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加盟是当下最热门的行业之一,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加入了开火锅店的行列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怎样开好火锅店呢?下面就分享一些经验技巧。
< class="pgc-img">>1、选址一定要好
对于开火锅店来说,好的地址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火锅店的地址一定要选好。没有必要在不好的选址上费劲,那就像在盐碱地上种西瓜,与其费那劲不如换个沙土地直接就收获了。
2、针对附近的消费人群开店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开火锅加盟店,附近是谁一定要搞清楚,整不明白,不要干,干了也是赔。怎讲?就像是在平民区开了豪华海鲜酒楼,也像是在豪华住宅别墅区弄个马扎卖馄饨,不是不能开,而是开了没有几个有效客户。开火锅店也要了解清楚周围的消费群体,为自己的门店经营做一个方向。
3、味道要好
既然是开餐饮火锅店,味道肯定是第一位的。要做到好吃其实是有些难做的,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对于好吃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做到每个人都说好吃是没有可能的,最好的结果就是不难吃,我们要做的就是达到多数人认为的好吃就可以了。
4、菜品质量
菜品质量对于开好火锅店尤其重要,也是必须要做到极致的。品质、新鲜都是餐饮生存的第一要素,不抓就一路滑到底,赔钱也就是自然了。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对于品质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高。
< class="pgc-img">>5、菜品分量
不要小看分量的重要性,即使是那些每次只能吃一点的小女生,也希望自己的菜品越多越好。一样的价格,要大份,一定要大,大大的盘子装得满满的,带给人的就是实在、实惠的赶脚,尽量大,越大越好。同样的价格,菜品分量越足,给顾客的感觉性价比就越高。想开好火锅店,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6、服务很重要
服务不仅是火锅行业,也是一切服务行业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这里的服务不要求达到海底捞那种程度,但也要做到热情大方,会处理好客人的关系。在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好的服务是不可能开好火锅店的。
7、性价比高
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不得不说,价格还是相当主要的一个因素。一样品质、一样环境和服务的情况下,客户选择到谁的火锅店就餐,价格始终都是排到第一位的,即使有些差别的情况下,价格也是首选第一要素。高价的生存空间还是太小了。
8、环境要好
马扎和桌子还有包房带给人的体验也是不同的,好的环境是满足顾客面子的要素,即使啃个羊蹄,吃个花生米,摆到桌子上也一下高大上了许多,不是吗?
< class="pgc-img">>9、优惠力度要大
优惠活动几乎是所有行业都会用的一个营销策略。在开火锅店的时候,做好前面提到的几点,在适时地来一个大大的优惠活动,除非客户是傻的,不然一定会来门店消费的。
