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员现场全面检查了涉事餐厅的食品安全情况。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穗市监摄影报道)近日,一段网络流传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显示位于广州一家麦当劳门店内,一名员工将掉在地上的面包放回货架。7月12日麦当劳中国官方微博回应称:“视频中个别员工行为不符合麦当劳的操作规范,我们非常抱歉。食品安全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收到反映后餐厅查看了监控,并对涉事员工停班处理。针对该餐厅出现的问题,我们11日上午已要求餐厅停止对外服务,对所有员工进行再次培训和校准,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7月12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介入,当即组织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及辖区市场监管所开展现场调查处理,目前该涉事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据介绍,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线索,立即对涉事餐厅麦当劳(江高分店)开展核查处置,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立案调查。执法人员现场全面检查了该企业食品安全情况,重点检查其经营资质、原料采购贮存、加工操作等情况。经查,该店持有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其从业人员均持有健康证明,现场卫生秩序良好,有员工食品安全培训记录。对于其员工存在加工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予以规范教育并责令整改。
此外,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迅速约谈了麦当劳广州地区责任人以及运营总监、门店负责人,督促其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机制,并细化食品安全培训内容,加强从业人员再培训再教育,进一步提高所有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经了解,目前该涉事餐厅已自行停业整顿,组织所有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广州市所有麦当劳门店同时开展自检自查,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食品安全巡查频次。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已同步组织各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市所有麦当劳门店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作者:何颖思
来源: 广州日报
源:【杭州日报】
5月13日,
“麦当劳给过期食材换标签续命”
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5月13日晚,
麦当劳中国官网
发布《关于近期媒体报道的声明》,
称正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进行调查与核实,
对于涉事餐厅带来的影响
深表歉意。
此前报道
媒体曝光麦当劳后厨:
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等问题
5月13日,新京报曝出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食物过了保存期依旧售卖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还存在炸油品质超标的情况。
从报道看,涉事餐厅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等,已是潜规则,在其店内属于常态化操作,“只要遇到食材到期的情况,他们几乎都会选择篡改到期时间,而不是将食材废弃”。
并且,这种基本操作不只是普通员工干的事,而是值班经理,乃至餐厅经理都参与的事。正如报道所称,“记者发现在值班经理的带动下,其他后厨员工也是上行下效……”这个细节触目惊心,也更值得追问。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已赴涉事门店进行调查取证
5月13日上午10点10分,记者分别致电涉事门店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所属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已赴涉事门店进行调查取证”。
“快的话中午之前就能出(调查)结果,最晚今天(13日)下班前。”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5月13日上午9点20分,记者致电上述两家涉事门店,均正常营业。
其中,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工作人员表示尚未注意到相关消息,也未接到麦当劳中国总部的相关通知;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工作人员也表示对此事“不清楚”。
网友评论
针对报道中麦当劳门店行为,
网友议论纷纷:
“就在单位旁边,
办公室几乎人人吃过这家店,
谁懂……”
“一直挺相信他们的卫生的”
“麦当当你背刺我”
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截至2023年年底,已在中国拥有超5500家门店。
来源:综合自广州日报、中新经纬、麦当劳官网、澎湃新闻、@人民网评、新京报
编辑 李俪 审核 蒋波 钟玮
更多新闻下载
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
“杭州新闻”
本文来自【杭州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月13日,有媒体曝出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食物过了保存期依旧售卖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还存在炸油品质超标的情况。
对于上述情况的发生,截至澎湃新闻记者发稿,麦当劳总部方面暂无回应。
13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致电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接线人员表示,“上午接到受理,我们的局长已经亲自过去了,包括食品科室,现在应该已经在现场进行调查了。”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5月13日7点30分,济南市市中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人员到济南大学麦当劳餐厅进行现场检查。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对济南大学麦当劳店事件的处理,需要通过掌握的证据和事件层级来进行调查,一般性事件约两三天会出结果。但如果需要比较多的调查取证和检测,就需要等检测机构提供正式报告之后,再进行综合研判和处理。(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