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贵阳4月9日电(记者周宣妮、田德丰)购菜、备料、培训员工、检查设备……上午8点,贵阳台胞邱智良和妻子方贤满已忙着筹备出摊。经过几天试运营,“宝岛阿嬷台湾卤肉饭”9日正式开业,夫妻俩显得很兴奋。
国务院台办、商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月16日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做好台湾居民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工作的通知》,为台胞提供更多创业途径,助其逐梦、筑梦、圆梦。
“我看到相关文件后,3月22号就着手准备申请材料,25号送的件。”3月31日,邱智良领到了新政策出台后贵州省颁发的首张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现在,我更有信心和勇气扩大经营,让更多人品尝到台湾美食。”拿到执照后,邱智良便和妻子商量再开一间新店。很快,他们在贵阳市恒峰步行街的美食广场盘下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档口,售卖台湾卤肉饭和特色小吃。
据贵阳市云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台湾居民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不仅经营范围增加、手续简化,而且相比于设立公司,个体工商户申办没有注册资金要求,能大大节约运营成本,降低创业门槛。
现年45岁的邱智良出生于台湾苗栗,最初在家乡经营一间客家餐馆。随着当地餐饮业面临困难,他萌生了来大陆创业的想法。
邱智良只身一人来到广东省珠海市拱北口岸经商,开了一家小型超市,专营台湾特产。随着两岸直航航点增多,拱北口岸客流量缩减,超市生意不似起初那般红火。
为寻求新机遇,邱智良曾先后到四川、重庆、广西、贵州等地考察。“贵阳发展空间大,资金门槛又低,对小本经营的人来说,包容性更强。”邱智良坦言,“贵阳人情味很足,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
2010年,邱智良和妻子决定移居贵阳。初来乍到,不习惯当地饮食就只能自己下厨,行李箱中一半都是台湾酱料和食材。“黔菜和客家菜口味不同,一个喜酸辣,一个偏咸香。慢慢习惯后,我还爱上了贵州特色菜凉拌折耳根,下馆子必点。”邱智良说。
邱智良还将母亲林素珍带来贵阳,帮忙照顾孩子。时常在家中和朋友小聚,母亲会做些台湾美食来招待大家,宝岛美味成了朋友情感联结的纽带。“阿良朋友建议我们开餐厅,让更多人品尝和了解台湾美食。”65岁的林素珍十分健谈。
邱智良和母亲商量过后,在贵阳恒峰步行街内租下一间130平方米的店面。当时在黔台胞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程序复杂,审批耗时长。邱智良的妻子是广东人,便用她的身份证件来办理。
2017年6月,“宝岛阿嬷台湾餐厅”正式开业。力求还原本味,让顾客品尝地道台湾美食,主要食材和酱料直接从台湾空运到贵阳。为适应贵州人的口味,邱智良还对酱烧鲈鱼、姜母鸭火锅等特色菜进行改良。店内生意火爆,常常座无虚席。
受疫情影响,邱智良转换思路,将卤肉饭、红烧蹄髈等菜肴进行真空包装,利用线上商城和微信小程序扩大销售范围,客户远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宝岛家乡味还吸引了很多在黔台胞前来一解乡愁,餐厅也成为贵阳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青年事务委员会联络处。
“这次新政策出台,台胞有关申请流程极大简化。因此我也想尝试一下,目的是积累经验,为更多台胞提供相关建议,更好发挥联络处作用。”邱智良说,“新政策为台胞在大陆创业打开了更大空间,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台胞尤其是青年,像我一样来到这里,实现人生理想。”
据贵阳市台办主任李云介绍,目前已有20多位台胞有意向并正在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太美了,太美了,我感觉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上海人王磊徜徉在花海灯影中,十步一叹。巨大的观灯人群熙熙攘攘,仿佛一股“幸福暖流”,推着他缓缓前行。裹挟其中,王磊觉得有点“醉”了。他呼朋引伴,寻找同行的好友,却发现已经难寻身影。
昨夜(9月12日),在古镇周庄,像王磊一样,4万观灯游客沉醉于古镇的水乡意境和璀璨灯海中,久久不愿归去。
“靓”起来 夜周庄展现“第一水乡”颜值“担当”
因为中秋与国庆“双节”共庆,周庄平添了浓重的节日喜庆氛围,这些天,前往周庄度假旅游的各地游客人数激增。
为了营造古镇夜游的独特景观体验,周庄做足了文章:以古镇为中心,有关部门和机构精心制作了130多个大型灯组,点缀在38.96平方公里区域内,描绘出了一幅水乡周庄原汁原味夜生活场景的画卷,灯与影的曼妙多姿尽显无遗。
“水乡夜色美—周庄古镇”“两岸一家亲—台湾老街”和“欢乐田园嗨—香村祁庄” 三大主题灯区也是各具亮点:周庄古镇片区以“渔”“耕”“和”等板块来讲述周庄人文故事和民俗文化故事,通过大型水上灯组、街区主题灯组营造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的“夜周庄”,凸显“精致古镇 最美水乡”主题。
