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的芒果台热闹得就跟过节似的,钱枫的事还有一堆疑点没解决呢,这会儿又有艺人出事了。
说的是李维嘉,这两天他被追着维权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
< class="pgc-img">>有网友爆料,维嘉代言的奶茶“快乐方程式”品牌方跑路了,导致一群血本无归的加盟商无奈只能跑到湖南广电大楼维权。
从曝光的现场视频来看,阵势还挺“壮观”的,一群维权者身穿白色T恤,每个人的衣服上都写着字,组在一起是“李维嘉失德艺人”。
< class="pgc-img">>他们站在楼下,高喊李维嘉没良心,骗人血汗钱等口号。
< class="pgc-img">>这不是最近两天的事了,早在9月2号就已经有网友发帖,说维嘉代言的奶茶品牌涉嫌非常严重的招商骗局。
< class="pgc-img">>先骗你加盟,然后卷款跑路,这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招商骗局。据说有人投资了150万,最后只退还了2万块左右。
< class="pgc-img">>一个去年9月才刚开了第一家门店的小奶茶品牌,怎么会这么快就受到这么多加盟商的青睐呢?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该品牌的大使是李维嘉。
< class="pgc-img">>开业的时候,作为代言人的李维嘉不仅录了视频祝贺,还亲自为其站台剪彩。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官宣完品牌大使之后,该品牌还说自己和《快乐大本营》有合作,《快本》旗下IP“大饼营”就是他们的主要卖点,这无疑又给加盟商打了一剂强心针。
< class="pgc-img">>听名字就知道,“大饼营”是由快乐家族主持人的形象衍生出来的IP,曾多次在《快本》节目上出现。
< class="pgc-img">>既有维嘉站台,又有《快本》IP“撑腰”,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奶茶品牌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仿佛对着大家说:快来加盟我呀,快来买我呀,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于是,很多加盟商都选择了相信,谁曾想,如今却惨遭欺骗,搞得血本无归。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主去看了看他们的官微,真的很想吐槽一下,这小编也太会偷懒了吧,每条文案都基本相似,而且几乎每次宣传都离不开“向着快乐出发”这几个字,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和《快本》有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只是没想到,官微六一节和端午节都还在营业,到了九月初,门店就成这样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快乐方程式”的关联公司广州新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记住这个名字),在上个月就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了,在天眼查上,可以看到这家公司涉及多条终本案件及限制消费令,风险总量高达32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 class="pgc-img">>开始本以为它是在上两个月出事的,没想到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有加盟商维权了。
< class="pgc-img">>该加盟商的奶茶店是去年12月开业的,开了仅一个月,就出事了。
< class="pgc-img">>而这个加盟商在维权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还有30多个加盟商被骗了,一群人被骗的总金额达到了一爽。(其实也不高,我确实是飘了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他们用尽各种方法维权均无果之后,无奈只能去找代言人李维嘉讨个说法。
< class="pgc-img">>刚开始大家觉得维嘉挺冤的,毕竟跑路的不是他,是那家坑爹的奶茶公司。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但网友查了资料后,发现他被坑真的不冤。
李维嘉在接代言的时候应该没有审核过该品牌的资质,“快乐方程式”的奶茶公司去年8月才成立,9月他就成品牌大使了,速度未免也有些太快。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且,这里还有很可疑的一点,李维嘉称自己是跟广州和成汇信息科技签订的代言合同,但“快乐方程式”奶茶的实际运营方却是广州新锐餐饮公司。
不管维嘉在签约之前到底知不知道该品牌的实际运营方是谁,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该品牌隐瞒实际运营者,就已经是涉嫌诈骗了。
< class="pgc-img">>换句话说,这个公司可能刚开始就没安好心。
对于这事,维嘉回应说今年6月就已经和对方解除了合作关系,并要求奶茶品牌方停用一切带有他肖像的物料。同时表示他在5月份开始就在协调处理品牌方和加盟方之间的问题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已经是近半年第二起明星代言奶茶品牌出事的事件了,今年5月份,马伊琍代言的奶茶也曾发生过招商骗人事件,骗款金额更加惊人,高达7个亿,直接被官媒点名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很多受害者都是因为相信马伊琍代言,所以才没起疑心,不停往里投钱。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当时马伊琍那边的速度也挺快,发布了声明表示会承担责任,同时呼吁受害者私信工作室,大家一起维权。
< class="pgc-img">>另外,根据马伊琍的描述,工作室之前其实也进行了筛选,但是因为不够细致,所以导致了最后出问题。
< class="pgc-img">>发现了吗,现在的明星接代言似乎都有个通病,不管代言的品牌到底有没有问题,审核时也不上心,只要钱到位就行了。
后续如果真出了事也没事,反正一句轻飘飘道歉or声明就可以全身而退。
< class="pgc-img">>不管消费者吃进了医院,还是被骗得家破人亡,反正都与他无关。
如果和骗人的品牌方一样,代言人也一样要赔偿甚至被抓,他们还敢如此随意接代言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明星们轻轻松松拿走几百万几千万的代言费,总该负点责任吧,一个小小的声明真得很难堵住悠悠众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仔细算算,维嘉是今年芒果台第几个暴雷的艺人了呢?
