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今天‘奈雪的茶’在美团外卖上可以外 送了,快点起来!”“吴山烤禽开门了,要不要 给你带一只?”……随着一批批企业有序复 工复产,城市开始“动起来”了,与生活生产 息息相关的餐饮、便利店、理发等商贸服务 也在“万物复苏” 中。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2月16 日,市商务局监测中的明康汇、罗森、可的、 苏宁等7个连锁便利店品牌700余家门店 中,已有50%恢复营业;世纪联华、华润万 家、永辉、沃尔玛、物美5大品牌超市的开业 率则几近100%。
不过当前, “宅家抗疫”仍是“主旋律”, 由此也涌现出许多消费新热点:传统“面对 面”快速转型线上“轻松购”;朋友圈“厨王争 霸”催生“面点热”; “Tony老师”成为“稀缺 资源”,开启“熟客限定”模式……
奶茶、烤鸡、大排档纷纷营业
外卖平台助力传统餐企 “极速上线”
昨天,杭州人挚爱的吴山烤禽两家门店开始出 售烤鸡。一大早,其吴山老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社区还特地在店门口装了摄像头,以防止人群过于 密集。
不止吴山烤鸡,在朋友圈中被呼唤频次最高的 奶茶、烧烤、大排档等也都纷纷开始营业。2月14 日起,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开设外送服务; 2月 16日,黄龙大排档恢复外卖……点点手机,心心念 念的美味“直达”家门口。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杭州企业复工,杭州餐饮集 体订餐也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昨天,西湖边的楼外楼接到了200份团体外卖 盒饭预定。 “数量比之前有所增加,因为上班的人增多了。”楼外楼相关负责人预估,后面订单还会继续 上涨。2月13日复工的新庭记,近期订单量也呈上 升趋势。 “除了平台上的外卖订单,还接了一些企业 的盒饭定制业务,30份、50份的都有。”新庭记董事长彭绍庭介绍。
实际上,为了防疫需要,杭州也大力引导和劝 退各类群体性聚餐,并发出减少和停止堂食经营的倡议。
日前,杭州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杭州市 餐饮旅店行业协会、阿里本地生活服务 公司发出通知,倡 导全市餐饮单位、 生鲜连锁店、菜场 商家通过饿了么 “传 统餐企快速服务保障 小组”极速上线,将堂食 运营转为线上运营,将菜场 “面对面”转为线上 “轻松购” , 将传统堂食需求、生鲜 采购需求引入线上餐饮、线上新零售服务区域,弥补 歇业期间、营业时间管控等带来的成本损耗。
“商家还可以利用饿了么平台空间分离的优 势,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下的‘安心送’‘无接触配送’服务中的点餐、送餐、取餐模式,减少宴请聚餐和堂 食占比,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杭州市市场监管 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区美发店零星开工
更多的 “Tony老师”还在回杭的路上
“剪好了,还满意吗?”昨天下午3点,位于古墩 路上的社区美发店“尚剪发型”悄悄营业了,老板余树军接待了春节后的第一位客人。“这是位老客, 在微信上喊了我好久了,今天特地过来让我帮忙剪个头发,我打算明天正式对外营业。
” 据了解,这家小店由余树军和另外一名江西员 工两个人维持。余树军是桐庐人,江西员工今年留在杭州过年,因此无须居家隔离。“昨天社区告诉我 可以恢复营业了。这不,我今天先准备好84消毒 液、酒精、体温计、手套、口罩、消毒箱等物品,把店 里全面消毒一遍。
” 不过,由于接待能力有限,余树军目前采用的是微信预约制,一般只接待老客。
更多类似的社区理发店,目前已在准备开张阶段。“我还在等社区通知,但应该快了。”这两天,天水巷“星期天美发”的老板大罗刚从老家遂昌回到杭州,正一边忙着联系社区申请复工,一边准备复工需要的防疫用品。
