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小年轻都是奶茶“狂魔”,明知道奶茶是垃圾食品,喝多对身体不好,可以一天不喝“浑身难受”。那么要如何减少或“戒掉”奶茶,介绍3个小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的小仙女,都是奶茶做的。累了、饿了、心情好、心情不好、没有精神、天气冷了.....都是喝奶茶的理由。coco、喜茶、茶颜悦色、……当红奶茶店的菜单几乎能倒背如流。
< class="pgc-img">>可是奶茶毕竟是垃圾食品啊,奶精、甜蜜素、塑料的产物,好一点的加了牛奶,差的怕是纯粹由一堆化学物质调制而出。奶茶中的糖分很高,喝一杯中杯的奶茶,其中的含糖量相当于五瓶可乐的含糖量。奶茶喝多了,摄入的糖分太多,不仅会发胖,还会对身体有害。
< class="pgc-img">>那么,如何成功戒掉了奶茶,以下是几个小妙招,来和我一起看下吧。
01 设定一个小目标
要成功“戒掉”奶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先确定一个小的目标,比如说这周有两天的时间绝对不喝奶茶。或者对自己说:“无人如何我都不会在某某奶茶店(平时买的频率较高的店)买奶茶。
一步一步慢慢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锻炼自己的“自控力”,培养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这样就有动力完成更有挑战的目标。
02 寻找健康的饮品替代奶茶
想要喝奶茶的时候,可以买果汁、牛奶等健康又美味的其他饮品代替,在家可以煮些银耳莲子羹、雪梨甜汤等等,好喝还美容养颜,办公室里可以常备些花茶、桂圆红枣茶之类。
用健康的饮品替代奶茶,让自己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感觉到它们能带来健康的体质,便不会老惦记奶茶了,或许还能主动拒绝其他垃圾食品。
03
最后,没文化多可怕!多学习健康、养生知识,了解奶茶的危害,远离奶茶,成就健康生活。
今,奶茶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饮品,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正所谓“奶茶在手,快乐我有”,工作烦闷时喝杯奶茶,能够帮助缓解压力;宅家追剧时来杯奶茶,美好生活更添惬意……
很多人虽然明白,从健康角度来看奶茶不是一个好选择,但实在难以戒掉这个“快乐源泉”。那有没有办法能稍微减轻点“罪恶感”呢?下面的5个技巧或许能帮上忙~
技巧1
选 “真奶”做的牛乳茶
市面上的奶茶种类很多,根据“奶”的原料,大致分为牛乳茶和非牛乳茶两大类。
牛乳茶:原料是低温奶、常温奶,奶粉、炼乳等“真奶”;
非牛乳茶:以奶精,也就是植脂末为主要原料。
植脂末一种食物复合配料,里面可能会有氢化植物油、酪蛋白之类的成分。
过去,一些非常便宜的奶茶为了压缩成本,可能还会使用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过多摄入对心血管健康等会有一定危害。不过现在正规连锁奶茶店,用的基本都是“0”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
为了安全起见,大家买奶茶的时候最好还是问一下用的什么原料,最好能选“真奶”做的牛乳茶。
技巧2
减糖或不额外加糖
有调查发现,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大约在25克左右。而糖摄入过多,除了易导致肥胖之外,还会造成牙齿损伤、骨质疏松、加速皮肤老化等。
现在的奶茶店,基本都有不同的甜度可以选择,建议大家尽量减糖,能接受的,自然是“不额外加糖”最好。
不过要注意,不额外加糖≠无糖,部分奶茶店的底料本身就有糖,很多配料里也会加糖。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奶茶明明没加糖,喝起来依旧甜甜的。
技巧3
巧选配料
奶茶店里的配料五花八门,怎么选真是一门学问。
奶盖——一般包括奶油、牛奶,有些会加芝士,脂肪含量很高,并且大部分是饱和脂肪酸。有的还加了糖浆、海洋之类,热量也很高,一份或能达到120千卡以上。
珍珠、波霸、西米、燕麦、红豆、芋圆、芋泥——都是淀粉类,可视为主食,一不小心加太多,不仅奶茶可能变成粥,热量也会“蹭蹭地”涨上去。
布丁、仙草、龟苓膏——都是靠琼脂、卡拉胶等食品添加剂凝固,因为制作过程中会加一定的糖,热量通常在中等水平。
椰果——奶茶店中所用的椰果,基本是以魔芋、明胶制成,膳食纤维较为丰富,热量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要加配料优选椰果、布丁、仙草、龟苓膏;点了蒸煮、波霸这些淀粉类的配料,记得主食减量;奶盖还是少吃为妙。
技巧4
喝“对”时间
奶茶中也含有咖啡因,而且量还不少。上海市消保委曾经购买了51杯奶茶,检测了其中的咖啡因含量,发现:含量最高的是一款拉茶,咖啡因含量高达428mg,相当于4杯咖啡或8罐红牛的咖啡因含量;其次就是几款丝袜奶茶,含量也都超过300mg。
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要少喝或尽量不在下午、晚上喝,以免影响睡眠,孕妇、儿童、老人更要注意。
技巧5
在家自制奶茶
在家自制奶茶,放什么原料、加多少糖都可以随心掌控,喝得自然更健康。
丝袜奶茶
奶味浓香,茶味醇厚,搭配咖喱鱼蛋、菠萝油等港式小吃,爽口解腻,美味加倍。
新疆奶茶
满溢的奶香与清幽的茶香完美融合,每喝一口,都让人仿佛置身新疆大草原。
鸳鸯奶茶
咖啡与奶茶相互衬托又完美结合,醇香的口感在唇齿间蔓延,提神醒脑,回味无穷~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炎夏日,呼朋引伴点上一杯冰凉奶茶续命,已经成为你我的日常必备。
但一口接一口的香甜奶茶与Q弹珍珠,却在不经意间增加卡路里和糖分的摄入量。
?:soogif
>那么要如何在炽热的夏季里开心喝奶茶,还能保持身材呢?