很多人觉得芒果艺人频频暴雷是因为最近的“清朗计划”,其实也不算,从去年开始芒果台的艺人就已经频频翻车了。
< class="pgc-img">>首先是两个老大哥,何炅和汪涵。
< class="pgc-img">>何老师呢,自去年年底被爆出收礼事件后,他的负面消息就如雨后春笋般络绎不绝。
< class="pgc-img">>在节目大谈自己收礼的“丰功伟绩”,没想到引起了官媒的注意,当时《人民日报》还特地发文批评这种不良风气,更专门配图“合适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湖南广电也针对收礼的事情表示:正在全面调查,如查实有不当行为,将严肃处理,可是这都过去多久了,咱们至今还没等到审查结果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更有趣的是,这个事在微博已经搜不到了,你说奇妙不奇妙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4月份何老师又被他老爸何畏拖累,喜提“老赖之子”的称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前几天何老师还清空了微博上的东西,只留下了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 class="pgc-img">>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导致当时很多人怀疑何老师是不是被搞了。但是说句实在话,收礼和老赖事件是实打实存在的诶。
< class="pgc-img">>然后是汪涵,他暴雷呢,也是因为代言。
< class="pgc-img">>汪涵在2018年2019年代言了一款p2p的产品,结果在去年7月,该产品涉嫌诈骗,牵扯金额高达230亿。
< class="pgc-img">>当时很多人都没想到,自己喜欢了十几年的主持人,竟然代言了这样一个骗子产品。
和维嘉的下场一样,众人抗议跑去维权,维权的人多到可绕湖南广电大楼三圈(just夸张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结果呢,还是一样,汪涵一句道歉,一个声明,这事就算过去了。
< class="pgc-img">>杜海涛也曾代言过类似产品,然后也出事了。
< class="pgc-img">>不同的是,在事情发酵之后,杜海涛连个道歉都没有,产品被立案一年多,他竟然没有站出来发过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无奈之下,受害者激动地跑到杜海涛姐姐直播间去讨要说法,结果对方竟然连说了两句“活该”,更加引起了民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眼看事态越来越严重,这俩姐弟俩才出来道歉,但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了。
其实杜海涛算是芒果台最先崩盘的主持人了,早在13年向权志龙下跪的时候,他的口碑就基本不复存在了。
< class="pgc-img">>传说中的丢脸丢到国外系列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些年,杜海涛不仅代言屡次暴雷,他开的餐厅也频频出事,除了卫生问题,还曾出现过餐厅内的砖块掉下砸中孕妇的事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此之外,谢娜也曾代言过违规减肥产品,因为该产品非法添加西药,涉嫌违规宣传。
< class="pgc-img">>再这么发展下去,芒果台曾经引以为傲的几个台柱子几乎都要全军覆没了。。
< class="pgc-img">>再加上前段时间的钱枫被曝性侵事件,去年的仝卓高考舞弊事件,高天鹤考主持人资格证时作弊事件,还有更早之前的田源婚内出轨事件。。。
培养新人无可厚非,但新人身上的不可控因素也可能随时惹祸上身额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芒果台现在有多难呢,几个王牌节目都处在风雨飘摇的状态。
《天天向上》的老主持人,因为各种原因,全部掉队,如今只剩一个老大哥汪涵了。
< class="pgc-img">>新主持团队里也人心惶惶,最新的节目中只有汪涵和大张伟两个人了,据说王一博以后都会以嘉宾的形式出现在节目里,而且不会每期都上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快乐大本营》更是处于多事之秋,谢娜二胎在家待了这么久,现在也才刚产后复出,新人这边又受到一些新政策的限制变得更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杜海涛、何老师和李维嘉相继翻车,吴昕的观众缘这两年也被自己作没了。
< class="pgc-img">>说真的,《快乐大本营》最后会不会和《天天向上》一样,挪到没啥人看的时间段呢?谁也说不定。
< class="pgc-img">>而芒果艺人经历一系列的集体翻车后,公信力已经大大降低,大家还会相信他们吗?
< class="pgc-img">>【最后一句】这份名单上的人已经有三个暴过雷了,不知道《芒果翻车艺人101》下一个成团位会由谁来坐呢?
