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美团“拼好饭”火了!8.3元我点了份烧鸭饭,收餐后一言难尽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着美团的「拼好饭」业务逐渐拓展到一线城市,这个在四年前上线的“省钱版”美团App终于火了。根据美团给出的数据,在经过四年的

< class="pgc-img">

着美团的「拼好饭」业务逐渐拓展到一线城市,这个在四年前上线的“省钱版”美团App终于火了。


根据美团给出的数据,在经过四年的测试与推广,拼好饭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日均外卖单量已达到约500万单,接近2023年第四季度的日均5700万外卖订单量的10%。而在2023年全年的外卖订单中,拼好饭仅占整体订单量的6%,增长明显好于预期的8%。


< class="pgc-img">

图源:交银国际预测


拼好饭成功的背后,核心因素其实就是低价。作为首次使用拼好饭功能的用户,美团给我的订餐价格普遍在10元以内。6.8元的脆皮手撕鸡饭还配卤蛋,7.8元的紫薯2鸡蛋火腿三明治,9.9元的窑鸡+主食,说实话,在点开这个功能区之前,我没想到这里面的餐点价格会如此的「震撼人心」。


用网友的话来说,「拼好饭」凭一己之力,把我的伙食费“砍”回20年前,更有网友戏称:“美团这是把拼多多的家给「偷了」,真正的拼团吃饭”。


外卖「拼团」,别让低价毁了口碑


美团是如何做到以如此低的价格,供应餐品的?抛开新手优惠不谈,美团的官方说法是通过与商家洽谈,通过费用减免、流量扶持等方式与商家合作,降低客单价的同时确保商家利益,并且通过整合订单配送的方式降低配送费用。


即使如此,这样的价格也显得有点过低了,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点了一份之前光顾过的烧腊店的外卖,一份烧鸭饭只要8.3元,而且不用支付配送费。


< class="pgc-img">

图源:美团


拼单的流程也十分简单,我原以为会需要手动分享链接邀请好友或等待路人加入拼单,但是从整个流程来看,更像是自动匹配或直接免单,只等待了不到5秒就完成拼单并开始分配骑手。


在拼单成功后,订单页面还会显示附近的官方拼单群,让用户可以轻松寻找拼友,就拼单体验来说确实不错,甚至比在「拼单」始祖拼多多上买东西的体验还要更好一些。


从配送时效来看,与普通外卖没有区别,从下单到送到手只花了25分钟,比预计送达的时间早了差不多30分钟。不过,就分量而言,确实是少了一些,只是并没有把一些边角料塞进来,而是还算不错的鸭胸部位。


< class="pgc-img">

图源:雷科技 注:避免引起不适,已打码


只是这份烧鸭饭似乎还附赠了一些“小小”的礼物,经过与同事的辨认和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一只“死于非命”的蟑螂。幸运的是,异物并没有藏在难以发现的地方,而是直接“趴”在鸭肉上,这让我在吃之前就发现了问题。


随后我在美团上进行申诉,退款的流程非常顺利,因为我的美团账户信誉良好,甚至无需提供证据就申请成功。在处理完订单问题后,我又找到了美团的人工客服进行投诉,客服确认证据后,很快就回复称会对商家进行处罚和处理,并主动提出赔付30元的补偿方案。

< class="pgc-img">

图源:美团


虽然外卖餐品的体验并不算好,但是美团的售后处理速度和客服反应速度都很不错,这里要点个赞,希望后续商家可以对店内卫生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虽然我相信这样的情况只是个例,但是却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过多的订单导致商家不得不提前准备大量餐品,并且随意地堆放在备餐区,甚至没有时间对即将出餐的餐品进行检查和密封。考虑到异物的显眼位置,只要店员在出餐前检查一下餐品,肯定会发现异物的存在。


之后我在网上搜索有关「拼好饭」的信息,发现并非只有我遇到类似的情况,实际上不少网友都吐槽「拼好饭」点的餐品分量比常规点餐时要少。考虑到通过正常渠道下单的话,相同店铺一份烧鸭饭售价是19.9元,而我只支付了8.3元,还不到原价的50%,菜量缩减也能够理解。

< class="pgc-img">

图源:美团


除了分量较常规点单要少之外,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对「拼好饭」的餐品安全质量感到担忧,觉得如此低的价格,很难想象商家要如何使用正常的食材盈利。某种程度上,这种担忧是正确的,减去人工、水电、平台及外卖员的分成,留给店家的利润可以说微乎其微。


