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讯 近日《黑神话:悟空》游戏上线发售,我省发布相关活动,邀请全网博主线下探索打卡山西。为给广大游客和玩家营造一个松弛、愉悦、便利的消费氛围,着力促进和扩大消费,8月24日,太原市烹饪餐饮业协会向全市广大餐饮企业发出倡议:坚持诚信经营,提供优质服务,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现“锦绣太原”的迎宾之姿、待客之道。
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口碑。坚守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诚信经营,严格执行明码标价,不哄抬物价,自觉维护餐饮消费市场经营秩序,用真心真情打动消费者,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提供优质服务,展现良好形象。牢固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微笑服务、文明服务、优质服务,全力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舒适的就餐环境、友好的人文环境等;把握促销黄金期,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扩大餐品供给,提供精准服务,针对玩家朋友推出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和更多关联性强、黏度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满足顾客消费需求。
加强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坚守安全底线,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燃气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各项管理措施要严格落实到位。特别是各企业举办活动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合理规划活动方案,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按规定向属区及相关单位报备,加强现场管理和秩序维护,确保餐饮行业安全平稳运行。(李 静)
(责编:马云梅)
的由“按碗收费”变成“按位收费”,有的直接免费……
米饭无限续 餐饮价格战“卷”出新方向
最近,太原市民李女士在太二酸菜鱼就餐时发现,店里的米饭由“按碗收费”变成了“按位收费”。李女士说,“以前是4块钱一碗,现在是米饭自助,4块钱一位,可以无限续。”
盯上米饭自助的,不止太二酸菜鱼。最近多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米饭由按碗收费变为自助无限续”,让顾客实现“吃米自由”。在某种程度上,米饭自助是餐饮价格战的一种体现。
餐饮“价格战”表现如何?未来还会继续吗?8月5日、6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餐厅盯上米饭自助
“之前我们在半天妖烤鱼吃饭,米饭3块钱一碗,分量特别少,我们一家三口吃了5碗才勉强吃饱。像烤鱼、酸菜鱼这类菜品,本身就很下饭,每次光点米饭就花不少钱。”来商场吃饭的陆女士说,“今天来店里吃饭,发现菜单上写着米饭2元一位无限续,现在可以放开肚子吃了。”
经常在米村拌饭就餐的周女士也有同样的发现,她说,之前米村拌饭的米饭是按碗收费,一碗3元,后来改为按位收费,3元一位,可以无限续。“最近他们家的米饭直接免费了,消费者可以在自助区自取。”
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以米面为主食的小型连锁餐饮店提供米饭自助无限续服务的居多,除米村拌饭、太二酸菜鱼、半天妖烤鱼外,花榕稻、和府捞面、鱼你在一起、小木屋拌饭等多家餐饮品牌线下店内的米饭,也采取了“自助”或“按位收费”的模式,价格多在2—5元。虽然有部分连锁餐饮店在“米饭自助”领域打得一片火热,但也有一些较出名的连锁餐饮店没有跟进。巫山烤鱼、鱼酷、黄记煌三汁焖锅、胖哥俩肉蟹煲、吕氏疙瘩汤、厨子下山、椒爱·水煮鱼川菜等的菜单上都依旧显示大米饭按碗收费,价格在一碗2—3元不等。
餐饮价格战愈演愈烈
米饭自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餐饮价格战的一种具体体现,除了米饭“卷”起来,餐饮界的价格战也正在以其他形式“愈演愈烈”。
在火锅赛道,呷哺呷哺今年5月宣布菜单调整,单人餐均价58元,双人餐均价130元,平均客单价不超过60元,餐单价普遍下调10%以上。
海底捞、楠火锅也在近期官宣降价。海底捞旗下“小嗨火锅”推出了49元单人套餐,锅底9.9元起。楠火锅推出1.9元的素菜、9.9元的鲜牛肉、39.9元的锅底,人均消费降至70—80元。
在西式快餐赛道,汉堡王在8月5日推出“招牌汉堡,周周9.9元”活动,连续四周将招牌汉堡价格降到9.9元。此活动不仅覆盖了堂食、外送、电商等渠道和场景,不设任何消费门槛,消费者甚至不需要加入会员,不需要“任意消费”。
除了汉堡王外,不少品牌陆续将汉堡价格降到10元之内。麦当劳连续数周推出“十元吃堡”活动,肯德基通过“指定汉堡券”将多款汉堡价格降至9.9元。此外,德克士、达美乐等海外品牌以及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品牌也在加速布局,通过低客单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现在餐饮企业选择的促销价已经不计成本。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餐饮品牌的竞争尤为激烈,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牌都在推出大折扣以吸引消费者。”相关行业专家分析,价格战反映出餐饮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吸引到更多消费者,部分餐厅不得不采取降价的形式。”
餐饮“价格战”还会继续吗
自餐饮“价格战”打响后,一大批头部品牌、连锁餐饮企业“主动应战”,餐饮行业价格战还会持续吗?
