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这个时候,我在石家庄火车站穿梭,记录那些为春运忙碌的人。今年的这个时候,我坐着高铁,从北京来到石家庄。去年采访过的铁路警察张鹏听说我来了,带着同事到站台接我。我伸出手想和他握手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下,一边伸手一边说:我做过核酸检测了。生怕我会嫌弃他。没有太多时间寒暄,我们一行十人登上中巴车去做核酸检测,就开始了我们这次石家庄抗疫支援报道。
照片里的姑娘叫张琪琪,是石家庄市平山县观音堂乡人。1995年出生的她,在石家庄市区和爱人经营着自己的餐厅。平常虽然很忙,但是却总会抽出时间,对着摄像头把美颜之后的自己,发到抖音上和朋友们分享。
疫情让她们家的餐厅停业了,她们把员工安顿在宿舍,她们两口子带着厨师、司机,给社区的工作人员,免费做盒饭,义务跑腿给邻居们买菜。她也会焦虑,餐厅虽然没有进账,但是每个月有九万多元的固定支出。她也会有抱怨,帮邻居买肉的时候多买了半斤八两,被邻居埋怨了好久,她就跑到抖音上抱怨一下:好人难做啊。
但是,第二天天亮,她还是穿上她那件鲜亮的黄色羽绒服,跑到菜市场去给邻居们买菜。她就像一个快乐的天使,发着光,把爱和温暖,用一包包蔬菜传递出去。
照片里的警察叫吴长龙(右),我写下这些字的时候,他正在发烧,在医院接受治疗。他和爱人郭江嫚(左)都是警察,在不同的岗位上坚守。疫情发生以后,所有的警察都要集中待命。夫妻二人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就义无反顾地上岗了。
在前期商量采访提纲的时候,同事李姝莛提醒,采访的时候,要注意捕捉孩子妈妈的情感变化。面对摄像机镜头的时候,郭江嫚和孩子视频连线,聊着孩子的作业和他画的画。视频录制结束了,她才放下端着的肩膀,轻声问女儿,想妈妈没有?七岁的女儿哇地哭出了声……
采访他们夫妻二人的时候,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跟我讲什么奉献和付出,就和我身边的同事和亲人一样,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他们就像一对刚强的天使,矗立在那里,护佑苍生。
照片里采集核酸样本的医生叫周丽娜,是石家庄市元氏县医院的护士长。她和医院的同事们,在两天时间里完成了全县的核酸检测工作。防护服穿脱麻烦,他们就少吃饭,少喝水,这样就可以少去厕所。天气冷了,就跺跺脚,腰酸腿疼,就伸伸胳膊舒缓一下。
核酸检测都是集中在村里的小学进行的。村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周丽娜就和同事一起走村串户,上门进行采样。
为了招待他们,村里一早就支起大锅,用白菜、豆腐和土豆,煮了热气腾腾的大锅菜。为了降低感染风险,他们只能在户外的寒风中吃饭。一边吃一边告诉我们,真香。这是医生左聪聪,她脸上还带着防护服留下的勒痕。她们就像带着温暖的天使,燃烧着自己,也温暖着无常的世间。
2021年1月7日,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街道国泰街社区工作人员李瑞芝,在组织群众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突感身体不适晕倒,再也没有醒来,享年55岁。2021年1月11日,石家庄市长安区跃进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兼书记李献忠因劳累过度不幸去世,享年55岁。
摄影:金良快
我采访过的特警吴长龙,发烧正在接受治疗。我们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如果他被确诊了,我该怎么办?后来更新消息,他是因为晚上执勤太辛苦,感冒发烧了。核酸检测也是阴性。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忽然意识到疾病和死亡离我如此之近。这些倏然而逝的人,生命中一定还有太多的美好值得留恋,还有太多的心愿没有完成,他们只是为了履行使命而置生死于度外……我们接过他们的使命,用我们的照片告诉大家:天使就在我们身边,那些在大灾大难面前,勇于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人,都是天使。
邢广利
2021年1月14日于石家庄
<>< class="pgc-img">饮创业必修课
>这是一本餐饮业真正可以全流程指导的行业实用手册。
本系列课程从开店准备、开店定位、店面选址、店面设计、菜单设计、餐饮营销、顾客维系、店铺管理、员工管理、盈利模式等10大章节全方位解读餐饮开店全部流程环节。
10大章节、近50个板块、500多个知识点讲透讲清楚餐饮开店过程会遇到的问题。
帮您解决开店、选址、设计、菜品、活动、拓客、管理、持续盈利等一系列问题。
一本餐饮从业者、餐饮创业者、餐饮投资者必备经典手册。
在本系列课程中,你可以看到诸如以下这类有趣的问题:
开店过程中必须小心哪些致命的坑?