相比灵活机动的社区店,品牌连锁美发机构恢 复营业的步伐则相对缓一些。西溪银泰城M+prored 烫发造型店、侨治V+创始人张嘉玲表示,目前其店铺的复工证已经申请通过,但由于整个商场还处于停业状态,计划3月1日再正式对外营业。记者向杭州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了解到,由于杭州连锁品牌美发机构复工审批需要一定流程,且这些机构9成以上为外地员工,返城需要时间,回 杭后或还需要居家隔离观察,因此这类品牌复工的 时间还需再迟一些。
“厨艺小白”速成“面点师”
面粉、黄油等 “甜品套餐”产品热销
“宅家模式”下,出于生存所需和消磨时光, 不少人将精力花在了厨房中,朋友圈也开启了一 轮各展神通的 “厨神争霸赛”,而面点是其中最热 门的一个品类。
“按照小红书上的菜谱,想吃什么自己都可 以做。我已经尝试做了舒芙蕾和蛋挞。 ” 以前常自嘲“手残”的徐莎莎压根也没想过,零基础的自己也会成为面点小能手。如今,电动打蛋器、 蛋挞皮、淡奶油和炼乳等已占据了她的厨房, “过几天我还打算做椰丝小方和芝士流心挞。”
”和徐莎莎一样,近期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都涌现出不少“面点师”,连原本定位“时尚” “美妆”的博主们也开始切换路线做起了“宅播”和“吃播”,在镜头前展示自己厨艺。
疫情催生的这股“面点热”,反映到销售 数据上十分可观。华润万家施家桥店的采购人员统计,该门店面粉类销售对比1月增长了 100%,其中低筋面粉特别俏。“这几天我巡店 的时候就发现,来找低筋面粉的顾客比以往多了不少。
” 联华华商的数据也显示,低筋面粉的销量约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另外奶酪、黄油以及炼乳等甜点调味品销售额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黄油类商品的增长最 明显。另外,记者在 淘宝搜索了“低筋面粉 ”关键词,占据销量榜首位的一家店铺月销超5.5 万份,店铺评论中也能发现不少“假期面点师”的点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海底捞首家“无人自助”奶茶店开业了!
取名“制茶乐园”,主打顾客全自助模式,9.9元一杯!
最近一年,海底捞频繁布点快餐,现在又开始瞄向了奶茶,新鲜好玩的DIY模式一出,瞬间在抖音和小红书上火了起来!
海底捞的奶茶店到底长啥样?自助模式又是否能引领风潮?一起来看看吧!
海底捞新开奶茶店,全自助模式,9.9一杯!
这家海底捞的奶茶店目前全国只有一家,开在武汉楚河汉街新店,是目前武汉面积最大的海底捞。
1、在餐厅一楼开10平米奶茶档口,取名“制茶乐园”!
区别于以往海底捞进军快餐的低调,这一次的奶茶店取名“制茶乐园”,还直接大张旗鼓的在宣传单上打出“海底捞第一家奶茶店”的名号,而且还大肆发传单宣传!
不过这家奶茶店并不是独立出来的门店,而是海底捞楚河汉街门店一楼辟出一个大约10几平米的奶茶档口!
顾客可以卖完奶茶直接上楼吃火锅,也可以继续去逛街,完全不冲突!
2、全自助模式,顾客自己DIY奶茶
别具一格的是,海底捞的奶茶店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点单”模式,而是走的是顾客自助模式,和自助餐厅当中自取饮料的性质差不多!
顾客到门店以后,先是扫码付款,会拿到一个统一的奶茶杯,然后想喝什么口味、想吃什么奶茶小料,都自己加入到奶茶杯当中,最后到机器面前填满奶茶就可以了!
整个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店员,顾客自己就能完成全套流程,但海底捞还是配备了一名员工随时指引顾客。
3、两种奶茶,两种果茶,共6种小料
目前海底捞的奶茶店口味算是比较少的,只有4种,分别是原味奶茶、奶绿、多肉葡萄和多肉桃桃,果茶和奶茶各两种,冷热都能选,都是市面上的“经典款”。
可以添加的小料还算丰富,有6种:珍珠、椰果、脆啵啵、烧仙草、芝士奶盖、豆乳粉,选品也都比较中规中矩。
据店员说,目前口味还不全,后期还会陆续上新!
4、所有奶茶9.9元一杯!
在价格方面,海底捞就显得“简单粗暴”的多,所有奶茶不分口味,一律9.9元!
所有小料随便加、所有口味随便选,一杯就卖9.9元!
全新自助模式,或可成为奶茶领域新风潮?
最近几年,餐饮品牌做奶茶的例子有很多,呷哺呷哺孵化出一个茶米茶,乡村基孵化出手摇茶,看得出来大佬们对于跨界奶茶的决心。
而海底捞别出心裁的“全自助奶茶店”横空出世,瞬间吸引人的眼球,甚至未来可能会带动“奶茶自助模式”的风潮!