所以,可以看到在「拼好饭」频道中,入驻的商家大多以烧腊、汉堡等预制菜为主,以广东为例的话,倒是还多了不少“窑鸡”“蒸鸡”等地方特色菜肴。这些餐品的特点是可以大批量烹饪且出品稳定,同时烹饪过程几乎无需干涉且对厨师水平没有要求,最大程度节省人工花销。


后续我又点了一份窑鸡,餐品与平常吃的就没有任何区别,可见餐品的质量终究还是看店主的良心,美团很多时候只能起到善后作用。


< class="pgc-img">

图源:雷科技


但是,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大过天,对于出现过卫生问题的店家,应该进行更严厉的处罚,让店铺自觉维护食品安全,才能避免因个人商家而影响美团外卖的口碑。


拼好饭,真的便宜吗?


虽然新手优惠期间的价格确实很低,但是在结束“新手优惠期”后,价格也是肉眼可见的上涨。在不做拼团任务领取新优惠券的情况下,客单价普遍上涨到了十多块。新手优惠时下单只需9.9元的窑鸡,第二单价格就上涨到16.7元,对比常规渠道便宜了大约5元,如果减去4元的配送费,那实际相差的价格仅为1元。

< class="pgc-img">

图源:雷科技 注:使用10元优惠券后左侧实付21.8元

随后我又对比了多个商家,发现不同商家的常规渠道与拼好饭渠道的差价区别很大,像窑鸡等餐厅,基本上价差都在1-2元左右。至于烧腊店、猪脚饭店的优惠力度则大一些,往往可以达到3-5元甚至更高,或许有人已经发现规律了,简单来说就是方便削减菜量的品类,往往会给出更优惠的价格。


与此同时,美团也在通过平台补贴的方式来降低价格,比如多人成团抢优惠券,通过拉新等方式都可以获得大额优惠券,甚至还有拉新提现的活动。此外,美团还通过与头部连锁餐饮企业洽谈的方式,推出多人团购等活动,只要用户凑够3个人即可享受团购优惠价。

< class="pgc-img">

图源:美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优惠方式是线下自取,用户可以下单后前往取餐点自行取餐,如果选择该方式,一般能够优惠2-5元不等,具体金额与店铺距离的远近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支付给骑手的运费补贴到餐费中,以此降低用户的花费。


整体来看,「拼好饭」的价格确实较普通渠道要低了不少,特别是一些小商家往往会给出非常优惠的价格,吸引顾客来换取平台补贴。可以说,目前的「拼好饭」渠道就是平台补贴与对商家、骑手的利润极限压缩,以此来确保消费者的付款低于常规价格。


虽然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是这种模式可以持续多久却是个问题,商家不可能一直扛着极低的利润经营,而骑手也会因为单量上升收入却下降而出现怨言。如何平衡商家与骑手的利益,并且确保消费者的体验,将会是「拼好饭」等模式能否继续维持低价的关键。


「拼一拼」的,不只是美团


拼团经济,已经成为现在快消行业最常见的促销方式之一,从拼多多到瑞幸,从美团到饿了么,品牌、平台都在押注「拼团」玩法,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用户,增加用户黏性。

< class="pgc-img">

图源:瑞幸


以美团的「拼好饭」为例,用户想要获得高额优惠,必须拉新或是开团拉人,如此一来就可以形成有效的传播裂变,提高美团的日常用户活跃数。饿了么也同样在推广类似的活动,在首页就能看到“拼团”,点进去会发现内容及玩法与「拼好饭」基本一致,我尝试点了一杯柠檬茶,整个拼团体验也与美团一致。


< class="pgc-img">

图源:饿了么


饿了么甚至将附近拼团、100%拼成券和官方拼团群在首页置顶,让用户可以方便地寻找拼团方法,提高拼团效率。而在价格方面,简单对比会发现,在除去新手优惠外,饿了么平台的价格要稍高一些,可能是补贴力度不同或者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外卖平台如今早已过了蓝海时期,对于很多人来说外卖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经济下行的当下,「拼团」不仅顺应了用户追求实惠的心理,同时也迎合了消费降级的趋势,所以才能成为社交消费的一种新形式。


然而,「拼团」的背后,却也暴露出外卖平台对用户增量和黏性的焦虑。最近两年,美团等外卖平台也在逐渐尝试一些新的服务,以此来更高效地利用庞大的运力。比如美团就与苹果合作,推出了小时达的送货上门服务,用户在美团合作商家里购买的手机、iPad等产品,只需要1小时左右即可送达,与顺丰的同城快递竞争。


