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中学食堂也迎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为了提升就餐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用户体验,许多学校正在探索智慧食堂的解决方案。智慧食堂通过无人自助、按克计价、自动结算等先进科技手段,旨在减少人工成本、提高食堂运营效率,同时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灵活的就餐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方案的核心内容、实施步骤及其带来的多重效益。
核心技术
自助点餐系统
自助点餐系统是智慧食堂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设置自助终端,学生可以在触摸屏上查看菜单、选择菜品,并进行个性化定制。系统提供详细的菜品信息,包括价格、营养成分和食材来源,帮助学生做出知情选择。自助终端不仅减少了人工服务需求,还提高了点餐的效率,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
按克计价系统
按克计价系统引入了智能称重设备,这些设备放置在食材展示区域,能够自动称量学生所取食物的重量。结合系统后台的价格表,这些设备实时计算餐费,确保价格透明、公正。这种按重量计价的方式不仅避免了过量取餐带来的浪费,还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自由选择食物。
自动结算系统
自动结算系统是智慧食堂的另一大亮点。设置在食堂出口的自助支付终端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二维码支付、刷卡支付等。系统自动记录交易数据,生成电子票据,简化了结算过程,避免了人工收银带来的排队和错误。后台系统会自动进行对账,方便食堂管理人员进行财务核对和管理。
硬件设施
自助点餐终端:在食堂的入口和内部设置自助点餐终端,便于学生操作,提供便捷的点餐服务。
智能称重设备:在各个菜品区域安装智能称重设备,确保准确称量食物重量,并实时计算餐费。
自动结算终端:设置在食堂出口处,学生可以快速完成支付,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监控系统:配备监控设备,确保食堂内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软件系统
管理后台:
菜单管理:允许管理人员实时更新菜品信息、价格和营养成分。
数据分析:提供详细的就餐数据和销售分析报告,帮助管理人员优化运营策略。
库存管理:实时监控库存情况,自动生成补货提醒,避免库存不足或过剩的问题。
用户接口:
点餐界面:设计简洁直观的点餐界面,帮助学生轻松选择菜品。
支付界面:支持多种支付方式,提供便捷的支付体验,并生成电子票据。
食品安全:
卫生监控:确保食材和设备的卫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追溯系统:建立食品追溯系统,确保食品来源可追踪,增强食品安全透明度。
用户体验优化
界面友好: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学生的使用满意度。
个性化选择:提供个性化的菜品推荐和定制选项,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和需求。
快速响应:优化设备的响应速度,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提升就餐体验。
中学智慧食堂通过引入无人自助、按克计价、自动结算等科技手段,为传统的食堂运营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它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就餐体验。通过有效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和运营维护,智慧食堂将成为学校餐饮服务的智能化标杆,为学生和教职工创造更高效、更舒适的就餐环境。
校园食品安全万里行
“我们学校食堂为课后延时服务学生提供点心,所有做面点的工作人员都有面点师从业证。”厦门市蔡塘学校校长丁敏健介绍,近日,厦门市公布了该市第一批营养健康食堂(餐厅)评选结果名单,该校食堂被评为第一批“营养健康食堂”。
走进蔡塘学校食堂,食品从采购后的快速安全检测到入冷库储存,再到下锅制作成熟食,都要按照《厦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导手册》的要求,做到标准化管理,学校食堂饭菜质量更是让师生称道。
蔡塘学校是厦门学校食堂管理的一个侧影。近年来,厦门市多部门携手,共同维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学校食堂饭菜从安全走向优质。
多部门协同,标准化管理
食材一进来,就有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快速检测,并进行登记。这是记者近日在蔡塘学校看到的场景。
“每个工作环节都有记录。”厦门禾堂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现场经理刘艳向记者展示了记录本,这个记录本是依据《厦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导手册》制定的。“经常有人来检查,有食安办的,有教育局的,还有老师和家长,我们都习惯了。”
“检查的人多了,食堂的工作自然不敢怠慢。”丁敏健说。
记者了解到,蔡塘学校学生午餐是15元,两荤两素,有汤,有水果;下午有南瓜饼、黑米糕等46种点心,每份2.5元,主要提供给课后延时服务学生。
“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在学校就餐,不贵、省心、方便。”蔡塘学校七(2)班学生家长陈彩阳介绍,学校每个月都会给学生和家长发调查问卷,食堂再根据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改进。
据了解,在厦门市,由食堂供餐、供餐企业配餐的学校共有1200多所,其中,中小学近400所,幼儿园800多所,用餐学生总数有55万多人,全市实现有需求的学校午餐“应供尽供”。
厦门市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非常重视,实行多部门协作监管。厦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教育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厦门市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各单位的分工,从而做到了多部门全方位监管。
抓关键节点,解决重点问题
开学初,厦门一中思明和海沧两个校区的德育处都邀请家委会代表、学生会代表,与学校总务处、医务室、保卫科等部门一起,对学校食堂进行安全检查。大家一起进入后厨,“探秘”食堂加工的各个环节。厦门市思明区鹭江和海沧区东孚属地市场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也深入厦门一中食堂,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做到从细微处消除隐患。检查中,工作人员抽检食材60多个批次。
这是厦门市开展“首餐监厨制”监管的场景。“首餐监厨制”是指每学期开学前几天,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教育局、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全面的食品安全检查,以确保学生开学第一餐能吃得安全、放心。
“首餐监厨制”是学校抓住重要食品安全节点的典型做法。在厦门中高考、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市教育局都会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隐患清零。
除了实行“首餐监厨制”,市教育局还会安排“一人一校”挂钩干部,下沉直属学校查看校园食品卫生安全,重点查看食品加工场所环境是否卫生、食品加工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人员健康状况是否良好等情况。
全面治理,从放心走向优质
除了抓住关键节点,解决关键问题,厦门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还突出质量提升,使学校餐饮由放心走向优质。
厦门市教育局通过实施暑期提升行动,来提升学校餐饮质量安全水平,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提升主要围绕制度建设提升、食堂改造提升、人员管理提升、操作水平提升、食材追溯和配送管理提升、环境卫生提升等六个方面来进行。在2023年暑假期间,教育部门共推动400多家学校食堂升级改造,投入资金2200多万元。
厦门市教育局还结合厦门实际,会同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全市中小学食堂及供校配餐企业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通过点题整治,实现全市中小学食堂及供校配餐企业排查整治覆盖率、风险防控自查率、中小学校集中用餐陪餐率均达到100%。
据介绍,厦门市教育局还联合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邀请食品卫生专家,开展食品安全培训,2023年累计组织相关培训48场次,受训7万余人。
打造示范标杆食堂,树立先进典型,是厦门提升学校餐饮质量的又一举措。其一是评选学校星级食堂,以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名义,发布《学校“星级食堂”评定规范》。其二是评定营养健康食堂,厦门市教育局会同厦门市卫健委、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营养健康食堂现场评价。
经市级联合评选,在全市各行业共选出30家营养健康食堂,其中23家为学校食堂。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07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熊杰 通讯员 陈明辉
0日,在济南奥体中心东荷体育馆举办的2024济南第七届中招会现场,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咨询展台,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解答办学理念、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和招生政策等信息,还展示了学生食堂的日常餐饮,从胃口上先抓住学生和家长的心。
记者 张中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