1、让顾客自己动手,以“体验感”去切奶茶市场
放眼目前的奶茶市场,虽然赛道已经很细分,但是模式始终是千篇一律的点单模式,顾客交完钱只能站在门店等候。
而海底捞直接从模式上打一个创新,用自助奶茶机把“买奶茶”变成了一个新奇好玩的“体验活动”,抓住了目前奶茶市场的“体验感”空白。
而且取名就叫制茶乐园,有一种“自己动手做茶,乐趣多多”的感觉。小红书上很多的顾客都表示,自己没亲手做过奶茶,所以都纷纷前去打卡感受一下!
目前海底捞的奶茶店还没有开通外卖,主要抓的还是街边客流。
2、主打“个性化”奶茶,用9.9极致性价比锁客!
海底捞的奶茶虽然都是机器制作,给人一种“标准化”的感觉,但是其实也是个性化的。
回想在普通奶茶店,想要多加点珍珠可能要多花2元钱,但是在海底捞的奶茶店完全自助,顾客喜欢珍珠就多放、喜欢奶盖就多加,哪怕顾客自己选了整整一杯的小料,也是固定价格9.9元!
有一种“9.9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感觉,和其快餐店一样走极致性价比路线。
3、“无需人工、不用装修”,改变了传统奶茶店的成本模型
奶茶近几年一直是热门生意,但是落地一个奶茶店成本却也不低!
选址必须人流密集、装修要特别吸引眼球,重要的是还需要配备好多员工,就拿喜茶举例子,一个店甚至要12、13个人才忙得过来!
反观海底捞的自助奶茶,在成本方面有3个天然优势:
一是面积很小,不用单独找门店,就在自家大堂辟出来一小块地方即可;
二是几乎不需要单独的装修预算,毕竟9.9的奶茶价格,顾客也不会挑太多,更多会集中自制奶茶的快乐;
三是节省人工,顾客全自助,最多也就需要1名工作人员稍作指引,等待人们接受程度更好时,甚至可以实现“完全无人”的效果!
所以海底捞的全自助奶茶巧妙的点就在于,不仅是形式好玩,更是改变了传统奶茶店的成本模式!
4、自助奶茶成门店新的赢利点,提供了一个“餐+饮”新模型
现在餐饮洗牌如此残酷的情况下,就算是海底捞也不可能一直吃老本,所以都在不断尝试新鲜模型。
这一次的奶茶店一出,不仅成功引流,而且因为选址街边一楼,让顾客可以随时外带,就好像麦当劳的甜品站一样,成了餐厅新的盈利增长点!
同时也为众多餐厅打开了思路,因为以往很多餐厅都想加入茶饮板块,既能拉高毛利,又能讨好年轻人,但是最多就是在餐厅做一个“水吧”,但是往往因成本过高导致赔钱。
而海底捞用自助的形式,借助奶茶机器把成本降到最低,还用DIY奶茶又给自己原本的客群提供了新的“到店理由”,用一己之力呈现了一个“餐+饮”的全新模型!
职业餐饮网小结:
目前海底捞奶茶店只开出一家,还处于试验和调整阶段,如果未来“自助奶茶”模式走通,那么海底捞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奶茶模式,甚至单独拎出来在人流密集处开一个小店也未尝不可!
你看好海底捞的自助奶茶模式么?欢迎交流讨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家门店营收,外卖占比能达到多少?
饮品旺季到了,我发现今年身边不少老板都在关注“外卖占比”:太高太低都不赚钱,而且可能会打乱堂食节奏,影响整体利润。
最近美团公布了一个外卖“黄金比例”,结合实际采访,我们一起来讨论下:
一家饮品店,外卖占比多少最合理?
饮品店的外卖“黄金比例”是多少?
先来看看我实际采访到的占比情况:
1. 多数饮品品牌认为,外卖占30%~40%比较合理
广芳园做过测算,门店外卖按单量来算外卖占26%,按营业额算37%,而相关负责人认为,外卖占比控制在30%~4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另外,就牛茶、水青颜、豆花先生、满分茶饮等品牌的外卖占比来看,多数品牌认为,外卖占比30%~40%是较为理想的状态。
2. 有的品牌刮风下雨天,外卖能占70%
温州一家品牌店的情况是:遇到刮风下雨天,外卖占比达到60%~70%,平时外卖占比也常常在50%~60%。
“通常一天营业额在5000元上下,如果堂食、外卖各占一半,外卖营业额2500元,利润也有25%左右。”他称,外卖还能在线上起到引流和品牌曝光的作用。
而南京的clip咖啡首店的外卖也占比达7成,为了不影响堂食环境,2店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店老板称,外卖占比在40%~50%之间,就是一个很好的平衡,避免外卖与堂食的冲突。
clip咖啡店的外卖
>调查了一大圈,我们可以给饮品店的外卖占比分分类——
大多数饮品门店里,外卖占比达到30%~40%,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比较依赖外带、外卖的咖啡馆、茶饮店,外卖占比要达到60%左右,甚至更高。
对照这组数据,你的门店外卖占比理想吗?
