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点点的都知道它有多顶,一杯就能让人睁眼到天明。
今天一杯四季奶青,明天就是两眼淤青,接着又是一天靠奶茶换来的清醒。
< class="pgc-img">>一点点和大多数奶茶的构造相似,适当比例的植脂末兑上纯正的茶底,再加上恰到好处的配料混合而成——在第一次因为它失眠以前,我根本无法预料这杯看上去普通的饮料,会成为凌晨四点的煎熬。
< class="pgc-img">>这就像用五菱宏光跑越野拉力赛,你知道它绝逼会抛锚,但它仍然靠着1.2L自吸76马力的发动机和14寸175的筷子胎,用15天带你穿越沙漠无人区,抵达终点后你甚至还想拉着妹夫在宾馆下一晚军棋。
什么是钢炮,这才叫钢炮。
有人讲,一点点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它对睡眠的绞杀,它是红牛的立方,是东鹏特饮的终极,是从太阳穴注射的力霸王浓缩。
在上床之前,你曾认为睡前一杯热奶茶是对胃的寻梦丽人SPA,它会像精油开背般让消化道融化在香氛般的奶精蒸汽里,每一颗珍珠从食道向胃袋的滑落,都是温柔技师指尖缠绕的舒服。
但你一定会为自己主观的保养臆念,付出愣扛一通宵的悔恨。
< class="pgc-img">>在网络上搜索喝一点点失眠,你不会成为最孤单的那一个。
在深夜登录互联网,生耗到凌晨3点依旧意外抖擞的人们,通常只是因为少说5小时前那一杯奶茶的慰藉。
< class="pgc-img">>人们用经验来证明一点点和失眠之间的联系,列举出自己对咖啡因和牛磺酸的抵抗性,排除掉是自己的敏感和今日外卖预算超支导致的自责在作祟。
< class="pgc-img">>资深的一点点饮者常讲,喝一点点的晚上,你先要给自己选好一部助眠的电影,最好是安迪·沃霍的《睡觉》,看完就相当于自己睡了五个小时,实在不行就搞来《治疗失眠》,一部片能下三杯一点点。
也有人在一段时间的平稳之后,用一点点让自己走出舒适圈,通过失眠来告诉自己依旧在这个无情无义的世界里作为消费符号而真实的活着。
他们还讲,不要把一点点和其他奶茶混为一谈,它让人欢愉也让人痛苦,深夜面对的孤独只是一种超验的体验,经历过愣扛到天亮的失眠,第二天挤地铁的感受就会更梦幻一些。
< class="pgc-img">>有人曾尝试以身试奶来解决一点点的失眠谜团,他们品鉴过coco的奶茶三兄弟,也喝过快乐柠檬的蛋糕奶茶,但和一点点相比,失眠指数不在同一个量级。
有网友说,喝了一点点就像脑仁中了七伤拳,你可以视若无睹装作没事,照例捧着手机到凌晨1点,当刷抖音都快刷吐时,伤情发作了。
< class="pgc-img">>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点点是奶茶,但它不只是奶茶。
它少了一些普通奶茶该有的浓厚,看上去有一种未经人事的清爽,当它划过食道,你不会有摄入高糖的罪恶感,只会觉得愉悦。
< class="pgc-img">>但当你在深夜回味午后的那杯奶茶,在你第X次尝试进入睡眠的瞬间,你又再次被它轻巧地惊醒,你开始怀疑在奶茶店发生的一切都是泡影,是四维生命在现实的投射,是意识困在窗台边看着麻木躯体的无聊和恶心。
直到你看见官方组织对奶茶的成分大揭秘,你才醒悟自己把一点点想得太简单。
在上海消保委发出的一次“奶茶比较试验”报告中,奶茶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一杯咖啡因含量最高的奶茶,相当于喝了四杯咖啡八罐红牛。
其中一点点的咖啡因含量就超过300mg/L。
< class="pgc-img">>时至今日,尽管奶茶店已如过江之鲫般涌现,但一点点给每一个在夜里不能安眠的女孩都留下过传奇。
当她们再次看向一点点翠绿的招牌,仍会想起第一次下单大杯波霸奶茶时的兴奋。
当你再次回想,这种感觉其实已经已再难寻到。人就是这样,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
<>鲜事,早知道!欢迎收看南美小猴子的《一起来捉妖》的新鲜事!
捉妖时光欢乐多,本期将给小伙伴们分享“欧皇玩家”、“捡漏玩家”和“首个满资质coco熊玩家”,坐好猴椅我们开始吧~在捉妖这款游戏中,0氪金玩家要想玩得好,不仅仅需要技巧,更需要的是脸白才行,最近有一位玩家晒出了一个勋章,不知道你是否已经获得。
这个勋章叫做“锦鲤”,需要获得7只全资质为32的妖灵(交易除外)才可以,要知道满资质的妖灵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小猴子从公测开始就开始玩了,成功捕获了5000多只妖灵也才获得了2只(石灵和息忘川),这7只的满资质,也太欧皇了吧!我想可能其中还有灵石开出来的,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超越这名玩家了。
接下来这名玩家属于“捡漏”的玩家,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相同的经历。
相信已经到24级的小伙伴们都有去过摊位,这个价格自己标的年代,每个玩家都不知道妖灵的行情,所以摊位的物品有的标的高也有的标的低,而这名玩家平时不捉妖最喜欢的就是蹲点摊位,看到谁卖的便宜就直接拍下,然后倒货或者自用。
而这只小狐狸就被他捡漏到了,从图上看这是一只赌狐,粮食都要卖40了这只狐狸只卖80钻,可以说是赚了一个大便宜!在小猴子这个二线城市中,怎么也得1888钻才对得起赌狐的称号,你觉得呢?
