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城讯连日来,随着昆明气温下降,市民倍感寒意,毛衣、大衣和靴子取代了裙子、短裤和凉鞋,火锅店、奶茶店等生意也逐渐变得火爆起来。10月12日,记者走访市区发现,随着寒意渐浓,市民的消费模式也开始转换,“暖经济”逐渐升温。
寒冷的天气,手捧一杯热饮,或是下班后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都是一件暖心暖胃的美事儿。晚上19时,记者走访发现,部分火锅店、奶茶店顾客比前段时间多,有些甚至还需要等位。位于五华区南强街的九街淑芬掌中宝串串店门前摆满了一排排凳子,坐满了排队等待的市民。火锅店内更是早已座无虚席,有的顾客吃得满头大汗,直呼过瘾;有的脱去外套,轻装“上阵”。
“这几天昆明很冷,店里的生意非常可观,晚上人多的时候都忙不过来。”九街淑芬掌中宝串串店店长赵宏阳介绍道。
“天冷了,我们都喜欢吃点热乎的,在网上看到这家店评价很好,下班后就迫不及待地和朋友一起约饭,我早早来排队都等了快一个小时。”在这家火锅店和朋友聚餐的顾客张丹告诉记者,秋冬季节,火锅是吃饭聚餐的首选。
南强步行街的部分饮品店也悄悄换下了冰饮宣传海报,取而代之的是热饮照片。霸王茶姬(南强店)店员告诉记者,这两天钟爱冰爽味道的果茶老顾客纷纷调转目标,又甜又热的奶茶订单接踵而至。
“因为天冷了,我们店里冰块的用量也会小一些。现在进店的大部分顾客都会选择奶茶、热拿铁等饮品。”霸王茶姬(南强店)店员说道。
随后,记者又对宝善街的部分奶茶店进行了走访,经过交流得知,无论是现场销售还是外卖订单,这两天基本以热饮为主,而各品牌也针对这一情况,推出了部分新款热饮产品。“厚芋泥系列、热板栗系列、麻薯系列等多种新品热饮是我们现在主推的款。”沪上阿姨店员王晶晶介绍。
掌上春城记者:孙浩、尹涵
责编:许妍茹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开业大酬宾,店铺饮品全部8.8折,部分可享受第二杯半价。”近日,昆明市呈贡区一奶茶店开业活动吸引消费者排起了一列长队。记者在呈贡大学城聚贤街看到,仅200米范围内就有20多家的奶茶店。“果麦”饮品店内,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一位在此排队买奶茶的女生对记者说:“我已经在这排队30分钟了,但为了喜欢的奶茶,再等上一会儿也不影响。”
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茶饮市场全面爆发,现制饮品门店数已超45万家,一年内陡增74%,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据《美团外卖奶茶真香消费报告》,2018年美团外卖奶茶订单量突破2.1亿单,奶茶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奶茶市场虽已接近饱和状态,奶茶店依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如此火爆的奶茶市场,商家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又有着怎样的生存之道呢?
年轻群体需求多 奶茶消费主力军
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什么?记者通过奶茶消费问卷调查得知,75.23%的奶茶消费者是90后群体。一家奶茶店老板告诉记者:“来我们店里消费的是大学生和这附近的居民,但主要还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现在的年轻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喜欢约上三两好友到奶茶店来,坐着聊聊天。”
在调查中,有6.42%的受访者不喜欢喝奶茶;0.92%的受访者从不购买;70.64%的受访者一月多次购买,7.34%的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进行奶茶消费。
在七彩云南第壹城一饮品店门口,记者看到两个女孩正拿着刚买到的奶茶自拍,她们告诉记者:“我们不是特意出来这买奶茶的,只是逛街刚好遇到,也喜欢他们家的味道就买了。”在被问到为什么喜欢喝奶茶时,一位姑娘笑着说:“因为生活讲究仪式感,喝奶茶就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呀。”
记者游走网红奶茶店,发现很多消费者,接过奶茶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发朋友圈打卡。
统计数据
精良制作引顾客 别出心裁做营销
奶茶的风靡与作为经营主体的商家密不可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的营销策略也逐渐成为其制胜的法宝。
丧茶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大多是追求潮流的年轻人,比较看重品质和服务,另外,独具特色的饮品名称也是吸引消费者的杀手锏,“像‘一事无成莉缘’、‘女友选了富二代四季春鲜奶’这些饮品名称就是奶茶店的特色。”
记者了解到,一些奶茶店会根据奶茶的季节性,不断创造新品,融合茶、奶、咖啡、果汁等,还会选择与外卖平台开通线上合作,在节假日推出折扣活动,以扩大销路。
