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红书学健康喝奶茶”,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在小红书,不少年轻人乐于点一杯健康奶茶,既要口感好喝,也要低卡控糖。有网友热心普及健康攻略和点单对策,表明“没奶茶不行,但追求快乐之外,也要努力兼顾健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一方面,年轻人对奶茶的热爱有增无减,新茶饮市场规模仍在稳定增长;
但另一方面,“不健康”已经超越“热量高”,成为奶茶消费时的主要纠结因素,甚至因为担心不健康,而选择减少消费次数。
< class="pgc-img">>换言之,健康已经成为奶茶消费的新刚需。
在奶茶领域,老生常谈的“健康”有哪些新趋势?年轻人的奶茶健康观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基于新的变化,品牌又有哪些新动作?《DT商业观察》从数据角度来一探究竟。
年轻人追求的“奶茶健康”,究竟是什么?
人们对奶茶的态度,走过了一条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必经之路。刚开始为满足口感、饱腹等生理需求,到后来追求情绪、精神等更高层次的满足。
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年轻人对茶饮健康有了更多元要求。不仅要无糖真料的健康功效,而且要要抚慰舌尖的风味好喝。
《DT商业观察》基于社媒讨论,看到4个奶茶健康的新趋势。
趋势一:原料要“真",少一些添加剂
在历经粉末冲泡、珍珠奶茶等版本的迭代后,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原料。
对冲泡速溶PTSD的年轻人,在奶茶健康方面最大的诉求不是0糖,而是“无添加剂”。
《2023现制茶饮行业市场机会点研究报告》显示,“无添加剂”占据现制茶饮健康化关注的首位,超过了低卡和减脂。
2024年,《每日经济新闻》的3·15新茶饮问卷调研结果表明,54.1%的调研对象有“真奶,0奶精/原叶茶,0茶粉”的需求,超过40%的调研对象“对0反式脂肪酸和可选择少糖无糖选项”的产品更青睐。
< class="pgc-img">>奶茶常见的不健康添加剂,有植脂末、奶精、香精、果葡糖浆等,它们被称为奶茶界的“科技与狠活儿”。
比如植脂末是一种仿乳制品,用来增加奶香味,是替代鲜奶的主流选择。人工香精、速溶茶粉、果葡糖浆常用来替代茶叶、真果、真糖,主要给饮品增加茶味、果味,让口感更好。
换句话说,奶茶里放入不健康添加剂的重要原因,是“原料不够真”。
这种趋势下,原料“够真”成为新茶饮品牌的关键承诺。
虽然有些茶饮品牌进行了原料升级,宣传做到了产品“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但依然存在香精、果葡糖浆等不健康原料。
而近期喜茶根据十多年的品牌产品要求,提出一个被称为最严格的“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新茶饮要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为原料现场制作,产品必须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
在头部品牌的带动之下,新茶饮争相提倡真奶等原料,主打“纯天然、0添加”。
趋势二:不仅要低糖,还要好糖、慢糖
真材实料之外,“低糖”成为年轻人健康需求的默认标配。
美团外卖的数据显示,在茶饮消费者画像中,北上广深客群选择“正常糖”的仅占四成左右。少糖、微糖等选项,成为主流选择。
不止如此,年轻人对糖的要求变得更高了,不仅希望含糖量低,而且关注糖的种类、升糖指数(即用来测量/判断一种来源的碳水化合物会多快被身体消化并吸收进血液里的指标)。
在小红书,“升糖指数”话题的浏览总量已飙升到3000多万。“糖”的未知含量,成为焦虑来源。年轻人希望得到糖的知识科普,也想避免遇到“健康刺客”。
< class="pgc-img">>而果葡糖浆(即由果糖和葡萄糖组合而成的混合糖浆)是现制茶饮中的常见糖,主要为产品提供甜味、带来风味和质地。
不过研究表明,如果过量摄入,会增加长胖风险,还会增加患脂肪肝、2型糖尿病和痛风的风险。
为满足年轻人的控糖需求,新茶饮品牌推出不同的控糖策略。常见的做法是,从各种维度进行减糖、使用天然代糖。例如喜茶率先推出低卡甜菊糖替代蔗糖,奈雪的茶、乐乐茶等推出过更换0卡糖的选择,茶百道则官宣小料降糖。
与“单纯使用代糖、用好糖”不同,如今喜茶开始对天然健康的代糖类原料,进行产品开发。
比如推出自研低GI糖原料“慢糖”。这款慢糖加入了L-阿拉伯糖调味糖浆,由L-阿拉伯糖与真蔗糖定制配比而成,口感上接近“自然甜”感、不损风味,又让升糖更缓、负担更轻。