与此同时,美团也在加大对互联网医疗和药品运送服务的投入,构建一个从问诊到买药送药一条龙服务的医疗服务体系。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团已经成为现代高速社会的基础,通过庞大的外卖员团队,为居民提供足不出户的便利生活。


现如今,美团已经成为外卖行业的第一大平台,并且还提供团购等多种生活服务,在通过「拼团」等方式进一步抢占市场的当下,美团或许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市场地位来引导整个外卖行业的向好发展,为商家、骑手和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及体验。


2024上半年,科技圈风起云涌。

大模型加速落地,AI手机、AI PC、AI家电、AI搜索、AI电商……AI应用层出不穷;

Vision Pro开售并登陆中国市场,再掀XR空间计算浪潮;

HarmonyOS NEXT正式发布,移动OS生态生变;

汽车全面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成头等大事;

电商竞争日益剧烈,卷低价更卷服务;

出海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品牌迈上全球化征程;

……


7月流火,雷科技·年中回顾专题上线,总结科技产业2024上半年值得记录的品牌、技术和产品,记录过去、展望未来,敬请关注。

|任彩茹

编辑|乔芊 杨轩

36氪独家获悉,美团外卖内部将“高性价比”确立为一个重要方向,在产品层面围绕该方向在美团外卖app内推出“省钱版”,它还有另一个说法叫“B版”。

该项目由外卖事业部产品负责人崔宇青负责,向外卖事业部负责人薛冰汇报。目前,“省钱版”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启灰测。

被灰测到的用户打开“美团外卖”app后,在首页金刚位下方除了普通的各项“筛选”功能外,还多了一个醒目的“省钱版”选项。点击“省钱版”后,其页面类似一个平行版的“新美团外卖”,各个套餐以商品流形式呈现,着重突出单个套餐的价格以及与普通外卖的价格比较优势。美团app的“外卖”板块也与之同步。

美团外卖首页“省钱版”位置及点开后的效果

“省钱版”的slogan是“精挑细选 好吃不贵”,这是美团外卖将低价进行到底的一个新动作。在此之前,“神抢手”、“拼好饭”都是其做低价的尝试,二者目前都以各项职能可闭环的项目组形式运转。

其中,“拼好饭”以价换量的成绩被广泛提及。根据美团在公开业绩会上的表述,截至2023年Q4,“拼好饭”的单量在外卖总单量中的占比为高个位数,部分城市的单量占比能达到25%,且预计未来占比将继续提升。今年“拼好饭”业务的增长依然持续,36氪此前报道,2024Q1其日均单量已接近外卖总单量的10%,迈向双位数,带动外卖该季度的日均单量同比增速超23%。

一位接近美团外卖的人士对36氪表示,“跟普通外卖的BD相比,拼好饭BD要好做很多,商家现在的参与积极性是有的。”华泰证券最近的研报也显示,拼好饭商家单量普遍增长30%以上。

消费趋势的整体变化似乎注定了“拼好饭”的增长。美团外卖追求订单量增长的前情是AOV(客单价)的下滑——据上述研报,2020年Q1至2023年Q4,美团外卖 AOV 在 52 元至 47.4 元之间波动,而2023年从一季度到四季度都呈现下滑态势,今年一季度同样有明显的下降。

2020年以来美团外卖AOV变化(来源:华泰研究)

在今年5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就低价趋势的应对举措向管理层提问,王兴谈到“消费者变得对价格更加敏感,这是一个确实的情况。”他肯定了“拼好饭”取得的效果,并重提美团当年起步期的“三高三低”原则,其中第一个原则就是“高品质低价格”,省钱版所属的“高性价比”方向就与其一致。

同样以低价为卖点,此次推出的“省钱版”与“拼好饭”相比,在供给上更进了一步。后者的参与方目前仍以小商家为主,连锁性玩家很少。而我们观察到,省钱版的供给会更多覆盖到大的KA商家,如袁记云饺、塔斯汀、海盗虾饭、如意馄饨等,以及银丝面馆、吴茂兴本帮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连锁餐饮品牌。

同一地点的“拼好饭”(左)与“省钱版”(右)的推荐商家类型不同

省钱版体现的另一个有趣变化在于,美团外卖正大力尝试“商品模式”。

过去,美团外卖一直以商家名称排序和推荐,但神抢手、拼好饭、省钱版,这几个新项目都以“商品”代替“商家”,以单品的形式完成所有展示。有接近美团外卖的人士告诉36氪,“今年这么重视商品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借鉴拼多多的爆品模式。”

