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餐厅的名字或许你有些耳熟,甚至菜品也有些熟悉。细究之下,便能发现其中的联系 —— 这是 XX 餐厅的副牌店。副牌如同一道光环,足够为一家从未光顾过的新餐厅,烙上莫名其妙的好感。对于普通食客来说,主品牌餐厅成功在前,副牌店想当然不会太差。
从大董的小大董,到呷哺呷哺的湊湊,从高端餐饮到大众连锁,越来越多的品牌试图通过推出副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邂逅新的市场机遇,副牌潮流的风越刮越大。
< class="pgc-img">>副牌(Sub-brand)指在一个主品牌(Mother Brand)之下,推出的一个或多个定位不同的品牌。副牌通常在品牌形象、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与主品牌有所区别,但依然依托于主品牌的资源和声誉。浅层意义上,副牌可以帮助企业覆盖更广泛的市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关于副牌概念的兴起和流行,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的欧美高级时装界。一些时尚品牌为了拓展消费力较弱的年轻人市场,纷纷推出副牌,诸如 Prada 副牌 Miumiu,Chloé 副牌 See By Chloé 等。凭借主品牌的名气背书,以及破格前卫的设计与价格优势,这些副牌如我们今天所见,获得了成功。
< class="pgc-img">P.F. Chang’s 餐厅是一家美国连锁中餐厅,创立于 1993 年。? P.F. Chang’s
>副牌商业模型也渐渐在其他行业流行起来,其中就包括餐饮业。美国知名中端中餐连锁品牌 P.F. Chang’s 开辟了餐饮副牌经营路线的先河。1990 年代末,P.F. Chang’s 推出了副牌餐厅 P.F. Chang's China Bistro,首次尝试在中餐基础上增添西餐主菜、甜品和鸡尾酒,转型为休闲餐吧。21 世纪初,美国连锁餐厅 Eat’n Park 同样选择开设副牌小酒馆,Hello Bistro 在保留老店沙拉和汉堡的基础上,增加了啤酒和红酒,同时设置了顾客 DIY 环节,成为餐饮副牌流行推波助澜的一笔。
反观国内餐饮市场,副牌的构建经历了十年变革期。2013 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高端餐饮市场受到冲击,许多高端餐饮品牌通过推出副牌来适应市场变化,南小馆就是其中代表。南小馆是国内首个餐饮副牌,其主品牌是上海小南国。通过提供经典上海小吃,南小馆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翻台率远高于主品牌,整体营业利润率约 15%,成为小南国扭亏为盈的关键。
< class="pgc-img">外婆家位于杭州西湖旁的门店。? 外婆家
>南小馆的成功让更多国内餐饮企业看到了品牌结构多样化的优势。在市场细分日益繁琐、推陈出新节奏越来越快的餐饮业,塑造副牌除了能在市场状况不佳时,提升品牌的抗风险能力,长远来看,也有助于构建品牌矩阵,打通不同层级的客群,创造新的盈利点。
杭州餐厅品牌外婆家就是经典案例,当年一口气开出 8 个副牌,包括指福门、第二乐章、金牌外婆家、炉鱼、锅小二、Uncle 5、动手吧、三千尺,辐射的餐饮品类可谓五花八门。谈到对这些副牌的理解时,创始人吴国平认为「副牌是对主牌的补充,更个性,受众面更窄。」
< class="pgc-img">囿吉山云贵川炭火与发酵 Bistro 由海底捞投资,主营云贵川菜系,现已关闭。? 未央 weiwei
>至于打通不同层级的客群,从大行其道的一众副牌小酒馆可略窥一二。海底捞副牌 Hi 捞小酒馆和囿吉山云贵川炭火与发酵 Bistro、新叶集团的副牌欣叶小聚、和府小面副牌和府捞面小酒、一坐一忘的副牌云下小酒馆等,抓住 Bistro 的热潮,借势而为,通过餐酒结合,用盈利空间大的酒来打开品牌盈利新方案,这已经成为许多餐厅推出新副牌的趋势之一。目的支撑诉求,但想要成功运作一个副牌并非易事。关于曾几何时百花争艳的副牌运动,吴国平早就料到「不可能每个品牌都成功,能有一两个就不错了。」