以上这些点就是开好火锅店的一些经验技巧。做好这些点开好火锅店不再难。但有一点要各位老板们注意,说自己做的很好,就是没有顾客上门,那就要考虑门店的经营是不是真的很好,没有顾客上门一定有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开火锅店的老板们一定要谨记。
>川火锅早已经风靡全国,尤其是麻辣味的红汤火锅在各地甚为流行。不过我们常常发现,很多火锅师在调制红汤火锅时,不是出现汤料泡沫多、汤汁发黑、味道越吃越淡的情况,就是造成香料味过浓、牛油味不纯正,火锅浑汤,油不红亮等问题发生。
< class="pgc-img">>一、火锅汤料泡沫多
火锅汤料在烧沸时,特别是在烫食的过程中,往往会泛起一层泡沫,并且很难弄干净。其实,火锅汤料起泡是一种正常现象。
1.因为火锅汤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当汤料被加热到沸腾时,汤料里边的蛋白质分子便会因汤料翻滚而发生变化(导致界面膜形成),从而呈现出泡沫,特别是在蛋白质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情况下,锅里的温度越高,泡沫就冒得越多,故火锅汤料在烧沸时,会起大量泡沫。
2.烫食一些带血的荤料,如泥鳅、黄鳝、鲜鸭血等,也会让汤料大量起泡。
3.烫食用碱发制过或用嫩肉粉、淀粉等码味上浆的原料,也是汤料起泡的一个重要因素。
火锅汤料泡沫多,虽属正常现象,但会让食客生厌,影响食欲,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汤料中的泡沫。
其方法有:
1.凡是碱发烫食原料,要尽量漂净碱味。
2.采用物理清泡法:一是降低锅底温度,不要使汤料过于沸腾;二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用勺打去泡沫。
3.采用化学消泡法,在汤料中加入适量的酸或钙镁盐类,使之生成不溶性的脂肪酸或脂肪酸钙,使其汤料消泡。
注意:食用消泡剂用量一般为汤料的千分之一,过多,反而会使汤料起泡。
二、汤料发黑
质量优良的红汤火锅汤料,应色泽红亮。若汤料发黑,造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炒制火锅底料时,郭县豆瓣用量过多。
2.炒制时火力过大,且铲动不均匀,造成底料有糊锅的现象。
3.熬制汤料时,所加入的老油炼制不当。
4,谨记,紫草不能与料一起炒,必须炸后倒掉,否则油脂颜色发暗。
解决的方法是:
1.因郫县豆瓣的颜色深且发黑,所以其用量要适量。火锅底料中加入郫县豆瓣只是使火锅味道更醇厚,而辣味和色泽多用糍粑海椒来调制,所以郫县豆瓣的用量以不超过糍粑海椒的20%为宜。有的干脆不用豆瓣酱,直接全部用糍粑辣椒,颜色红亮。
2.炒制火锅底料时,须用小火,且要不停地铲,以防止底料粘锅湖锅从而保证火锅底料色泽红亮。
3.虽然目前人们忌讳说火锅中加了老油,但实际上火锅店都要加。重庆前几年国家不允许加火锅老油,结果火锅市场一片萧条,没有老油的火锅几乎没有人吃,后来还是必须加老油。因为加了老油的火锅出味快,其味香,多种香味融为一体,所以老油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其方法是:将火锅表面油脂回收后,放入干净的锅中烧沸,然后离火待老油中的杂质沉淀后,再舀出表面的油脂,放入另一净锅中,加少许清水烧沸,离火沉淀杂后后,舀出表面油脂,依法炼制3~4遍,即得清洁卫生、色泽红亮的老油。当然,熬制火锅汤料时,老油也不能加得太多,一般以汤料量的1/5为宜。
三、火锅越吃越淡
顾客烫食火锅时,随着烫食原料的增多,和烫食时间的延长,火锅的汤汁会逐渐减少,其香味、麻辣味、咸味也将逐渐变淡。这时许多火锅店向汤料中添加的是无味的高汤,火锅汤料的味道则会变得更淡,尤其是无渣火锅,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解决的办法是:
在涮烫中途向锅中添加的汤汁,应用单独熬制的红汤。其熬制方法是:将火锅底料和高汤按3:6的比例对好(锅底的汤料比例为6:4),上小火熬约1小时即成。如果觉得麻烦可以将火锅底料,鸡精,味精,盐和高汤搅匀加入火锅盆中。用单独熬制的红汤添加于汤料中,既补充了消耗掉的油脂、调味料和水分,而且还会让火锅保持一致的风味。
四、香料味过浓
一些红汤火锅在很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料味,有的香料味里边甚至还带有一股药味,这是因为炒料师傅担心火锅香味不够,而加入了过量的香料。其实,炒制火锅底料时,加入的香料宜少,一般是5000克底料中所用香料总量不超过100克,所用的香料种类也不宜多。香料品种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豆蔻、草果、香叶、公丁香等几种为好,因为香料本身就是中药,用过多种类的香料熬制,不但不能把香味表现出来,反而会因消杀作用产生中药味。当然有的用几十种香料炒火锅底料效果也很好。
五、牛油味不纯正
大多数红汤火锅或多或少都要加入牛油。加入牛油会使火锅增加脂香味。但是,有的火锅加入了牛油后,要么没有牛油味,要么牛油的味道不纯正。其主要原因是牛油没有炼制好,以及没有保管好牛油所致。炼制牛油的正确方法是:选用新鲜无异味的牛油,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净锅中,掺入适量清水,加入大葱,蒜仁、姜块、料酒,上火熬至水干且香味溢出时,转小火,将油脂全部熬出后,打去料渣,即得牛油。若是选用市场上炼制好的牛油,购回后须再次进行炼制,方法与炼制新鲜牛油相同。
须注意的是:不管是炼制哪种牛油,一定要掌握好火候,炼制老了,没有牛油味;炼得太嫩,则牛油味会太浓,并且还会使汤料产生较多的泡沫。一般烧到五成热140度合适,不能超过150度,高于150℃就会使油脂发生氧化和分解,从而降低油的品质,炒出来的火锅底料就不香,而且苦味重等等。
牛油应在熬制火锅底料时加入,加入的量一般以底料的20%为宜。不过有全牛油火锅的。
< class="pgc-img">>六,火锅浑汤
巴蜀火锅,以其独特的麻、辣、鲜、香等风味特点,在蓬勃发展中的国内餐饮市场已遍地开花,独领风骚。川味火锅至今倍受大江南北的饕餮食客们喜爱,很多食客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有时却会遇到浑汤问题,结果使火锅的美味效应大打折扣。长期以来,火锅浑汤现象一直是从事火锅调味工作者比较头疼的问题。
(一)、火锅浑汤的症状表现
一是“静态观察法”,即在火锅汤料未受热时,其汤料表面出现云彩斑、细水泡沫、乱糊状等现象可判定存在浑汤现象。
二是“动态观察法”,当将火锅加热至微开时,汤色呈现黄泥色,汤水表面泡沫多且大,并有可能拌有汤浑,黏锅等现象,这说明火锅已经浑汤。
(二)、火锅出现浑汤的原因分析
能够使火锅浑汤的原因有很多,如滥用食品添加剂,消泡剂加入过多,水(碱)发的原料清洗得不彻底,火锅油水比例不当,调味品品质较差,除此以外,有两个重要因素最不容忽视。
1、熬制老油和炒底料的原辅料品质较差,特别是使用低端鸡精,香辛料太碎。
2、熬制老油、炒底料的操作方法不当,特别是火候与油温掌控不到位。在熬制老油的时候,要把色拉油入锅烧至六成熟,然后熄火,等到油温降至四成时,再把用于熬老油的原料分次下锅加热熬制。如果这期间油温快速升高,则可以往油锅里放入葱叶降温,以避免油温过高而把原料炒炸糊了。等到把原料炸至有香味飘出且辣椒变微黄时,关火并把老油过滤出来。过滤的时候,最好是用细油漏滤净细渣,另外在炒火锅底料时,油温不能过高,以控制在四五成热为好;而用炒底料的原辅料,也不能加工的太细。