周庄台湾老街片区运用现代时尚灯艺,以“昆山之旅”为主线,诠释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昆山故事及台湾特色文化,展现“大美昆山 魅力宝岛”主题;周庄香村祁庄片区则围绕“蔬果总动员”主题,以农耕场景、乡俗文化为根基,传递出温馨田园、美丽乡村的浓厚气息。
夜幕降临,装扮一新的周庄古镇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氛围。人们披着月光,踩着灯影,聆听着桨声欸乃,徜徉在周庄的亭台水榭和小巷桥头,感受着“夜周庄”的迷人风情。
在美丽的南湖湾,一座长桥迤逦穿过,仿佛一条串起古镇的“夜明珠项链”。主办方通过全景水幕、激光投影、LED电脑灯等科技手段,打造如梦似幻的“水上光影秀”。桥上,游人驻立观看,静静欣赏着水中央的精彩。在大型歌舞表演《海的两边都是家》中,2019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拉开序幕,在光与影、声与电营造的梦幻世界中,人们凭湖临风,共赏月光,感受着两岸一家,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大爱。
慢下来 在这里感受“有一种生活叫周庄”
今年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连续第三年以灯会开幕仪式场地与主会场身份璀璨亮相。在灯会亮灯的同时,第二十四届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也拉开了帷幕。
为将游人观赏的脚步放缓,给他们更多机会去感知、体验周庄所承载的精致、开放的吴文化,周庄古镇特意打造了以夜渔、夜戏、夜画、夜囍、夜宴、夜禅、夜月、夜泊“八个夜”为主题的“夜周庄”景观,展现了水乡周庄原汁原味的夜生活场景画卷。
灯会点灯过程中,围绕周庄古镇区现有的景点、地标、巷弄、店铺打造的 “周庄八夜”产品与游客们见面。这些精心包装打造的产品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将游人观赏水乡的脚步从白天延续到夜晚,放慢时间去充分感知、体验周庄之美。生命奥秘馆、绿乐园、万三酒庄、云谷田园、四季周庄实景演出秀场、古戏台、影艺小院、周庄十二坊、1086慢生活街区……不同的景点如同亮丽珍珠,串起了周庄的精彩。人们在蚬江湾畔聆听渔歌悠扬;在梨园戏台品味水磨唱腔;在南湖胜境感受古刹禅声……从“水色周庄”到“活色周庄”,从“活色周庄”到 “夜色周庄”,“周庄式生活美学”以直接的视觉化呈现,用有限的时间放宽了精致的水乡空间,使游客们领略了“一昼一水乡 一夜一周庄”的精彩,在古镇周庄触摸到“诗与远方”的真谛。
“周庄景区的内容建设比以前更丰富了,置身其中,能够真正静心、定心。这次,我一个人来看灯会,打算在这里好好住几天,看看水乡风景,听听昆曲,吃吃农家菜,过一个真正慢下来的中秋节”。来自扬州的李女士一番话说出了不少游客的心声。
赚进来 一篇旅游文章带来滚滚财源
“这几日生意非常好,铜钿赚了不少”。坐在柜台前,“咪”了一点小酒的张师傅脸上漾满了笑容。张师傅在周庄古镇中心开了一家饭店,专卖本帮菜,这些天每天都顾客盈门。问及营收如何,张师傅笑嘻嘻伸出三个指头,“每日大约3万块”。
来的都是客。纷至沓来的游客饱览古镇美景和风情,同时也给商户们带来了滚滚财源。
地处周庄镇外沿的周庄祁浜村三株浜是此次灯会农耕文化主题灯区。受惠于古镇中秋灯会游客潮的波及,该村近段时间的乡村休闲游做得红红火火。祁浜村村委会主任韩建峰介绍,他们村有112户居民,有近一半做起了民宿生意,为古镇分流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观光一条龙服务,同时顺带销售当地的土特农产品。韩建峰称,自进入9月以来,村里的民宿接待量就不断上升,“全村22家民宿280多间客房这几天都爆满了,有的已经预定到了国庆后。”韩建峰透露,预计光旅游收入一项,该村每户村民就可以增收10万元。
祁浜村是周庄发展全域旅游得利的一个缩影。在古镇观光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发展文创和度假产业,周庄跃变成为没有淡季的旅游、会展、商务、度假综合性小镇,走出了一条发展形态更多元、领域更宽泛的“大旅游”之路,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今年1-8月,周庄全域接待游客365.3万人次,同比上升3.34%。周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周庄将聚焦‘游客+创客’,围绕游客迭代旅游要素产品,围绕创客创设孵化空间平台,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空间整合、功能重构,营造原住民、新创客、旅居者共建共享的世界水乡新空间。(胡永春)