餐饮行业的经典3大定位是什么?
如何做好店面三剑客?
适合你店面的动线设计是什么?
餐饮行业讲究的3大设计美学?
具有灵魂的菜单是怎样的?
太胖的菜单如何做瘦身?
顾客就爱听你讲故事。
餐饮营销核心3问?
留人如何留心?
点菜员不是服务员。
还可以看到以下这类总结性的解决方案:
好店选址的7大策略!
店面设计常犯的10种错误!
菜单吸客的8条技巧!
打造极致顾客体验的4个步骤!
老客户维系的5个常见的场景。
旺铺管理的3种思维。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5个策略。
好了,带着以上所述的问题,开始探索本书,寻找问题的答案吧!
本课程将以知识脑图、专题文档、音频、视频多种形式讲解,大家可针对性选择。
以下为本课程大纲,因涉及课程保密性,核心章节的子目录不做展示,仅展示章节标题名称。
第一章开店准备篇(3节课)
1.1.初识餐饮大环境
1.2.开店前必做的调查
1.3.开店常见的大小坑
第二章开店定位(5节)
2.1.客群定位
2.2.品类定位
2.3.菜品定位
2.4.服务定位
2.5.商业模式定位
第三章店面选址(5节)
3.1.好店的选址策略
3.2.选址3公里半径论
3.3.火爆的“奇葩”选址
3.4.购物中心里的选址
3.5.社区店面的选址讲究
第四章店面设计(8节)
4.1.顾客的“7秒定律
4.2.门面颜值不能少
4.3.店面三剑客
4.4.打造舒适的用餐环境
4.4.1.灯光设计的学问
4.4.2.色调搭配的妙招
4.4.3.不可或缺的背景音乐
4.4.4.空间布局
4.5.好的动线设计:让营业额翻一番
4.6.店面的设计美学
4.7.菜品的设计美学
4.8.服务的设计美学
4.9.餐饮创业者常犯的错误
第五章菜单设计(5节)
5.1.有灵魂的菜单才是好菜单
5.1.1.聚焦的品类:准确告诉别人你是做什么餐饮的
5.1.2.主打的招牌菜:让顾客知道餐厅的招牌菜是什么
5.1.3.招牌菜都应该有个好故事
5.2.好的菜单,胜过顶级销售员
5.2.1.洞察消费者
5.2.2.菜单吸客的技巧
5.3.菜单定价是门技术活
5.3.1.优化菜单结构、合理定价、提升利润率
5.3.2.定价小技巧
5.3.3.科学涨价,提升营业额
5.4.给你的菜单做瘦身
5.4.1.太胖的菜单,不健康
5.4.2.菜单瘦身遵循的原则
5.5.菜单如何与时俱进
5.5.1.结合热点
5.5.2.把握趋势
5.5.3.菜品迭代
5.5.4.参考顾客数据
第六章餐饮营销(9节)
6.1.餐饮营销核心三问
6.2.传单地推这样做才有转化率
6.3.打造与众不同的线下营销
6.4.餐饮文案营销
6.4.1.活动文案
6.4.2.菜品文案
6.5.破局微信营销
6.6.打造爆款营销
6.7.社群营销-提升回头客不二之选
6.8.餐饮如何做自媒体
6.9.小创意大生意的成功营销案例
第七章顾客维系(5节)
7.1.极致顾客体验的四个步骤
7.2.客群营销流程
7.3.会员体系怎么做
7.4.维系老客户的核心方法
7.5.应对顾客投诉最有效的几种方法
第八章店铺管理(10节)
8.1.旺铺运营3大思维
8.2.提升店铺翻台率的秘诀
8.3.点菜员不是服务员岗
8.4.店铺如何运营外卖平台
8.5.优化供应链-打造竞争壁垒
8.6.开源节流讲方法
8.7.成本核算:争取利润最大化
8.8.如何标准化“洗碗、擦桌子”这类小事
8.9.最具代表性的店铺类型分析
第九章员工管理(7节)
9.1.员工管理的“家”文化
9.2.留人更要留住心
9.3.餐饮选对人的策略
9.4.用90后的方式,招聘90后
9.5.效率提升一倍的五个策略
9.6.让员工当“老板”
9.7.管理者常犯的错误
第十章餐饮新探索(2节)
10.1.发展趋势的探索
10.2.盈利模式的探索
有「用」让你更自信,有「料」则能撩动每一个追求知识「价值」的你。
本课程由微网商学院&智库课堂联合打造的餐饮年度巨作。