< class="pgc-img">>如今,经济状况不明朗的情况下,消费降级展现出不可逆的趋势,面对一批批副牌风光不再,如何做出经得起市场风浪,同时反哺主品牌的餐饮副牌?在对品牌管理、营销等具体能力提出要求之前,更应该审视的是主品牌和副牌之间互相成就的逻辑关系。和母子品牌的资产隶属关系不同,主副品牌呈现的是价值驱动关系。在这里,「品牌」是题眼,「价值」是锚点。支撑主品牌和副牌联动的动力是共同维系、协调一致的价值影响力。
高端日式餐厅 Nobu 是融合南美烹饪元素的新派日式料理,创始人松久信幸(Nobu Matsuhisa)在秘鲁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烹饪风格,便将日本料理技术与秘鲁食材相结合,奢华与独特的用餐体验是餐厅品牌的核心价值。1998 年,Nobu 成立副牌 Nobu Next Door,两个品牌既有重叠又有区分。食材是两家餐厅价值影响力的纽带,在菜单上共享了西京烧银鳕鱼和黄鰤鱼刺身等招牌菜;但在用餐体验上,Nobu 更正式,餐厅设计和氛围更加精致高档;Nobu Next Door 则贴合餐厅名称,更为自在休闲,顾客甚至不需要提前预约。除此之外,Nobu Next Door 增加了一个生食吧,提供更多生食选项,如各类生鱼片和生蚝,用来强化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 class="pgc-img">松久信幸在 Nobu Next Door 餐厅制作寿司。? WSJ
>Nobu Next Door 的成功运营提升了 Nobu 的整体品牌形象,使其不仅仅是一个高端餐饮品牌,更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饮食体验品牌。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也增强了 Nobu 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忠诚度。
主品牌闪耀着品牌价值高光,也可以将光环投射给副品牌,驱动副牌延展品牌理念,并作为一种补充思路丰盈、调整主品牌的价值识别。专注于现代粤菜的 Hakkasan,2004 年创办副牌 Yauatcha,主打现代点心茶楼。两家餐厅在菜品品质、用餐环境和体验上不分伯仲,坚持打造精细化品类路线。不同的是,Hakkasan 在现代粤菜中融合了西方的烹饪技巧和元素,菜品设计上注重创新和奢华感,如北京烤鸭配鱼子酱、茉莉花茶香薰神户牛,Yauatcha 的点心则融合了欧洲糕点和茶饮文化,提供全天候的点心和茶饮服务。以现代方式演绎传统中式料理是 Hakkasan 的价值高光,也是延伸到 Yauatcha 的价值识别。
< class="pgc-img">>主品牌直接体现了消费群的购买力,以及这种购买力背后的某种价值认同,副品牌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价值认同的杠杆,精准地撬动可开采之地。在以品牌价值共享互创的前提下做副牌,不能盲目扩大市场占有率。如果以营销手段拓客,品牌价值含金量也许会遭受折损,品牌附加值得不到提升,就失去了运营副牌的意义。
最常见的性价比战略,考验的是消费群体对品牌价值的心理认可值。当成熟的品牌推出降价策略,且该策略低于消费者心中的心理认可值时,消费者自然乐于买单。反过来,当消费者对于一个新副牌的心理认可价值还相对模糊的时候,过激的低价策略也许并不理想。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经验老道的餐饮创业者推出的副牌看似「向下兼容」,实际依然是站在主品牌的肩膀上,衍生高端生存空间。这种方式可被视为瞄准有潜力发展为主品牌的消费群体,让品牌「年轻化」的另一种方法。实质是从价值主体上外延一个新生态,通过输入新鲜血液,减缓主品牌的老化,不断焕活价值的再生。
< class="pgc-img">与大董的的文化主题不同,小大董的装修更摩登现代,贴近年轻人喜好。? AD艾克建筑
>由高向低构建的主副牌矩阵,与其说是兼容年轻市场,不如说是培养年轻市场,发散信号以便抓取品牌所需的活力机制。这时副牌走的是自动筛选过的大众路线,尽管价格更亲民,但通常在菜品类型、店面装修、材料供应等方面与主品牌异曲同工。
