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将至 年味渐浓
为了喜迎春节
各家各户都开始做起准备
置办年货、打扫房屋......
自然也少不了贴福字、贴春联
但你知道吗?
贴福字和春联可是大有讲究的
福字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
春联到底左边是上联
还是右边是上联?
快来一起康康↓
可别再贴错了!
福字从何而来?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诗中说的“桃符”
便是福字、春联等的前身
什么是“桃符”呢?
这可以追溯到《山海经》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棵大桃树
树的东北枝就是鬼门关
黄帝依此创造了驱鬼习俗
——立“大桃人”——
门口立桃人的习俗
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形成
但由于桃人制作繁琐
汉代以后逐渐简化成“桃符”
即在桃木板上写文字或画神像
挂在门口左右两侧
用来驱邪祈福
唐宋时期
人们开始用红纸制作桃符
宋代《梦梁录》中
就有“画桃符”“迎春牌”的记载
宋代《玉堂杂记》中
更记录了“春牌”的文字内容
即“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
表达喜庆、吉祥、美好寓意的字有很多
为什么选择了贴“福”字呢?
“福”字的文化内涵
“福”,在甲骨文中是人类祭祀活动的写照。《周礼》中,有“凡祭祀之致福者”的描述。
随着时代演变,“福”演化成“幸福”的意思。《礼记》中有“福者,备也”的说法,意思是“福”是事事顺利。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我们常说的“五福临门”在《尚书》中也有记载,健康长寿、事业有成、生活富裕、人丁兴旺、社会安定......都包括在“五福”当中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
福字到底应该怎么贴?
很多人贴福字
都是把“福”倒过来贴
寓意“福倒(到)了”
其实不然!
家中的大门一定要正贴福字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纳福之意
而且大门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
讲究对称、方正
如果大门上倒贴福字
则预示着“福到了门口却没有进家”
而屋里的柜子、垃圾桶、水缸上
则可以倒着贴福字
这是为了避讳倒水和倒垃圾时
把家里的福气倒走
说完福字,我们再来看看春联
春联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上文我们提到了“桃符”
汉代以后
在桃木板上写上门神的名字
挂在门口左右两侧
这种桃符便是春联最早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诞生于何时?
五代时期,有一年春节,后蜀皇帝孟昶让学士撰写一些诗句写到桃符上。但他对学士的创作并不满意,于是自己写下了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原本并没有什么新意,但这幅春联的出名,是因为它很快就一语成谶,做了个“神预言”!
如何正确贴春联呢?
春联的正确贴法
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通过平仄判断上、下联之后,将上联贴在横批字一方。
如:横批为“风调雨顺”(左起),上联就应贴在左边;横批为“门临福五”(右起),上联就要贴在右边。
不仅贴春联讲究
写春联的大红纸也大有讲究!
春联红纸
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吉祥,春联成为民间最流行的风俗之一,有个相当重要的条件,就是一定要写在红纸上。
山东高密市夏庄东李村,每年要生产5000吨的大红纸春联。传统“高密大红纸”的制作,要选用上等白纸,再用矿物质调配出颜料。精妙的手法,是保证上色均匀的关键。
喜迎福虎
万事如意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 class="pgc-img">>没看错,我们也是“集五福”。
不过不是“扫一扫”的五福,而是今天《书法之美》来讲一讲不同书体的“福”字。
如果能了解所有书体的“福”字,涨知识的同时,也能好运连连哦!
< class="pgc-img">>中国书法之美,源于中国汉字之美。
汉字和书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很多不太了解书法的朋友,看到一幅书法作品,总是会问,“这是什么字体?楷体吗?草书还是行书?”
中国书法字体众多,大的分类有五种:即篆、隶、楷、行、草。通过一个“福”字,来了解这五种书体,看视频↓
为什么春节要贴“福”字?
从甲骨文字形来看,福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盛酒的容器,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求神主保佑。
金文的“福”字较甲骨文形又有所变化,“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
< class="pgc-img">>所以说,“福”是古代祭祀为求神祖保佑,现在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
篆书的小篆“福”字,形体上基本沿袭了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结构。
< class="pgc-img">>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宣家鑫书写的篆书“福”字
小篆字体,字形长方,笔画均匀,对称美观。小篆是秦官方通用文字。
到了西汉,通行隶书。
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据说最初来自于监狱里的程邈创造,由于监狱里面需要写的文件、档案太多,而篆书书写起来又比较复杂,程邈通过对民间流行的书风,进行规范,整理,创建更加简便的隶书。
< class="pgc-img">>来对比一下篆书和隶书的区别:篆书是长方,隶书是扁方。
在用笔上,隶书出现了方笔和折笔,方圆并用,笔法更加完备。在字型不再像篆书那样象形,字型已经和楷书很相近了。
< class="pgc-img">>《曹全碑》上的隶书,秀美流畅,经典之作
再来说说大家最熟悉的楷书,最端正的一种字体。
楷书和行书、草书大致同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但法度化、规范化较晚,到了唐朝才趋向成熟,出现了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三大楷书大家,加上后来的元代赵孟頫,合称“欧颜柳赵”四大家。
< class="pgc-img">>颜体的“福”和赵体“福”
“颜体”是针对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细竖粗,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宽厚雄浑。
“赵体”是指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体,其楷书字形趋扁方,笔画圆秀,间架则方正。以赵体的“福”字来说,字的每个部分牵丝相连,行笔极其顺畅。
< class="pgc-img">>柳体的“福”字(玄秘塔碑)
柳公权的“柳体”,最大特点是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
< class="pgc-img">>欧体的“福”字(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创作的“欧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险峻,又工整。
< class="pgc-img">>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看上去字体活泼,行云流水,抑扬顿挫。
经常有人会问,楷书写得快一点就是行书吗?