消费端的控糖风潮,倒逼茶饮品牌做出变化,催生了创新。茶饮品牌也用自身的卷,培养“健康用糖”的消费认知,拉高了消费预期和行业基准线。
趋势三:要健康,也要好喝
如今的年轻人,擅长“既要又要”,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的价值。
对奶茶的需求同样如此,健康低糖的同时,口感口味也要好。
在小红书上搜索“奶茶健康”,《DT商业观察》发现主要有两类帖子:一类是分享自己DIY的养生奶茶,还有一类则是推荐某款热量低、轻负担的现制茶饮。
但无一例外,健康之外,奶茶的口味不能差——“好喝”这个关键词被提及频率最高。
< class="pgc-img">>基于这样的趋势,新茶饮品牌着力平衡口感与风味,做出一杯低热量、低脂、控糖的好产品。
喜茶就提出过“健康也好喝,科学可持续”的理念——从原料到配方、摄入到吸收,平衡好口感与健康,也力求科学可持续控糖,创造一杯健康好喝的果茶。
这种建立在口感与健康基础上的产品创新,成为新茶饮的共同追求。
趋势四:奶茶搭配运动,成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
曾经,一杯奶茶是上得了台面的快乐单品,也是聚拢谈资的社交货币。想宠爱自己时,喝一口解压续命;组队点单找搭子时,能形成一段微妙的人情关联。
现如今,一杯健康奶茶,正从日常化饮品变成一种身体力行的生活方式。
从小红书热门笔记可以看出,运动过后手持奶茶的拍照分享,日渐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符号。
最时髦的年轻人,开始期待让奶茶成为饮食的健康搭子,平衡“重度茶饮爱好者”和“健身初阶爱好者”的身份标签。有人希望“从饮食到运动,重启自己更轻盈饱满的健康版本”。
< class="pgc-img">>(图源:小红书截图)
有需求,就有回应。喜茶强调“轻盈轻负担”,邀请健身博主帕梅拉担任健康推荐官;其他茶饮品牌开始注重“清爽低负担”,让自己成为健康选择。
在消费趋势的推动之下,头部茶饮品牌对“自家奶茶=健康生活”的心智抢夺,开始显现。
茶饮健康观进阶,是消费意识与品牌的“合谋”
消费者的奶茶健康观念是如何形成的?《DT商业观察》经分析发现,这是品牌与消费者共谋的结果。
一方面,健康意识不断觉醒。社交媒体上奶茶推荐、热量糖分测评的帖子热度越来越高,年轻人在用实际行动,为健康奶茶投票。
另一方面,更多茶饮品牌开启了健康化的动作。
《DT商业观察》进一步梳理了茶饮品牌的健康化举措,看到其中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
< class="pgc-img">>第一阶段,鲜果真奶的入门级玩法,要求真材实料。
彼时,新鲜、真材实料成为现制茶饮品牌的立身之本。喜茶率先推出真奶、真茶、真果产品,打破原有的“粉末”冲泡时代,俘获年轻人。
第二阶段,公开原料配方、成分热量等关键信息,进行透明化溯源。
喜茶事无巨细,公开了配方原料、营养成分、原料溯源信息,还包含了热量计算和营养成分等检测详情,让消费者对原料、热量有直观感知。
霸王茶姬将热量成分,以参数化、可视化的方式印到杯体上;茉酸奶选择贴出成分表。
这种公开溯源和成分标识,是一种产品底气。同时表明,新茶饮品牌越发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打破信息壁垒,让消费者低心理负担地喝一杯奶茶。
第三阶段,升级到一条“建立健康标准”的话语权争夺之路。
现制茶饮健康化的本质,是品控与供应链能力的比拼,也是对健康标准话语权的抢夺。各家品牌希望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来推动品类进步。
例如喜茶在自研上下功夫,以自身十多年的产品品质要求为基础,开创性提出四真七零的健康茶饮标准,就是这方面的发力。为此,喜茶把标准规定得更为严格,基本涉及到消费者关注的主要原料的健康问题。
这一标准,之所以由喜茶提出,是因为它作为新茶饮健康化鼻祖,在行业和消费端有健康感知和专业认可度。
NCBD数据显示,2024年新茶饮品牌排行榜中,综合“消费者满意度、网络情感、企业实力”等维度评比,喜茶以88.9分位居TOP1。
< class="pgc-img">>社媒评价也在佐证这一点。从小红书“喜茶”相关的笔记高频词来看,年轻人喜欢喜茶的主要原因有三点:联名周边有趣、口感风味在线、真材实料且能控糖。
无论是“从一杯多肉杨梅,喝到真杨梅”的惊喜,还是对喜茶茶香的偏爱,甚至是“减脂人选择一杯低卡喜茶”的意愿……这些真实评价和信任,与喜茶产品的严标准息息相关。
< class="pgc-img">>由此可见,一直秉承健康标准的喜茶,和年轻人对奶茶的期待,是双向奔赴的。
当年轻人谈论喜茶,除了讨论好喝的产品、好玩的联名周边,还有一个新Title 是:真材实料、适合减脂人、有控糖需求的健康奶茶。
写在最后
从奶茶线性发展的角度看,以珍珠奶茶为主的1.0“粉末时代”,好喝是核心诉求。
在“茶+牛奶+水果”的2.0“街头时代”,原料和工艺得到突破;而以真茶、真奶、真果为主的3.0“真料时代”,拼的是质的飞跃,消费者开始注重口感与“喝好”。
