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在家吃饭,或是去街头巷尾苍蝇馆子、大排档用餐时,相信大家都会认为怎么舒服怎么来,随便一些就好。但是如果去到一些正式点的西餐厅,或是一些高档餐厅,大家就会发现,要想好好吃上一餐饭,该讲究的礼仪少不了。毕竟场合不同,如果不懂规矩,很容易出现尴尬的场景。
< class="pgc-img">>就比如有一次我去一家西餐厅吃饭,看到服务员端上来1碗柠檬水,我一边纳闷这柠檬水为啥要放碗里,一边准备端起来喝时,同行朋友阻拦了我,他说这柠檬水不是喝的,是拿来洗手的,顿时是让我一头雾水。
其实,类似的用餐礼仪还不少,朋友也特地教会了我吃西餐时需要讲究的一些规矩,其中有“5个规矩”很重要,下面就分享给大家,给准备去吃西餐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
< class="pgc-img">>1、“柠檬水”能否喝,取决于盛放容器
去西餐厅吃饭时,很多地方都会提供柠檬水。通常情况下,这柠檬水是可以放心喝的,柠檬清新爽口的口感特点,可以帮助开胃解腻。但是,有个别西餐厅端上来的柠檬水,却是不建议喝的,具体取决于其盛放的容器。
如果柠檬水是放在杯子里,或是水瓶里的,这类柠檬水,毫无疑问,就是用来喝的。但如果遇到柠檬水是放碗里的(如下图),那它的作用是清洁手指用的,也叫“finger bowl”(手指碗)。
< class="pgc-img">>除了部分西餐厅有提供手指碗外,像东南亚一些餐厅、国内个别粤菜餐厅,在吃跟海鲜相关的菜肴时,也有提供手指碗。
说到这,有些朋友可能会说,反正都是柠檬水,放碗里的只要自己想喝也能喝。但是换个角度想,手指碗提供的目的,是清洁手指用的,那这用的柠檬是否新鲜先不说,关键在卫生方面,要求肯定不如“杯装柠檬水”。
2、餐巾是用来擦嘴的,不是擦餐具的
西餐厅都会配有餐巾,通常放在桌面上、垫盘上或是水杯里。我们去西餐厅用餐时,入座后应该将餐巾取出来,平铺在自己的大腿上。如果餐巾是正方形的,应该对折成三角形,再直角朝膝盖方向铺开;如果餐巾是长方形的,对折后,要折口向外铺在大腿上。
< class="pgc-img">>除了要注意餐巾的摆放礼仪外,大家还要了解下餐巾的具体用途。西餐厅里提供的餐巾,主要是用来擦嘴的,或是不小心被菜肴弄脏衣服时,可以拿来擦拭污渍用。但有些朋友会拿餐巾来擦餐具,甚至拿来擦脸、擦汗、擦鼻涕,这都是不太符合西餐礼仪的行为。
3、吃西餐面包时,要先撕小块再吃
吃西餐时,在主菜上桌之前,服务员通常都会先端上来一些面包。我们平时吃面包的时候,应该都比较随意,直接一整个拿着放嘴里啃,简单又方便。但是西餐厅里提供的西式面包,质感通常比较硬,直接拿着啃,一来不雅观,二来也不方便。
< class="pgc-img">>正确的做法是,吃西餐面包时,应该先用双手撕成小块后,再拿起来吃。如果是质地比较硬的面包,用手撕时容易掉面包屑,可以先将刀插入面包的中间部位,将面包对半切开,再用手撕成小块。
4、不同的餐具,不同的用途
从用餐使用的餐具角度出发,我们在吃中餐时,通常只会用到筷子、勺子、碗、碟、杯子等少数几样餐具,但吃西餐时,相信不少人会被餐桌上摆的各种琳琅满目的餐具弄得一脸懵。比如同样是刀叉,还有沙拉用刀叉、鱼用刀叉、肉用刀叉之分。
吃西餐时,不同的餐具,用途各不相同,下图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 class="pgc-img">>5、刀叉摆放不同,代表意义不同
之前,就有朋友跟我说过一个段子,去西餐厅吃饭时,上个洗手间的功夫,回来却发现服务员已经把餐具收走了,但是自己明明没吃完。这就要提到西餐餐具摆放的规矩了。
吃西餐时,如果遇到临时有事需要离开一阵,或是用完餐后准备离开,在刀叉的摆放上,就很有讲究了。如下图,如果只是去个洗手间,回来要接着用餐,那就可以将刀、叉摆放成“八”字形;如果是想提醒服务员收走餐具,可以将刀、叉竖着平行放。
< class="pgc-img">>【懒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5点,都是去西餐厅吃饭时,非常实用的用餐规矩。如果大家是第一次吃西餐,或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西餐宴客场合,并且不想让别人看出你的生疏,那就要用对方法,遵守用餐礼仪,这样就可以避免当众“出丑”或是“闹笑话”。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随手点个关注噢~
多人都不太注重用餐礼仪,但用餐礼仪往往最能体现人品,某一个微妙的细节足以让对方对我们人品留下一个长久的印象。如果你希望能呈现给身边的人最好的自己,那么就从注重用餐礼仪开始吧!
