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农业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鲜美的山珍与河鲜都是入菜的绝佳食材,加上南宋时期徽商的崛起,与外界交流广泛,使得徽菜得以跻身于我国八大菜系之列。徽菜与川菜的重麻辣、粤菜的重原味不同,它“重盐好色”,对菜肴的色香味各方面的追求是极致的,卖相要漂亮、盐要下的足,但还需要保持食材的本味,给大家分享10道不能错过的徽菜,色香味都是实打实的好。
< class="pgc-img">>1、臭鳜鱼
在徽菜中,人气最高的要属臭鳜鱼了。整条鱼搭配葱姜蒜、笋、肉、辣椒等配料先煎后烧,加入的作料不但不会喧宾夺主,反而吊出了鳜鱼的鲜。用筷子夹上一口鱼肉送入口中,细细地嚼起来多汁弹牙,口中满是鳜鱼特有的鲜甜,而这本该叫“腌鲜鳜鱼”的安徽美味,却由于有一种发酵过、似臭非臭的气味,让人一闻就令人皱眉毛,其实这“臭”只不过是一种“噱头”罢了,最终品味到的还是鳜鱼的鲜。
< class="pgc-img">>2、虎皮毛豆腐
要说徽菜中“发酵”最厉害的美食,安徽毛豆腐称第二就没谁敢称第一了,普通的豆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长出了一层洁白且浓密的长毛,令人打心里想要拒绝品尝。看起来虽不太美味,但豆腐中的植物蛋白转化成氨基酸,滋味也变得更加鲜美。毛豆腐经过油煎之后,表皮金黄似虎皮,内里仍保持了豆腐的细嫩,口感馥郁,让人回味。
< class="pgc-img">>3、一品锅
徽商在吃上向来是不计成本的,但这并不是说徽菜使用的都是昂贵的食材,精致的做法。相反,徽菜中最可口的反倒是那些家常风味。比如一品锅,也是人们俗称的“大杂烩”,径口为二尺长的大锅中加入鸡、鸭、油豆腐、萝卜青菜等食材,煮熟后热腾腾地端上来,淳朴又不失隆重,既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
< class="pgc-img">>据说一品锅和胡适还有一段渊源,胡适交友广泛,经常用这道菜招待大家,甚至在担任大使期间也不例外,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一品锅叫成了胡适一品锅。
4、两香问政山笋
安徽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徽菜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其中这问政山笋是徽州山珍之一,因产于问政山而得名。传统的做法中,一般都用腊肉搭配问政山笋,其拥有竹笋的鲜嫩,但吃起来不够香,而中心点缀上朵朵香菇、笋片与腊肉镶嵌弥补了竹笋的不足,吃起来汤汁鲜美、笋肉脆嫩,令人赞不绝口。
< class="pgc-img">>5、金寨吊锅
金寨吊锅其实就是金寨地区农家的一种烹饪方式,在屋梁上悬着木质的滑竿,吊着一口大锅,在大锅下面有个火塘,吃饭的时候将多种烧熟的菜倒入锅中,一家人围坐在火笼四周,吃饭、烤火、聊天,颇有一种江湖气息。
< class="pgc-img">>6、酒香稻草肉
酒香稻草肉是在红烧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颇具农家风味。选用安徽优质的黑毛猪肉,进锅烹饪后,一方方酒香稻草肉肉质饱满、肥瘦相间、色泽红亮,入口后软而不烂、香而不腻,肉香中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青草香,即使不爱吃肥肉的朋友也拒绝不了它的诱惑,吃上一口再也忘不掉。
< class="pgc-img">>7、肥西老母鸡汤
在安徽当地有“无鸡不成宴”的讲究,鸡文化已经渗透到安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招待亲友、家人团聚还是大型宴席,关于鸡的菜肴必不可少,像全国四大烧鸡之一安徽符离集烧鸡,还有安徽名气十足的传统徽菜肥西老母鸡汤等。尤其是这肥西老母鸡汤,因为原料好,在烹饪时不需要加入任何增香增鲜的材料,只需要文火慢炖,汤清味香、鲜香不腻,