益禾堂作为加盟店,最初在云南某高校开分店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比如推出拍照发朋友圈来获得特价饮品的活动,还采取了积分卡的方式,顾客消费满规定的数量可获得一杯免费的饮品,以此来带动多份消费。“最有趣的是推出的按键9秒挑战赛活动,只要挑战成功就可以免费喝一杯饮品,既好玩又能喝东西,吸引了很多同学加入。当天的客流量是平时的三倍多。” 益禾堂工作人员说。
原创奶茶店,能省去加盟费,但由于缺少品牌效应,取胜的关键在于口味和品质。云南民族大学的原创奶茶店主杨洋(化名)介绍:“为了使自己的产品独具口味,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奶茶的配方,前后试了一百多次才找到方向。像蛋糕奶茶、泰式红拉茶是我的独家秘方茶饮。”她还注重茶饮的口感和消费者的健康,利用鲜榨的果汁,加入蜂蜜水。
杨洋(化名)表示,原创奶茶店没有品牌效应,所以推广成为经营的重中之重。一开始她通过雇人发传单和特殊节日推出特价活动来扩大店铺的知名度,后期慢慢地有了口碑,老顾客带动下有了更多新顾客。她告诉记者,就目前大学生更热衷于点外卖的发展趋势来看,后期会争取开通线上外卖销售,以此增加销量。
卫生安全严把关 监督质量两手抓
此前,中国新闻社、苏州日报、腾讯网等多家媒体、网站都曾报道过顾客在奶茶中喝出蟑螂和苍蝇的新闻。一时,关于奶茶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成为消费者热议的话题,令奶茶爱好者惶惶不安。
“一杯奶茶=4.3罐红牛!”“喝一杯奶茶相当于吃下11块方糖”“一杯奶茶=5罐可乐=6包薯片”“奶茶并没有奶”……消费者经常听到这样的传言,很多人一直抱着矛盾的心态,一边喜欢着奶茶,一边担心着它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问卷调查中,有58.7%的消费者认为奶茶只是勉强卫生,为此,记者走访了呈贡大学城附近几家奶茶店。
在益禾堂奶茶店,承装容器都是独立密封的,整齐放在制作台上,并贴有相应的标签;食材都储存在冰箱里,并未暴露在空气中;制作台随时都保持干净整洁,工作人员制作奶茶时佩戴手套,垃圾桶也是密封加盖的。但蜜雪冰城、格斯蒂姆等奶茶店,存在工作人员未佩戴手套、垃圾桶没有加盖、抹布没有及时清洗的现象。
云南民族大学原创奶茶店主杨洋(化名)说:“要开一家奶茶店,首先是要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才能得以经营。”益禾堂的店员表示,他们会定期清洗设备和用具,时刻保持台面的整洁。
记者也在CoCo奶茶店的官网上寻找到了他们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执行标准,在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保持干净、场所设施保持整洁、食品原料采购必须索证三个方面进行制度规定,商家必须严格执行。
吃进嘴里的东西,食品安全一定要保证。云南民族大学原创奶茶店主杨洋(化名)告诉记者,连锁奶茶店的原料是由加盟公司统一提供的,而自营奶茶店则是自行去到原料厂找合作或者自行采买,自己选择合作的原料厂产品都是具有国家检验报告的。当被问及校方和政府的食品安全部门是否会定期来检查时,她表示,学校基本每天都会过来看看,食品安全部门也会隔三差五来检查。
针对卫生问题,记者也对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说: “我们会对奶茶店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校方的工作人员称:“所有原材料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进行核查,生产厂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经销商是否有营业执照,供应商是否有资质等问题,关于食品类的商铺,我们每天都会进行检查,进货的相关数据,都有记录。如有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会直接停止供应商的资质,对加工过程也是有控制的,若发现卫生问题,会责令当场整改,目前暂未发现卫生不达标的情况。”
工作人员
影响价格因素多 特色奶茶赢空间
“低风险、高收益、无需经验、一站式开店”的加盟宣标语,吸引很多人加入,奶茶行业不断壮大。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奶茶的定价一直受到消费者的诟病。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后,发现奶茶的售价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涉及原料成本、商铺地段等因素。
“在原料选用方面,最便宜的普通奶精一大袋有18-20公斤,可以做500杯,普通冷饮店三天一袋,生意好的话一天一袋。” 昆明道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此计算,商家一天的收入超上千元,一杯奶茶的利润相对成本来说是成倍数增长的,消费者难免将奶茶纳入“暴利行业”。
现如今,奶茶的售价已不止单单取决于原料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店铺租金等都影响奶茶的定价。昆明道夫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杯奶茶的价格,一般是原料成本的三倍,店铺在黄金地段则可以翻到四至五倍。”