这一期,马克先生准备了一份最基本的西式用餐礼仪指南,仔细看看从晚餐开始到结束,这些基本的礼仪你都有遵守吗?
最详细的用餐礼仪指南
在某些重要的节日,某些重要的场合里,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受邀去到高级的西式餐厅里用餐,这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这些最基本的礼仪准则,就可以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况。
晚餐开始前
在进入餐厅时,我们永远都需要等候服务员带位。仓促的进入餐厅里自己找位置坐下,会让餐厅服务员及餐厅里其他的顾客感到错愕。
在坐下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将桌面的餐巾放在大腿上,或是在比较高级的餐厅里,我们只需要等待服务员过来帮助我们将餐巾放在大腿上。
之后我们就可以先看看饮品的菜单。因为服务员会先过来为你点饮品,等上好了饮品后才会开始正式的点菜。如果有邀请朋友,应该先让客人们先点酒水饮品。
在上完饮品后,就是正式的点菜了。我们需要让客人先点餐,以及注意跟客人点相同数量的餐点。在过程中,尽量不要在客人面前向服务员询问价格,避免让客人感觉尴尬。当我们作为客人的时候,我们必须避免选择价格最高的那些餐点,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甜点则在正餐结束后再点。
如果是固定菜单的餐厅,服务员这时候会跟你再次确认食物过敏的情况,或是对餐饮的特殊要求。这一般会在预定餐厅的时候,服务员就会提前咨询好,例如哪一位客人会对某些食材过敏,或是否是素食主义者等,因为这样厨房就能提前准备替代的食材。
- 注意
高级餐厅里,在用餐过程中大声呼叫服务员,或是挥手叫服务员其实都是不合礼仪的。我们只需要轻轻的抬起手,或是跟服务员对一下眼神就可以了。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遭遇到不够机警的服务员,一直低头不关注顾客的情况,但我们也还是得保持自己的风度。
晚餐进行中
在点完餐后,餐前面包会先上。我们需要注意不要拿起面包直接塞到嘴里,合适的做法是将面包放在小盘子里,然后再将面包撕开小块,逐口放到嘴里。
在整个用餐过程中,左边是放面包的地方,而饮料的位置是在右边。记住这个就不会发生拿错别人饮料的尴尬情况。
< class="pgc-img">>只有当所有人的餐点都出完了,我们才可以开始。实际上,我们无需等待太久,因为高级餐厅会担心互相等待会让菜色变样,所以一般都会在同一时间出完全部客人的餐点。
在用餐的时候从外向内使用餐具,餐盘上方是甜点的餐具。任何高级餐厅都不会让我们使用同一副餐具去食用不同的餐点的。所以,每用完一份餐点,我们只需要把餐具紧靠着放在盘中,服务员就会连盘和餐具一起带走。
- 注意
在整个用餐过程中,不要将手肘放在桌面上。
不要用整个身体去迁就餐盘的位置,要尽量保持端正,用餐具把食物送到嘴边。
如果想要拿不是手边的东西,例如盐和胡椒的时候,不要使劲地伸手去够,这样把手臂整个放在客人的眼前会让客人感觉不适,我们完全可以轻声让傍边的客人帮忙取一下。
如果不小心掉了餐具,虽然我们的直觉会直接伸手去桌下拿,但其实我们还是应该让服务员去帮我们去捡起来更为妥当。
离开餐桌时
如果我们需要起身出去接电话,或是去洗手间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刀叉靠在餐盘两侧,在离席前轻声说一句“不好意思”,然后将餐巾收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我们已经吃完饭,不打算回到餐桌了,我们应该把刀叉垂直放在盘子的中心,叉子的尖朝上,刀锋朝向叉子,然后将餐巾收好放在餐桌上。
图 片 来 源 于 网 络
原 创 资 源 转 载 请 备 注 原 出 处
<>几日小慕和外国小伙伴们一起去吃饭
小慕发现,其实在吃中餐时他们并不会要求使用公筷或分餐
咱中餐的习惯就是大家一起吃饭不分你我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嘛
他们这样做也是一种对咱中餐礼仪的尊重
这时,小慕突然想到自己对于西餐的礼仪又知多少?