再到如今,茶饮开启健康精细化的4.0“成分时代”。
从消费趋势来看,人们关注具体的维度与参数——青睐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氢化植物油的健康茶饮产品,也在意通过一杯“有口感、快乐与健康附加值”的饮品,来治愈身心。
换言之,通过“四真七零”的健康标准,奶茶能实现“成分、原料、配方、热量”等数据的科学搭配和精密计算,从而成为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
对于未来茶饮品牌的比拼来说,核心依旧是产品端的竞争——谁能通过健康价值、管理消费预期,乃至于超前引领健康的标准需求、拥有尽可能多的用户忠诚度。
在这一点上,喜茶的先锋性与独特性,给茶饮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近,奈雪的茶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及盈利预警,公告称,受到下半年疫情反复、国内消费转弱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21年全年收入的同比增幅将低于预期。
但反常的是,在收入下滑的同时,2021年新增门店数量却超出计划,仅第三季度奈雪就开出90间茶饮店,2021年全年预计将新开约350家茶饮店,而自2015年创业以来,奈雪总共才开出500多家门店,这使得刚刚浮动的业绩再次迎来亏损。据最高点18.98港元/每股的市值,如今奈雪在资本市场几近腰斩。
但这未影响新茶饮,继续向资本市场冲刺的决心,蜜雪冰城的上市地点几经变迁,最终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早些时候茶百道、茶颜悦色也传出上市消息。继奈雪“抢跑”之后,茶饮行业的上市竞赛已经拉开帷幕。
在新品、品类、开店、转型的多层纬度,奶茶们都还有继续内卷的热情。
01 永远有尚待发现的“新物种”
小红书再一次被奈雪的茶新品吞没,“鸭屎香”,三个字大大的,成为成图率的一部分。在微博 #鸭屎香奶茶到底有多好喝# 话题下已有1.5亿阅读量,超过3.5万人参与讨论。“鸭屎香”喜提这波热搜,源于新茶饮品牌们的又一次推新。
10月末,奈雪的茶推出了用“鸭屎香茶”作为原材料的奶茶新品鸭屎香宝藏茶,推出后不久,蜜雪冰城紧随其后,在其天猫官方旗舰店开始预售鸭屎香单丛茶包。
撞款,已经不是奶茶世界里的头一遭。
从去年最为激烈的夏天开始,茶饮品牌们就在产品上纷纷走上“你爱我,我爱你”的道路,最先选中的是桃子,这是一款比较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的水果,此后,“芝芝桃桃”和“霸气水蜜桃”分别成为喜茶和奈雪最受欢迎的单品;接着,季节水果“多肉杨梅”和“霸气杨梅”“玫珑茫茫”“霸气芝士绿宝石瓜”“多肉车厘”和“霸气车厘子”等分别阶段性的登上热榜,而在“椰子脑袋”流行起来后,喜茶先推出了“生打椰椰”,奈雪随即也推出“霸气好椰”。
再之后的故事走向更为离奇,新茶饮们将视角伸向了更小众的水果,“油柑”“黄皮”,这几种只在潮汕地区的小众水果迅速走红,甚至带动了原产地油柑的价格上涨8倍。
某个新口味成为爆款后,各家都会加紧跟进,曾经奈雪和喜茶两家创始人在朋友圈为原创还是抄袭battle的局面早已远去,新茶饮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水果、茶、小料的重新排列组合,就能在消费者心中再次激起一番话题。
蜜雪冰城则把手伸得更远,把河南传统名吃烩面和地方特色美食烙馍,通过饮品和冰淇淋重新呈现——椰乳烩面、烙馍冰淇淋以及炸串,尝试“奇葩”新品的更多可能。
但无论是原料、做法、上市时间亦或是售价上,各家都极为接近。
抖音上测评博主“棒棒鸡”在测试过几十款奶茶店的新品后,感叹,“奶茶们,请你们回归初心,我只想要一杯纯粹的奶茶。”
喜茶的一位员工也告诉Tech星球,新品确实比较能吸引流量,有时候店里近一半的订单都是在尝试新品。
据统计,2020年,喜茶平均每1.2周会推出一个新品,奈雪全年上新30+款现制饮品,古茗全年上新79款新品,快速的上新频率,不仅让消费者对该口味的新鲜感迅速耗尽,而未来,随着竞争升级,马太效应凸显,行业进入供应链驱动后,产品将更加同质化,消费者则对新鲜感的阈值进一步提高,行业营销“内卷”加剧。
如何尽快找到下一个爆款“新物种”,仍会是新式茶饮持续进阶的主题。
02 大店、小店、书店,新茶饮都要
出北京五道口地铁,走上几百米的路,就能看见,“奈雪的茶”的新店奈雪书屋矗立在街边。
这家开业一周的书店,显然还不够成熟,华北地区的总经理正在这里视察,“这本书(育儿类图书)你放这么高,你想想,愿意读这本书的大多数都是女性读者,拿起来该多不方便。”
Tech星球观察到,和真正承担阅读体验的书店不同,茶饮仍然是该店的主要的功能,阅读更像是一种背景和点缀。而书屋目前的功能也还无法满足消费者阅读的需求,嘈杂的背景声,仍是很多人当作社交谈话的空间,真正拿书阅读、办公的人并不多,而店内只有2 处有电源,也增加了不便利性。