对拼多多的跟踪和学习,在今天已经是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它极致且成功的低价心智既有重塑供应链的原因,也有赖流量分发规则和视觉呈现方式的配合。上述人士透露,美团外卖曾深入研究拼多多,且内部曾洞察到一项需求——用户在app内的实惠感不强。而如今在外卖以及整个美团的页面上,能直观看到许多关于“实惠感”的改变,商品模式对此也有加成。

比如,“省钱版”的商品会在价格下方标示“约省x元”,不少套餐还会直接标注其价格与“店内人均价格”的对比,这都是商家模式难以实现的效果。不止外卖,美团主站的“特价团”显示方式与“省钱版”极其相似,此外还有“百亿补贴”的专属推荐位,以及“你有xx元优惠券包待使用”的动画效果等等。

用户视角的“实惠感”之外,商品模式也会重塑商家端的流量分发逻辑。在传统的商家模式下,中小商家在品牌力、用户评价、广告投入等维度上都很难与同品类的连锁商家竞争,由此导致推荐排序毫无优势。而以“品”为单位呈现的商品模式,平台能给予低价商品更多流量,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商家获客,也能优化KA商家冷门商品的曝光,后续在广告收入层面会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若要将美团外卖彻底改为“商品模式”,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还有待验证。一位外卖用户对36氪表示,“商品流的页面让人很不习惯,毕竟大众对于“吃”的安全性和信任门槛远高于其他商品消费,而熟悉的品牌和店家正是‘安全感’的基础。”此前的拼好饭商品名称上大多不会标注店铺名,但省钱版在这个问题上有了优化,页面上的每个产品都会在名称前面加上品牌名。

作为美团的基本盘,外卖的增长焦虑并不低,而价格力换订单量是验证有效的。沿着这个路径来看,美团外卖对性价比的探索还会持续下去,这很可能会让我们看到一个跟拼多多越来越像的“B版美团外卖”。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红餐网

不确定时期,资本市场对餐饮的态度依旧保持谨慎。

据红餐大数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餐饮行业相关融资事件共发生了175起,与2022年的238起相比大幅减少,更远不及2021年。

不过,沉闷的市场中亦有亮色。西式快餐、自动化设备等领域获得融资的品牌数量有明显上升。

为什么有的赛道炙手可热?有的赛道却开始遇寒?餐饮投融资的逻辑又发生了哪些转变?我们尝试对2023年餐饮投融资事件进行盘点,以期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

01 持续降温,2023餐饮投资已愈发冷静

总体上看,过去一年,投资人对餐饮业的态度已愈发谨慎。反映到资本市场,行业投融资的降温就在意料之中。

以近三年来的餐饮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餐饮行业总融资金额超过400亿元。平均下来每天都有新的融资事件,茶饮、咖啡、快餐等赛道不乏大额投资案例。 但到了2022年, 融资情况急转直下。 该年全年餐饮行业融资事件仅238起,与2021年发 生的337笔融资相比,融资事件少了近百起。

根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餐饮行业相关融资事件共175起,与2022年相比,又有大幅减少。

从融资金额上看,2022年总融资金额不过300亿元,除未透露融资金额的案例外,过亿元的融资事件有28起。到了2023年,除未披露融资金额的案例外,亿元级别的融资案例也 仅20起,融资总金额约为43亿元。

这当中,粉面赛道的降温尤为明显。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里,粉面赛道仅产生了3笔融资,只有爆爆姐螺蛳粉、碗丰亭板面和粉大大3个粉面品牌获得了资本投来的橄榄枝。融资金额上,也都只拿到了百万元的融资。这一数字与两年前形成了鲜明对比。据红餐大数据统计,2021年,粉面赛道融资事件共21起;2022年,降至13起。

同样降温的还有烘焙品类 。

据红餐大数据统计,2021年烘焙赛道融资数量达到了16起,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略微降至14起,再到2023年,该赛道总计只发生了8起融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咖啡市场虽然火爆,但咖啡在资本眼中的光环已经开始有所消退,全年仍有27个咖啡品牌拿到融资,但咖啡品牌们拿到的总金额已经大幅降低,相比2022年下降了65.4%。

02 投资人的钱流向了哪里?

