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亚的斯亚贝巴9月6日电(记者刘方强)说起埃塞俄比亚,人们常会想到其“长跑王国”“咖啡故乡”的美誉。然而,在该国1.2亿人口中,能一次跑完马拉松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但是一天喝上三杯咖啡的人却比比皆是。埃塞咖啡以其独特风味和卓越品质享誉世界。“咖啡”一词据传就源自埃塞南部“咖法”这个地名。近几年,埃塞已不满足于出口生豆“为人作嫁衣裳”,而是加速发展咖啡加工业,细化产品,建立品牌,让小小咖啡豆创造更大附加值。
2023年6月29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参展商阿尔弗莱德·安托尼介绍埃塞俄比亚咖啡。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无处不在的咖啡文化
在埃塞,有人的地方,就会飘出浓郁的咖啡香气。当地俗语说得好:咖啡是我们的面包。街头随处可见的咖啡摊,是这个东非国家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咖啡馆:一种是受二战意大利占领时期影响、在城市繁华区域开设的环境优雅的咖啡店;另一种则是遍布大街小巷、花15比尔(约合1元人民币)就能喝上一杯现磨咖啡的路边摊。这些路边摊虽然设施简陋,但提供给顾客喝咖啡的仪式感一点儿也不少,因此深受民众青睐。
2021年5月14日,顾客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街头的咖啡摊品尝咖啡。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我每天可以卖出至少70杯咖啡,人们饭后喜欢喝上一两杯,在这里聊天。”桑内特在亚的斯亚贝巴一处居民区经营着一个咖啡摊位,黑色的咖啡壶、白色的瓷杯子、木制的大圆盘,这些都是埃塞路边咖啡摊的标配。煮好咖啡后,桑内特会往咖啡里插上一根青草,再递给客人。这种草叫芸香,是一种芳香植物,小小的叶子不仅可以增加咖啡的风味,据说还有治疗胃痛的功效。
在埃塞,如果受邀到别人家里喝咖啡,那可是莫大的荣幸。咖啡仪式是亲朋好友聚会、交流和分享的绝佳媒介。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重要节日,甚至调解矛盾,家中打扮得体的女性通常要给客人煮咖啡,大家围坐一起,边喝咖啡边聊天。在此期间,女主人会给客人倒上三次咖啡,整个咖啡仪式可持续一两个小时。
2021年5月14日,商贩在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街头的咖啡摊炒咖啡豆。新华社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埃塞人拥有悠久的咖啡种植和饮用史,相应地,才会诞生出融入日常生活的咖啡文化。
相传在公元800年左右,一个牧羊人在埃塞南部咖法地区发现羊群吃了一种灌木上的红果子后兴奋不已,自己也尝了一下……就这样,咖法人开始饮用这种神奇红果制作的饮品。这种饮品也因咖法而得名咖啡,并通过贸易活动从埃塞传向世界,成为全球三大饮品之一。
2018年12月8日,在埃塞俄比亚塔普咖啡产区的安得拉赫沙卡咖啡庄园,工人将采摘后的咖啡豆直接放在晒床上铺开进行晾晒。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打造本土领军品牌
咖啡是埃塞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咖啡产业对埃塞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埃塞目前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五大咖啡生产国,每年产量约60万吨。咖啡可谓重要的创汇来源。埃塞咖啡和茶叶管理局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上一财年出口咖啡29.85万吨,出口额14.3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出口量同比增长20%。据不完全统计,埃塞约有500万小农户种植咖啡,逾2500万人从事咖啡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工作,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6月8日,工人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一家咖啡加工厂分拣烘焙过的咖啡豆(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方强摄
独特的花香和果香让许多咖啡从业人员和爱好者对埃塞咖啡情有独钟。尽管名声在外,埃塞政府官员和专家常常感叹,该国从丰富的咖啡资源中受益很少。
