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火锅店“辉哥”火锅曾在上海爆红,门店开遍全国各地,一度被称作“明星最爱的火锅店”。近年来店铺营收下跌,门店数量不断减少,截至2023年底,仅剩在大本营上海的9家门店,其中包括4家“辉哥”火锅及5家“小辉哥火锅”。其母公司龙辉国际控股(01007.HK)昨日股价“闪崩”,收盘跌超90%之后,今日股价继续暴跌。截至8月8日16时收盘,龙辉国际控股股价报收0.255港元/股,跌幅26.09%,总市值仅剩4299.12万港元。
连年亏损,总资产仅剩0.45亿元
龙辉国际控股主要从事火锅餐厅业务,旗下拥有“辉哥”及“小辉哥火锅”两大品牌,“辉哥”主要以高收入群体为目标客户,“小辉哥火锅”则主攻中等收入群体。2004年在上海开设首家“辉哥”火锅店,自2010年起扩店至北京、深圳、南京、杭州。“辉哥”火锅曾红极一时,201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火锅品牌,“小辉哥火锅”在2017年获评中国火锅百强企业。
据“小辉哥火锅”官方公众号2017年5月文章介绍,辉哥火锅在全国拥有上百家门店,员工规模达到3500人左右。2020年,门店数量减少至25家。龙辉国际控股最新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餐厅数量跌至9间。
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龙辉国际控股营收暴跌,从2019年的4.19亿元跌至2022年的0.72亿元,2023年总营收小幅回升至0.82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常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亏损0.62亿元,2023年亏损0.14亿元,龙辉国际控股表示,2023年亏损减少,主要因为疫情后客流量回升,以及关闭3间表现欠佳的门店。
龙辉国际控股的总负债长期处于高位,2023年负债总额扩大至2.36亿元,总资产仅剩0.45亿元。资产负债率524.44%。
“2023年对全国餐饮企业而言依旧是漫长的寒冬。三年的新冠疫情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对本集团的业务发展冲击巨大。”龙辉国际控股表示,为保存持续经营能力,过去三年间关闭了一些店铺,同时也遣散了相应的员工。数据显示,2023年员工净流失率25.5%,有82名员工离职。2021年至2023年,共减少482名员工。
龙辉国际控股强调,员工缩减计划完全依据《劳动合同法》进行,绝不存在任何欺压员工或拖欠薪酬。相对于关闭的店铺和业务规模,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员工人数。此外,公司新增人事部指引,待业务好转时,被裁员工有优先录取权利。配合弹性员工配置和提高成本控制效益,2023年开始,公司聘请兼职员工,主要负责餐厅前线工作。2024年继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包括谨慎的业务规划、酌情关闭表现欠佳的餐厅以及密切监控营运开支。
股价涨幅超5倍后“闪崩”
最新年报显示,罗申美会计师事务对该龙辉国际控股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独立核数师报告,报告中指出,2023年该集团净亏损约0.14亿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1.92亿元及1.90亿元。截至2023年底,总借贷约0.23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2.8万元。该情况显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
近两年,龙辉国际控股股价一直维持在低位,今年3月底以来,该公司股价迎来一波上涨,并于4月起持续拉升。自4月2日至7月26日,股价涨幅超5倍,7月26日,涨至4.74港元/股的高位后便开启跌势,8月7日股价“闪崩”后,回吐了近4个月来的全部涨幅。
消息面上,6月26日,龙辉国际控股发布公告称,按配售价每股配售股份0.48港元,配售股份6322万股,成功配售予不少于六名承配人。占配股后已发行股本约37.50%。拟将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的2590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债务及利息开支,并将290万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8月2日,龙辉国际控股公告称,公司与FrontiumLabsSdn.Bhd(合作伙伴)订立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内容有关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应用、餐厅数据收集、大数据分析及商业智能以及与餐饮分部有关的芯片组开发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双方将合作开发及营运用于餐饮业务的芯片组及软件,以促进集团的业务;及向集团提供上述芯片组及软件数据的全部存取权及控制权,而公司同意向合作伙伴提供资源及数据,以供开发芯片组及软件和测试个案使用。
记者:刘瑾阳 编辑:曹梦佳 校对:刘恬
子郭某可以说把卖发票的生意做到了“极致”。他从多家餐厅购买真发票,然后私刻餐厅的印章,自行打印酒水单、结账小票等,制作全套的报销凭证,出售给一些医药代表。记者今日获悉,郭某因犯非法出售发票罪被西城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向他出售发票的多家餐厅工作人员也相继获刑。
郭某在西城区开了一家公司,雇了几个员工。公司的业务除了出售餐饮卡之外,就是卖发票。
通过朋友介绍,郭某认识了一些餐饮公司的销售经理或管理人员。在接到客户的“订单”后,他先以发票金额8%到10%的价格从这些餐厅管理人员手中购买真发票。而郭某的“服务”还不止提供发票这么简单。一些公司财务制度严格,除了发票之外,报销人还需要附上就餐的刷卡小票、酒水单等一起入账才行。郭某在提供发票的同时,还能提供完整的就餐凭证。