大董与小大董的都强调文化传承和品牌故事。主品牌大董通过文化主题餐厅和意境菜,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小大董则通过更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延续这一内涵。低价带来更严格的成本控制,让小大董选择去厨房化,很多菜品由中央厨房配送,现场只需简单加热即可。小大董的菜品总量约为大董的 15%,但精选了酥不腻烤鸭、董氏烧海参、山楂鹅肝等大董菜单中的招牌菜,并不断创新迭代。可以说小大董是大董的一个微缩景观,中产食客透过小大董能够感受到大董的品牌价值传递。
< class="pgc-img">荣小馆版本的家烧黄鱼。? 竹欣记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新荣记的副牌荣小馆。虽然荣小馆定价低,压缩了环境和服务成本,但它在物品牌核心价值的呈现上与新荣记一脉相承 —— 讲究食材标准,注重还原台州风味精髓。在荣小馆,食客同样能吃到家烧大黄鱼、黄金脆带鱼、沙蒜烧豆面等新荣记招牌菜。除此之外,还有上海法餐厅 Paul Pairet 的副牌 Mr & Mrs Bund 等,都是提炼主品牌的价值养分,在更加轻松和多样化的用餐体验中重塑、延展。
另一种餐饮副牌模型,则是低开高走。副牌围绕品牌价值进行升级,通过打造品质更高的副牌,以大众市场基础发展精致化需求,拉高品牌形象。此类副牌通常定位中高端市场,在产品和服务上全面升级,去粗取精,围绕主品牌某些亮点进行品牌价值的刻画和升华。
< class="pgc-img">呷哺呷哺旗下中高端火锅凑凑。? 妳好 Nihao
>呷哺呷哺的副牌湊湊主打「台式麻辣火锅+台式手摇茶」的跨界品类,对原本中低端市场定位的台式小火锅连锁餐饮形象进行了拆解重构,把一个品类精致化,从而带动主品牌的专业形象。类似的例子,还有专注牛肉面的和府捞面副牌阿兰家牛肉拉面。与高端主品牌向下兼容的副牌模式相比,低开高走的副牌塑造之路更为复杂。向下兼容的副牌,可以直接选择性复制主品牌的经典元素,在此基础上调整、创新;而高端副牌则需要围绕餐厅全面考虑和精细化运营,高端客群更难服务,投入大量成本反复摸索在所难免。
2024 年,许多高端餐饮副牌面临倒闭或大规模闭店的困境,向上开发高端副牌的路越发艰难。呷哺呷哺的另一个主打烧烤市场的高端副牌趁烧,命运就不如湊湊顺遂,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消费心态转变,趁烧在多地关店和紧缩运营。根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4 月 19 日,上海人均客单价在 500 元以上的餐饮店占比大缩水,从原本的 1.44% 降低至 0.8%,总门店数减少了 900 多家。在这种情况下,餐饮企业通过副牌寻求生机的趋势明显。
< class="pgc-img">眉州东坡推出的高端品牌 1996 主厨川菜,靠着眉州东坡强大的渠道和后厨团队,可为食客提供优质体验。? Cyan
>如此看来,餐饮企业发展副牌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新的增长点和抗风险能力,也存在运营失败的风险。前期势必要捆绑主品牌,扩大知名度;同时,副牌也要接续主品牌的价值,有独立而清晰的用户画像,塑造定向的产品意识,作为补充和更活跃的思路,走上与主品牌殊途同归的赛道。
所谓主副牌的互相成就,就像两个同心圆在交叉的时空旋转,不断积聚各自的能量,最后抱成一团。餐饮市场总是潮涨潮落,能在与主品牌的能量交互中持续塑造价值的副牌,是更有希望的。
俄罗斯的印象最初来自前苏联歌曲,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曲曲优美动听、令人难忘;
加上俄罗斯与我东北老家为邻,
那里有不少俄式建筑,
因此对俄罗斯文化多了一份亲切感。
位于工体北路的“普希金文学餐厅”
是我在北京最喜爱的餐厅之一,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一次。
还记得中学课本里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吗?