而最后一名玩家,他抓到了今天凌晨才上线的一只新“妖灵”coco熊。
相信今天有上游戏的玩家应该都看到了,天美和coco奶茶店合作联合推出一只可爱的熊熊,名为coco熊。玩家在很多人还在睡觉的凌晨,捕获百来只才抓到这首只满资质的coco熊,刚抓到玩家便秒升为黑风洞主,不过二次觉醒后发现这熊体型太大了,直接撑满了整个屏幕,让小猴子好奇的是这居然不是肉盾而是物理输出,真是猜不透策划的设计灵感。
总体来说这只妖灵没什么用,开个图鉴还行毕竟物攻种族值太低了,肉的身板没有盾输出的话很尴尬。不知道小伙伴们喜欢这只妖灵吗?评论区交流一下吧。本期的分享到这里了,更多趣事、资讯可以留意我的动态哦!看都看完了,就顺便赞一个吧~最后祝大家游戏愉快,满资质的妖跟在屁股后面跑!
>当选奶茶时,
中杯大杯超大杯摆在面前
你或许也会面临“罗老师之问”
许多品牌都是中杯和大杯
中杯嘬几口没了
大杯短时间之内喝不完
总觉得大杯比中杯实惠
那么到底谁更划算呢?
大众网·海报新闻小编测评了六个全国连锁奶茶品牌
揭晓中杯大杯之迷迷迷迷迷迷……
“一点点”的四季奶青(无配料),中杯每10毫升0.24元,大杯每10毫升0.23元
coco奶茶(无配料),中杯每10毫升0.24元,大杯每10毫升0.23元
喜欢把奶茶当粥喝的“i小料人士”看这边:有小料的奶茶,中杯大杯表现如何?
“沪上阿姨”的芋圆奶绿,中杯每10毫升0.26元,大杯每10毫升0.25元
“茶百道”豆乳玉麒麟
(因第一次送错,又点了一次,所以与上图杯杯有差异)
(奶盖等小料添加前)中杯每10毫升0.36元,大杯每10毫升0.36元
(奶盖等小料添加后)中杯每10毫升0.28元,大杯每10毫升0.32元
由此可见,几款品牌的中杯大杯的单价相差不大,甚至有的品牌中杯大杯没有差别,因此并非买大杯更优惠。为了优惠买大杯的话,大可不必呀。
还有追求(心理)健康的网友,在线求小杯:
所以问题来了:奶茶有中杯大杯超大杯,为什么就是没有小杯?“没有小杯”最早是从星巴克开始的。星巴克的咖啡命名方式不是我们印象中的smalle、medium、large,而是用tall,grande,venti(中文对应说法分别是:中杯、大杯、超大杯)来替代。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涉及到一个叫“价格锚点”的概念。
在消费者眼里,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这个定价到底实惠与否,都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价格锚点就是商家设定的参照标准。
1992年,托奥斯基提出“价格锚点”的概念,指消费者在对商品价格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避免极端和权衡对比的原则,来判断此价格是否合适。避免极端是指在有3个或更多选择的时候,多数人会倾向于选择中间的商品。权衡对比自然是指同类的商品中,看似有更大的分量或更合乎情理的东西往往会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如此来看,星巴克提供的“中、大、特大”的选择,其实已经给顾客打下了“看不见的”锚点心理,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手段,动摇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评估,进而大大增加“中杯”“大杯”的销量。
我们的实验还没结束!
奶茶中杯大杯折算后价格相差无几
但有部分品牌却在容量上“偷工减料”
准备冲击新茶饮第一股的
奈雪的茶和喜茶
在明文标注容量之下
是否真的能抗住量杯的检验呢?
(本次测验茶饮为常温)
在标注容量500ml的前提下,“奈雪的茶”茉莉初雪(左)为470毫升(合每10毫升0.32元),奈雪初露(右)为430毫升(合每10毫升0.37元)
在标注容量500ml的前提下,“喜茶”多肉芒芒甘露(左)为足量(合每10毫升0.54元),多肉葡萄(右)为450毫升(合每10毫升0.64元)。
相比之下,“茶百道”的容量就相差较大:大杯的容量和店员口中的700ml相差210ml!
奶茶容量与标准容量不符,算不算欺诈?
其实,在这一方面欺诈概念是比较难界定的。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欺诈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规定,即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欺诈,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故意,其目的是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获得某种利益。按此说法,只要奶茶店不是故意缺斤少两,就不构成欺诈。
当然也有部分法务从业者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在消费领域内欺诈的认定不以经营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为构成要件,经营者存在可以避免的过失即可认定欺诈,无论经营者此种行为是否能够为其带来更多利益。若按此种说法,奶茶容量不符,即可定性为欺诈。
对该类现象,有市民表示,如果有人觉得亏的话一直购买中杯就好了,没必要抓着几毫升的差距上纲上线。也有市民认为,商家一直薅消费者的羊毛,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会将消费者的信心耗费光。此前有公益律师曾在网上建议,商家应当将饮品容量提醒放至价目表等更为显眼处,在消费者购买时进行提醒,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奶茶好喝不要贪杯哦~~来自通宵没睡着小编的忠告
最后,你以后喝奶茶还会点多大杯呢?
(文案:孙蕊、沙斯媛 图片:周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