今年做外卖,要主动找到“黄金比例”
我发现,今年从外卖平台到个体商家,都在关注外卖占比的问题。
最近,美团公布了一个外卖“黄金比例”:正餐餐厅的外卖占到30%,快餐餐厅的外卖做到50%,可以达到线上线下运营平衡。
美团公布的数据:30/50法则
>这是大部分餐饮商家的黄金比例,可以最大化提升效率。
而开饮品店,外卖占比更需要考虑:
一杯产品本身客单价就比较低,今年各种开店成本又一直在上涨,考虑平台佣金、包装成本,如果一味去提高外卖销量,可能成本也水涨船高——看上去营收一片大好,但月底一算,等于没赚。
而且,外卖对饮品的考验比较大,天气、配送、时长等对饮品的口感都有较大影响,想把用户体验做好,不是件容易的事。
外卖对饮品的考验比较大
>但不做外卖,几乎是不可能的,少了一部分增量,更少了线上曝光的机会。
——对饮品店来说,发展到今年,做外卖已经不是一个提高单量的问题,而是需要精确计算出合理的外卖比例,并且有能力控制这一比例,经营才更加良性。
我发现,有一些饮品品牌,正在主动想办法调节占比,在不同门店都调试出了“外卖最佳占比”。
比如眷茶,外卖的整体占比在24%,但他们会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经营状况来做调整“干预”,让外卖占比控制在合理区间。
这些会调节外卖占比的饮品店,是怎么做的?
调节外卖占比,有这些参考思路
1. 新店、新区域,设定外卖目标,重在打响口碑、排名
不算是新店还是开拓新区域,线上是个有效的发声口。
拓展新区域时,首先要给门店定个外卖“小目标”,并且通常会略高于品牌整体的外卖占比。
这样设定有两个目的:
- 确保这家店的盈利需求;
- 测试这个“小目标”会有多少单,累计多少排名、好评,基于此做品牌口碑。相当于利用外卖线上引流的属性,迅速打开市场。
2. 商圈做外卖,占比跟着利润走
门店如果开在商场、商业街,要考量商场的保底租金和经营扣点,加上外卖平台的抽成,这样一来,如果外卖量过高,并不一定最终利润就高。
保证利润,就需要调整外卖的策略,让外卖占比随着利润变动。
对于一些直营门店来说,就可以采用外卖引流,通过活动、抬高起送价等平台机制,把流量尽可能地导入附近的另外一家门店。
3. 大店优先堂食体验,可分流部分外卖到周边门店
眷茶运营总监郭建超认为,今年大家都在追求平效,对于一些核心商圈的大店来说,堂食客流量依然很高的情况下,可能会舍弃一部分外卖,突出堂食的服务体验。
突出堂食的服务体验
>对于这部分门店的外卖,眷茶的做法是,引流到附近商圈其它客流量相对较低的门店,另外,品牌也在周围考虑设置专门的外卖店,成为大店外卖的补充。
广芳园就有很多门店面积较大,为了在空间设计上照顾到消费体验,堂食普遍占比比较高。
4. 效益不好,外卖先设个30%的目标
茶饮门店很难保证家家都是区域TOP1,对于一些生意需要力争上游的门店来说,不管是堂食还是外卖都要做业绩提升。
不管是堂食还是外卖都要做业绩提升
>对于这样的门店,郭建超认为,在分析完商圈、门店基本状况以后,可先围绕30%的占比做外卖专业化运营,基于这样的目标,去做商圈的深度的传播,提升单量。
采访中发现,很多茶饮店老板,提起外卖心情复杂:平台抽成、利润的压缩,或是成本增加,都让人压力山大。
那些能和外卖“和平共处”的饮品店,都在不断根据经营情况做出调整,能赚钱,也能为在线上为门店引流。
很多时候,开店不能只看外卖单项盈利状况,应该看把经营看成一盘棋,让盈缺在整体中达到平衡。
外卖“黄金比例”,也许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不断地动态调整,才能无限接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