学跟我讲,他们单位楼下开了家奶茶店,同学跟我讲,他们单位楼下开了家奶茶店,这个消息让我感到非常兴奋。作为一个奶茶爱好者,我总是喜欢尝试各种不同口味的奶茶。于是,我决定尽快去这家新开的奶茶店看看。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了这家奶茶店。店内的装修简约而温馨,柔和的灯光和舒适的座椅让人感到宾至如归。我走到柜台前,看到了一个笑容可掬的店员。
"欢迎光临!请问您想要点什么呢?"店员热情地问道。
"请给我一杯招牌奶茶,加一份珍珠吧。"我回答道。
店员快速地准备了我的奶茶,递给我时还带着一丝期待的眼神。我拿起奶茶,轻轻吹了一口气,感受到了浓郁的奶香和茶香。第一口奶茶入口,顿时让我感到舌尖上的满足。奶茶的口感细腻顺滑,茶味浓郁而不苦涩,珍珠的嚼劲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
我坐在舒适的座椅上,慢慢品味着这杯美味的奶茶。店内的音乐轻柔地流淌着,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我看着店内的其他顾客,他们或是一群朋友聚在一起,或是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着自己的时光。这家奶茶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饮品店,更是一个聚集人们情感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奶茶店逐渐成为了我和朋友们的聚会地点。每当有人提议出去喝奶茶,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去那家奶茶店吧!”我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除了招牌奶茶,这家店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意口味的奶茶。有芒果奶茶、草莓奶茶、巧克力奶茶等等,每一种口味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店家还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了不同甜度和冰度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奶茶。
随着这家奶茶店的口碑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店内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甚至有时候排队的人都要绕出门外。但是,店家始终保持着高品质的奶茶和优质的服务,没有因为生意好而松懈。
这家奶茶店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们出色的产品和服务,更在于他们对顾客的用心。每一杯奶茶都是经过精心调配和制作的,每一位顾客都能感受到店家的用心和热情。这种用心和热情传递给了顾客,也让这家奶茶店与众不同。
如今,这家奶茶店已经成为了我们单位附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当我走过这家店的时候,总能看到店内人声鼎沸,笑声不断。这家奶茶店不仅仅是一家商业机构,更是一个聚集人们情感的地方,一个温暖的家。
我相信,这家奶茶店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他们用心做好每一杯奶茶,用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这种用心和真诚将会让这家奶茶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首选。我期待着这家奶茶店能够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美味和温暖,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邻居买的奶茶# #下楼拿免费奶茶#
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的茶、兑水的果汁……近日,记者卧底连锁奶茶店甘茶度,曝光其食品安全问题,连呼恶心。市场监管部门据此对北京市甘茶度饮品店开展监督检查,目前已对其4家门店立案调查。在浙江,有网友发帖称通过外卖平台在“粥饭世家”点的餐品内吃出蟑螂,市场监管部门经检查,对商家使用过期食品原料的行为立案调查。
涉事奶茶店的制作过程令人作呕,性质恶劣到工作人员都坦承“良心过不去”。在食品安全被一再强调的当下,出现如此挑战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件,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不容忽视。人们形成“外面的食物都不干净”的“共识”,实则是对现实的无奈。为何挑战食品安全底线的行为屡禁不止?公众食品安全感该如何保护?
上述事件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难以解决的技术或经济难题。只要从业人员秉持最基本的道德感,严格按照食材标准选取,保持基本的卫生状况,就可以悉数避免。但这种自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缺乏硬性约束的行业自律无法保证所有企业都能坚持合法经营。盈利的压力可能导致一些企业选择钻监管和法律的空子,唯利是图的情况难以仅靠道德遏制。没有严格的监管和执法,很难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力。
尽管食品安全法经过两次修改,法律条款的“严”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危害食品安全行为违法成本较低的问题。诸如上述事件,常见的惩罚不过罚款数千数万,停业几个月,再大的莫过于关停单个门店,这样的惩处力度能否达到让违法违规者痛改前非的效果?恐怕不容乐观。而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对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城市形象的打击,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导致人们有了根深蒂固的“外食不卫生”观念。这又在某种程度上变成违法违规的“遮羞布”,令食品经营者降低卫生要求,形成恶性循环。
依法加大违法成本,才能打破这个怪圈。要用法律手段,让经营者熟知一个原则,让社会形成一种氛围:“让危害食品安全的人无路可走”。危害食品安全也并非单纯行政违法,有的还涉嫌刑事犯罪。对于这部分案件线索,要谨防以罚代刑,加大司法查办力度,从严惩处。对于涉及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如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再犯从严从重处罚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可联合研究,以从严为原则进一步探索,让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更加高昂。
实际上,最能把控日常食品安全的应是食品安全监管。记者卧底、网友自曝,不过寥寥个案,更广泛深入的监管任务还落在有关职能部门身上。有了最严的法律条款,如何落实到执法监管层面,如何实现最严问责,应从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入手,逐步树起群众的信任和安全感。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