< class="pgc-img">>8、火腿烧甲鱼
徽商沿徽杭古道南下经商,随着两地的频繁交往,易存放的火腿便被徽商们带回安徽,火腿自然而然也成了徽菜中的常用食材,其中火腿炖甲鱼就是徽菜的传统菜肴。当地的野生甲鱼滋味鲜美,搭配上醇厚的火腿,经过文火慢炖两者相互融合,香气扑鼻,满足味蕾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 class="pgc-img">>9、清蒸石鸡
石鸡是一种栖息在山涧石缝中的一种蛙类,也是安徽黄山的特产,黄山石鸡腹部乳白、背黑有条纹,肉质鲜嫩细腻,富含蛋白质,在烹饪中搭配木耳、火腿、鸡汤等食材,放入蒸笼中蒸熟,即可享受它的鲜醇味道与细滑的肉质,称得上是徽菜中的一绝。
< class="pgc-img">>10、刀板香
刀板香,怎么听都觉得与美食联系不到一起,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是一道传统徽菜。据传这道菜还与一位历史名人有关,相传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路过歙县问政山便顺道拜访了恩师,为了款待爱徒师母做了一桌子好菜,其中就有这刀板香,师母将家中腌制好的猪肉铺于山笋上,放置在刀上蒸制,蒸好后切薄片后连同刀板也端上桌,爱徒胡宗宪吃了后大赞,并命名为“刀板香”。
< class="pgc-img">>——老井说——
很多朋友认为徽菜就是安徽菜,其实并不是如此,而是起源于徽州的地方菜系(主体也就是现今的安徽省黄山市地区),徽菜中既饱含了生活中智慧的结晶,也有享乐的影响,不过更多是徽商在外对家乡的一方水土的思念,便创造出了这“家常”的味道。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安徽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背景,孕育出了一系列色香味俱佳、风格迥异的佳肴,被誉为徽菜。徽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不仅讲究食材的新鲜与烹饪的精细,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安徽的美食世界,探索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安徽菜十大招牌菜,感受那份源自味蕾的徽风皖韵。
< class="pgc-img">>### 1. 臭鳜鱼
提及安徽菜,不得不提的就是臭鳜鱼。这道菜以其独特的“臭”味闻名遐迩,实则香鲜透骨,肉质鲜嫩,汤汁醇厚。臭鳜鱼的制作过程极为讲究,选用新鲜鳜鱼,经过腌制发酵,使鱼肉产生一种特殊的香气,再配以葱姜蒜等调料红烧,成菜后色泽红亮,香气扑鼻,食之回味无穷,是徽菜中的经典之作。
### 2. 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又称霉豆腐,是徽州地区特有的传统名菜。其特色在于豆腐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白色菌丝,看似“发霉”,实则经过精心培育的毛霉菌发酵而成,赋予了豆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烹饪时,可油煎、红烧或清蒸,每一种做法都能激发出毛豆腐特有的鲜香,口感细腻,味道鲜美,是徽菜中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 3. 黄山炖鸽
黄山炖鸽,顾名思义,与黄山有着不解之缘。此菜选用黄山野鸽为主料,配以火腿、香菇等辅料,慢火炖制而成。成菜后,鸽肉酥烂,汤汁醇厚,香气四溢,既保留了鸽肉的鲜美,又融入了火腿的咸香与香菇的清香,营养丰富,滋补养颜,是徽菜中的一道滋补佳品。
