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海报新闻】
卷小料、卷水果、卷糖分、卷厚椰轻乳……这回,一众茶饮品牌开始卷起了配料表。
近日,奶茶届头部品牌喜茶一口气公布了40多款茶饮产品的配方原料、营养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新兴奶茶品牌“霸王茶姬”上线了“热量计算器”;多个标榜“健康”的现制酸奶品牌,更是直接把主要成分表贴在杯身上……
为了摘掉“不健康”的骂名,茶饮品牌们恨不得把配料表放大加粗,递到消费者眼前。
霸王茶姬官方小程序里的“热量计算器”。(图/霸王茶姬)
一杯奶茶里都有啥?
新茶饮头部品牌纷纷公开配料表
今年以来,茶饮市场掀起了一场基底乳升级大战,多家茶饮品牌纷纷与植脂末划清界限。基底乳的迭代还没完,茶饮成分营养表就陆续上线。
10月26日,喜茶宣布公开所有在售产品的配方原料、营养成分和真品质原料溯源信息,并配上了第三方检测报告。除产地信息外,每一个公开配方的产品都有多项“品质保障”。以烤黑糖波波牛乳为例,芝芝会强调“不添加奶盖粉、植脂末”,牛乳是“无奶精零添加”,就算黑糖也要写“不添加防腐剂”。
喜茶官方小程序里的“配料表 ”。(图/霸王茶姬)
每一杯茶饮的成分介绍,都在极力证明自家原料的超群出众。实际上,喜茶并不是第一家公开配方和营养成分的茶饮品牌。
今年9月,“霸王茶姬”推出“热量计算器”,消费者可在手机上查询到37种饮品的产品热量、营养成分和第三方检测报告。热量计算器还显示了咖啡因含量。据霸王茶姬的小程序显示,一杯伯牙绝弦(中杯)的咖啡因含量约为103.9毫克,与星巴克美式(小杯)的咖啡因含量不分伯仲。
此外,受“涉嫌使用植脂末”的争议影响,“茉酸奶”的产品都写着满满的求生欲:一杯“薄荷椰皇酸奶奶昔”的成分表长达13行,把酸奶里的9种益生菌逐一列出。
在网友眼里“卷”得最夸张的,要数这家酸奶品牌,杯壁上贴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多达4张,益生菌、维生素、微量元素密密麻麻,占据半个杯身。
另一家现制酸奶品牌Blueglass Yogurt的配料表,更是茶饮界的一大奇景。新品“Buff畅系列”,一杯集合各类维生素、叶酸和膳食纤维等,三张配料表占据了半个杯身。消费者感觉喝的不是酸奶,而是酸奶状的营养补充剂。
Blueglass Yogurt把微量元素都拉爆了。(图/小红书@T美T)
奶茶如何喝得更放心?
七成受访者更关注健康问题
根据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标示能量、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以及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按照通则要求,奶茶等现制现售饮品可以豁免强制标示,是否有标签和如何标注均可由经营者自行决定,并无法律强制规定。
除了部分头部品牌,实际上,市场上不少现制现售饮品经营门店仍存在未公示奶茶成分,未进行消费警醒性提醒,声称“无糖”“0卡糖”误导消费者(实际用代糖替代蔗糖),鲜奶奶茶中不含鲜奶、配料加多少全凭手感等现象。
蓝莓牛油果酸奶奶昔的配料表多到一张纸放不下。(图片来自网友分享)
《中国新式茶饮大数据研究及消费行为》调查显示,49.4%的消费者会担心“健康问题”,42.2%的消费者更在意是否长胖。另据《2022现制奶茶奶原料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超七成受访消费者对奶茶产品中的奶原料品质非常关注。受访消费者希望喝到有营养的产品,并且超半数(54.65%)十分排斥使用了植脂末的奶茶产品。
从行业端来看,《新茶饮配方透明化、产品健康化倡议》于近日正式发布。新茶饮倡议中写明,提倡各新茶饮企业公开产品配料、用料,公示营养成分等信息,加强企业自律,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认为,“新茶饮健康与否,关键在于原材料的品质。植脂末氢化过程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经济学家余丰慧看来,奶茶配方是商业秘密和商业知识产权,而配方公开则源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品的品质和健康。产品带给人们的消费体验、情绪价值,不完全取决于是否使用了高端原料和透明的配料表。在喝一杯奶茶的时候,能感受到品牌的用心和想传递出的清晰信号,这种“同频共振”的快乐才是大多数人在意的“品质”。
“乐乐茶”在今年夏天曾推出和“国际知名品牌”Six God六神花露水的联名奶茶。
新茶饮“卷”出竞争理性
行业或进入配料表时代
众所周知,在餐饮界,配方常常是商业机密。此番新茶饮品牌主动“泄密”为哪般?答案很多,如迎合消费者的健康诉求、通过营销吸引流量、塑造品牌形象等,但追根溯源还是竞争使然。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去年年底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达到48.6万家,比2020年年底的37.8万家增长28%。伴随越来越多参与者入局,各式门店遍地开花,新茶饮市场趋于成熟,也加速迎来行业洗牌。从过去的“喝不起”到现在的“喝不动”,当新茶饮告别野蛮生长,进入存量争夺阶段,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未来,或许每款现制饮品都会有一个产品标签,包含配料组成、营养成分,甚至热量分析,极有可能形成行业的一道新风景。
今年,郑州奶茶届开启了一场胡辣汤到底能不能和奶茶联名的battle。
为什么我们戒不掉奶茶?