让我们跟着嘉会临床营养服务的营养师一起来了解奶茶组成,在今夏做一个清甜女孩吧!
奶茶不只是“茶”+“奶”?
我们都知道:“奶”是健康的,“茶”是健康的,为什么变成“奶茶”就不健康了?我们手上那杯奶茶里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一般来说,市面上贩售的奶茶主要含:
茶汤(茶粉)
茶精牛奶
奶粉
奶精糖水
WHAT?
原来,不是所有的奶茶都是由茶和奶构成的。
我们以为香香的茶味,原来是出自茶精;浓醇的奶香,则是因为加入了奶精,也就是含有更多脂肪的植脂末(植物性奶油)。
通过茶精、奶精与糖水的组合,不仅达到与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奶茶”相同口感的目的,甚至更让人着迷!
?:soogif
>喝奶精奶茶=喝脂肪?
提到奶精,大家就会直觉反应“艾玛!好不健康。”其实,利用奶精来调制奶茶并不危害人体。
真正对健康有影响的是在制作奶精的过程中,出自其主要原料——氢化植物油在加工制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
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因此紧张兮兮。
只需要克制以及留意自己的摄入量,像是世界卫生组织 2003 年建议按照成人每天需要 8400 千焦的能量基础值来换算的话,大约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不超过 2.2 克的反式脂肪酸。
如果你今天忍不住点了杯奶茶续命,那就别再贪心搭配甜点了!因为,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添加氢化植物油制作的食品有很多,例如:饼干、炸薯条、巧克力、冰淇淋、烘焙食品等。
当长期摄入过量反式脂肪酸,那可是会相对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哦!
< class="pgc-img">?:pexels.com
>“少冰3分糖” 微甜又养生?
另一构成奶茶的主要原料:糖。一般添加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糖浆、枫糖浆、蜂蜜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应该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那么一杯奶茶里含糖量是多少呢?
假设我们以每块方糖4克计算,一杯普通全糖奶茶的含糖量可高达14块方糖,也就是56克糖。
区区一杯奶茶就可以达到你一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就算是3分糖也还是逼近建议摄入量的极限。
< class="pgc-img">?:pexels.com
>与此同时,你的一天也会摄入别的含糖食物,因此,要学习如何节制控糖,否则长期累积下去,你的身体健康可是会受到影响~
灵魂拷问:还能喝奶茶吗?
体感温度飙破40+的夏天,冰奶茶的诱惑力确实很难抵挡,加上不停窜出的新晋网红奶茶店铺......让人忍不住仰天呐喊:
“难道就不能喝奶茶了吗?”
还是可以哒~只是建议你可以选择健康的喝奶茶方式:
< class="pgc-img">选择无糖或少糖
选水果茶或纯茶,尽量不加奶盖
选择新鲜茶、加鲜奶的奶茶铺
少放珍珠或不放珍珠
自己做!在家用茶叶和奶自制奶茶
?:soogif
>…
附录1
少吃糖、抗糖化=少女感维持?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为什么那些30+岁依旧在舞台上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她们维持少女感的“不老”秘诀是——“戒糖”。
“抗糖化”,是近年来大家所关注的一个受争议的话题。有研究指出,皮肤老化与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有关。[1]
因为皮肤的主要结构分子是由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组成。当碳水化合物消化后产生的葡萄糖或果糖与体内的蛋白质共价时,就会发生糖基化,出现糖基化终末产物也就是AGEs。
糖基化会让皮肤长期处于炎症的状态。摄入过多的糖分,胰岛素会大量分泌,身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影响了皮肤的油脂和角质层。看起来整个人状况就不好、显老。
同时,AGEs如果大量蓄积在体内,不光是对皮肤有影响,也会对骨骼、血液、血管和大脑有所影响哦!
-
参考文献:
[1]Changwei Cao, Zhichao Xiao, Yinglong Wu, and Changrong Ge,<Diet and Skin Ag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Nutrition>Nutrients. 2020 Mar; 12(3): 87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146365/
< class="pgc-img">
李家璐, MS, RD, CDN
>李家璐来自香港,获取了纽约大学营养与食品研究学士学位以及临床营养学硕士学位,具有美国注册营养师、纽约州营养师执照、中国卫生部营养师职称及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资格。李家璐从事医学营养治疗9年多,专精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癌症、 胃肠道疾病、孕期营养、体重管理、饮食失调和食物过敏等。她为患者提供以循证为基础的专业营养建议, 使患者达到营养均衡、 提高生活质量。加入嘉会医疗之前,她经营管理纽约市一间私立营养中心,提供一对一营养咨询服务。她也专精于烹饪, 是一名曾在纽约市Natural Gourmet Institute受过专业训练的厨师。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由嘉会医疗医疗团队撰写并审核,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