### 4. 火腿炖甲鱼
火腿炖甲鱼,是徽菜中的一道高端菜品。选用肥美的甲鱼和优质的火腿,经过长时间的慢火炖煮,使两者的味道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甲鱼肉质细嫩,火腿鲜香浓郁,汤汁浓郁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滋补圣品,深受食客喜爱。
### 5. 问政山笋
问政山笋,是安徽绩溪县问政山一带的特产,以其笋肉厚实、笋质脆嫩、色泽洁白而闻名。此菜选用新鲜问政山笋,配以火腿、香菇等辅料炒制而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口感清脆爽口,是春季时令佳肴,也是徽菜中的一道清新之作。
### 6.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以其细腻滑嫩、口感独特而著称。八公山地区水质优良,产出的豆腐质地细腻,豆香浓郁。无论是凉拌、红烧还是炖煮,都能展现出八公山豆腐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八公山豆腐宴,更是将豆腐的烹饪技艺发挥到了极致,让人叹为观止。
### 7.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符离集的传统名菜。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选用当地土鸡,配以多种中草药和调料,经过腌制、油炸、卤制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成菜后,鸡肉酥烂脱骨,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味道鲜美,是徽菜中的一道经典美食。
### 8. 清蒸石鸡
清蒸石鸡,是一道以石鸡为主料的徽菜佳肴。石鸡,又称石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清蒸石鸡,保留了石鸡的原汁原味,搭配葱姜蒜等调料提味,成菜后色泽清雅,口感鲜美,是一道健康养生的美味佳肴。
### 9. 屯溪醉蟹
屯溪醉蟹,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特色美食。选用当地优质螃蟹,以黄酒为主要调料,加入多种中草药和调味料腌制而成。经过长时间的浸泡,螃蟹吸收了黄酒的醇厚与调料的香气,变得肉质鲜嫩,酒香浓郁,入口即化,是徽菜中一道别具风味的冷盘佳肴。
### 10. 绩溪一品锅
绩溪一品锅,是安徽省绩溪县的传统名菜,也是徽菜中的一道经典火锅。此菜选用多种食材,如猪肉、鸡肉、豆腐、蔬菜等,层层叠放于锅中,加入高汤慢火炖煮。成菜后,汤汁浓郁,食材丰富多样,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家庭聚餐或朋友聚会时的理想选择。
综上所述,安徽菜的十大招牌菜,每一道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味特色。它们不仅是安徽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品尝这些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着徽州的历史与文化,感受着那份来自味蕾的徽风皖韵。
< class="pgc-img">>-------等解封了,大家一起好好干饭---------
提起徽菜,大多数人(包括现在在看推文的你)是不是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安徽土菜馆,这些在上海街头巷尾高频出现的小炒店,似乎已经快成了对于徽菜的刻板印象。
实际上的徽菜,可不只是街边小炒,这源于南宋古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而今是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的总称,其中,以皖南菜为代表,而皖南菜又以徽州菜为主流。
