在二三线城市进新型商超。在二三线城市,新型商超会对标一线城市商超,将商超建成当地地标性的建筑,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流和关注。2016 年井格进驻了包头新兴商超苏宁广场,进驻的时候以 3 元/平米的价格拿下了 300 平米的店,开业第一个月营业额就到了 70 万。租金成本低,但是营收却不低于一线城市的门店,这就得益于二三线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的红利。
(人流量还是选择购物中心首先会关注的点)
做了基本的选择之后,进商超之前需要四看。
1、西贝、外婆家在哪儿很重要!
入驻商超只在乎同业态的情况,而忽视了其他餐饮的情况,这是错误的。自己的选址策略可能出错,但不可能西贝、外婆家、绿茶、局气、将太无二等大型连锁餐饮品牌都出错,所以,看这些大型连锁餐饮品牌是否进驻可以基本判断一家商超的吸引力。
2、 LV 和 H&M,只有一个适合你!
每家商超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辐射人群,最好的体现就是商超一楼的零售品牌。经常光顾 LV 的人不会去 H&M 买衣服,餐厅的客群是去 LV 还是去 H&M 消费你一定要清楚,这是一个商场客群与自身定位匹配的过程。匹配不上,强行进驻了也是得不偿失。
3、电影院和超市,不可忽视!
商超和电影院两项基础设施是吸引客流的利器,餐厅跟着客流走总是没错的。
4、停车不便利,谁去?
停车便利与否是很多人选择商超的主要因素之一。吃顿饭花了100 多,停车费却要交几十块,谁还会去?
想进驻,驻哪很重要,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动线,犄角旮旯谁能找到?
商超的顾客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目的性强,想吃火锅会直达目标;另外一种是在移动过程中选择。根据这两种情况,只要你店的选址在顾客移动的主动线范围内,且广告展示面积足够即可。
2、注意楼层,正餐跑快餐楼层谁会去?
在商超中一定要根据品类选楼层,正餐开在正餐层,快餐去快餐所属的地方。曾经井格就吃过这样的亏。上海中山广场属于繁华商圈,也是很多餐饮梦寐以求的地方。井格为了进驻在位置上做了妥协,店开在了快餐林立的 B1 楼。这样很多人在想吃正餐的时候直接去了正餐楼层,想吃快餐的不会选择井格,生意一直惨淡。后来,地铁开通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却耗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成本。
秘籍二:街边店选址四考察,细节可以定优势
相比商超选址,街边店选择更为复杂。不同品类适宜进入的街边店类型也不同,火锅适合社区街边店,快餐则适合商圈街边店,不能完全看客流的多少,还要根据客群的特点来选址。在社区选址的时候,井格会考察以下几个条件:社区类型、客流、工程条件、动线因素。
1 考察社区类型,进大不进小。
选择社区类型和选择商超的基本原则类似,优选大型社区,不进中小型社区,大型社区人员流动可以有所保障,中小型社区的客源不稳定。
2 考察动线方向,顾客方便很重要。
动线和停车位有时候可以决定生意的好坏。井格在北京簋街有三家店,这三家共同的特点是都在路的北侧,为何?
因为簋街路北的生意好于路南。首先,路北的马路比路南宽,宽出来的位置可以用于停车。其次,大多数去簋街的路径都是从北京二环外到簋街,这样的进入簋街经过的是道路北侧,可以顺势停车选地方吃饭。南侧则会因为不好调头而流失一部分的顾客。
(簋街的南街、北街两重天)
在测试街道动线的时候,一定要以顾客的角度去考虑,不能忽视了马路中间的隔离带这个细节,顾客的选择随机性很强,越过马路就会减少很大一部分客流。
3 考察客流多少,时间维度要拉长。
客流通常算的是捕捉率,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天)所选店铺的进店客流量。
首先,选择一个与自己品类相似或者在目标选址街道的餐厅,根据其一天的进出的客流来倒推是否满足开店的条件。
例如,目标选址店铺的租金是 8 元/平米,共 300 平米,这样每天租金为 2400 元,加上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可以算出每天的成本。300 平米可摆放 60个餐位,客单价为100 元,根据捕捉的数据能基本判断出来多少客流可以保障店的营收。
另外,客流的捕捉时间主要在三个时间段:周一中午和晚上、周五中午和晚上、周末中午和晚上。周一是一周工作日生意最差的时间;周五时间特殊,中午生意可能会很差,但是晚上会暴增;周末代表了假期,也是必须观察的一个时间段。
三个时间段都满足了基本要求才能判断出此处是否适合开店。
4 考察工程条件便利,一个都不能少。
工程条件是井格选址主要的考核因素之一。街边店的工程条件复杂多变,很多的坑需要亲身经历才能迈过。与居民楼距离、广告位展示、水、电、天然气这些问题都是必须考虑进去的,否则,可能一处小细节就能影响到整家店的经营。
秘籍三:不能赔本赚哟喝!不过盈亏都白费
包括井格在内,很多品牌都是由街边店起家之后转战商超的。然而,井格并没有完全把重心转移到商超,选择了商超和街边店两条腿前进的道路。
以井格在北京天通苑地区的两家店为例。天通苑属于大型社区,街边店开了一年之后,井格在距离其 800 米外的人流聚集区龙德广场再次开了一家商超店。距离如此之近,两家店的生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让街边店的营收提高了 10%。
(什么样的场景匹配什么样的消费需求)
这是为何呢?
首先,两边的客群是不一样的。商超是以去逛街的女性为主,街边店则是男性聚会居多。其次,在商超店排队情况严重的下,很多人就会选择到距离不远的街边店去消费,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街边店的营收。
不同场景的面对的客群特性是不同的。所以,选址重要的不是你选在哪,而是你选的地方能不能过盈亏,能不能盈利。过度的迷恋商超或者铺王,可能只是在赔本赚哟喝。何况一家生意不好的商超店并不能给品牌提供什么加分,只能给消费者留下坏印象。
商业的本质还是利益为上,连盈亏都过不了,何谈什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