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每种书体都有基本的法则。比如,行书的起笔多为顺锋而入,收笔多是顺势带出,并不像楷书那样讲究逆入回出。相比楷书,行书的起笔多为露锋,笔势更为流畅,点画更加生动,讲究笔断意连。
< class="pgc-img">>草书,非“潦草”,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分章草、今草(小草)、狂草(大草)。
章草是隶书的草书,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字形方扁端正,字字独立,偶用连笔牵引,简化了隶书结构,但笔画清晰,断多连少。
今草是从楷书来的,以楷书为基础,折笔比较多。字与字之间连带比较少。
狂草体势左绕右转,线条连续不断,富于夸张,每个字相互连接。
< class="pgc-img">>5种书体哪款才是你的菜?
篆书之美——是象形意境、岁月洗练的古朴之美
隶书之美——是厚重凝聚、庄严典雅的宁静之美。
楷书之美——是正大光明、仪态万方的包容之美。
草书之美——是灵动流畅、千姿百态的变化之美。
行书之美——是流畅温和、行云流水的潇洒之美。
最重要的,拿起毛笔,写起来,才能感受书法之美。
>常生活中
大家肯定都有过眼皮跳的经历
对于眼皮跳的原因
坊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而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很多人也觉得这种说法
并不科学
那么
为什么人的眼皮会跳?
和发财、灾祸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快一起来看
为什么眼皮会跳?
需要明确的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眼皮跳,在医学上叫做眼睑震颤,眼睑指的就是眼皮。当控制眼皮肌肉的神经过于兴奋时,眼轮匝肌肌纤维也会跟着收缩颤动,从而导致眼皮也跟着跳。
眼皮跳分两种,生理性和病理性。
大部分人眼皮跳是生理性的,常表现为:
1、左右换着跳;
2、持续时间很短;
3、发作时间不规律;
4、轻微跳动,过后会自动恢复;
5、复发时间不等,短则几个小时,长则三四天间歇发作。
导致生理性眼皮跳动的原因有多种,一般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长时间用眼、嗜好烟酒,工作压力过大,情绪紧张。
这种生理性的眼皮跳,因为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并不会危害视力和健康,会自愈,只要调节好情绪、睡眠即可,或者适量服用一些维生素B2治疗。
不过有一种类型的眼皮跳,却要引起重视,因为它会导致失明。
小心!眼皮跳也有可能导致失明
还有一种是病理性眼皮跳。除了眼皮一直跳外,常常伴有眼睛酸胀、干涩、怕光、流泪等。病理性眼皮跳不能自愈的,需要到医院去治疗。
引起病理性眼皮跳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分为两种:眼部疾病和非眼部疾病。
眼部疾病,常见的有近视、散光、眼内异物、倒睫、结膜炎、角膜炎、眼外伤等。如果是近视、散光导致的眼皮跳动,则应当进行视力矫正,这样症状就能缓解。
如果是慢性结膜炎导致的眼皮跳,可以使用消炎药物治疗,比如诺氟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
而非眼部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病变是两种主要病因,其中以神经系统病变较为常见。
神经系统病变也就是神经支配的问题,多发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脑干的血管硬化了、扭曲了,压迫到了面部神经,然后神经持续性兴奋,引起眼皮肌肉不停收缩,眼皮就跳个不停。
一开始,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也不影响生活,很多人也就没当一回事。但是后来,眼皮跳加重,慢慢恶化为眼睛睁不开,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所以,千万别大意,这种神经支配问题引起的眼皮跳是可以治疗的。
出现什么情况的眼皮跳要注意?
如果只是轻微的、短暂持续的眼皮跳,这种会自己消失,不需要就诊。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到医院检查。
眼皮跳的时间超过7天;
眼睛红、涩、流泪;
眼睛睁不开;
连带着面部抽动。
如何预防眼皮跳?
对于生理性眼皮跳,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情绪等引起的,我们可以做好措施预防。
1、控制用眼时间
不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尽量控制在40分钟以内,然后让眼睛休息至少10分钟,可以远眺,也可以给眼睛做一个按摩,甚至是热敷都可以。
2、稳定情绪、释放压力
伤心、焦虑、愤怒等异常情绪都会导致眼皮跳动,如果是异常情绪引起的眼皮跳动,应该稳定情绪,学会转移注意力,尽量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眼皮跳要看什么科?
当眼皮跳动时,不需要马上就医,注意多休息并观察,症状是否逐渐减轻,如果持续一周仍然跳动,就要去医院了。
如果排除了生理性眼皮跳久久不能自愈的话,可以选择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一般情况如果确诊是眼部疾病引起的,可以进行相关治疗。
还有一些其它特殊情况,虽然是眼皮跳,却要到其它科室进行诊治。
如果病因在颅内,则需要请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治疗。
如果是单眼跳,就是眼球突出的同时伴有跳动,眼睛还会胀痛,视力也有损伤,很多患者误以为是患了眼病,多到眼科就诊,其实这可能是脑血管病。
所以
并不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如果只是短暂轻微的眼皮跳
就是正常的
但如果眼皮跳超过一周
并且伴随其它不舒适的症状时
就要注意就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