放在当年,徽菜是极为讲究雅致的。尤其明清时,徽菜盛极一时,当时是徽商的鼎盛时期,足迹几遍天下,徽州菜也由此声名远扬。当年,徽商们在全国各地开设徽菜馆达上千家,仅上海就有140多家,就连上海人特别喜欢的大富贵酒楼,百十年前,本也是间徽菜馆。
只是近代后徽商式微,徽菜也有些退出各地食肆舞台的意思。不过近些年,重油、重色、重火功的徽菜,在上海倒是有复燃的架势,咸鲜当家,以本味为重,火功食补一样不落。
为了找到好吃的徽菜,我把上海名头响的徽菜馆跑了大半,想在上海找到能惊艳味觉的安徽味道。几天下来收获颇丰,如果你想吃徽菜了,这几家我想推给你们:
- 馋徽菜了,这一口准没错 -
徽爵 臭鳜鱼
地址:沁春路333号
营业时间:10:00-13:30 16:00-21:30
只靠一条臭鳜鱼就能在上海立足,肯定得有两把刷子。还没上菜,我就知道这次来的准没错,毕竟才落座没多会,就听见老板娘接了好几单打包臭鳜鱼的生意——直接打包腌制好的臭鳜鱼和调制好的酱料,这是打算回家自己烧来招待客人的。还碰到有个爷叔不仅带了朋友来吃,还打包了3条臭鳜鱼回家,实属真爱粉了。
阿银点单
徽爵臭鳜鱼 128元
八公山豆腐 32元
黄山小云耳 22元
徽爵臭鳜鱼
作为徽菜名菜,臭鳜鱼的诞生和一众腌腊异曲同工,都是由不便的交通催生。徽商们从盛产鳜鱼的安庆、贵池采购鳜鱼,返程要一周左右,为防止鱼变质,会加盐腌制,却仍有种似臭非臭的味道,将其烧制成菜,成就这道独特风味,当然,这样的故事里一定要有勤俭节约的当地人,若是一开始扔了臭鱼,也就没了下文。
闻臭食香,广袤的中华大地这类的吃食不算少,但凡吃法得以传播,徽州人便开始有意识地腌制鳜鱼。
分辨臭鳜鱼正宗与否,闻是第一步。臭鳜鱼,事实上是徽菜中发酵类食物的代表。确切地讲,该叫腌鲜鳜鱼(早年间,徽州馆子还都会在臭鳜鱼菜名后标注腌鲜鳜鱼),自然发酵后似臭非臭,其实是淡淡的酵香味,臭味过重,多是用臭豆腐卤汁泡出的。
其次便是吃,徽州的臭鳜鱼,虽同是用盐,但有别于鱼鲞,要能吃到鱼的鲜味,“腐而不败。腐,香出来了,这叫腐鲜,鲜出来了。”
凡是徽菜馆,臭鳜鱼多半是做头牌的,虽总有食客会因其臭而掩鼻皱眉,但进了徽菜馆的地界儿,不吃上条臭鳜鱼,属实可惜。
好吃的臭鳜鱼,选料极为重要,以春天的鲜活鳜鱼最为肥美,所以想吃臭鳜鱼,时下正当季。腌制发酵时,鱼腥味会随着水分渗出,使得鲜味独占鳌头,鱼肉也更加紧实。
融了徽派建筑韵致的容器,端端正正卧着臭鳜鱼,先煎后焖,汤汁勾薄芡,红润发亮,蒜薹、红椒、姜蒜粒,加了滋味,又不盖了鲜味。
下筷甚至都不用使上几分力,鱼肉便能和鱼身轻松分离,蒜瓣儿状的鱼肉,紧实,有些鱿鱼似的弹,有微微腌制的咸味,细嚼丝丝回甜,鱼鲜味直白地平铺,大块鱼肉裹上酱汁入口,醇厚的酱辣,香极了。就算吃不了辣,吃起来也没什么压力。
偏好更细嫩的口感,可以让臭鳜鱼多煮上一会,越煮咸鲜味出落的越通透。
还附赠了一碟碱面条,筋道,拌一拌,挂一层臭鳜鱼的酱汁,呼呼下肚,碳水饱足的幸福感果然难以替代。
八公山豆腐
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自从豆腐这东西在八公山一带被制出,食客们对它总不吝惜赞美。
很简单的烧法,豆腐随意拍碎,小虾米和海鲜菇提鲜,几片腊肉添些许荤油味,就足以吊得汤水鲜香气十足,再撒一把青蒜叶有个好卖相,喝几口热汤,能讨肠胃欢喜。
老豆腐吃口细腻,清爽的豆香,没一点儿的黄浆水味,久煮也不见散碎,大块入口,厚实,吃得舒服,调味咸淡给得合适,不盖过食材的本味。
黄山小云耳
其实可以看做是小个的黑木耳,云耳这东西,实际也属于木耳的小分类,相较黑木耳,生长环境有些不同,云耳大多长在桑木上,且一般来说,只能天然生长,不可人工培育。
蒜末,香油,生抽,米醋,捞熟的云耳,拌一拌,来几根香菜,是下酒的小菜,爽脆的吃口,没上菜前,要一碟这小凉菜,打打牙祭也不错。
不说别的,如果你是臭鳜鱼爱好者,那么这家店就值得一去。
品粹生态餐饮
地址:江滨路99号绿地缤纷城
营业时间:11:00-14:00 17:00-22:00
入围黑珍珠的徽菜餐厅,在一众徽菜馆子里算是比较高端的,用同行摄影的话来说,就是品粹的收银台甚至比一些餐馆都大。