还有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都是“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的作品。
这里文艺气息十足,
处处体现着俄式的精致。
一进门的休息室,仿佛走进文人的客厅
>红墙绿窗十分雅致
>金色复古的屏风和吊灯做装饰
>俄罗斯风情油画和钢琴做点缀
>以古老的书籍方式呈现的菜单
>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正宗、传统、经典的俄菜。
莫斯科沙拉
>传统红菜汤
>苹果馅饼和土豆馅饼
>低度酒精饮料格瓦斯
>罐焖牛肉
>克里姆林宫鸡肉丸
>基辅式鸡卷
>奶油烤鱼
>俄罗斯乡村烤猪肘
>过去还可以看到俄罗斯籍服务员,
每晚还有歌唱助兴的俄罗斯艺人,
目前都因疫情原因暂时离开了。
餐厅的背景音乐很舒适,
最喜欢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这是老柴《D大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
虽然餐厅整体色彩明亮辉煌,
却与老柴忧伤又带有色彩性的音乐十分相称,
特别是他的室内乐和独奏音乐。
除了这首《D大调弦乐四重奏》,
还有他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
钢琴曲集《四季》等都很适合这里。
都说写诗和写旋律一样需要天分,
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诗人”,
柴可夫斯基是“旋律大师”,
他们都是19世纪的巨匠。
老柴《四季》里的《一月:壁炉边》、
和《九月:狩猎的日子》,
就是他为普希金的诗歌谱的曲。
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以及后来的短篇小说《黑桃皇后》,
都被柴可夫斯基改编成了同名歌剧,
可见柴可夫斯基对普希金文学作品的喜爱。
俄罗斯音乐就像俄罗斯广袤的土地
深厚、沉痛而广阔,
充满着挥之不去的忧伤、渴望与诗情。
正如普希金的诗歌一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生气!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The End
京报讯(记者 陈琳)长安商场闭店改造,即将关店的赛特购物中心正在清仓甩货。还有哪些北京老牌百货商场面临改造升级?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包括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燕莎友谊商城在内的多家京城老牌百货商场正在酝酿改造方案,升级调整已成为正在营业中的老牌商场的“关键词”。
赛特购物中心即将闭店,全场清仓。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4层,正在进行撤柜甩卖。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4月17日,记者在位于王府井的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看到,4楼的成人服装和箱包皮草区正在进行大甩卖,桑蚕丝套装、polo衫都是“一口价”,售价50元。工作人员表示,整个4层大约在5月中旬就要撤柜重新装修。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场4层有三家产权,另外两家分别是中国书店和外文书店,所以4楼的改造不全是商场说了算。但不仅是商场4楼,“整个儿童用品商店都要进行改造升级,具体时间还未确定。”原因是目前有两种方案正在讨论,一种是闭店改造,另一种是在不影响销售的情况下,逐层改造。他透露,“闭店改造的可能性不大。”
赛特购物中心对面的友谊商店,是北京最早的涉外商店之一,曾经红极一时,拥有进口家电等当时各类时髦“尖货”。记者上周探访发现,目前友谊商店经营翡翠珠宝、丝绸专卖、精品瓷器和字画、地毯等商品,顾客稀少,记者在此逗留一个小时,进来逛的顾客不足20位。商场四层已于3月20日暂停营业,目前正在施工。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施工是消防安全改造,改造完成后会引入精品家私。安全改造整个友谊商店的工作会陆续进行,目前还未涉及到业态调整。
与此同时,双安商场、贵友大厦等已经明确转型方向或成功转型,有的调整品牌以吸引年轻消费者,有的主打定制化个性服务。
样本1:调整品牌 向年轻化靠拢
2018年,定位高端、以中老年为主要客群的京城老牌百货商场——双安商场开始向年轻化转型。历时25天,双安商场对品牌进行大调整,新引进品牌56个,重置更新品牌157个,丰富女装品类,增加年轻时尚化品牌是本次调整的重点。
双安商场总经理刘炜介绍,近几年双安商场持续推进改革,2016年开展餐饮品牌调整,5层打造别具风格的“食巷”,引入澳门味道、局气、鳗步等餐饮品牌,丰富了顾客休闲、社交的生活需求。2017年,双安商场线上招募新会员4.3万人,其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1/3,“这说明商场通过新科技应用和经营理念创新手段,在支付方式、促销活动、沟通互联、服务体验等环节调整上得到年轻顾客的认可。”
双安商场推出美食煮艺,顾客学做早餐。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双安商场每个星期的厨艺课,都会吸引不少顾客参与。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东三环边的燕莎友谊商城曾是周边高收入阶层购物的首选,记者上周来到商城,商城正在举办春季促销活动,客流并不多。来到二层,迎面就是商业男装区,但往里走,又是卖女鞋的,功能区域并不明显。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场将进行调整升级。”据介绍,商场管理方已多次在会议中提到要改造。