“非洲拥有最好的咖啡,但营销却没跟上。这些咖啡生豆从非洲出口,然后由非洲大陆以外的公司,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公司加工,通常混合其他咖啡豆一起烘焙,最后作为其他产地的咖啡产品在世界各地销售。”非洲精品咖啡协会主席埃米尔·哈姆扎说。
3月5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埃塞俄比亚展区,工作人员为参观者制作咖啡。新华社记者任鹏飞摄
穷则变,变则通。埃塞的咖啡产业正在“觉醒”。近年来,埃塞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努力提高咖啡产业附加值,包括申请专利、在全球范围推广埃塞咖啡品牌、允许外国人在本地从事咖啡出口贸易等。比如,为宣传境内咖啡的独特性,埃塞政府在2004年为三个咖啡产区申请了原产地商标名称,分别是耶加雪菲、西达摩和哈拉尔,打响了埃塞咖啡品牌化的“第一枪”。
除了政府,埃塞也涌现出一批咖啡企业,哈德罗咖啡公司便是其中的领军者之一。该公司以其所处的咖啡种植小镇命名品牌,产品包括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和不同研磨程度的咖啡粉。
在这家咖啡加工厂,记者看到员工们认真挑出有缺陷的咖啡生豆。咖啡生豆在烘焙机里不停翻滚,颜色逐渐变暗,浓浓的咖啡香充盈着整个车间。一旁的咖啡研磨机也在飞速转动,褐色的咖啡粉末不断涌出。
上图:这是2021年9月22日拍摄的位于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戈马地区的咖啡树。(迈克尔·特韦尔德摄)
下图:这是2021年9月2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街一家咖啡馆拍摄的一杯咖啡饮品。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埃塞咖啡“飘香”中国
“耶加雪菲”“西达摩”“哈拉尔”……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埃塞各个咖啡产区的介绍文章数不胜数;“Golden Coffee”“Tomoca”“Hadero”……在中国电商平台上,埃塞咖啡品牌琳琅满目。
作为世界知名精品咖啡产区,近年来,在中埃塞两国商务部门等机构共同努力下,埃塞咖啡向中国的出口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埃塞咖啡和茶叶管理局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国每年从埃塞进口超过2万吨咖啡生豆,成为埃塞咖啡第八大出口市场。而就在几年前,中国的排名还是第33位。
依托电商平台的数字化赋能,借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埃塞咖啡迅速“飘香”中国,飞抵千千万万中国消费者家中,埃塞咖啡农获益的同时,也让中国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品尝到原产地咖啡。埃塞驻中国大使塔费拉·德贝·伊马姆欣喜地表示:“能够在中国喝到埃塞咖啡,我们太高兴了。”
8月30日,在位于湖南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埃塞俄比亚馆,志愿者和学生一起磨咖啡豆。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2019年1月,埃塞咖啡品牌发布会在阿里巴巴天猫国际平台举行。哈德罗作为发布会上埃塞三大优质咖啡品牌之一,几秒钟内便销售了超过1万袋咖啡。
哈德罗咖啡公司市场开发部主任穆巴拉克·艾哈迈德告诉记者,中国是该公司咖啡产品第三大出口市场。“常有中国贸易商到我们公司实地探访,进博会和广交会等平台也为我们提供了绝佳机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在中国的知名度,帮助我们找到更多合作伙伴。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爱上咖啡,我们也希望把更多的优质咖啡带到中国。”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defaultNoSetting " id="js_content" style="">刻板印象和固化思维里,
男女双方其实都是受害者。
刚开门30分钟,就有1000多杯!”
网友小P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截图,
引来很多朋友的关注,
“下班就能喝到了”
这句玩笑话属实扎心了。
网友纷纷晒出排队时间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编刚刚尝试点单,页面显示要等11小时
当你在一家奶茶店的小程序上下单,
看到这样的排队进程
是否会被小小震撼一下?
那么杭州市中心这杯“疯狂”的奶茶,
到底值不值得长时间排队?
