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寻根黄姚》成为黄姚古镇旅游新招牌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4
核心提示:为黄姚大剧院广场活动。廖浩佑摄10月16日,黄姚古镇的车流人流一下子多了起来,大部分游客都是冲着今晚7:30的《寻根黄姚》演出

为黄姚大剧院广场活动。廖浩佑摄

10月16日,黄姚古镇的车流人流一下子多了起来,大部分游客都是冲着今晚7:30的《寻根黄姚》演出而来。自从贺州市黄姚古镇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推出中国首部百家姓主题旅游演艺《寻根黄姚》以来,受到了游客广泛好评,已连续演出30多场,黄姚大剧院室内剧场上座率时常居高不下场场爆满,室外“脚印广场”则万头攒动人山人海,“逛古镇,看演艺,踩脚印,赏冰雪”成为去黄姚必做的四件事,“不看《寻根黄姚》,不算到过古镇”。

《寻根黄姚》全剧分为《万姓肇始》《八方来贺》《缘起岭南》《麒麟送子》《魅力黄姚》五个篇章。该剧以姓氏、地域、文明、心灵的寻根为线索,打造了一台中华超级文化大IP 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沉浸式旅游演艺,通过歌舞、杂技、声光电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中华姓氏文化和地域文化巧妙融合,追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文理念。

一出出生动有趣,具有贺州本土民俗文化特色的表演给远来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如《缘起岭南》篇章中,发现并命名黄姚古镇的杨门女将杨金花与当地山民黄铁柱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不禁让人潸然泪下,“男人坐月子”等地域民俗则让人忍俊不禁。

该剧的压轴主题曲《我在长寿之乡等你》,是作为《西游记》总作曲的许镜清先生,时隔30多年之后,为世界长寿之乡广西贺州量身打造的城市旅游形象歌曲,而该曲的演唱者陈思思则是我国著名青年歌唱家、中国新民歌代表人物之一。“春享瓜花酿,秋闻豆豉香……”作为贺州首台大型旅游演艺《寻根黄姚》压轴主题曲的《我在长寿之乡等你》唱出了贺州的山水人文之美,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自推出以来迅速俘获大批粉丝纷纷点赞。

《寻根黄姚》演艺景区力邀陈思思、李玉刚、申霏霏、刘佳睿、李凌梓等演艺明星和人气网红前来助演,每晚定期举办“包青天铡美案”、“《西游记》殷温娇抛绣球”等姓氏名人情景剧巡演活动,景区组织的“千人竹竿舞”、“万人篝火晚会”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互动参与,人气火爆。此外,景区还举办“姓氏名人美食集市”,杨臣刚“老鼠爱大米”烧烤、张一一光棍米粉、申霏霏国风奶茶等姓氏名人美食为游客和市民带来更好的夜市体验

《寻根黄姚》填补了黄姚古镇过去产品过于单一、夜游经济匮乏的不足,让原本两三小时停留的“过镇游”开始向“过夜游”转化,在迅速提高黄姚古镇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开始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旅客住下来过夜,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和周边商铺的升值,千年古镇夜游经济迅速升温,成为《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之后广西文旅业的又一张新名片和后疫情时代,我国旅游演艺市场的首个现象级爆款。(庞革平、廖浩佑)

展东西部协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去年开始,广西将消费协作纳入桂粤两省区“十四五”协作规划及工作清单重点推动,通过拓展全产业链,加强产销对接等措施,实现互利共赢,全年累计帮助广西采购、销售农产品超220亿元。

作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近年来贺州市不断升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基地,打通农产品直达粤港澳大湾区的供应链。如今,该市70%的蔬菜、60%的水果、60%的畜禽销往大湾区市场……

为巩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地位,今年,贺州市立足产业和区位优势,紧扣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通过前端扩大规模,中端发力加工,后端整合营销,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的产业支撑。

