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普通的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家里附近新开了一家奶茶店,就顺手买了一杯45块钱的奶茶,这杯奶茶味道香甜,口感丝滑,是我喜欢的口味。
当我回到家,将这杯奶茶递给老公时,他看到了奶茶上面贴着的标签,上面标着价格,还以为看错了,皱起来眉毛,有些不高兴的样子。
“这么贵?!这是什么奶茶,镶了金子吗?”他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解。
我有些尴尬地解释道:“我喜欢喝,而且今天工作有点累,想犒劳一下自己。”
他皱着眉头,显然对我的解释并不满意:“我们都是工薪阶层,赚钱不容易。你花45块钱买一杯奶茶,实在太奢侈了。”
< class="pgc-img">>我有些不服气:“我只是想让自己开心一下,而且这也不是经常的事情。”
他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工作辛苦,但是生活中有很多既能让自己开心又不浪费钱的方式。比如,你可以买一本喜欢的书,或者去公园散步。”
我觉得是老公的无理取闹,不就一杯奶茶的事情吗,还至于这样数落我一顿呢。
我知道老公的压力很大,我和老公结婚的时候,老公什么都没有,我们一起努力奋斗,白手起家,不靠家里支持一分钱,其中的累和辛苦都是无法想象的。
自从嫁给老公,我就消费降级了,从前单身的时候,别说是45一杯的奶茶,就算是95一根的哈根达斯我也丝毫不心疼,眼睛眨都不眨我就付钱了,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非常的潇洒,一人挣钱一人花。
而如今,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再也不会如同那般肆意妄为了,去逛商场,看见一件500块钱的,适合自己的衣服,都要犹豫很久,想着多攒点钱,给孩子花。
家庭的开销很大,我每个月挣的钱,要精打细算的花,一家六口人吃饭买菜生活费,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玩具绘本,零食牛奶,溶豆米饼米糊,全家人的生活用品,纸巾,纸巾,沐浴露洗发露,还有换季衣服鞋子袜子,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我看着老公叹了口气,心里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毕竟,他是为了我好,希望能节省开支,而我却在这种小事上引起了争执。
"对不起,我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和我们的经济情况。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确实可以找其他既能让我开心又不会太花钱的方式。" 我小声地道歉道。
< class="pgc-img">>老公听了我的道歉,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他转身去了厨房。过了一会儿,他端着一杯自己亲手调制的奶茶走了出来。
"这是我给你做的奶茶,希望你会喜欢。虽然没有花很多钱,但是我用心制作,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安慰和开心。" 他温柔地说道。
我接过他递给我的奶茶,感受到了他的爱意和关怀。这杯奶茶虽然没有外面那杯奢华的价格标签,但是它充满了他对我的爱。
我轻轻品了一口,发现这杯奶茶的味道比之前那杯奢侈的奶茶更加温暖和甜美。或许,幸福并不总是与金钱挂钩,而是在于我们彼此之间的关心和理解。
这个饮品丰富多彩的时代,鲜奶茶以其细腻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赢得了不少人的心。那么,喝鲜奶茶真的能吃得健康不发胖吗?我测评了市面上最常见的45杯鲜奶茶,给大家揭晓哪些是值得推荐的,哪些则要谨慎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奶茶的世界吧!
鲜奶茶,顾名思义,主要采用新鲜牛奶和茶叶制作而成。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健康呢?确实,新鲜的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而茶叶则有助于提神醒脑,抗氧化。但光是看这些成分可不够,我们还得看看这些盛装着美味的杯子里,究竟藏着哪些秘密。
我亲自到市面上随机挑选了45种鲜奶茶,从传统的港式奶茶到新潮的鲜果奶茶,每一杯都让我充满期待。经过反复的品尝和记录,我发现一些鲜奶茶不仅好喝,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保持健康,而另一些却可能悄悄增加我们的卡路里摄入。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那些绝对值得推荐的鲜奶茶。这些茶饮的共同特点是:低糖、低脂、高营养。
一款来自某知名品牌的鲜奶茶,只用了一小勺蜂蜜调味,加入了丰富的燕麦粒,口感滑顺又劲道。每杯热量仅有150卡路里,简直是减肥人士的福音!你在享受奶茶的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大有帮助。
还有一款加入了抹茶的鲜奶茶,清新的茶香与奶香完美融合。它的热量也不高,只有120卡路里,并且抹茶本身具有提升代谢、抗氧化的功效,是健身爱好者的首选。
但话说回来,虽然许多鲜奶茶的配方都很健康,然而也有一些杯子却令人咋舌。比如,一些商家为追求口感,用大量的奶油和糖浆调配,导致热量暴增。有一杯“芝士奶盖茶”,光是配料就包含了重奶油、糖粉和奶酪,热量竟高达500卡路里以上,喝一杯相当于吃了一顿小吃,太可怕了!