在避风塘奶茶的加盟流程中关于利润与价格一项是这样描述的:以一杯500ML奶茶为例,所有奶茶饮品成本的价格区间在7毛至4块之间,大多数系列成本控制在2块以内,奶茶饮品利润高达75%以上。加盟店产品的零售卖价可以以当地的经济消费水平和针对的消费人群合理自定零售价格,总部提供建议参考卖价。
可以看出,奶茶的成本较为低廉,在制定零售价时商家有很大的自主权,地点和消费能力也成为了奶茶定价的重要依据,这使得奶茶的超额利润在不同的地点和消费群体之中都得以实现。
奶茶市场这块大蛋糕吸引来不少分羹者,行业早已接近饱和状态。“这条路上的饮品店,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快到我已经记不清以前这里曾经有什么店了。”市民张先生说。激烈的竞争之下奶茶店呈现出开张率、关闭率“双高”的现象,行业竞争形势严峻。
茶饮配方难以形成专利,一个爆款推出后整个行业都会纷纷效仿。新式茶饮在配方上淡化了茶的味道,加入其他配料加工混合后,普通顾客尝不出很大差别,靠产品很难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此外,为了获得顾客的青睐,各奶茶店也纷纷在味道、装修、价格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现如今顾客不仅追求奶茶的口味,还追求包装的精美、原料的健康、特色的装修等,奶茶行业不断地进化升级,如若跟不上潮流,则会被淘汰出局。
市场发展多样化 机遇挑战存其中
奶茶市场表面虚假的泡沫幻影之下,真正能够盘旋在风口之上的又有多少呢?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特点要求未来奶茶行业必须朝着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奶茶品牌都在致力于研发特有的饮品配方,表现自己产品的个性。“丧茶”的店主说:“加盟店都是有独特配方的,而且加盟店更具创新性,从奶茶的命名、包装到营销方式的选择都蕴含着原团队的独创色彩。”符合现代潮流的特色元素带给消费者优质的体验,才能使其在大浪淘沙中现真金,赢得奶茶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奶茶业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奶茶本身,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近日有“智能奶茶店”出现,一分钟可以做出3杯奶茶,目前虽然只有两种口味可供选择,但其高效快速免排队和人性化的点单选择,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这一人工智能运营模式若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势必会给奶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面对日渐饱和的市场、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以及人工智能与产业的融合,如何调整自身经营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美誉度等,成为奶茶从业者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奶茶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延伸阅读:
奶茶中的奶精是什么“精”?
根据《健康博览》2015年12期的科普刊文《奶精不等于反式脂肪酸》中介绍到:奶精不是乳制品,奶精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植脂末,其主要成分是植物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氢催化而成的氢化植物油。将普通的植物油从液体状态经过高科技制成了粉末状态;同时,为了使它口感更好、便于存储运输和冲煮,往里面加了一些添加剂。
奶茶中的“茶”添加剂过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人体每日摄入的反式脂肪酸量不超过2g。以每杯奶茶500g计算,每杯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05g-0.90g间,低于2g的限值,因此对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无需过度担忧。奶精的原料基本是60%葡萄浆、30%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稳定剂等,但是这些添加剂是保持在国家食品安全线以内的。
虽然奶茶的所有原料都不是有害的,但是对人的身体来说,没有营养价值。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做了奶茶健康指数的调查,上海市消保委专门组织了一次现制现售奶茶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有不少产品都存在着不小的健康风险。平均每杯奶茶含糖量33g,等于加了7块方糖。可见,一杯奶茶除了含有添加剂外,还有很高的糖分,如果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Q弹的珍珠加了胶质物?