前端——努力实现规模化优势

在八步区桂岭镇西山村,村民们趁着好天气抢种香芋。种植大户张政中今年流转土地120余亩,全部种植香芋。

“种植香芋要选这种有‘大肉泥’的田地,温度12℃以上适合芋苗生长,20—25℃利于发棵……”当天,张政中请来“土专家”——文德村党支部书记吴惠威到场指导种植技术。吴惠威2016年开始种植香芋,自己摸索出种植技术和经验,目前已扩大到136亩。他成立的种植合作社共吸纳种植户7户,种植香芋面积近380亩。

“往年,桂岭镇的香芋种植面积不过500亩左右,今年目标7000亩,目前已流转土地7008亩,已种下4000亩左右。”桂岭镇副镇长张忠心说。

这段时间,贺州乡间田野到处可见种植芋头、搭建蔬菜大棚的火热场景。

在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链的前端,贺州正发挥整合作用,努力实现种植规模化优势。

5月18日,在位于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内的中红村,记者看到一群工人正在搭建大棚。该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吸纳4家农业龙头公司进驻,建成设施蔬菜5000亩。据华瑞公司负责人谭毓强介绍,公司正在建设1000亩设施蔬菜大棚,争取今年9月份竣工。

在钟山县公安镇,一个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项目的首批1600亩土地完成流转。目前正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今年可完成1600亩设施蔬菜的种植目标。

按照规划,到2023年,贺州香芋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鲜芋产量达5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50多亿元;打造5个以上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全市蔬菜产量达到270万吨以上,产值达到70多亿元。

中端——发力农产品加工产业

“贺州现有农产品初加工企业20到30家,随着香芋全产业链的打造,以后还会引进更多企业。我们公司也将不断完善产业链,建设区域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储藏、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贺州顺来农业公司负责人彭上坚对记者说,“各县区种植一旦上了规模,我们完全可以在贺州三县两区布局加工基地。”

该公司是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速冻香芋、马蹄、西兰花等初加工产品。

近两年,类似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贺州发展迅猛。

在供应链中端,贺州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在农产品加工、经营主体、园区建设等关键环节下功夫,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打造全产业链产业。

该市通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营养和保健食品、天然饮用水等生态健康产品,打造以特色果蔬为重点的农副产品,推进果蔬精深加工、茶叶精深加工等生态绿色产业发展。

在八步区五协产业园,记者看到贺州正丰公司的“中央厨房”生产线正以批量形式进行主食加工制作。据介绍,制作好的产品将配送至特定地点进行售卖,基本实现从农产品采购、初加工到精深加工制作、预处理、制作、速冷、包装、入仓、配送等生产全过程一体化。

而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电商产业园,一个香芋加工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今年内要完成标准厂房建设6万平方米,引进香芋深加工企业3家。

为扶持香芋产品加工的发展,贺州对初加工香芋产品而新购置设备的经营主体,一次性补助设备投资总额的10%—40%;对深加工香芋产品而新购置设备的经营主体,一次性补助设备投资总额的20%—50%。另外,企业新建加工厂,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厂房建设补贴。

“发展30万亩香芋产业的规划,是我们多次去广东、福建等地考察的结果。遍布全国的奶茶店需要大量香芋原料制作芋圆、芋泥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贺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龙铁说。

后端——对接大湾区整合营销

这边种来那边收。初夏时节,在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一座座设施大棚里,绿油油、红彤彤、黄灿灿的彩椒挂满枝头,村民采摘后再装运上车,直接运往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平桂区已在羊头镇建成了广西最大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去年总产值突破2.5亿元。

“贺州目前已累计获得供港澳蔬菜基地备案11个,面积2.7万亩;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18个,是全区获得认定数量最多的设区市;已发展标准化设施蔬菜大棚700多个。”贺州市市长彭代元介绍。

为畅通农产品供应链,贺州不断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持续深化与广州市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合作机制、与肇庆市的粤桂产业协作机制,组织企业参加深圳、广州农产品展销会,大力推介“贺州香芋”“贺州菜心”“昭平茶”“富川脐橙”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扩大贺州农产品在大湾区市场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贺州市委书记李杰云表示,贺州将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打通关键物流节点,深化大湾区“菜篮子”建设,进一步满足大湾区消费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供给体系适配性,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韧性。