同样让我失望的还有那种加了很多珍珠的奶茶。虽然珍珠嚼劲十足,但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糖。每加一份珍珠差不多就得多增加100卡路里,而且珍珠的营养价值有限,吃多了还容易发胖。因此,如果想要喝得健康,尽量选择少加或不加珍珠的饮品哦。
除了热量,糖分也是我关注的重点。许多鲜奶茶使用的糖浆极其甜腻,有些甚至在原本所需的糖分外,额外添加了大量糖分。就算是夏日的清爽饮品,也被甜腻夺走了本该有的清新感。一杯某品牌的“蜜桃鲜奶茶”,糖分竟达到30克,相当于7块方糖,完全无法想象啊!如果你在控制糖分摄入,这种奶茶可得坚决敬而远之。
当然,健康的鲜奶茶并不是只看热量和糖分,还要看配料的整体性。比如,某杯添加了蓝莓和奇亚籽的奶茶,既丰富了口感,又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喝完后让我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这才是真正的健康选择。
总结一下,喝鲜奶茶想要长不胖、又健康,除了选择低糖、低脂的选项,还要注意饮品的整体营养价值。以下是我个人推荐的小贴士:
1. 注意热量和糖分:查看营养成分表,明白自己在喝什么。
2. 减少配料:少加珍珠和奶盖,尽量选择单纯的鲜奶茶或者添加水果的选项。
3. 选择天然甜味剂:如蜂蜜或枫糖浆,而不是工业糖浆。
4. 多关注材料来源:优质的牛奶与天然茶叶更有益身体。
5. 适量饮用:即使是健康的奶茶,也不要过量,适量才是王道。
希望大家在享受美味奶茶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轻松瘦身!如果你有其他好喝又健康的鲜奶茶推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91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新茶饮集体再降价!
今年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了。
纵观最近的新茶饮品牌动作,一个非常明显的新品战略是:大家都在强调保证品质的基础上“低价、低价、再低价”。
昨天,古茗发布“50万张免单券”,并宣布“小程序天天9.9元畅饮”活动,表示要让健康原叶鲜奶茶进入9.9元时代;5月底,古茗也在部分地区推出为期三个月的柠檬水折扣活动,原价10元的柠檬水折扣价到手4元。
书亦烧仙草也从4月开始在部门门店陆续调整价格策略,到今年5月,书亦烧仙草更新新菜单,推出了多款售价在10元左右的新品,比如目前主推的多肉杨梅、杨梅白月光等都定价9.9元。相较旧菜单,产品均价下调了3-6元左右。
而这种“低价局面”,叠加上品牌自己推出的折扣活动以及团购平台的优惠补贴,更为壮观。
今年五一假期,喜茶开启12周年限时活动,原价8元的招牌单品“纯绿妍茶后”折扣价后4元一杯。尽管如今看来新的“4元茶饮时代”已经降临,但要知道的是,在2020年喜茶的客单价能够达到52-56元。
哪怕是以“平价如雪王”,在团购平台上价格也在更进一步的下探。比如原本就定价4元的柠檬水,有网友叠加平台优惠券后,最低可达到0.01元。
40块钱的咖啡,现在9.9全场挑了;40块钱的奶茶,现在也只要4块钱了。
天价奶茶开始消失
10块钱成了“茶饮生死线”
“当年在北京想喝一杯喜茶,还得在寒风中遍地找黄牛,溢价买。谁能想到现在4块钱就能喝到了……”
从2020年的40元甚至50元,到今年下探到4元甚至0.68元……“天价奶茶”的时代,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似乎都已经彻底翻篇了。蜜雪冰城、古茗也曾在招股书中判断,平价茶饮未来增速将快于中价、高价茶饮。
根据华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3年,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上升至30%,20元以上占比则从33%下跌至4%。
在不同点单平台上,几乎每个茶饮品牌都有“个位数单品”。10块钱,仿佛已经成了茶饮们的“生死线”。