(三)、掌握防止火锅浑汤的六个关键
解决和防止火锅混汤问题,有六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如果在火锅制作前期充分防范和控制,就会有效避免火锅混汤问题。
1、豆瓣酱中淀粉和水的含量不能过高。
在挑选豆瓣酱时,一定要选用淀粉和水分含量都较低的。因为用淀粉含量高的豆瓣酱,火锅汤料很快就变稠浑汤了。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辨别豆瓣酱淀粉含量高低的方法:如果豆瓣酱下锅粘铲子,则说明其淀粉含量较高。水的含量太高不容易炒干。
2、糍粑辣椒的做法要合理。
为了把火锅底料炒的更加红亮,有些厨师在制作糍粑辣椒时,常常把干辣椒煮太软了再剁碎,而这样做并不好,因为煮太软的辣椒剁碎后,会产生很多的粘稠物。煮到以刚好用手指甲掐得烂为止。
3、所用的高汤不宜熬得过浓,否则也容易浑汤。
4、要配好油与汤的比例。
比如直径32厘米的不锈钢锅作为容器,先加入600克底料,然后再将油和汤按照6:4的比例加入锅内至8分满,即为合适的配比。
5、现在有些火锅调味师在调制底料时,总喜欢加消泡剂去改变火锅底料的感观效果,可是消泡剂一旦用多了,那么就肯定浑汤。
6、在客人用餐时,应当多次加汤(当然要加调料否则味道越来越淡),同时也不要把火调的太大,否则锅里的水蒸发的太快,会导致油和水的比例失调,从而出现浑汤的情况。
(四)、总结
火锅浑汤问题是困扰川味火锅餐饮业人士一个常见问题,通过实践中的观察和思索,浑汤问题是可以运用烹饪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来改善和消除的。浑汤问题,从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物理,化学等角度还可深入分析其成因,期待着业内人士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最终从食品理化科学角度和工艺原理角度,逐渐洞悉其内在成因,运用最新科技,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浑汤问题,必将为中餐的标准化、工业化作出贡献,同时也为四川火锅走向世界,中华餐饮惠及海外打下坚实基础。
(五)、火锅浑汤的其他原因
主要是洗油没洗好,一是多加点清水,多洗一次,二是沉淀的时间长一点,并且注意火候。火锅的菜品也是影响浑汤的原因之一,如淀粉类、使用了嫩肉粉等。涮火锅的方法同样影响火锅汤的品质,如果一下子下很多菜,肯定影响汤的质量了。还有,现在很多调味品,使用不当或者质量不好,直接就浑汤。
(六)、火锅浑汤解决方法———洗老油
很多开过火锅店的人都会遇到火锅汤体浑浊,看起来很没有食欲的问题,而且客户也会逐渐流失,如果更换老油,那么成本很高,而且会丢失老油那股纯正的香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大家一直在追求的问题。
1、首先将浑浊的火锅油倒在一个大不锈钢桶内,注意油面不能超过大桶一半,这是为了后面烧油的时候不会沸腾出来伤人作准备;
2、收集客户没有喝完的啤酒,为了卫生个人意见应该选择瓶内的啤酒;
3、向大桶内注入三分之一的冷开水(冷水油要飞溅),加热将桶内液体烧开,待冷却后舀出上面老油;
4、将大桶内剩余水份倒出,将油放入大桶;
5、将桶放置在灶上,加入大约油的1/5的啤酒,加热烧开直至冒出大烟,冷却,倒出油滤渣,洗净大桶倒入啤酒,重复约2次就可以看到清澈的老油了,而且洗油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当然传统方法都是加2/3的冷开水,1/3的火锅老油,小火慢慢烧开,打去泡沫,冷却3—6小时后舀出上面的油,再加冷开水慢慢烧开,再冷却3----6小时,舀出上面的油,烧干水分即可使用。