环境是蛮好的,如果不太喜欢嘈杂热闹的氛围,又想吃一吃徽菜的话,来这里倒也不错,餐品口味还是比较有保障的,热菜、冷菜、主食、点心,各选了一道好评多的,有一点瑕疵,但瑕不掩瑜,是好吃的徽菜。
阿银点单
品粹一品锅 188元
黄豆猪脚冻 68元
老牛皮 52元
大别山方糕 48元
品粹一品锅
一品锅,胡适先生招待客人的必备菜色,梁实秋先生吃过后,更是对一品锅大加赞赏:“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二尺,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锅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了。”
近乎相似大小的一口铁锅,冒着热气上桌,油豆腐蛋饺没少,鸡鸭替成了整只烤乳鸽,笋干铺满锅底,汤水里是浓郁的笋干鲜香,油重,略咸口,喝起来却不腻口,蛮适意的。
油豆腐吸饱了汤汁,好吃。乳鸽相比这一锅里的所有食材,显得有些逊色,肉香味不够浓,泡在汤汁里吸足味道吃口会好些,不出彩,但无功无过。
蛋饺好吃,蛋皮扎实,弹韧的吃口,肉馅像极了个肉丸子,饱满,汁水丰腴,鲜甜的肉味,一个接一个进嘴,压根不想停。
笋干最考验牙口,不是久煮之后软嫩的吃口,是韧劲的脆,嚼起来香,还加了几块烧肉,煮得软烂,增香不少。
黄豆猪脚冻
卖相精致的一碟冷菜,切成薄片的猪脚冻,叠了两摞,像个小山包似的。
每一片猪脚冻都有着漂亮的纹理,赭褐色的酱冻,灰褐色的瘦肉,白粉相间的脂肪层和猪皮,单看着就蛮诱人。
小片方便食用,酱冻会在舌面的温度下化开,调味不重,是淡淡的酱香,整片猪脚冻胶质感足,是满满胶原蛋白入口的幸福感,紧实弹牙,虽然有黄豆的参与,但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偶尔几片上会看见一些黄豆颗粒,早没了豆香,口感也几乎被猪脚冻同化。
老牛皮
上桌乍看上去以为只是普通的烤面饼,可吃口却挺特别,这样口感的烤面饼,上海可不多见。
一面烤得微微焦脆,一面却有十足的韧劲,有意思的口感,脆和韧掺杂在一起,怪不得要叫老牛皮。
酱是微辣口,有红油香气,就是淡口的郫县豆瓣酱的味道,抹在饼上除了上了层漂亮的红,可没给老牛皮带来什么增色。
大别山方糕
吃口蛮出彩的点心,有清爽的甜。
糯米粉做糕体,软糯,和上海一般的豆沙馅不同,是我更偏爱的有红豆颗粒的豆馅,更接近北方的豆包馅,不会很细很黏,为了不让吃口干涩,还加了一些猪油,添些荤香也更润口。
品粹其实就代表了徽州菜除了土菜馆以外的另一面,如果你喜欢徽菜,又想要找一间适合宴请的餐馆,那就选它。
徽南湾农家菜
地址:华灵路1920号
营业时间:10:00-23:00
让很多在沪安徽人回忆起家乡味道的农家菜馆,同样延续了徽菜馆偏爱的徽派建筑风格的装修。
店里多半都是大圆桌,适合三两人的小桌就几张,不过客人不多时,随意入座也没什么问题。
阿银点单
红烧鱼籽鱼泡 68元
青椒臭干 22元
地皮炒蛋 22元
蒸腊肠 48元
红烧鱼籽鱼泡
安徽的江河水系发达,河鲜也是蛮多的,不光鱼肉可吃,鱼籽鱼泡也是扔不得的好东西,腥气虽然相对重些,可做成红烧口,绝对是下饭好菜。
新鲜的鱼籽鱼泡,店家选得是花鲢和鲫鱼的,给得分量十足,满满当当一整盘的鱼籽鱼泡,酱赤色入眼就勾人嘴馋,勾了薄芡,食材能更好的挂住味道。
鱼籽大半都挤出了衣膜,露出紧凑饱满的颗粒,挂满红烧汁,紧紧围成坨,入口还是会有直击来的土腥气,忍过片刻,微干,发粘绵实的口感,嚼开便是张扬的鱼鲜味,再被浓厚的酱香和辣味包裹,奇妙的味觉体验,会让人上瘾,前提是能忍耐来得快去得快的土腥气。
鱼泡吃口脆韧,和黄喉的口感类似,但软嫩些,鱼泡可是个吸汁好手,里里外外吸满汤汁,一口鱼泡就能配三口饭!
青椒臭干
徽菜总归和臭这一字有绕不开的缘分,偏爱各式发酵食物的安徽,自然不会放过豆制品。
青椒和红菜椒,几乎没什么辣味,还多了蔬食清爽的甜口,臭干子口感吃来和香干没什么区别,嫩还带点韧劲,发酵带来的微臭,有点像臭豆腐。看似平平无奇的一道菜,越吃越有味道。这菜是爆炒出锅,油量蛮大,镬气足,吃口香。
地皮炒蛋
地皮菜(也有的地方叫地木耳)和鸡蛋是绝配,只需要一点点盐调味,就是很适口的小炒菜。