很多人嘴里叨咕着:“奶茶不健康、不健康……”,却每天都在炫奶茶:“给我来大杯、超大杯……”。吸入奶茶的一瞬间,脸上真诚地写满了开心!
为什么喝奶茶会让人快乐又上瘾呢?要从我们的大脑说起。大脑中存在奖赏系统,可口美味的食物可以通过激活大脑奖赏系统,使多巴胺释放增多,机体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对美食成瘾。甜食、脂肪尤其如此,可以激活中枢神经,刺激多巴胺的产生,让人获得满足感和快感。
然而,研究显示,奶茶喝多了可能会高兴不起来。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我国5281名大学生的奶茶饮用习惯,发现经常喝奶茶可能会导致成瘾,增加抑郁、焦虑的风险,其中性别、年龄与奶茶成瘾程度显著相关。
有时候,我们爱喝饮料不是饮料本身多有营养,而是营销的力量迷惑着人们的舌尖和心间。要是实在忍不住,那么下次点奶茶前,多看两眼营养成分表吧。
海报新闻编辑 俞春红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商报、中国食品报、科普中国等。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植脂末的基础知识
植脂末又称粉末油脂,是奶茶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植脂末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均质工艺,使得其中的脂肪颗粒变得非常均一、细小,相比牛奶中的油脂、蛋白更容易溶解于水,口感更润滑、更细膩、更厚实以及更具备浓郁“奶感”,当然成本相比牛奶也更低。
植脂末主要用于奶茶、咖啡和烘焙食品等,其在品质稳定性,成本可控性和美味口感之间达到了高性价比的平衡,因而受到商家的欢迎。
< class="pgc-img">>根据中国食品报发布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植脂末产品的消费量为57.65万吨,预计2023年,我国植脂末产品的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到78.82万吨,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91%。
< class="pgc-img">>前瞻产业研究院新式茶饮消费者偏好调查数据中显示,奶茶喜好者占64%,结合中国食品报的数据不难看出,植脂末已经逐渐成为茶饮界的主角之一,那么,大家在挑选使用过程中,怎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呢?
二、植脂末的挑选技巧
市面上植脂末的型号和品牌各有不同,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在筛选使用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口感
提到口感就不得不关注产品成分组成了,通常来说脂肪含量越高的植脂末制作出来的饮品奶感更加饱满,蛋白质含量越高的植脂末口感越顺滑哦。
2、风味搭配
风味搭配主要考虑奶香和茶感的平衡,如果需要奶香和茶感都浓郁的出品,可以挑选奶味比较浓的植脂末搭配茶感足的茶汤;如果想要奶香清淡而突出茶感的话,可以选择奶味清爽的植脂末搭配茶感足的茶汤。
< class="pgc-img">>3、包装
小包装植脂末:对于普通小商家而言,小包装设计有助于奶茶店减轻订货和仓储压力,即用即开,可有效降低受潮风险,市场上1KG包装的植脂末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大包装植脂末: 对于奶茶销量大的商家来说,大包装绝对是经济实惠性价比高的头牌选择。
三、植脂末使用小妙招
1. 控制溶解温度:推荐使用60-70度的水或者茶汁,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可能导致难以均匀搅拌开;
2. 同一个方向搅拌:保持同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搅拌,直至将植脂末完全溶解;
3. 过滤:搅拌溶解后,进行过滤可以提升口感;
4. 储存:包装打开后,未使用完的植脂末,要记得封口储存喔。
者按:你以为你喝的奶茶里有奶?你以为夏季感冒用藿香正气就对了?你以为喝饮料就能代替喝水?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跟着人民网健康一起来解锁。
你以为你喝的奶茶里都有奶?
