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经济随笔:平均年龄超百岁的中华老字号,何以新潮
中华老字号,平均年龄超百岁,中国品牌的瑰宝。
近日,2024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多地举行。当社会各界共话品牌发展时,一个个跨越时空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汇聚起更多目光,成为人们探寻品牌密码的重要样本。
“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今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在众多老字号身上得以诠释。
循着年轻人喜欢的Citywalk路线,记者来到了有700多年历史的北京东四大街。在这条新韵焕发的老街上,吴裕泰、张一元、稻香村……一个个老字号成为年轻人新的打卡地。
吴裕泰总店门口,两位女士在窗口买了茶香冰激凌后拍照留念。店员说:“一天至少能卖1000多个,冬天也有人排队。”茶饮、茶粽、茶点心,以茉莉花茶闻名的吴裕泰137岁了,仍在尝试吸引更多年轻人。
保持品牌生命力,是企业的永恒追求。对于老字号品牌而言,显得尤为紧迫。
我国现有中华老字号1455家,平均年龄约140岁,涵盖32个行业。据业内人士统计,以“95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群体,仅平均知道19个老字号品牌,1980年到1994年之间出生的人平均知道29个,“60后”“70后”平均知道41个。
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曾经也是一个时代的新潮。时光流转,背上“老”字号的它们,如何在今天走向新的潮头?
时代更迭,创新不停歇。抓住年轻人,才能抓住下一个时代。
曾经,在上衣口袋里别上一支英雄牌钢笔,是一种时尚与潮流。如今,青年多弃钢笔而不用,但会在看完《流浪地球》后,买一套英雄牌的电影款联名钢笔。
在物质丰盛的今天,消费者购买老字号产品不再仅仅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更是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表达,也是文化自信的外化。
内联升用新材料、新工艺让老布鞋销量翻红;同仁堂的小红罐、枸杞拿铁、“晚安水”成为时尚养生爆品……
面对新的技术、新的受众、新的需求,老字号需要不断自我革新,顺势而为,通过跨界合作、研发新品、科技创新、多元营销等方式破圈突围。
潮流辗转,文脉在绵延。
在北京吃全聚德,在南京逛夫子庙,在绍兴住咸亨酒店……很多人喜欢通过老字号了解一个城市、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俗话说:“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老字号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理念、独门绝技、乡愁记忆,是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更是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义利食品的“先义后利”,天福号的“人心自明,善如家人”,老字号以德兴商、诚信为本的品格历久而弥新;内联升千层底布鞋严密的针脚,中国书店修复古籍严格的工序,无不彰显老字号的工匠精神。
如今,不少老字号企业正着力打造博物馆、非遗体验馆、培养年轻传承人。只有更好地活化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表达传统美学,让传统技艺为现代生活所用,才能使老字号真正“活”起来、“潮”起来。
大浪淘沙,品质见真金。
当热情消退,“打卡”与“情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字号等国货品牌的困境,唯有过硬的产品与用心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的长久认可。
从国际上看,“百年老店”是品质的保证、实力的象征,入选世界500强的德国企业中,有一半发展历史超过百年。
如今,北京同仁堂、广州皇上皇、浙江鱼跃等众多老字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质量标准,获得不少专利,蝶变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六必居、片仔癀、凤凰等老字号产品远销海外,乘着“国风”“国潮”扬帆出海,印证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
一个品牌,不仅代表一个企业,也是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蕴含着时代发展的密码。
唯有紧跟时代节奏,守正创新发展,坚守信誉和品质,不断满足百姓消费新需求,“百年老店”才能真正擦亮“金字招牌”,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
月7日立秋,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又要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据相关数据统计,去年立秋当天,微博话题“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阅读量超4.3亿,抖音话题量百亿,小红书分享笔记超20万。这个由全国15万商家打造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仅立秋当天的奶茶销量就突破4000万杯,其中,销量破百万杯的奶茶品牌有8家。
今年,早在立秋前一天,各大奶茶店就已行动了,为“秋天第一杯奶茶”营造预热氛围。蜜雪冰城、阿水大杯茶、冰雪时光、沪上阿姨等各显身手,开展“花样”营销,等待顾客下单。
< class="pgc-img">>蜜雪冰城“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线上直播营销
< class="pgc-img">>冰雪时光“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珍珠奶茶大杯)
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超37万家奶茶相关企业。从2014年至2019年,我国奶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 企查查
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现存5.74万家奶茶相关企业,断层第一,其次是江苏、广西。
城市分布上,深圳成为全国奶茶相关企业存量“唯一”破万的城市,现存1.39万家,排名第一,此后是广州、南宁。
话说回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一份藏在心底的小确幸,更是一份幸福的滋味,这场立秋的仪式感,你想拥有吗?