餐饮行业专家表示:“单从价格战的影响来看,这波冲击可能还没到最高点。餐饮企业在价格上的调整符合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了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的诉求。这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餐饮消费的红利还是客观存在的。”
也有不少餐饮经营者认为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目前餐饮人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降价,降价似乎是餐饮人唯一的选择。但是除了降价之外,餐饮行业仍有其他出路。”餐饮经营者认为,“餐饮企业建立竞争力,要在价格和品质之间、成本和情感之间、效率和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餐饮不仅要讲价格、讲成本,还要讲品质、讲感情、讲体验。”
价格战在短期内可能会吸引顾客,增加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它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价格战往往伴随着成本的压缩,这可能会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品牌声誉。因此,餐饮行业应该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本质上,无论有没有价格战,餐饮都会是一场持久战。提升产品的价值;优化原料采购、储存等环节,减少损耗;提供更具情绪价值的服务;打造差异化的体验空间……在价格战之外,餐饮人还有很多值得发力的空间。
做餐饮还是要秉持专业、务实、长期的精神,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好,把经营管理做好,不管什么时候这都是永恒的主题。
山西晚报记者 赵德伟 实习生 刘畅
“服务员继续休息,厨师上岗”“堂食暂停,鼓励外带、外卖”……随着复工潮带动需求回暖,我市餐饮行业也在逆境中找到了突围之法——无接触。
“眼下看虽是权宜之举,但其中也蕴含着转型之路、升级之路。”采访中,芙蓉酒楼、李先生加州牛肉面、顺溜削面等连锁餐饮企业纷纷表示,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无接触服务,为疫情之后的复苏反弹夯实了基础。
解燃眉之急
高中生王琦家住青年路,最近一直在家上网课。由于父母已复工,午饭只能自己解决。“其实这样挺好的。”小伙子笑着说,想吃什么就在美团下单,刀削面、洋快餐、炸鸡腿、网红蛋糕……“关键是放心,外卖小哥把餐盒放到外卖柜时打电话,自己下楼取。我们小区的外卖柜,物业每天都给消毒。”
“有一家做焖面的,在餐盒里附了‘安心卡’,正面写着抗疫标语,背面标着实体店地址和老板、厨师信息等。要是以前,这就是一张广告卡片,可现在反而让我觉得很安全、很周到。”在晋阳街某写字楼上班的高先生最近也经常点外卖,他发现周边好几家过去没有外卖的店铺最近都开始提供配送服务了,还有一些中高端餐饮入驻外卖平台,选择更丰富了。
据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提供无接触服务,囊括了餐饮老字号、中式正餐、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四大类型,基本满足了消费者对餐饮口味的需求。
无接触餐饮,店家在源头作好应对,更重要的是在取餐、派送环节上下功夫。我市市场份额最大的外卖平台——美团,是最先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的。其平台发布的“无接触配送报告”显示,采用无接触方式配送的订单已占到订单总量的80%以上。乔晓波是美团外卖负责下元地区配送的一名普通的骑手。“公司为我们配发口罩,每天上下班都要测体温,还要对餐箱、电动车消毒,安全措施很到位。在餐饮门店取餐,对方都会提前把餐品放到指定地方,不接触或尽量少接触。”乔晓波说,3月份以来,他接的单也越来越多了。
谋转型之路
无论是海底捞、老太原菜馆等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还是梅家焖面、最爱妈妈菜等中型特色餐饮企业,亦或是快餐或小餐饮,都有点“不堪重负”。1月底、2月,尤其春节假期,我市80%以上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100%。稍稍令人欣慰的是,“无接触”正在成为餐饮业的关键词,弥补损失的同时还在帮助商家布局未来。
比如海底捞,核心价值是服务,而不单纯是火锅,靠外卖很难体现其核心优势;比如老太原菜馆,菜品讲究色香味俱全,一旦打包,卖相基本谈不上了……正因如此,大中型餐饮企业以前大多不太重视外卖。然而形势逼人。疫情期间,原本高高在上的大型餐饮企业不仅做起了外卖,而且花样还不少,既有成品,也有半成品,还搭配辅料;同时,推出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星级大厨教消费者做菜,既实用又吸粉。
特殊时期,消费者对安全的重视催生了“无接触”的概念。如何做好这篇新文章,对餐饮经营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段时间,省、市商务和市场监管部门接连发布“餐饮行业有序复工工作指南”“餐饮单位堂食经营指导意见”等,都指出要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在食材保障方面,建立统一科学的原料采购管理机制,选择资质合格、原料可溯源的供应商;在公共设施方面,餐厅内所有洗手池配备酒精洗手液,保障消毒设施完备,并准备好口罩、测温仪等防护物资;在员工管理方面,加强例行检测,组织疫情防护培训,使员工了解病毒传播途径和防范方法,具备应急处理能力……不少餐饮门店以此为契机,细化从食材选购到加工制作再到外送的全流程服务,全面提高安全卫生水平。在此基础上,全面打通线上线下,发力无接触餐饮。
采访中,大多数餐饮经营者认为,疫情过后,人们还是会偏好有接触、能社交的餐饮模式,但无接触餐饮仍是餐饮业服务升级的一个契机。服务方式、管理模式升级了,相关技术、设备配套了,尤其是对线上线下融合的理解提高了。这些都将帮助餐饮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消费者也将有更多的选择。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