一本餐饮从业者、餐饮创业者、餐饮投资者必备经典手册。
关注私信留言,获取整套课程的思维导图大纲
>温升高,风平浪静。
“雪龙”号进入太平洋,一路向南进发。船上的一切开始变为出海模式,从一开始的忙乱、兴奋,变为了井井有条,按部就班。
大家开始习惯了每日的“领队广播”和“船长广播”,接到通知,统一行事。 迅速穿上救生衣,到甲板集合,听从船员的指令进行消防逃生演习。
船上的所有科考队员还有个任务:帮厨。确定了帮厨名单,每次两名队员,定期轮班,要到厨房帮忙,为大家服务。
我也把带上船的器材、个人物品等等东西都做好了归置,免不了要把上船前发的装备都一个个试了一遍。印有国旗和南极科考队徽章的衬衫、冲锋衣,还有到了南极会穿的企鹅服。不爱拍照的我都穿上这些衣服拍了照片,也算完成了一次买家秀。
船上不鼓励大家用一次性杯子等塑料制品,不长记性的我又忘了带杯子去餐厅吃饭,最后只能用碗接了一杯咖啡喝,味道还挺别致。
下午整理了一会儿采访的提纲,写了一会儿采访素材。应该是昨天晕船睡太多了,今天并不犯困,也就没有午睡。也基本适应了船舱里摇摇晃晃的生活。
领队广播,下午4点在负一楼多功能厅开36次南极科考队动员大会。副领队魏福海给全体队员开了大会。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这是我们在南极考察期间的第一身份。”“这是国家队员的称号,我们在为伟大的祖国工作,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会上还讲了很多纪律,很多案例,很多注意规范,但魏领队这两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刻 。
突然意识到我也是“国家队”成员了,和各种国家队一样,我也代表中国。第一次觉得自己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第一次觉得一种不一样的骄傲和自豪。
会议结束后,是船长和领队组织的第一次集体聚餐:大闸蟹、三文鱼、酱牛肉、凉拌海蜇皮等,主食是饺子 。作为一个不爱吃饺子的人,客观评价:船上的饺子味道很不错。
船上有不少“老南极”,也有像我这样的新人。
在聚餐氛围的催化下,大家很快就熟了起来,相互介绍着自己。
“他随队去过二十几次南极”,“他曾经在内陆转越冬再度夏,一口气待过18个月”……我在一旁默默记下这些“国家队”队员们的名字,觉得这是最好的采访素材。
可能在他们看来,这只是最常规的工作而已。
会餐结束后,大家都走到了甲板上吹风。和刚刚离开上海已经微凉的海风不同,越往南走,离赤道越近,海风越湿润、温柔。
一抬头能看到无数星星,伴随着“雪龙”号拍打着海浪的声音。平静的夜晚,海浪,繁星……这是在大城市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奢侈体验。
“张医生,昨天晕船了吗?”我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也在甲板看星星的队医,一位来北京的随船队医。虽然看上去年纪不小,但他也是一个“新人”。
“没有,可能也是年纪大了,对晕船都不敏感了。”个子不高,但看起来很精神的张医生回答道。
“你是哪一年的?”
“我93年的。”
“那你比我儿子都小。”已经五十多岁的张医生感叹。
“您怎么想到这次来做“雪龙”号船的队医?“ 我的言下之意想说,张医生年纪不小了还这么拼。
“再干几年可能就要退休了,这样的机会难得,我申请了好几年了,就想去南极!”
抬头看了看星星,我回味着他的那句话:就想去南极。
我当时为什么要申请去南极来着?我反问自己。如果别人这么问我,我的回答应该也就是“就想去南极”啊!
明天去问问那几个“老南极”们,他们当初为什么想去南极呢?
“就想去南极”这五个字,或许是每一个中国南极科考队员的浪漫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