地衣绵软,搭上散碎的炒鸡蛋,很家常的味道,有野菜的清鲜,鸡蛋的蛋香,些许的葱香。
味道蛮好,就是鸡蛋似乎是过了宽油滑炒,多吃几口会明显察觉到油味,就米饭的话,就没这个顾虑了。
蒸腊肠
原本要点的无为板鸭卖完了,只好让老板推荐一个比较有安徽风味的菜品,顺势就点了这份蒸腊肠,据说是安徽老家带来的,蛮有地方特色。
腌盐的量是下了狠手的,咸味很重,不和米饭一块吃的话,空口我顶多只能吃上一片,瘦肉部分有咬头,干净的腊香;肥肉部分是一下就化开的油脂香气,润一润饭粒格外香。
这间虽然叫农家菜,但细品还是有在原料上下功夫的,接地气的同时又坚持了自己的特色,难怪会有不少回头客。就是用油和调味还蛮重的,适合偏重口味的食客。
- 碳水杀手,干饭就来这 -
安徽土菜馆
地址:申北路287号
营业时间:10:00-23:00
在上海开的众多安徽土菜馆里,我找了个评价高的。你别说,小炒水平在线,几乎都是下饭的好菜。
没有菜单,是街边徽菜馆惯有的看菜看屏点单的法子,整整两面墙的菜品,属实壮观。店面挺大的,饭点的时候,客人蛮多,我们吃的慢,来来回回看走了好几桌客人,大多听口音,都是安徽人。
阿银点单
怀远全鸡贴馍 98元
青豆芽炒馓子 18元
农家炒脆骨 38元
怀远全鸡贴馍
怀远全鸡上桌,看上去几乎和地锅鸡没什么两样,但调味细节还是能吃出大不同。
长条方形的贴饼,贴锅边的小半截烘得香脆,浸在汤汁里的大半截饼身软糯入味,我好吃这口,个人觉得凡是浸润荤肉汤汁的面食,皆是人间至味。不过要是对贴饼无感,也有不加的烧法可供选择。
鸡肉选的是公鸡,用来烧制口感更好,肉质酥嫩,没失了韧劲,趁着热乎劲儿咬上一口,汁水带着冲劲足的辣味,上头上瘾。
鸡肝鸡胗也没丢,一并煮熟,绵糯干粘,好吃。
鸡肉不止有酱香,还有中药材的香味,口味重,偏咸辣,不配上一碗白米饭,亏大了。
青豆芽炒馓子
烧起来极简单的小炒,在自家做也是道快手菜,热油炝锅,干红辣椒爆香,青豆芽下锅炒断生,并馓子锅子里翻一翻,要这一份镬气出锅装盘,就足滋足味。
青豆芽脆爽,清甜,馓子酥脆,有炸物的油香,咔滋咔滋,像在吃盘小零食,每一口都溢着香,总算明白安徽朋友为什么爱极了馓子,连包饺子都要加撒子,久置变软的馓子,有软韧的吃口,香味一点也不减。
农家炒脆骨
我爱吃脆骨,按说这道菜该是合我胃口的,可事有例外,菜不难吃,只是有种被糊弄的感觉。
这家脆骨大概是的现成的骨肉相连串,切成小块来炒,味道几乎和奥尔良鸡翅一模一样——这菜烧得就有些糊弄了,好歹买来脆骨自家腌腌,味道会也好些。不过,要是不介意一股子骨肉相连的奥尔良腌料味,这菜倒也还蛮下饭。
店里的菜价都不高,分量也实在,人均六七十块的消费,要是住在附近,不想做饭了,来这吃吃,我点的这个菜量,俩人都够吃两餐了。
徽语 现代徽菜
地址:七宝宝龙城市广场
营业时间:11:00-14:00 17:00-21:30
要是对白米饭情有所钟,到这里吃一餐,一定有所值。
阿银点单
离集烧鸡 49元
油渣炒白菜 32元
皖北绿豆饼 32元
祁县马蹄烧饼 10元
安徽sa汤 6元
符离集烧鸡
民间有句老话,“无鸡不成宴”,一只鸡在国人的餐桌上,花样名堂不少,在皖地,符离镇把鸡烧出了名堂,这小小一只符离集烧鸡,不仅仅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四大名鸡。
要了中份烧鸡,分量惊人,是预先烧好的,没再加热,算是盘冷菜。
烧鸡是先炸后卤,原汁老卤,香料足有十几味,浓香醇厚,卤出的烧鸡,咸鲜,鸡皮油润明亮,干干净净几乎看不到杂毛,口感弹,入味,和一般脆口的烧鸡鸡皮不同,更像是酱味的白斩鸡鸡皮,鸡皮下有皮冻,更出鲜香。
揭开鸡皮,肉白嫩,肉烂脱骨,骨酥,烂而连丝,有明显的肌理纹路,入口齿颊留香。
油渣炒白菜
油渣这东西,小时候贪嘴的小零食,吃多了少不得上火哑嗓子,是要被训得。
和白菜下锅一炒,绝妙。油渣泡在汤汁里,一半脆一半软,比空口吃迷人,白菜清甜,吃进猪油香,几片白菜,满一勺油渣,再舀点汤汁,拌饭香极。
皖北绿豆饼
本来点单时,以为是绿豆制馅心的小点心,不成想端上来的竟然是一碟热炒,特意确认了,没上错菜。
绿豆磨成细粉,和上面粉,做成小面饼,有韧劲,青蒜叶蛮香,酸辣口,口味不错。
祁县马蹄烧饼
