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福州的陈先生
向我们新闻平台爆料
说自己经营了一家快餐店
从5月6日开始
他经人介绍
给梦启航培训教育机构送餐
除了周末没送
周一到周五的
午餐和晚餐都有送
但送了十五天后
这家机构突然爱答不理
餐费也没结算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陈先生表示
当时并没有和对方签订协议
他与梦启航教育机构的
法人代表庄老师
双方只是互加了微信
每个星期的菜谱
需要改什么菜品
都是在微信上完成的
< class="pgc-img">>从陈先生提供的
聊天记录可以看出
每周他和庄老师
都有沟通食谱如何安排
就这样送了十天
陈先生向庄老师
提出结款一次的要求
庄老师表示月底结款
在陈先生看来
这种大型培训机构
应该不会拖欠他的结款
出于信任
他还是继续送餐
但是,5月26日
市场监管部门
去教育机构检查发现
陈先生的店铺
没有送集体餐的资质
陈先生只好停止了送餐
因为餐费还没结算
于是,陈先生这几个月来
多次联系梦启航的庄老师
讨要一万五的欠款
可是,自从上次市场监管部门
对教育机构大检查之后
福州梦启航培训教育机构
没多久也转让了店面
记者和陈先生来到了
原本梦启航培训教育机构
所在的位置
这里已经变更为慧学教育
但还是可以看到
梦启航培训教育的标志
慧学教育的负责人表示
梦启航在转让之初
有一笔押金放在慧学教育
就是用来解决债务纠纷的
但庄老师如果
没有承认这笔款项
慧学是没办法
动用这笔资金还款的
慧学教育负责人解释
庄老师放在这里的
十万元押金
在他这存放的时间为半年
半年后如果没有债务纠纷
就要把钱返还给庄老师
对于陈先生的事情
他也爱莫能助
为什么梦启航的庄老师
始终不承认这笔餐费呢?
记者电话联系了
庄老师了解情况
庄老师表示
梦启航教育机构
旁边就是智学橙龙
当时智学橙龙的园长
让她做智学橙龙的代理园长
庄老师说
当时学生们的餐费
都是交给智学橙龙
因此这笔欠款
也应该由智学橙龙支付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
智学橙龙前任李园长的电话
但对方电话处于关机状态
对此,记者咨询了律师
陈先生没有和服务对象签订协议,是否存在法律效力?
< class="pgc-img">>陈肖冰律师:梦启航教育机构的经营者,有通过微信向餐饮店下单,然后餐饮店的话是具有餐饮服务范围的。店铺也向她提供了菜品,以及进行了交付,可以确认双方是建立服务合同的。
陈律师介绍
单从陈先生提供的
手抄记录送货单来看
目前,还不足以证明送餐的量
也就无法认定金额的准确性
这种情况下
陈先生应当先举证
陈律师表示
虽然说微信聊天记录里
已经确认了每天的菜品
但是,每天交付多少量
每天对方有订购多少份餐
目前比较不明确的
餐饮店老板
已经有一份签收单
要结合当时教育机构
有没有现场签收
如果没有的话
可以查看当时的
录像或治安摄像头
对当时每天交付的量
进行取证
微信聊天记录当中
有对每天菜品确认的话
可以推算出他们具体的价格
陈律师表示
如果证据都确认好之后
教育机构还是
不愿付这笔餐费
那么,建议陈先生
通过诉讼的方式
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州一小区附近不少沿街小餐饮店都已关闭。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谢充灵 文/摄
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餐饮业迎来洗牌期,记者昨天调查发现,福州不少小餐饮店退出市场,而连锁餐饮企业则通过发展多个品牌迅速扩张。
业内人士认为,连锁餐饮企业多品牌发展可以覆盖更多消费群体,比小餐饮店更有竞争优势,这种“以大驱小”的现象近一两年可能将继续上演。
开店高峰过后不少小餐饮店关门
记者在仓山万达附近的金港路一带看到,沿街的一整排店面八成都是餐饮店,总数超过30家,不过有六七家已处于停业状态,还有的虽在营业,但店门口都写着“店面出租”字样。
“刚开业时生意还好,每天到了饭点都基本没空位,但过了两三个月,客人就越来越少了。”一家去年下半年才开业的小吃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生意不好做,赚不到什么钱,如果有人愿意接手,宁愿转让出去不做了。
“感觉餐饮是越来越不好做但又有很多人争着做的一个行业。”一家店铺的产权人王先生说,他的店面近几年都是租给别人做餐饮,但都经营不了太久,特别是近一两年,租他店面做餐饮的人已换了3次了,现在这个果汁店才开了不到半年。
记者注意到,福州不少小区的沿街店面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王先生说,他在台江、鼓楼还有一些店面,情况也差不多,两三年前找他租店的基本都是做餐饮的。他说,很多经营餐饮的人都没有什么从业经验,但都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实际经营后才发现赚钱很难,所以,很多小区整条街的餐饮店都经常换,一些城市综合体餐饮店的更换频率也在加快。
业内人士说,根据福州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推算,福州餐饮业去年出现开店高峰,其中去年下半年餐饮服务单位平均一个月就增加了1000多家,到去年底福州的餐饮服务单位总数已超过3万家。不过,今年初以来新开餐饮店的增速明显下降,说明市场已趋于饱和,进入了洗牌期。
连锁餐饮品牌快速扩张抢市场
很多小餐饮店遭遇经营困难,福州的连锁餐饮品牌却快速扩张,抢占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福州不少连锁餐饮企业都已进行多品牌发展,比如福州新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有小鱼小牛、揽季锅物会、揽季海物会、漫火锅等品牌,福建令狐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餐饮品牌有令狐冲、舞爪、狼烧吧、烧哥烤鱼等,福州客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有汀州佬客家鸭肉粥、流川风麻辣小串、明记食养汤坊、易包手工馒头等等。在福建百强餐饮连锁企业中,有60%的企业都已实现多品牌发展,这些企业旗下品牌少的有两个,多的有十几个。
“多品牌发展最主要的是可让企业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福州一连锁餐饮企业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早期经营的餐饮品牌人均消费二三十元,但事实上人均消费六七十元甚至100多元的市场需求也不小,这就需要用不同定位的不同品牌来拓展市场。
另一连锁餐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说,市民的口味在不断变化,他们就通过多品牌发展来经营不同种类的餐饮,像他们旗下就有西餐、火锅、休闲餐饮等种类。
连锁餐饮企业快速扩张,挤占了小餐饮店的生存空间,在不少小区附近,连锁经营的餐饮门店占了三成甚至五成。