骋在山东临朐境内,沿潍九路溯河而上,阵阵薰衣草清香便能扑面而来,满山河谷一片紫色,像是天使遗落人间的紫色宝石,使人们不出国门尽享普罗风光。这里,就是世界单片面积最大的薰衣草园和世界第三大薰衣草芳香小镇——临朐县寺头镇宋香园生态世界。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转为人们的“刚性”需求。旅游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和朝阳产业,涉及出游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拉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就业率都很有帮助。近年来,临朐县决策者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积极为旅游发展献策献力,把旅游业列为全县“四大战略”之一,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按照“打生态牌、念山水经、唱文化戏、走特色路”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三山两园一谷”为重点,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做精旅游产品、做活旅游市场、做优旅游环境,全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直以来,国内旅游就存在旅游形式单一、景区同质化严重,缺乏旅游特色等问题。临朐县决策者深刻意识到这一问题,注重当地旅游业软实力,深入挖掘城市特色和营造整体的文化氛围,加强品牌多元化、特色化建设。
宋香园生态世界位于临朐县寺头镇,由山东宋香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台湾高雄六堆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项目规划占地7500亩,计划投资12.56亿元。景区以浪漫爱情为主题,以薰衣草种植为核心,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为依托,运用台湾现代农业科技和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着力建设集农业、生态、体验、休闲、芳疗、度假、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景区,打造世界单片面积最大的薰衣草园和世界第三大薰衣草芳香小镇,完美展示现代农业科技和生态建设的农业第四级产业园。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3月9日,我们来到宋香园生态世界景区。顺着景区内连绵不断的山路盘旋而上,一路寻幽探胜,缓缓移动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别具特色的悬崖餐厅,鲜艳的色彩装潢,独特的位置选择,精致的装修风格,令客人一见倾心。立于餐厅之上,四下影影绰绰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径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景区满山蓊郁氤氲的树木和紫色薰衣草花海交相呼应,与湛蓝辽阔的天空和飘渺的云烟构成了一副动人的画卷,让人不由得感叹景区设计者的丰富的想象力。
坚持自然生态理念,项目推进迅速。宋香园因地制宜,以自然风光为突破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打造原生态植被风貌。同时以景区特色“薰衣草”为主题,借薰衣草英文意“洗涤”和其花语“等待爱情”等寓意,创新开发林下花海、情人谷、许愿花街等一系列“浪漫爱情”主题景观。并且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薰衣草科研中心,主要研究薰衣草品种开发、种植养护技术。
引导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前景广阔。寺头镇积极对台宣传招商,并计划在景区布局多个台湾乡镇展览馆,加大引台入临力度,既能让内地游客在景区感受台湾风情,又可吸引台湾游客到景区考察交流,打造海峡两岸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同时依托当地的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寺头山楂和寺头红香椿,着力发展特色旅游,做大做强山楂产业和红香椿产业。目前,由临朐县复盛食品公司生产的山楂条单品质量和产量双居国内之首,山东金晔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实施二期建设;临朐县山河食品公司致力于香椿酱、香椿茶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市场销售形势良好,鼓励农家乐、林家乐等体验旅游,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竞争力。
人文经济两手抓,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宋香园以“把客人当家人”为服务宗旨,打造最专业的旅游服务。同时,加快周边土地流转,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成立专业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保证回收效益;发展夜间旅游项目,建设200平方米的灯光大舞台;开发台湾烧烤、台湾小吃一条街、“台湾宝岛主题餐厅”等宝岛特色美食餐饮。成立实体公司,拉伸产业链条,所有产品的原料由宋香园生态世界生产,在海外加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薰衣草产品;依托薰衣草花田,发展国内独一无二的薰衣草花田婚纱摄影基地,打造最专业的国际生态婚旅品牌。(孙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