这马蹄烧饼,一定得趁热吃,酥松的饼皮上,铺满了芝麻,有扑鼻的香气。
一口下去,是会掉饼渣的,是肉眼就能看得到的脆,微微咸口,丝丝环绕的葱香,不多会就能吃完一张烧饼。
安徽sa汤
能闻到很浓的胡椒粉味,鸡蛋花打散,再加上熬煮许久的薏米仁,喝起来暖胃的,就是一碗简化版的胡辣汤。
一餐吃下来,炒菜都是偏重口的调味,香头也够,几乎都是下饭的好菜。如果喜欢吃下饭菜的话,到这里应该还蛮惊喜的。
南陵人家
地址:祁连山南路2222-2227
营业时间:11:00-14:00 17:00-21:00
明档点菜的安徽农家菜馆,饭点的时候生意格外好,差不多算是住在附近的安徽人的乡味食堂,聚个餐或是招待朋友,来这吃总归体验都是不错的。
饭点人多的时候,餐牌底下点菜的人能站成一排,好在我们去的早,人还不多。
阿银点单
土鸡汤 188元
红烧鲫鱼鱼冻 48元
红烧南瓜 38元
菱角菜 28元
土鸡汤
土鸡汤可是店里的头牌,虽然说不上是到店必点,但气温尚冷的日子,热汤的温柔是肠胃迫切的需要。
大锅鸡汤上桌,点上燃气小灶继续加热,咕嘟冒着泡,越煮香气越浓,鲜味也出落的漂亮。
整只老母鸡,是对半切开的,汤里竟然还有鸡子(就是没成型的鸡蛋),微弱的鸡蛋黄的味道,但相对来说口感更紧实,这小东西蛮好吃。
鸡汤是煲了蛮久才上桌的,从熬煮得烂乎的鸡肉就能看出一二,肉已经完全脱骨,一夹就全散开了,余下几根骨头棒子。
不过老母鸡汤都有个通病,肉质会有些柴,好在肉香会在嘴里扑腾,吃口还是不错。
汤得大口喝,呼呼吹几下热气,几口一碗下了肚,鲜香温润,悠悠清甜,唇舌舒坦,胃肠也适意。
红烧鲫鱼鱼冻
作为主角的鱼冻其实分量并不多,不厚的一层贴在碗底,鲫鱼倒是有两整条。
鱼冻有厚重的酱香,软软弹弹,舀起来颤巍巍晃着,进嘴舌头一抿,咸鲜辣一下蹦出来,得来口米饭压压口,口味还是调得偏重的。
偏冷的鱼肉,鲜甜,红烧把土腥气去得彻底,就是刺比较多,吃的时候要稍注意些。
红烧南瓜
简单的一道红烧南瓜,在店里还蛮受欢迎,我们也就随大流点了一盘。
感觉是蒸完之后再下锅炒,整个吃口都很绵软,连带着南瓜皮都能直接入口,清甜,有板栗香,说是红烧,但酱油只是稍作点缀,南瓜本身的味道还是占主导。
菱角菜
对于没听说过的菜,总是会怀尝鲜的好奇心。
菜还没上,偷偷查了查,菱角菜其实就是菱角藤,是真没想到,这东西还能吃。腌制过的菱角藤,相当耐嚼,想练牙口的话,建议来一盘。
腌制过的咸菜有自己的味道,配料加的也就少,青红椒蒜粒,几滴香油,除了练牙口,下酒也是蛮不错的。
小炒价格普遍3、4打头,是蛮正的安徽味道,最出彩是鸡汤,一大锅的分量绝对够一家子人,想喝碗热腾腾的鲜美土鸡汤,一定一定不要错过南陵人家啊。
- 不出彩,但吃吃也不错 -
徽味轩
地址:中山北路1909号
营业时间:10:30-14:00 16:00-21:30
如果你刚好路过,又对徽菜的主食小店比较感兴趣,这家徽菜馆或许能给你一点惊喜。
到店的时候,基本已经处于满座的状态,老客应该蛮多的,在前台就听见有客人询问最近是否更换了菜单,似乎对新菜还挺满意的。
阿银点单
刀板香 82元
鸭脚包 52元
黄山葛粉丸 39元
绩溪炒粉丝 39元
绩溪挞馃 22元
铁板香煎毛豆腐 36元
刀板香
刀板香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徽菜,起源于明朝,当时的兵部尚书胡宗宪,返绩溪龙川时,路过歙县问政山拜访恩师,师母将家中腌制的腌猪肉平铺于山笋上,放置在刀板上一同蒸,捞起切成片,与刀板一同端上桌,吃口香极,又因为与刀版同蒸,也就得了刀板香这么个名号。
腌刀板香,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份五花猪肉就能胜任,讲究得很,吃蔬菜玉米的农家土猪是首选,要是皖南黑猪、蓝田花猪就更上乘,这些猪吃的五谷杂粮,肉质独特,吃口更好。
嫩黄的肉皮,玉白的肥肉连着微粉带紫檀色的瘦肉,能一下激起吃的欲望,改用煮软的萝卜干细条垫底,大抵是觉得萝卜干更吸油脂,可惜少了那分笋香清甜。
咸香,是胶质的黏糯口感,猪皮软韧,瘦肉部分不多,几乎是肥肉稳坐江山,香足够浓,但不能多吃,过多油脂容易腻口。
配了松软的馒头饼,一片刀板香,夹上一筷子萝卜丝,比空口吃更香。
鸭脚包