视网消息:“菖蒲酒美清尊共,五色新丝缠角粽。”在所有与传统节日有关的食物里,粽子绝对是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美味之一。几片粽叶,一捧糯米,棱角里裹着文化的传承,软糯间藏着山野的清香。如今,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多,问粽山,谁领风骚。酸甜咸辣,迭出奇招。有经典小枣,人气超高。蛋黄咸肉,非常畅销。螺蛳粉粽口味刁,但味道还美得有点儿蹊跷。更有榴莲冰粽很傲娇,各种口味咱也不挑,都有丝线系在腰,各有奇香满街飘。琳琅美味中,其实万水千山“粽”是情,百味千般皆可行。

广西贺州:形似龙舟黄茅粽 瑶乡端午粽飘香

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古盘村,这两天,村民们正忙着包粽子。不过他们包的粽子跟我们平常见到的三角粽不太一样,而是形似龙舟的黄茅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记者来到村民黄庆弘家中时,他正在跟家人们忙着制作黄茅粽。大家将提前准备好的黄茅草平铺在簸箕上,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包裹成龙舟形状,再放入大锅中慢慢蒸煮。煮熟的黄茅粽表皮由绿色变为黄褐色,还散发着黄茅草独特的清香。

黄茅粽是仙回瑶族乡的传统美食,以黄茅草命名,主要以糯米、黄茅、草木灰水制作而成,味道独特。

湖北建始:土家艾叶煮鸡蛋 浓情粽香迎端午

在湖北建始,端午期间,当地的土家族群众常常会邀约亲朋一起吃粽子,滚艾叶鸡蛋,以此传承传统文化,祈福家人平安康健。

土家艾叶煮鸡蛋是土家族群众在端午期间的一种独特习俗。制作土家艾叶鸡蛋首先要将艾叶和生鸡蛋洗净,然后倒入清水,一起放入锅中同煮。1小时后,用勺子把鸡蛋壳敲碎,让艾叶的汤汁从裂开的缝隙中渗入到鸡蛋里面,接着继续用文火煮1小时后并闷泡,使鸡蛋散发出艾叶的香气。

对于当地人来说,喝艾叶水、滚艾叶蛋、吃艾叶蛋的过程寓意着祛风祈福,这些习俗传递着土家族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甘肃兰州:端午一碗“甜醅子” 清凉酸甜西北味

在甘肃兰州的一些地方,说起端午的美食,那就得是一种用燕麦发酵的小吃——“甜醅子”。当地人会从端午节前三天开始,忙着准备食材酿制这道甜品,好在节日当天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端午节前后,西北地区的人们会制作一种特色小吃——“甜醅子”,它的历史很悠久,口感略有酸甜,是端午前后日益炎热的天气里,人们消暑的好伴侣。

在甘肃兰州,“甜醅子”的制作流程虽与南方的甜酒酿有所相似,但食材却有不同。“甜醅子”就地取材,用的是当地种植的燕麦。制作之前需要提前将其收拾干净后浸泡在水中,直至麦粒膨胀变软,放入锅中后大火煮30—40分钟。

煮熟的燕麦取出沥干水分后冷却,再均匀撒入甜酒曲,轻轻拌匀,确保每粒燕麦都能裹上酒曲。接下来,拌好的燕麦装进无油无水的坛子里,保证不会变质。

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在甜酒曲的帮助下,3天的发酵之旅后,坛子里的燕麦就变成了酸酸甜甜的“甜醅子”。碗里加入最简单的凉白开,就是一碗带有浓郁西北风味的消暑甜品。有句顺口溜这样描述:“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如今,喜欢“甜醅子”的年轻人,还赋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加上酸奶,或者拌入奶茶,“甜醅子”有了更多的变化,不过,永远不变的也许是“甜醅子”里那独特的西北风味。

来源: 央视网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