喝奶茶是身边妹子们的最爱,还有的妹子说:“我就靠喝奶茶来续命。”这虽显夸张但也显示出身边妹子们对奶茶的不可抵御。什么港式、台式、低糖、奶盖……不一而足,甚至为了喝一杯网红奶茶排长龙也是妹子们爱的日常。
国家注册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宋兵兵表示,虽然奶茶和牛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些奶茶中的奶却并非是牛奶,而是用植脂末代替。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有氢化植物油、葡萄糖浆、酪朊酸钠、硅铝酸钠,而部分氢化植物油则含有反式脂肪酸。科学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用植脂末做的奶茶,每300毫升(相当于中杯奶茶)中就有0.5克到2.7克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长时间喝奶茶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一杯奶茶的含糖量也不容小觑。研究显示,一杯奶茶约等于一瓶可乐的含糖量,即使是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也都含有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正常甜度的一杯奶茶含糖量就达到了35克。
除了反式脂肪酸和糖,打造奶茶良好风味和口感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脂肪的参与,但是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引发肥胖,在带有奶盖的奶茶中,脂肪含量尤其高,平均为7克/100毫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克,喝这样一杯奶茶相当于吃掉了两顿饭的脂肪。所以奶茶虽然好喝,但还是适量为宜。
你以为夏季用藿香正气就能应对暑热感冒?
夏季暑湿夹杂,因此,许多中国家庭都会备有“藿香正气水”这种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辛喜艳表示,藿香正气是治疗夏季中暑、胃肠型感冒的常用药。它的作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夏季受寒感冒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夏季空调下温度过低,患者感受风寒,又贪凉饮冷,脾阳受损,这种患者最适合。同时具备以下3个表现,才能使用藿香正气水:
1.外感风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体疼痛,鼻塞清涕,痰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2.内伤湿滞,平素就是脾虚湿困的体质,加上贪凉饮冷、吹空调等诱因出现头身困重、胸膈满闷、呕吐、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3.舌质淡或淡胖,苔白腻或水滑。
但是,藿香正气并非用于暑热高温的中暑。此外,如果是外感风热(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咽喉红肿疼痛、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黄),或是阴虚体质(舌红少苔)是不可以服用的。
你以为喝饮料就能代替喝水?
夏季暑热易心情烦躁,可在面对一瓶冰冰凉凉又甜美可爱的饮品时,一饮而下的酣畅淋漓瞬间让燥热逝去一半,于是,夏季各式各样的饮品成为不少年轻人和小孩子的防暑神器,导致白开水的摄入量大大减少。
科信食品与营养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人体血液中90%的成分来源于水,在一定程度上,“水质决定血质,血质决定体质”。有些人会通过喝大量的饮料来补充水分,然而,并不是所有饮料,对身体都是有益的。
含有糖分和添加剂的饮料不宜多喝。阮光锋认为,大部分饮料是将饮用水、糖分、果汁或添加剂混合成一定比例进行勾兑的,一方面能够丰富水的口感和味道,起到解渴作用;另一方面,颜色亮丽的饮料更能吸引顾客的注意。但是长期饮用此类饮料,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加重身体消化负担。人们容易产生饱腹感,从而降低食欲,导致营养失衡,影响身体发育,诱发超重、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含有碳酸的饮料不宜多喝。阮光锋表示,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盐和大量二氧化碳成分,长期饮用会影响人体钙元素的吸收,不利于人体骨骼发育,诱发缺铁性贫血等症状。此外,健康的人体多呈弱碱性,血液中的酸性物质过多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阮光锋表示,水是生命之源,富含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够很好地被人体吸收,是人体最不可缺的物质。人体摄入的饮用水可以调节体温、保护细胞、润滑关节,能够输送营养到身体的每个细胞,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从而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改善便秘;水分经过大肠和小肠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或淋巴管,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流入心脏,最后由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成年人机体组织中水分占60%~70%。人体内缺乏水分会导致体液失衡,血液的浓度增加和pH值降低,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会诱发超重、高血压、糖尿病、过敏、哮喘等多种疾病。喝饮料还是要适可而止。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