鸭脚包是安徽宣城名气响的小吃,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正统做法得是腌制的鸭脚,中间裹以腌制的鸭心,外用腌制的鸭肠缠绕。
徽味轩这一小锅鸭脚包里,还放了蛮多鸭翅,照实说,多加上水阳干子,就能改个菜名叫水阳三宝了,但偏偏加了鸭翅,又只挂着个鸭脚包的菜名,不过看在味道不错就不计较了(但私心觉得这还是有点糊弄)。
微辣的汤底,有醇厚鲜味,黄豆清香,煮得绵糯软乎的黄豆,称得上是全场最佳。
鸭脚胶质感足,肉美而鲜,鸭心鸭肠,是紧致的吃口,蛮合我口味。
黄山葛粉丸
葛根粉做的透明圆子,透过皮子就能看到一些内馅,不知道是为了适应上海口味,馅里加了很多小颗的面粉粒,糯口。
皮子弹韧,一口下去有倾泻出的荤油香,但葱姜味也很重,属实有点破坏整体口味。
绩溪炒粉丝
笋干和香干切粗条,吃口更好,青蒜的香味更契合炒粉丝,炒出的粉丝香气更足。油汪汪的来上一大口,赞。
粉丝嚼劲很足,通体都裹上了味道,干辣椒给的辣味,很舒服。
绩溪挞馃
绩溪当地常见的早点,干菜、鲜菜均可作馅料包入其中,曾经还被戏称为中国的披萨饼。
现烤出的挞粿最迷人,两块挞粿四等分,萝卜肉和梅干菜肉两种馅。
萝卜馅好吃,清爽,有肉鲜香,饼皮脆软。梅干菜馅就不知道中了什么邪,肉腥味重,过于油腻,和萝卜馅一对比,天上地下。
铁板香煎毛豆腐
煎过的表皮脆口,豆腐有发酵的酸香,质地紧实,不像之前吃过的毛豆腐,烂乎带着汤水的吃口,是那种收干汁水的腐乳。
蘸料有两种,红油蘸料没什么特色,蘸酱油好吃,更出豆鲜味。
这家餐厅,带地方特色的小点有挺多,口味上也还不错,喜欢尝尝鲜的会蛮喜欢这里的。
徽珍源
地址:龙茗路975号
营业时间:11:00-14:00 17:00-21:30
开了十几年的徽菜小馆,有两家店址,这次我们去了龙茗路店。
想吃六安油条子炖肉,结果被告知换新了菜单,这道菜不做了,略有遗憾。
阿银点单
石耳土鸡汤 81元
安庆炒米 15元
歙县菜籽油锅巴 39元
无为板鸭 68元
宣城包袱饺 19元
石耳土鸡汤、安庆炒米
鸡汤普通,和南陵人家一比,显得蛮寡淡的,鲜味不够足,有点若隐若现,肉依旧是老母鸡煲汤惯有的柴。
加进了石耳煲汤,和竹荪蛮像,吃个绵软,没什么味道。
单点了炒米,用来泡鸡汤,安庆当地吃法,炒米脆香,一碗热乎乎的下肚,落胃舒坦。
歙县菜籽油锅巴
用勺子轻轻砸就能敲开,锅巴肉眼可见的厚实,吃口脆香。
酱汁调得味道差强人意,是很淡的豆瓣酱的味道,菜籽油油味重,不加酱汁空口吃,浓厚的米香,反倒更适口。
无为板鸭
鸭腿肉斩成小块装盘,两边颜色深浅不一,本来以为可能会有口味的区别,结果只是卤制的时间不同导致的。
鸭腥味去得干净,有烟熏香气,淡咸口,鸭皮脆爽弹牙,肉嫩,汁水不多,聊胜于无。
宣城包袱饺
因为形似包袱而得名,多是用煮的方式,但煎一煎也蛮香。
韭菜肉馅,不爱吃韭菜的估计要掩面而逃,有很重的韭菜生辛味,底板很脆,油乎乎的吃一两个,不腻味。
人均得要个百来块,菜品价格嘛稍稍高些,菜色没有很出彩,但也在及格线上,店里也几乎都是大桌,和几个朋友聚聚吃吃饭也还不错。
- 这家,下次就不见了 -
印象徽州
地址:柳营路777号
营业时间:11:00-13:30 17:00-21:30
这家店想给你们排个雷,不知道是当天厨师心情欠佳,失了手艺,还是新厨师上场,不像是个十几年老店能做出的口味。
阿银点单
徽商红烧肉 | 徽州酱鸭 | 屯溪老豆腐
绩溪炒粉丝 | 地耳补元草 | 香椿挞粿
红烧肉卖相还不错,不过肥油没烧透,油腻感明显,瘦肉柴,入味就更不用谈。给了夹肉的馒头饼,像是隔夜的,干巴巴,难下咽,也没什么面香。
酱鸭本身底味不错,应该都是事先酱好的,后淋上的酱汁甜咸都过了,成了败笔。
老豆腐的酸涩味道还有,吃口上差了点,炒粉丝就更过分了,粉丝本身口感不错,可炒得一点滋味没有,也属实难得。
香椿挞粿四个起卖,烘得也很干,馅是腌菜,剁得很细碎,吃不出来是不是香椿,但更像是普通腌菜。
地耳菜好吃,绵软,口味清淡,和韭菜炒,别有风味,是这一餐里仅剩的优秀选手了。
这一次,几乎把沪上有名的徽菜馆子都刷遍了,一圈吃下来感觉不错的,都在这里了。等解封了,选喜欢的去刷一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