(海报新闻)
< class="pgc-img">>源 | Tech星球
文 | 习睿
县城的茶饮店老板们过了个“肥年”。
春节,返乡的年轻人挤满了电影院和茶饮店。在县城,茶饮店是为数不多让年轻人朋友聚会、见面相亲能选择的地点。
今年春节,县城茶饮店的员工们每天要摇上千杯奶茶。无论加盟哪个品牌,一天能有至少上万的营业流水,老板们在春节假期期间都能赚足超一个月的营收。
爆单,成为县城餐饮娱乐消费的一种常态。茶饮是其中最为明显突出的一个行业,这给2024年的线下消费增添了一丝信心。
2023年,茶饮品牌们都纷纷加快脚步抢夺下沉市场,并且都走在上市的路上。县城,是茶饮品牌为数不多还能抢夺的市场。谁能拿下县城甚至乡镇,谁就能在决赛圈拿下更多筹码。
“杯贴出单纸比我还高”
在平时,一杯外卖送上门的奶茶,最快只需要二十分钟。而春节期间,想要在县城里喝上一杯奶茶可能需要等上一个小时。
王晶工作的霸王茶姬门店在云南一个县城里。这是王晶第一次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过年。大年三十那天,王晶也在门店上班,晚上和家人吃了团圆饭之后,大年初一迎来真正的忙碌。
在平时,茶饮店的员工都是轮班制。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初四,包括王晶在内的6名员工都从早上的九点半一直上到晚上十点。
九点半到店就需要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王晶印象里,从中午11点开始,门店的顾客就没有少过。他们全员都进入战斗模式,每个人都是连轴转的状态。
好在老板在春节期间给每位员工三倍工资。每天晚上看到操作台面被清空后,王晶还是会有种成就感,“感觉和小伙伴又一起做成了一件事。”
这是王晶第一次在茶饮店工作,春节期间的忙碌程度还是超过了她的想象。“每天下班之后,感觉身体都要散架”,王晶苦笑道。记得过年那几天,她一直在做泡茶的工作,基本不到半个小时,一整桶的茶水就会被用完。
在门店工作的时候,王晶时刻紧绷着,丝毫不觉得累。但当回到家,王晶觉得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听老员工说,去年过年最高一天卖了3万,不敢想那得多忙、多累。”
春节期间,王晶印象里,出单机最多出了快两百杯,“出杯贴单子拉起来比我人还高”,王晶回忆道。
在春节前夕,门店一天的营业额已经能达到八千元。而过年那几天,门店的营业额都超过一万,最高一天能达到近2万的营业额。而在平时,人少的时候,王晶记得一天只有两三千营业额,忙的时候能有五六千。
这意味着,在12个小时里,6个员工要摇出上千杯奶茶。
不只奶茶新贵霸王茶姬一家,在县城,无论哪个品牌的门店都是订单爆满的状态。
在放开加盟后,喜茶今年在下沉市场也迎来爆单。喜茶春节门店销量增幅排名前十的城市均为非一线城市。其中,安阳、黄冈、抚州、淮南、广安、邯郸、南平、连云港等城市的喜茶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长均超200%。
喜茶莆田秀屿万达店、泰安新泰吾悦广场店、宁德周宁尚城广场店、乐清荆山北路店,成为春节假期喜茶门店销量增幅排名靠前的门店,增幅均超400%。
茶饮品牌“7分甜”相关负责人也告诉Tech星球,在春节期间,县城门店的爆单象很明显。在人口输出城市的销量较平时有大幅度上涨,如连云港、盐城、淮安、南通等。7分甜透露,江苏单店最大涨幅同比去年超过395%,山东单店最大涨幅同比去年超过196%。
“相了几次亲,喝了几次奶茶”
不过,在大城市里的茶饮店并不是一番爆单的景象。
2023年,上海有超六千家门店。而春节期间,除景点附近的茶饮门店,在一些常规的商场里几乎没有人流,并不用说茶饮店。
春节期间留在上海的石超告诉Tech星球,正月在商场里找不到一家店解决晚饭。“负一楼的茶饮店倒是开着,但是商场压根没人。”
在山西太原的喜茶门店员工告诉Tech星球,春节期间,门店只是比平时忙一点,并没有出现爆单的情况。而霸王茶姬杭州门店的员工表示,过年期间,他们门店没有营业,她在老家休假。
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县城,喝奶茶的还是同一帮年轻人。即使是没有喝奶茶习惯的年轻人,在春节期间都会为奶茶买单。
过年期间,年轻人返乡,县城的核心商圈成为家庭、朋友逛街的首选。
茶屿水果茶创始人文锋文锋统计过,春节期间,销售量排名前10名的门店基本是县城的商圈门店,并且是在地级市或者县城最核心的商圈。在春节期间,这些门店的日营业额都破万,有些甚至能达到2万。
喝奶茶、看电影、逛公园、放烟花,成为春节县城里的家庭出游一条龙。而还有个重要的消费场景便是年轻人相亲。