对此,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燕莎店正处于调整初期,不便接受采访。但他也透露,商场此次改造为局部调整,此次调整的目标是引进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这是燕莎近几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样本2:引入新业态 商场变身娱乐综合体
贵友大厦1990年开业,在东长安街边营业29年。开业初期,只有获得“请柬”的顾客才能光顾。多年来,贵友大厦以经营传统百货业态为主,一层到四层分别售卖珠宝、化妆品、服装等,商户鳞次栉比,但多数品牌已经难以吸引年轻人。
2017年,贵友大厦迎来首次大规模的转型调整,将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迷你购物中心作为新定位,并将25岁到40岁的白领作为目标群体。近日,记者走访贵友大厦看到,转型后的贵友大厦摆脱了过去简单售卖商品的形式,引入KTV、健身房、电影院、便利店、咖啡厅以及时尚餐饮等新业态,满足周边白领放松休闲的需求。
同样依照这一方向转型的,还有位于王府井大街的北京市百货大楼。据了解,2013年11月,百货大楼6层近5000平方米餐饮业态开门迎客,引入了小尕子、第二乐章等时尚餐厅,客单价在50元左右。2017年,百货大楼撤下外立面广告牌,完整展露具有浓厚历史感的楼体建筑。百货大楼内部也进行了经营调整,500余个品牌实现升级,打造了女士内衣馆、精品女鞋馆等以品类为标准划分的区域。
北京市百货大楼改造后引入餐饮品牌,每天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到此就餐。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百货大楼相当一部分顾客都是外地来京的游客。新京报记者 陈琳 摄
2017年12月,哈姆雷斯全球最大的门店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南馆开业,这个在传统玩具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儿童休闲体验生活馆,集玩具与母婴童产品销售、儿童休闲娱乐体验、互动式场景服务、亲子餐饮于一体。这种新业态正在把本地消费者重新吸引到百货大楼里。
样本3:主打定制业态 走个性化发展道路
在很多外国游客眼里,秀水街是与长城、故宫相齐名的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购物市场。老秀水街市场自发成市于1978年,一开始只是零零落落的几家商铺,散落在一片使馆和外交公寓中间,当时附近住户不多,消费市场未被看好。谁能想到,多年之后,它成为了海外游客争相前往观摩购物的“民间贸易中心”。
秀水街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秀水街大厦自2005年开业后,14年间历经10次改造提升,发展本土品牌,精减店铺数量,从2005年的1500余家到2012年的1200家、2015年的800家,再到现在的500余家,单店面积从不到5平方米到现在平均30多平方米。并在2017年提前完成疏解工作任务,成功转型。
上述负责人介绍,他们调研北京一些老牌商场发现,入驻的品牌和商品、生产厂家没有太大差异,同质化严重且竞争力差。因此,今年秀水街将加大本土品牌扶持,在去年推出“秀定制”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全品类的定制业态,秀水街五层4000平方米的“秀定制”专区将于下半年开业,首创全方位、深层次私人定制模式,集中蕴含中国文化特色和全球设计的中国定制品牌,帮助中国设计师品牌成长。
专家:今年将成为百货业“升级变革年”
商业地产专家梁吉良直言,2019年将成为百货业“升级变革年”,基本所有传统百货都面临迫在眉睫的转型压力,因为已经“扛不住了”。
梁吉良表示,商业发展的密码永远是用户与市场。时代在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现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普通的物质生活,在精神生活、精神载体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所谓的百货业变革就是,用户本身的行为习惯发生变化、用户群体结构发生变化、商家和用户打交道的方式和工具手段发生变化。”梁吉良说,“单一的百货业态一定会被全新的模式替代。”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表示,“纯百货店”业态已经消失,业态变化和融合成为常态。许多百货店转型为其他业态,或者转移到其他经营领域,同时创造了许多新领域和模式。“比如向专业店转型,菜百转型为黄金专卖店,一些百货店转型为购物中心,一些百货店转型为‘百超模式’(百货店+超市),还有一些百货店转型或增加了机器人餐厅、智能商店、目录商店等。”洪涛表示。
洪涛举例称,王府井百货集团近年来已将百货业态彻底边缘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中心城区综合百货购物中心化、区域百货社区化中,将发展重心和资金向新业态调转。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畅 白爽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