回家一查,嘿!西餐礼仪需要注意的还真是不少呢
于是今天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
希望大家喜欢哦!
1、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
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
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
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更不可主动与人谈话。
4、喝汤时不要啜,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咂嘴发出声音。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鱼、肉等带刺或骨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轻轻吐在叉上放入盘内。如盘内剩余少量菜肴时,不要用叉子刮盘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应以小块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条时要用叉子先将面条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6、面包应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块面包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7、吃鸡时,欧美人多以鸡胸脯肉为贵。吃鸡腿时应先用力将骨去掉,不要用手拿着吃。吃鱼时不要将鱼翻身,要吃完上层后用刀叉将鱼骨剔掉后再吃下层,吃肉时,要切一块吃一块,块不能切得过大,或一次将肉都切成块。
8、不可在餐桌边化妆,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时打嗝是最大的禁忌,万一发生此种情况,应立即向周围的人道歉。取食时不要站立起来,坐着拿不到的食物应请别人传递。
9、就餐时不可狼吞虎咽。不愿吃的食物也应要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主人劝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礼,相反主人也许会引以为荣。
10、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不要,可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
11、在进餐尚未全部结束时,不可抽烟,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结束时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应有礼貌地询问一声“您不介意吧!”
12、进餐时应与左右客人交谈,但应避免高声谈笑。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选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
13、喝咖啡时如愿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后要用小勺搅拌均匀,将小勺放在咖啡的垫碟上。喝时应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垫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14、进餐时,不要解纽扣或当众脱衣。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客人可将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将外衣或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餐台上。
15、不要用餐巾擦嘴!法国人会把餐布放在膝盖上或者简单地放在餐具一边,在需要的时候擦擦手。不过与中国人的习惯相反,在法国人们一般认为用餐巾擦嘴是不礼貌的。如需擦嘴,客人应该用自身携带的纸巾或手帕。
理论上我们应该避免在未吞咽完口中的食物之前说话,然而事实上却经常不得不如此。那么这时候最好用餐巾轻轻地把嘴掩住。在饮酒或饮水时也是如此,呷过一口后应礼节性地用餐巾轻拭嘴角。个人以为,在饮用前最好就把餐巾拿在手中,以防万一呛口,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16、别忘了将碟子擦干净!由于口味因人而异,客人不一定要把餐盘中的食物吃完,剩下一些是完全可以的。但如果你吃完了盘中餐,可不要忘记了把残留在碟子上的汁水擦干净。用什么擦呢?
其实,在上正餐之前,服务员会给每个客人一块小面包,也可以是切片长棍面包,这就是用来就着菜吃,吃完菜后用来擦碟子和餐刀的。使用面包时要注意不要拿起整个面包吃,而是要掰成足够所需的小块,擦过碟子后吃掉,然后再掰一块,以此类推。擦餐刀也是如此。
这样做,客观上就大大减轻了洗涤者的工作量,在小慕看来,这在无形中也体现了个人的礼貌和修养。而事实上,在与法国人吃饭时,看到他们用过的碟子都是干干净净,可见这种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习惯,而不仅仅是一种礼貌。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17、用餐时避免发出噪音!在中法饮食礼仪方面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关于就餐时的声音,两国人民有不同的体会。在中国,餐厅宽敞、灯火辉煌、食客们觥筹交错,欢饮喧哗。大吃大嚼可说明饭菜可口,为人们所理解。
而在法国,餐厅多精致小巧,灯光柔和,客人们三三两两轻言细语,讲究的是安逸温馨的情调,据说欧洲人中北欧人、尤其是芬兰人最为沉默寡言,信奉“食不语”的传统,而法国人则比较重视就餐的气氛,如果没人说话,冷了场,则是不礼貌的。可是在这过程中绝对禁止高声喧哗,避免打扰到别的餐桌上的客人。
就餐过程中,随着口腔的咀嚼,发出声音也是难免的,但法国人很注意控制这种“不雅”的声音。比如避免一边吃一边说,不咂嘴,不吸食汤羹。如果是吃面,他们用餐叉缠住面条,一次性放入口中,如果面条过长,就先用刀切断,然后再用餐叉缠住。这样就可以避免吸入面条时发出的声音。
最后小慕为大家献上餐桌礼仪入门图
一图在手,西餐礼仪全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