< class="pgc-img">>七,油不红亮
火锅新油冲油提色法
这是在新派火锅和部分老火锅里边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提色的方法,可以节省熬制时间。
1.选料:选购颜色暗红、籽少、肉厚且无霉变的干辣椒,剪切成段后抖去辣椒籽。
2.煮制:先用温水洗去干辣椒表面的灰尘。入锅煮制时,辣椒与水的重量比例为1:5或1:6,边煮边翻,煮至辣椒充分吸收水分且用手能捏烂时,即可捞出辣椒来控水,绞成糍粑辣椒。火锅红油的颜色,主要来自辣椒里边的红色素,为了最大程度的出香出色,才要把辣椒绞碎。
3.油料的比例:冲油提色只使用红油,不使用料渣,所以辣椒与油脂的比例与前面的有所不同,大概为7:100。当然,可以根据对辣味的不同需求来调节加入辣椒的比例。比如需要麻辣味浓厚时,除了使用辣味比较重的辣椒外,还可以将比例调整到(9~10):100。
4.冲油:把高油温的油脂直接淋入糍粑辣椒当中,通过高油温来快速析出辣椒所含有的呈香呈色物质。“冲”字形象地揭示了这个动作精髓一一将糙粑辣椒装入桶里,另将烧至七八成热的油脂冲入糙把辣椒中,同时由一名助手不停地去搅动糙粑辣椒,使其受热均匀。在冲油这个环节,需要注意安全。具体做法是在桶里装满3/4的油脂,先做提香处理,待油温升至六七成热时便关火。用长柄勺将榄把辣椒舀入油桶,每次舀入300克左右,待油泡消除后继续留入,留8~10勺后开中火,用长匀去轻轻搅排,然后继续下入榄粑辣椒。注意,下燃把辣椒时不能搅动油脂,而要等油泡消除后才搅拌,避免伤人。当槛粑辣椒全部舀入油桶以后,改开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继续炒至油色红亮即可。
火锅老油提色法
首先,把偏淡的油脂加水烧开,打去泡沫并进行沉淀,然后留出上面的红油另锅熬干水分,最后还要加入糍粑辣椒和香料继续熬制。
如果偏淡的红油数量不是很多,那么可以先把色拉油烧热,用冲油法冲入糍把辣椒里,然后把偏淡的红油烧至五六成热,再冲入糍粑辣椒里边。经过二次补救的红油,其糍粑辣椒与油脂的比例分别为干辣椒:偏淡的红油=(6—8):100。如果是采用了冲油法,则干辣椒:新油=(7--9):50,其中红油+新油=100。
让油色红亮的小窍门
1.冰糖是增加亮度的重要调味品,它的使用比例
是冰糖:油脂=(0.5---1):100,一般在水分炒至六成干时下入。
2.油脂在提炼熬香时,加热的温度一定要到位,大概在220----240℃之间,可用光感温度计测量。这个温度既能确保油脂的亮度,又能避免浑汤。
3、动物油的比例为全部油脂比例的6-7%,不宜过多,易造成混汤。
4,谨记,紫草不能与料一起炒,必须炸后倒掉,否则油脂颜色发暗。
对锅
一般推荐使用4:6锅即4分清汤6分油。
红汤锅底:生姜颗粒50克,大蒜颗粒50克,盐15克,味精50克,鸡精50克,胡椒粉5克,黄酒75克,白糖15克,醪糟10克,干辣椒40克,花椒25克,老油5---6斤,底料600克,鲜汤3斤。
清汤锅底:鸡精30克,味精20克,盐10克,胡椒15克,大枣10克,枸杞5克,大蒜10克,姜片(去皮)5克,鸡油50克,西红柿4片,山珍(羊肚菌,牛肝菌,滑子菇等)20克,清汤4斤,猪油100克,将当归和党参共20克剁成颗粒放到白汤锅底内效果特佳。
清汤锅底:盐,味精,鸡精,鸡粉,葱段,大枣,枸杞,姜片,蟹足棒,鱼丸,西红柿片,黄瓜片,香菇,猪油。
州一夜入冬,最近还要持续降温,实在是高兴坏了那些吃货们,因为可以尽情享用热腾腾的火锅了。虽然冒着牙疼、咽喉发炎、便秘的风险,很多人还是忠于吃火锅,甚至有些人鼓吹自己吃完火锅喝点凉茶的经验,其实这样真的对身体不好。特别是“三高”、“四高”的患者,火锅并不是那么合适。火锅到底怎么吃才能既解馋又健康呢?