一位微博网友在#奶茶重回10元时代#的话题下表示,“3年前,早上先来一杯将近40块钱的星巴克是我和同事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但现在,大家都默契的选择了奈雪的9块9咖啡+面包早餐……”
相关话题下的投票数据中,对于“你能接受多少钱一杯的奶茶”,超过50%的消费者都选择了“10元以下”;超过45%的消费者则选择了“10元-20元”;只有不到5%的消费者可以接受“20元以上”的奶茶。
但也不止于10元这个价格带,新茶饮们还在努力向下“降价”。
降价,也不是“万能解药”
打价格战,拉低产品价位,已经很自然地成为餐饮人面对消费新趋势、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最短平快也最手到擒来的方法。
但降价是有代价的。
目前看来,降价是茶饮乃至大部分餐饮品牌们最容易找到的一条出路,但凡是容易的、快速出结果的事情都意味着“代价也会更高”。
从消费层面来看,消费者的心思没有那么好猜。降价不一定能够赢得消费者们的好感,反而可能会加速原有客群的“脱粉”。
当前的消费环境下,消费者追求“低价”但也同样追求“品质”。对于新茶饮们的集体降价,有很多消费者的表态是:“贵的时候喝不起,便宜的时候不敢喝。”“高质平价,商家敢说,我都不敢信。”
另一部分原本是品牌忠粉的消费者也大多觉得自己被“背刺”了。“现在能降价降得这么多,难道不是因为过去的产品溢价太高吗?想想就心痛。”
而长时间的价格战,也会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价格锚点产生影响,当市场长期以价格战、低价为导向时,难免让大众产生“奶茶就是只值这个价”的心理预期。
从品牌层面来看,降价对品牌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一次降价容易,但要再想涨价可就难上加难了。
降价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品牌将全面推翻过往的市场定位及目标客群。“品牌定位的价格因素需要考虑,不能降价的太明显,但又要保证品牌价格有竞争力,用各种优惠活动、团购、套餐等等手段,其实也是餐饮品牌们的无奈。”
再回到市场层面上,降价其实是头部品牌们的游戏战场,一不留心你我就都成了“炮灰”。
说白了,降价考验的是餐饮品牌的成本议价能力,一味的压低定价到底还能不能赚钱?还能赚多少?是每个餐饮品牌的价格命题。
如果在成本无法压缩的情况下仍坚持“低价策略”,很有可能就会对品牌自身及加盟门店的利润和正常运转造成影响。比如书亦烧仙草今年调整的降价策略,就引发不少加盟商抗议,“产品价格降低了,但是进货价、物料成本都没变。现在的价格堂食勉强能赚钱,外卖恐怕都要亏本的。”
对于竞争充分饱和,格局已经难以撼动的新茶饮市场,虽然降价能够在短期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激情,但很难说从根本上解决茶饮品牌和茶饮赛道的深层焦虑。
对于新茶饮们来说,降价并非万全之策,但无奈的是,降价的确也是当下提升客流与营收最直接、最明显的选择之一了。
内忧、外患
新茶饮还在急寻新出路
最卷的新茶饮赛道,如今除了要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要时刻警惕同行的袭击,还更要直面咖啡、快餐、正餐品牌们的“跨界炸弹”。
库迪咖啡的茶饮副牌茶猫,刚在福建宁德开业时,菜单上的全系产品标价8.8元/杯,叠加第二杯半价的优惠活动,单杯价格最低能达到6.6元;海底捞、西贝等子品牌门店内自售的茶饮也同样低至10元以下……
根据此前壹览商业截至今年3月份的数据来看,26家知名新茶饮品牌当时现存门店数量约为11.5万家,但到4月结束时门店数量却为11.1万家,门店数量净减4000+。也就是说,大量新茶饮品牌在今年3-4月的情况是:开店速度已经跟不上闭店速度了。
能看到的是,在一轮一轮“价格战”后,一些茶饮品牌也开始尝试重新涨价。接下来,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消费环境也会愈发苛刻,新茶饮们在寻找自己的逃生出路上,正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