记者体验:
口味新颖,但如此排队没必要
这家奶茶就是在苏州爆火的Bonjour。8月20日在杭州大厦C座1楼开出杭州首店,刮起了一股新的“杭儿风”。
前天上午9点半左右,记者打开Bonjour小程序,显示前方还有1030杯等待制作。奶茶价格20元至30元,记者点了3杯,叠加优惠券后,价格为每杯26元,下单完成显示要等待9小时。
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门店,看到前台放了很多待取奶茶,都用黑色保温袋装起来了。门口排队人数不多,随取随走。奶茶店边上的外摆座椅上,有人时不时地会搭讪路人,问要不要喝这家店的奶茶。
Bonjour杭州大厦店
< class="pgc-img">>打包好的奶茶
大概10分钟后,小程序提示可以去拿奶茶了。店员说,每天起码有1500杯奶茶要制作,而且店员工资跟门店单量并无关联。
店员介绍,目前店里最火爆的单品为海盐开心果、黑椰牛乳等,前者往往不到中午就已售罄。目前该店的客户群体以20~30岁的年轻女性为主。
记者品尝了一口海盐开心果,只能说口味还算比较新颖,但考虑到要排队这么长时间就完全没必要。记者的同事品尝了另一杯青提玫珑柠茶饮品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Bonjour奶茶
记者在店门口碰到了正在等茶的90后朱女士。“在点评软件上刷到了这家苏州‘特产’品牌+惊人排队时长双buff叠加的奶茶店,好奇心被激起,今天就在手机上提前点好单,这会儿来店里取。”朱女士说,这款奶茶喝起来还是比较符合她的口味的,下次还会再来买。
而今天早上9点多就到店取奶茶的杨女士,则看到了店门口排队的场景。
“我早上9点下单,单号是14号,等到店取奶茶的时候,点单小程序上显示已有600多杯的单量。店门口还排起了队,都是来取奶茶和等奶茶的人。”杨女士说,没想到一杯小小奶茶也会这么火。
杨女士前一晚在杭州大厦逛街时,路过这家奶茶店,当时也没有很在意。“我当时感觉这家店的生意还没隔壁的面包店好,可后来在朋友圈里看到,有朋友在晒这个奶茶,说等了6个小时才买到。”杨女士表示,由于当晚住在杭州大厦内的酒店里,今早等奶茶店开门,她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打开小程序“抢购”了。
“可能因为期待值太高,喝到嘴里倒觉得没那么惊艳了。难得来杭州大厦这边住个酒店,就跟风尝个鲜。”杨女士说。
其实,这家奶茶店已在多地开设分店。但从线上排队情况来看,像杭州这样火爆的情况,仍属少数。
通过该奶茶店的线上小程序,记者看到该奶茶品牌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除了江苏的十几家门店之外,在浙江的嘉兴桐乡、湖州也有门店分布。从线上排队进程来看,大多数门店目前只有1到30杯左右的排队单量,与杭州动辄成百上千的队伍“盛况”差距较大。
消费观察:
千杯排队,是不是饥饿营销
曾几何时,“大排长龙”是网红餐饮的追求。持续的排队效应,不仅证明了品牌受欢迎,更是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可以“用排队创造更多排队”。
当然也有不少因为排队“翻车”的事故。比如上海就曾破获7亿元奶茶加盟诈骗案,其中提到“团伙雇人排队,骗取加盟商信赖,制造虚假繁荣”。茶颜悦色南京首店开业时,也因为“罚站式排队”掀起争议。还有一些提倡“手作”的网红烘焙品牌,因限量出售、等待时间过长,被吐槽“故意磨洋工”,以及各地频发的黄牛乱象,一张排队小票炒至300元,引发了网友众怒……
事实上,排队不仅影响消费体验,更容易陷入“不真诚”和“套路式饥饿营销”的舆论漩涡。随着“排队套路”被揭开老底,年轻人不想再当“大冤种”了。
网红汉堡Shake Shack初入杭州时,一个汉堡售价60多元,顾客还得提前1小时排队。如今随着主打款均价20元的“中式汉堡”快速崛起,顾客纷纷做出新选择。曾经的网红排队餐厅,目标人群是25~35岁的潮流人士,而他们恰恰是当下回归理性的消费主力。
Shake Shack 小票单
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理智的消费观。“年轻人打卡菜市场”成了新潮流,“CBD中产涌向十元快餐”“10元剩菜盲盒”等现象,也佐证了年轻人摒弃无效社交、追逐性价比的消费理念。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表示
没必要等这么长时间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有网友调侃
真想喝还不如去其他城市
↓↓↓
< class="pgc-img">>尝过的网友发言了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你喝过Bonjour奶茶了吗?
你会排队去喝吗?
来源:钱江晚报微信公号、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