奈雪的茶内部人士告诉Tech星球,书屋不会是奈雪的茶在空间尝试上的主要方向,目前还没有开第二家的想法,书屋的尝试是因为恰巧在清华大学附近,学校附近的打造阅读空间会比较合适。
上半年,根据奈雪的茶年中报数据,奈雪开出93家新店,这一数字,是过去1年的总量。第三季度更进一步,仅第三季度奈雪就开出90间店。
2020年前,奈雪的店型以标准店为主,期间推出了少量礼物店,店内配备抓娃娃机,放置限量版手办、玩偶,满足女性消费者的偏好;奈雪梦工厂店,进行大量的新品试验;以及多家BlaBlaBar奈雪酒屋,试水夜间消费场景,延长门店营业时间;2020年奈雪PRO店,省去烘焙的空间,如今成为奈雪的主推店型。
喜茶也在尝试不同的业态,喜茶首家手造店在深圳南头古城开业,喜茶方面称,这是行业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手造店,一楼做手炒冰,二楼是手造茶,三楼是手冲茗茶,店内的50款SKU均为该店限定,单品最高达到80元一杯。
喜茶的内部人士告诉Tech星球,手造店是喜茶内部的旗舰、重磅级的店型,喜茶发展店型中,并不存在所谓的以后侧重大店的商业模式,喜茶的判断是,只有当一个品牌本身的势能是足够强的,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时候,门店才可以持续开拓。
此前,喜茶已推出黑金店、PINK店、DP店、古风主题店、宠物友好主题店与环保主题店等不同风格的门店。而喜茶也在疯狂拓店,现有门店有848家,已经新开153家,到今年年底按照这样的新开门店节奏,很大可能会突破900家,而2020年底时,喜茶还只有695家门店。
几乎在同一时间,蜜雪冰城也加入到这场拓店型的游戏中来。原本在街头巷尾的主打小店模式的蜜雪冰城,今年还在上海淮海路开了一家新店,成为了爱马仕、卡地亚、江诗丹顿等国际大牌的“邻居”,“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取得阶段性胜利。
开店,成为了新茶饮们心照不宣的功课。
2020年中,蜜雪冰城官宣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也在这个时候设立新的扩张目标:在2021年底拥有2万家门店。这一目标,在10月底实现了,蜜雪冰城已经提前达标。
蜜雪冰城还在备案上市辅导当天,在郑州开了家268平方米的超大集合店,定位为“雪王城堡体验店”。不仅推出了新饮品,还涉及餐饮,包括炸串、烩面等多种新品类,还在探索周边、文创等产品。
早前的9月,另一家也是用加盟模式疯狂扩张的茶饮品牌茶百道,线下门店数也突破5000家。去年底,茶百道门店是3000家左右,过去约9个月里,茶百道快速增加了约2000家,相当于每天开出7家门店。
你追我赶,无论是主打高端的奈雪的茶和喜茶,还是主攻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和茶百道,谁都不愿错过“大跃进”的行业汹涌期,但现实是,喝奶茶的消费者们却不会随之同步增长。
03 奶茶们的“心事”
品类的无限扩张、店面的无穷探索,以及下场投资曾经的对手,这背后隐藏的是奶茶们的集体盈利焦虑。
拓品类,造新店,已经不能满足喜茶的野心,为了筑起更高的护城河,这家市场上估值最高,达到600亿元的奶茶小巨头们开始下身做起投资。
喜茶投资WAT鸡尾酒,咖啡品牌Seesaw、植物基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和茶饮品牌和気桃桃,从酒到植物奶均有布局,蜜雪冰城投资时间巧妙,赶在上市前夕,也投资了一家汇茶。
投资了喜茶的美团龙珠创始合伙人朱拥华,则与喜茶达成默契,他认为,喜茶的投资是在为奶茶行业红利消失做准备,在做大主业的同时,在产品、渠道和品牌上加固护城河。
一方面,奶茶们只能用不断开店去触摸线下更广阔的流量路口。
据Tech星球了解,蜜雪冰城为了快速扩张,今年已取消区域保护,即一个区域内允许开更多门店,之所以有这一战略变化,是因为,“在区域保护范围内,特别是高业绩门店的区域保护范围内,本品牌不再开设门店,会造成竞品扎堆,最终导致门店业绩下滑甚至闭店,所以品牌逐步取消了区域保护。”为了不让别人拿到先手,内卷自己也可以。
另一方面,原本的盈利模式,已经触摸到一定的天花板,向上探索愈加困难。据奈雪的茶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每间门店平均每日销售额分别为3.07万元、2.77万元和2.01万元。
更多的茶饮品牌则更倾向让自己跳出来。奈雪的茶则把自己标榜为“生活方式品牌”,“奈雪卖的不是茶,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曾表示。奈雪的茶品牌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奈雪未来关注的核心,是如何能带给消费者更多美好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将会为消费者围绕生活方式创造附加价值。”
