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25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农场与日本公司丸松物产进行合作,开发出了以日本竹子为原材料制作的笋干。一直以来,日本市场上的笋干大多来自中国。该报报道称,此次笋干的本土化,为当地农林相关从业人员增加了收入来源,也有助于解决日本的闲置竹林问题。
据亚洲新闻联盟(ANN)报道,笋干常做日本拉面浇头,得益于自身的浓郁鲜味,在日本广受欢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地人的餐桌上。厨师砂川一树曾经在一家法国餐厅任职,后被日本熊本县的美食、美景所吸引,搬到了该县的山鹿市,进入当地餐厅工作。他在开发新菜式时喜欢选用笋干。“它们可以搭配各种食材,我希望人们能尝试一下,不仅是日本料理,还有西餐。”砂川一树说道。
日本九州地区气候温和,为竹笋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但是在日本其他地方,同样鲜味浓郁的竹笋很少见。目前,日本市场上的大部分笋干由来自中国、越南的竹笋制成。根据丸松物产官方网站的消息,用于制作笋干的笋在中国叫做麻笋,该公司笋干产品使用的麻笋主要来自中国。据了解,日本市场上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其中笋干产品市场占比更是达95%以上。
麻笋的收获季节通常是6月底到9月。当麻笋长到约一米高时,人们就会对其进行收割、剥皮,保留合适的部分进行2到3小时的煮沸,放在密封环境中发酵,在阳光下晒3到7天,然后进行切割、再晾晒,最后包装出货。出口到日本的中国笋干则会被再次加工。负责加工的工厂会通过盐腌、水煮等不同方式赋予笋干不同风味,以满足市场上的多元化需求。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由于日本本土的竹子很难做出同中国麻笋一样的味道,此次和歌山农场与丸松物产革新生产技术,选择不对竹笋进行发酵,而是通过煮来去除其涩味,并使用专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王佳琳)
农夫山泉在做什么?福岛就是那个福岛。”6月26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以此为题的帖子,质疑农夫山泉在产品宣传中将日本福岛县产“ATAKUTI桃”作为噱头,并引发其他网友争议。
豆瓣小组帖子截图
当天下午,微博网友@日本傻事 就此发微博表示:“农夫山泉联系我了,他说他们只是模仿味道”↓
@日本傻事 晒出的对话显示,农夫山泉方面表示:“该产品并非原料来自福岛,只是配方调制复原了该口味”,还表示“马上安排工作人员前往排查”。
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已经产生深远影响。
今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决定引发福岛渔民激烈抵制,在此之前,福岛及周边县市的农产品已经历十年尴尬处境。日本农林水产省称,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全球对福岛等地农产品进行限制的有54个国家和地区。10年来虽然有部分国家的进口禁令被废除或宽松,但是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地区、韩国、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依然不接受该地农产品的进口。
该消息也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对农夫山泉此举感到不解↓
有网友认为“要么真是福岛,要么虚假宣传!”↓
有网友认为“有点可怕”↓
有网友提醒买东西真的要看清产地↓
还有网友发现,农夫山泉微信公号今年4月1日就发过一篇题为《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朋友》的文章。这篇文章介绍了拂晓白桃风味的气泡水,并提到“拂晓白桃产自日本福岛县”。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农夫山泉商品使用的原料桃是否来自日本福岛县。
农夫山泉微信公号4月1日发布的《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朋友》文章截图
关于进口和销售日本核辐射地区食品,环球网记者查询海关总署网站发现,广州海关去年3月曾在回复“关于2011年发布的禁止进口和销售日本核辐射地区食品的禁令目前是否解除?”的问题时明确表示,目前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新泻县、长野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0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27日,农夫山泉官方微博就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产品原料来源事宜作出回应。以下为回应全文:
就农夫山泉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产品原料来源事宜,农夫山泉回应如下:
一、农夫山泉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产品是一款风味饮料,农夫山泉在产品标签配料表中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范要求标明了产品配料。该产品的配料中没有从日本福岛进口的成分。农夫山泉产品的标签标示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无任何错误或误导。
二、拂晓白桃原产于福岛,风味独特,上世纪在我国已有引种。我们研发人员依据拂晓桃的独特风味,创制了类似拂晓桃风味的产品,与拂晓桃产地没有关联。
三、农夫山泉要求等媒体平台和各社交媒体账号立即删除对农夫山泉名誉造成伤害的文章和评论,以避免进一步造成对农夫山泉名誉的传播性伤害。
农夫山泉
2021年6月27日
@农夫山泉 微博截图
(原标题:饮品原料来自日本福岛?农夫山泉否认,称只是复原该口味)
来源:环球网
流程编辑:u010
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目前,日料消费受到哪些影响?国内水产市场又出现了哪些变化?记者在北京、上海、深圳多地进行了探访。
记者探访北京多家日料店:
客流量与往日持平 外卖量有所增加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全国连锁的日料店,记者25日了解到,上座率和往常的工作日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相对持平,大概有8成左右,客人没有减少,同时外卖单量有所增长。
日料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半年前,他们就做了相应的准备和调整,减少了日本食材的使用。
某日料连锁餐厅创始人 邢力:我们现在全国18家餐厅整体的营业状况还是良好的,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食材是全球采购,比如挪威的三文鱼、俄罗斯的牡丹虾、法国的生蚝,而且国产的很多海产也非常好,福建的鳗鱼也都是非常优秀的食材,所以我们并不依赖日本的食材。
采访中,多家人均消费超过1500元的日料店告诉记者,一些新鲜生鱼食材确实来自日本,今后会考虑从其他国家进货。
上海:记者探访日料店
店家表示原材料非来自日本
事实上,在海关总署的进口禁令之前,上海的不少日料店已经纷纷开启了食材替代方案。
记者走访了上海的三家日料店,人均消费都高于250元,店员告诉记者,这两天生意基本没受影响,但是确实有很多消费者会询问原材料产地,他们表示,目前用的原材料并非来自日本。
事实上,从上个月初开始,我国海关总署就要求对日本进口食品保持高度警惕、强化监管。近日,上海金山区市场监管局针对部分商超、餐饮店开展了相关进口食品的突击检查,明确要求相关经营单位不得销售我国海关明令禁止进口的食品。
深圳:中高端日料店国内原材料超八成
价格已出现小幅上涨
广东是我国水产第一大省,也是国内日料门店数量最多的省份,仅深圳市就有2000多家日料店。
在广东深圳的一家日料店,新到货了鲜活的虾夷扇贝和海老虾,负责人表示,这些食材都来自国内产地。
根据日本水产厅2022年的数据,中国是日本最大的水产进口来源地。目前,这些之前出口日本的水产品也第一时间成为国内中高端日料店的首选。
店长告诉记者,之前从日本进口的原材料占到六成以上,不过从7月份开始,他们就开始寻找替代品。目前,除了虾、贝等产品外,一些日料店的鱼生也已经调整为国内产地的。
广东深圳日本料理店主厨 石利柱:八九成已经是国内的。金枪鱼是用新西兰的,比目鱼、真鲷鱼、大竹荚都是青岛的。
在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综合市场——广州市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不少摊主表示,近期随着南海开渔,海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市场上已经没有来自日本的货源。
来源: 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