曹锦龙告诉Tech星球,平时在深圳工作时没有喝奶茶的习惯,一年都不会点一杯。而过年在家8天时间里,他喝了四次奶茶,都是因为相亲需要。
“县城没有娱乐活动可选择,只能奶茶店坐着聊会,等电影开场,再吃个饭”,曹锦龙告诉Tech星球。
很明显,春节返乡潮,县城茶饮店的生意不断攀升,在正月初一-初五达到最高峰。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2月2日农历廿三至2月17日正月初八),全国县域市场迎来返乡消费高峰,包含喜茶、奈雪的茶、古茗、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多个头部连锁奶茶品牌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去年(对应农历日期)上涨65%,相关商户数同比去年增加34%。
而随着春节长假结束,返乡的年轻人重新回到一线城市的工作岗位,县城茶饮店的热闹也将散去。
多家县城茶饮店的员工告诉Tech星球,正月初七之后,门店顾客明显减少。文锋也告诉Tech星球,茶屿县城门店在正月初七之后,业绩会出现下滑。
除了下沉市场核心商圈门店业绩爆发之外,文锋还告诉Tech星球,县城里的街边店、社区店就没有明显的业绩爆发,春节期间的业绩没有预期中高。
文锋及团队还未复盘分析,“街边店的人很少,也可能是大家出去旅游,社区附近没人购买,正月集中到小吃街消费。”
县城能否撑起茶饮的未来?
无论是消费需求、运营模式,县城和一二线城市都有极大不同。
在县城,核心商圈的点位是各大品牌竞争的关键。县城的茶饮店都占据着核心商圈里最核心的门店,并且为大面积门店,设置座椅,而在一二线城市,街边店更多。
文锋表示,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一个方面是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没有那么多时间坐在店里消费,更多以外带和外卖为主,而且县城、乡镇的年轻人生活节奏慢,喜欢和三五好友喝奶茶,一起聊聊天。而从投资角度,一二线城市面积大的门店运营成本较高。
县城消费者对于奶茶口味也有不同,7分甜就会针对下沉市场对菜单的产品逻辑进行调整。
而这两年以来,县城背后的下沉市场,是茶饮品牌的必争之地。
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曾经是茶饮三巨头都在近一两年放开加盟,拥抱下沉市场。
相比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是还能挖掘的地方。文锋告诉Tech星球,过年期间表现较好的县城门店,在平时的月营业额也能达到10-15万。
根据灼识咨询的预测,三线及以下城市现制茶饮店的GMV在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4%,远超2022到2028年整个现制茶饮店市场18.7%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县城的核心商场或者小吃街上,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喜茶等都是10-20元价格带的选手。而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目前都在竞争“茶饮第二股”。
2023年,各大茶饮品牌在拓店上都遇到一定困难。一家茶饮品牌创始人告诉Tech星球,在2023年下半年,很明显出现加盟懈怠情绪,拓店速度远不如上半年。据其了解,2023年绝对大多数品牌的拓店速度都不理想。
在2023年年初,古茗曾喊出2023年的战略目标是破万店。而根据其招股书,截至2023年底,古茗门店数超9000家,万店计划尚未完成。而古茗也还是国内茶饮门店第二多的品牌,第一是有超3万家门店的蜜雪冰城。
在一二线市场都接近饱和的背景下,对于都曾喊出过万店口号的茶饮品牌来说,县城及乡镇是尚可发力的方向。
一定程度上,撑起古茗、沪上阿姨的也正是县城。截至2023年年底,古茗有38%的门店位于乡、镇,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总门店的79%。而截至2023年9月30日,沪上阿姨约一半的门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随着年轻人返工,县城茶饮店的爆单热闹情景又恢复往日的平静。但真正属于茶饮的县城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