2023年,投资人为何而投?在对这一整年餐饮市场的投融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我们发现,以下四大趋势值得关注。

1、投向小吃小喝,“轻”“快”是关键点

高性价比,已经成为餐饮消费市场的主流,资本也同样对具有这类产品特色的品牌寄予希望。

2023年,获融资的餐饮品牌中,小吃、小喝类型占据了绝大一部分,小吃和饮品两大赛道共产生85起融资事件。

比如老韩煸鸡、夸父炸串、物只卤鹅、腿老大等都是主打小吃产品的品牌。舞莓娘、小咖主、星茵咖啡、茶百道、茶亭序等则专注于饮品赛道。

事实上,从近几年的投融资趋势来看,小吃小喝一直是资本重点押注的方向。毕竟小吃小喝类品牌,往往都是小店型、轻模型,标准化程度高,能够更快、更简单复制,利于规模化发展,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拿下万店王冠的品类。

而品牌一旦迈入“万店”,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都会是另一番天地,资本自然也就会紧盯这一潜力赛道。

2、“地方特色”“新中式”等具有差异化的品类更吸金

过去一年里,更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开始吸引资本的注意。 包括豆校长、八只 牛、京脆香、京腔调等 地方特色小吃都在去年拿到 了融 资。

“地方特色”之外,“新中式”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据红餐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包括山茶涧、汉唐序在内,共计有10余家新中式茶饮品牌拿到了融资。

在西式快餐领域,也有一批主打“中式汉堡”的品牌揽获了投资机构的芳心,包括林堡堡、奥丁顿、肯卫汀等。过去,很多人一直觉得西式汉堡味道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而中式汉堡之所以能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正在于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痛点,从堡胚、馅料入手,创新出了更适合中国胃的汉堡。同时,价格上又普遍低于西式汉堡,故而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总的来看,无论是新中式茶饮,主打“中式汉堡”的西式快餐品牌,还是高举地方特色的小吃,本质上,它们都是因产品创新、差异化而受到关注。

产品永远是餐饮品牌立足市场的基础,未来,餐饮行业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品牌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特色,也将很难在市场长期立足。

3、咖啡还有机会,差异化的咖啡品牌受关注

前面也提到,去年的咖啡赛道相较2022年已有所降温,但也不能由此就否定咖啡赛道本身的投资价值。

2023年,具有差异化的咖啡品牌,仍然得到了不小的关注。

例如,“将咖啡店开进大公司”的“小咖咖啡”,在选址上找到了差异,拿到了4.48亿元的融资。区别于开在写字楼、商圈的咖啡品牌,其开设了很多小店在国、央企一楼大堂,且主打自助鲜奶现磨咖啡;还有一年内获得两轮融资的星茵咖啡,主打茶咖,其将咖啡与中国茶文化融合,从碧螺春到西湖龙井到云南普洱,具备产品差异化。

星巴克CEO纳思瀚在202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当前的年人均咖啡消费量是12杯,日本是200杯,美国是380杯,中国咖啡市场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未来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国内咖啡产业规模可达3693亿元。另据Allegra Group旗下研究机构World Coffee Portal发布的报告,中国品牌咖啡门店数量在2023过去的12个月增长了58%,达到创纪录的49,691家。

成瘾性强、复购率高,可以预见,咖啡还是一个具有成长性的赛道。但在头部品牌激烈的价格战、规模战之下,未来只有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在夹缝中跑出来。

4、力争上游,盯上数智化

2022年,投资机构的目光已经逐渐投向上游。到了2023年,投上游的现象依然明显。

一批专注于研发、生产和运营自动化设备的企业,以及一些餐饮软件服务商获得了资本关注。

包括主营研发和生产商用服务机器人的普渡科技,在2023年获得两轮亿元级别融资;专注于连锁门店饮品设备的自动化升级的咖爷科技,也拿到了高瓴创投、前海仁智资本参投的近亿元天使轮投资。 为餐企提 供 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上游供应商 奥琦玮,在2023年5月获得了超5亿元的战略融资 。

从投资机构的视角上看,上游赛道往往具备了较高的技术壁垒,而且与前端餐饮品牌们做大众生意不同,主营业务以调味品、餐企服务、冷链物流、供应链为代表的To B生意近年来已经有摆脱“地域性”“小作坊”的趋势。

有投资机构也指出,“如今,产业资源加速向头部餐饮企业集中,同时,中国餐饮产业数字化进程也在提速。”在其看来,资本纷纷围绕提供数智化服务的企业押注并不意外。

结语

2024,已加速到来。此前,红餐网在与很多投资人交流后,大家普遍表示,2023年审慎、理智的投资趋势可能会延续到2024年。

毕竟,餐饮业的2024,大概率上可能仍会是:“总体艰难,局部灿烂”。这样的情势下,消费投资方也会更重视品牌的造血能力。

对餐饮品牌而言,则意味着要将更多精力放回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经营效率地提升等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做好这些会远比紧盯融资节奏来得更重要。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