吃火锅暖和 但缺点却不少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说,冬季吃火锅有诸多优点,但其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火锅容易吃得过杂过多过久,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肠胃病;2、火锅久煮容易上火,导致咽喉发炎、牙疼、便秘、口腔溃疡等;3、汤锅的温度过高,吃时容易烫伤咽喉、食道、胃黏膜;4、火锅的油脂含量高,多吃会导致血脂升高;5、味道过重,摄入钠过多,导致高血压;6、海鲜、肉类等久煮,会导致汤内嘌呤过高,导致痛风。
健康吃火锅 四个要点要记住
既享受火锅美食,又尽量保持健康饮食,唐梁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注意选择适合的锅底和调料
每个人体质不同,适合的火锅锅底也不同,最好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锅底。
(1)清水或清汤锅底最好。开水里面加一点葱、姜、香料,不添加油脂,这样的汤底几乎没有热量。清汤锅底中会有一些油脂,但一般不是太多。还有用菌类熬制的锅底,也比较清淡,但高尿酸者不宜。广州人常用玉竹、马蹄、甘蔗、蜜枣、胡萝卜、白萝卜、山药之类属清补凉的材料、番茄或用米汤做锅底,适合于“三高”和阴虚火旺的人食用。
(2)麻辣红汤味道浓郁,但油脂含量很高。而且其油脂可能被反复使用。对于“三高”、“四高”、湿热重、痰湿重的人都是不宜吃的。对这些人来说,涮火锅时最宜选择清汤锅底,番茄锅底。
(3)滋补类的锅底多含有黄芪、桂圆、枸杞、党参等滋补类中药。这类锅底适合气血不足的人,而对于有感冒、发烧;热性体质、痰湿重、消化不良的人群却不太适合。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选清汤、菌汤、原骨汤、番茄锅、清补凉的锅底涮煮,然后蘸调料吃。调料宜多选葱花、香菜、芹菜之类蔬菜类原料,最好要有醋和蒜泥,蒜泥杀菌,醋去火。唐梁说,这样吃,不容易上火和拉肚子。
2、食材的选择
吃火锅的时候,多点蔬菜、薯类、菌类、豆制品等新鲜天然的绿色食品,少点肉类和半成品(午餐肉、火腿肠、鱼丸等,这类食物多是含盐高的,尽量不要太多)。其中,适当吃些豆腐,因为其中的石膏不仅能增加常量元素钙、镁的摄入,而且有清热、泻火、除烦和止渴的作用,可减轻上火症状。如在火锅中加些莲子(不去莲子心),既有助于均衡营养,且有滋补强身、清心、泻火的作用。
唐梁说,虽然提倡食物多样化,这样可以补充各种营养。但并不是指在每餐中都要吃很多种不同的东西,事实证明这样并不利于我们的消化,反倒加重肠胃负担。所以建议大家对食材的种类不要选得太多,每类1-2种即可。
3、搭配适宜的饮品
吃火锅时容易上火,有一些人就喜欢要一杯喝冰镇饮料。但唐梁却指出,冰饮料加上滚烫的火锅,一冷一热的刺激对肠胃有很大的伤害。所以还是不要喝冰冻饮料。可以饮用一些粥类、豆浆等以保护肠胃。
吃火锅容易出汗而且容易钠超标,所以最好喝清水,大麦茶、菊花茶、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清水可补充水分、促进尿酸排泄。大麦茶有帮助消化和清热的功效。菊花茶、绿豆汤可以清热降火,减少吃完后上火,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喝太多。
火锅享用完毕后,过三四十分钟可吃些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消除上火的烦恼。一般来说,水果要选择性凉的,如橙子、梨、西瓜、芦柑、柚子、火龙果、猕猴桃和香蕉等。
4、食物涮煮时间和进食顺序
(1)蔬菜别涮太久,吃菜靠前:涮的时间短一点,熟了就马上吃。如果等到30分钟之后久煮蔬菜,那时大量的嘌呤会进入其中。最好的顺序是先涮薯类和蔬菜,先将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类。这样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还可以保护我们的肠胃。菇类煮熟才可吃,不可多,尤其是腹胀胸闷者。
(2)涮肉时间控制,吃肉靠后:鱼虾、海鲜等,要彻底煮熟再吃。吃多少放多少,不要一次放入很多。宜最后进食,如果实在是想先吃肉,那也一定在吃肉的同时,多涮蔬菜并搭配薯类。而且蔬菜的量至少要在肉的两倍以上。这样可以避免吃进太多的脂肪,有利于控制总热量。(陈瑶璇 记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