在奈雪的官方旗舰店中,可以发现,奈雪不仅有冷泡茶等茶饮主页,还推出了月饼礼盒、水杯、丝巾等周边产品,不断加码的新零售领域,努力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份子,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奈雪的新零售收入为6972.9万,相当于去年同期1549.6万的近5倍。
正如彭心判断的,“下一个阶段已经不是靠单点制胜的一个时代了。”
从表面看来,新品牌们拓宽产品线,突破原有产品的天花板,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以文化为基础,围绕目标消费人群打造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奶茶们要在多方面齐头并进,才有可能在下半场论资排辈。
源:摄图网
8月8日,立秋时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冲上微博热搜,宣告一年一度的奶茶狂欢节来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外卖渠道迎来大卖。
根据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共有15万奶茶门店参与到今年的立秋奶茶狂欢节,当日累计卖出超4000万杯,继去年立秋后参与商家数和订单量再创历史峰值。其中,销量突破百万杯的奶茶品牌有8家,分别是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喜茶、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和益禾堂。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立秋当天广东省奶茶品类订单量突破270万单,对比去年同期增长59%。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成为立秋奶茶订单量Top 5的省份。从城市维度看,深圳的立秋奶茶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广州、成都、上海和北京,Top5城市的平均订单量增幅达55%。此外,从订单量大盘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奶茶订单量占比达到45%。
新茶饮市场需求情况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慧辰股份对“Z世代”新茶饮消费者调研情况,30.5%的受访者将水果茶列为最喜欢的茶饮类型;其次是奶茶,占比为27.6%;奶盖茶排名第三,占比为16.4%。
新茶饮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22亿增长至2021年的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2020-2022年市场规模增速受到疫情影响波动下滑,初步估测2022年新茶饮市场规模为1040亿元,基本与2021年持平。
新茶饮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当前,我国国民消费热情2023年第二季度后有望被点燃,2023年新茶饮的市场规模有望恢复至1450亿元,恢复三年复合增长率近20%。结合历史增长速度,保守估计到2028年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速约12%。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王洪涛表示,创新已成为新茶饮行业前进的动力,体现在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数字化创新等方面。新茶饮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空间大、产品较为标准、细分品类有机会诞生覆盖全国的品牌”阶段,消费升级仍然正当时;各个品牌围绕产品、渠道、品牌共振,向数字化、品牌化、潮流化方向在快速演进。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十分看好“新茶饮”行业。“中国新中式茶饮行业经过之后的成长和不断培育后都迎来了新的爆量。中国新中式茶饮的品类周期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扩容的发展成熟期。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