国家食品监管局官网信息表示,目前只要是在正规的连锁茶饮品牌制作的“珍珠”,一般都是以木薯粉加上部分食品添加剂制成的。“珍珠”之所以会弹牙是因为木薯粉加入小麦蛋白后变得有韧性,而小麦蛋白除了小麦过敏的人不能吃之外,没有其他害处。
至于珍珠里的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凝固剂、稳定剂和增稠剂(芒硝、氯化镁、羧甲基纤维素钠),虽然听起来很不健康,但都是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来生产的,只要不是违规使用,安全性都是可以放心的。
记者 赵黎浩 通讯员 倪金香 金晓芬 王俊凤 魏晓露 许景 田入尹 李佳玉 李燕 刘金娇 梁瑞娟 赵婉廷 谷曼 摄影报道
>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最近
“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了”的话题
登上小红书热搜榜第一
11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姚女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其所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一点点”奶茶店倒闭了。同城其他“一点点”门店告诉记者,这家门店销售情况不佳。
在网友对一点点是否还受欢迎的争论下,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说明了一点点的困境:近三年门店数持续减少,尤其是新增门店数。
“一点点品牌太老了。”某百货上市公司招商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商场不怎么考虑开一点点了,在一点点和霸王茶姬之间,优选后者。
门店减少、新增门店持续收缩
多地一点点出现闭店情况
姚女士提到的已关闭的一点点门店,位于南充市顺庆区的核心商业区蓝光1227。“那块生意竞争大。”姚女士称。据了解,闭店的一点点门店旁边,开着古茗、茶百道等茶饮品牌,瑞幸也在打围建设中。
记者致电姚女士提到的门店,但被告知该电话已停止使用,记者随后又致电咨询同城市其他“一点点”门店,对方表示,该门店因合同到期,同时销售情况不佳,“入不敷出”,已经在10月底闭店。
社交媒体上,大连、苏州、青岛、合肥等地均有网友发帖称,当地有一点点门店关闭。记者在大众点评查阅网友提到的闭店门店信息,青岛莱西商业街店显示“歇业关闭”,其他店均未能查到门店信息。
小编在美团平台搜索“一点点”,查询到昆明有近20家门店仍在营业,另有4家门店显示“歇业关闭”。位于几个人流比较密集的商圈周边的店铺,如文化巷店、顺城店、南亚店、瑞鼎城店等,店铺评价的时间都停留在今年6月左右。
“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了”也登上了热搜。在相关帖子的评论中,有网友表示,自己大学时很爱喝,现在一年没点过一点点的外卖。不再点的原因包括“菜单不更新”“喝了睡不着觉”等。也有网友捍卫“一点点”,称其有很多死忠粉,并说出自己最爱的产品。
一点点是否还受欢迎虽有争议,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点点的门店数确实在变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门店超过4000家。据窄门餐眼,截至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门店数为3018家。
一点点的新增门店数也在减少。2019年其开店886家,月均开店超70家。但自2020年至今,一点点每年开店数量均呈下滑趋势。2020年至2022年,其开店数量分别为764、497、287家。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新开门店数仅55家。
一点点近几年的开店数量 图自窄门餐眼
成也奶茶,败也奶茶
网红奶茶鼻祖出现“年龄焦虑”
2011年,一点点以上海为起点进入市场,因其免费加料、台式奶茶味浓等特点受到大量欢迎。
2015-2016年,一点点开始走红,台式奶茶品牌、口味纯正、免费加小料、隐藏菜单等元素都让其成为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焦点。
因门店数较少、排队人数较多,职业奶茶代购也出现了。一点点、贡茶、COCO均在代购之列。在记者2018年进入的代购群里,出现得最频繁的品牌,还是一点点。
据窄门餐眼,也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一点点门店增长加快,2016年开始每月平均近30家新店开业。此后至2019年,一点点门店增速均在加快。2019年其开店886家,月均开店超70家。
在一点点高速拓店的同时,“果茶”出现了,代表品牌有喜茶、奈雪的茶。排队两小时的“盛况”出现在了喜茶门店,奶茶代购群里,喜茶也开始与一点点分庭抗礼。不少奶茶品牌纷纷加入果茶品类,有的甚至进行品牌升级后主打果茶产品。
如今,奶油顶、不加小料、讲究茶底的“鲜奶茶”获得追捧,代表品牌霸王茶姬来势汹汹。
在奶茶不断迭代更新的近十年,一点点虽然也拓展了果茶品类,推出了数款新品,但仍被不少消费者评论为“不更新”。其目前热销产品依然是十年前的四季奶青、波霸奶茶、红茶玛奇朵……
截图自一点点某门店外卖销量情况
也许,让消费者感受到“不更新”的不是菜单,而是整个品牌。
某百货上市公司招商人员告诉记者,商场在考虑奶茶店招商时,目前已经不太考虑开一点点了。“2016年、2017年一点点是个不错的招商项目,但现在一点点太老了,品牌有所退化。在一点点和霸王茶姬之间,会优选霸王茶姬。”该招商人员表示。
来源:都市时报、红星新闻
责编:苏昊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