一些连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说,和小餐饮店相比,连锁餐饮店最大的优势是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所以总体生意也更好。
福建省餐饮文化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餐饮业整体发展的一大方向是连锁餐饮工厂化,通过“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的模式,连锁企业可实现快速发展,在满足快速化、便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保障菜品的稳定性和创新,食材的量采也让企业节省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
州新闻网8月21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江海 文/摄 )东百集团、永辉超市、新华都被称为福州零售业的“三朵金花”。新华都17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华都实现营业总收入30.0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元。此外,新华都上半年审慎处置或关闭48家门店,门店数量降至95家。
业内人士表示,新华都现在的门店数量和营业总收入相当于2010年和2011年同期的水平。就在上个月,新华都将福建新华都海物会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了新界餐饮。
新华都已将“海物会”的股权转让给新界餐饮。
净利润大幅下降 半年关店48家
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华都购物广场实现营业总收入30.02亿元,同比下降1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下降1826.84%。
新华都表示,为减少亏损门店对公司业绩及长期发展的影响,优化门店结构,上半年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处置或关闭租赁合同即将到期、长期亏损且经过调整后仍扭亏无望的48家门店,产生的赔偿损失、装修长摊余额一次性摊销损失等金额约1.61亿元。其中,关闭或处置租赁合同到期的门店为5家,长期亏损且经过调整后仍扭亏无望的门店为43家。至此,新华都的门店数量降至95家。
对比相关数据发现,就门店数量而言,现在的新华都相当于2010年同期的水平;就营业总收入而言,相当于2011年同期(28.48亿元)和2012年同期(32.9亿元)的水平。
对比门店数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发现,2013年~2018年的店铺数量增长并未给新华都带来营业收入的增长。2013年以来,新华都的门店数量由121家增加到2018年的143家,但营业收入却从2013年的73.8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68.5亿元。这也意味着新华都平均单店的年销售额由2013年的6000余万元下降至2018年的不足4800万元。
1元出售新零售资产
7月16日,新华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股权转让过户完成”的公告:公司与福州新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新华都将持有的福建新华都海物会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新界餐饮,不再直接持有“海物会”任何股权,“海物会”将不再纳入新华都合并报表范围。
“海物会”是新华都和福州新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合资组建的“餐饮+超市”业态,首家门店位于福州市五四路华城国际大厦五楼,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于2017年5月10日开业,计划对标永辉超级物种、盒马鲜生、泰禾大有码头等新零售业态,被业界寄予厚望。
根据公告,新华都应收“海物会”往来款项为1173.88万元,新华都同意豁免上述欠款,本次交易股权转让价格为1元。也就是说,此次交易新华都以1元卖了“海物会”,还豁免了1173.88万元欠款。
新华都2017年与阿里巴巴合作设立福建新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发展新零售业务。然而,不久后新华都便将福建新盒公司40.5%的股权转让给了阿里巴巴,持股比例降至9.5%。如今,新华都与阿里新零售的联系,除了象征性的福建新盒公司的股份,就剩淘宝淘鲜达等供应链整合了。
多元化发展 谋求转型
作为福州零售业的“三朵金花”,东百集团、永辉超市与新华都近年来都在加快转型。其中,永辉与“京东-腾讯大联盟”联手,东百集团与京东集团联手,新华都则站队“阿里系”。
2017年9月26日,新华都集团与阿里巴巴(成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瀚云新领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将新华都无限售流通A股6845638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转让给阿里巴巴(成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瀚云”。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阿里系总计持有新华都10%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国内知名零售专家刘晖告诉记者,传统零售业尤其是像新华都这样的“大零售”越来越不好做。目前,大卖场模式已经进入衰退期,沃尔玛、家乐福等都遇到一些困难,新华都遭遇困难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新华都的后续发展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新华都走多元化发展路径谋求转型。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发树2016年参与云南白药混改后,新华都的业务扩展到了大健康和医药领域。此外,新华都在2015年12月就已经开始尝试新的业态,开出了第一间社区超市,并在2016年收购了相关企业,切入电商代运营行业。不过,这些业务为新华都贡献了多少业绩,目前尚不能完全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