员工们说,郭某每天会给大家下达任务,让员工按照其提供餐厅的名称、就餐人数、金额以及时间等制作流水单。员工们甚至还要费脑筋,按照郭某提供的餐厅点菜的模板,编出与发票金额对得上的菜单来,然后再盖上郭某买来的假餐厅印章。最后,他们再用客户的银行卡在公司的POS机上刷卡,得到刷卡小票,这样才算形成一套完整的报销凭证寄给客户。
郭某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医药代表,而他也因为卖发票在圈里颇有些名气。有需要发票的医药代表只用将银行卡交给郭某,并说明用餐金额和人数,其他的事就不用操心了。通常三四天的时间,就能拿到发票、pos单、点餐单等全套报销凭证,而且报销顺利,从没出过问题。郭某会在扣除发票金额的20%后,将刷客户银行卡的余款返给医药代表。
去年1月20日,警方接到匿名举报后,到郭某的公司进行调查,起获伪造的印章270枚。紧接着,郭某主动投案,其公司员工张某以及多家餐厅的管理人员也陆续被警方传唤调查。
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上已经公开的两份判决文书显示,郭某从孔乙己餐厅(8号公馆店)销售经理叶某处购买200余张、面值76万余元的增值税普通餐饮发票后向外出售,从辉哥火锅(8号公馆店)店长李某处购买300余张、面值104万余元的增值税普通餐饮发票后向外出售。北京大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某也向郭某出售了150余张发票,面值47万余元。
西城法院审理后认为,郭某等人非法出售增值税普通发票,危害了国家税收征管制度,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出售发票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郭某的员工张某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三名餐饮公司工作人员被判从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罚金1万元至拘役3个月,缓刑4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不等的刑期。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刘丽熬过了漫长的6年停牌期后,大庆乳业于7月6日终于复牌,但是复牌首日股价下跌近九成。此次复牌,大庆乳业这个上市公司平台将不再是一家乳制品企业,而是被龙辉国际餐饮管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辉国际”)借壳,其主营业务是火锅连锁业务,复牌后的股价表现也为龙辉国际的市场前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成立于1970年的大庆乳业是一家成立时间较长的地方性乳企,“大庆”、“爱美乐”、“仕加”等奶粉品牌曾经是该公司主要产品。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后大庆乳业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通道,但是到了2012年却戛然而止。2012年3月29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审核上一年度财务时发现,前任核数师发现潜在违规事项,由于此信用问题,大庆乳业于2012年3月22日起在港交所停牌,这一停就是六年。
停牌期间大庆乳业曾经几度重组谋求复牌,但是一直未成功,直到遇到龙辉国际。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粤式火锅的餐饮企业,旗下拥有“辉哥”、“小辉哥火锅”等品牌。按照大庆乳业曾发布的公告,大庆乳业将斥资5.18亿港元收购龙辉国际,同时以1元价格出售旗下乳制品相关公司,彻底剥离乳业业务。此后,大庆乳业的主营业务也将从乳业变更为餐饮业,龙辉国际实际控制人洪瑞泽及其一直行动人成为大庆乳业新控股股东。换句话,龙辉国际将借壳大庆乳业完成上市。大庆乳业也将更名为龙辉国际。
有关龙辉国际所处的火锅市场,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火锅餐饮市场总收入由2014年3167亿元增长至2017年4362亿元,预期在2020年收入增加至5843亿元。2017年火锅行业营业额约占整个餐饮行业总营业额的20.5%。
再看主营粤式火锅的龙辉国际自身的经营状况,该公司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7.16亿元、7.07亿元和7亿元,分别以1.2%和0.9%的速度下降,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3654万元、3850万元以及2565万元,以5.3%和33%的速度下降。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中表示,中国有着巨大的餐饮市场规模,但是其中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也在众多行业中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食品安全问题、供应链长等客观潜在风险的存在,使得同行业内的酒产品、休闲食品等相对而言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大庆乳业停牌时,股价为1.68港元。在复盘第一天以0.29港元的价格收盘,而此前将通过配售及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进行支付的发行作价定为0.1025港元/股。对于投资者,复牌一定程度上存在利好空间,但是从股价表现看,投资者还是未能如愿解套。
大庆乳业复盘第一天股价下跌超八成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朱丹蓬在分析中指出:“此次股价大跌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庆乳业被借壳嫁接到了充满不确定性、市场预期不够明朗的餐饮行业。一般而言,不提倡借壳上市这种形式,餐饮企业还是要将重点放在夯实企业业务基础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