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越来越大、熬夜成为日常,宵夜业态也许是今年的一匹黑马;
当定制快餐与外卖结合,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正在诞生;
选品类如同选战场。2019年哪些品类将走下坡路?哪些品类将迎来“高光时刻”?
岁末年初,我们采访了50+位腰部以上餐饮品牌的老板、高管,总结出了10条年度品类预测。收藏这篇稿子,准不准,年底见!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1.全时段品类持续走红,哪个品类能“全天候地卖”那就是能火起来的品类
| 熊猫星厨创始人 李海鹏:
我觉得有个方向叫:如果能找到一个品类能“全天候地卖”,那就是能火起来的品类。
< class="pgc-img">>换句话说,今天很多餐饮品牌,已经发展到不只靠产品去审视,而是靠如何在同样的租赁面积、同样的人工去生产更多的产品,去全时段地卖产品(去审视)。
< class="pgc-img">>就像我们看到胡桃里中午、晚上还有宵夜,都是不一样的产品线。对于胡桃里来讲,成本其实是极优的。
餐饮里有很多类似的品类,比如粥,它客单价并不高。为什么能卖得这么好?因为产品刚好可以从早上一直卖到宵夜。
如果能把消费者的时间全都“粘住”,你就已经领先别人很多。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
2.宵夜业态有机会,如同日本当年的居酒屋,都是高压社会的产物
| 仔皇煲创始人 薛国巍:
属于宵夜业态的品类都有机会,年轻人需要减压、释放,今天宵夜市场的火爆就如同日本当年的居酒屋,都是高压社会的产物。
内参君发现,从2018年起,全国各大城市都兴起了一波“深夜食堂”。
譬如北京,在大众点评上搜“深夜美食”关键词,已经有57个结果;而夜生活更加丰富的上海,则有97个结果。而这些结果中,还不包括原本就24小时营业的餐厅。
这些门店,多以汤面、锅物、烧烤等宵夜美食为主,充分迎合加班族、夜生活消费人群的深夜需求。
如中部城市郑州,新晋爆红的餐厅“白石的深夜食堂”也走日式居酒屋风格,高峰期排队两三个小时,也赶上了这波热潮。
< class="pgc-img">>从餐饮的季节性来看,当天气回暖、夜间消费增加,宵夜市场也会迎来旺季,就看哪些品牌能把握先机。
3.快餐市场在放缓,消费者想拿更少的钱吃快餐,但愿意额外花钱喝茶饮?
| 云味馆创始人 迟焕涛:
整个快餐市场都放缓了。去购物中心的大多数人会选择酸菜鱼这种特色餐饮,快餐在2018年是有些“尴尬”的。
我们能体会到,餐饮的竞争在2019年会加剧,一年比一年残酷。
一直以来,我觉得茶饮和单品的特色餐饮还不错。
也就是说,消费者想拿更少的钱吃快餐,但愿意额外花钱去喝茶饮。
消费升级是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而且是无止境的。
4.细分单品还是王道,特色餐饮市场必然一个英雄接着一个英雄
| 望湘园创始人 陈丽:
未来将会持续从各个品类中裂变出更多单品类的爆款和超级单品,而且会越来越细分。
< class="pgc-img">>粉面和牛蛙、鱼头都是好的单品品类。
| 王品(中国)董事长 陈正辉:
王品集团涉及的品类较多,西餐、日料、中餐是我们大陆目前涉及的品类。这些大品类基本没有火爆的概念,但细分品类甚至产品有可能会出现火爆的可能。
不过,我们不关注“火爆”,我们关注“持续”。
| 乐凯撒比萨创始人 陈宁:
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
特色餐饮市场必然一个英雄接着一个英雄。虽然暂时没看到,不过这两年日餐正在快速崛起。
| 蒙自源总裁 汪飞:
越细分、越有主题特色、越有文化渊源的品类,培养的市场周期会相对长一点,但这种品类的市场根基是很深的,未来的市场比较广阔,更容易造就品牌。
5.看好麻辣烫、串串升级,从"麻辣烫的品牌化”到“麻辣烫的新零售化、场景化”
| 四有青年创始人 赵刚:
在迭代升级中快速成长,米粉会从小吃变成一个与消费者联系更紧密的快餐品牌。
我比较看好麻辣烫的升级。
< class="pgc-img">>一方面,更加统一规范的线上管理和运营;
另一方面,更加健康的食材、更加丰富的选择,会让这个品类迎来从"麻辣烫的品牌化”到“麻辣烫的新零售化、场景化”的转变。
| 望京小腰CEO 张高立:
我觉得明年冷锅串串会火爆起来。
在今年所有食材价格都在上升的情况下,哪个品类原材料成本低、全国可采购、毛利高、出菜速度快、简单易复制,哪个品类就会有火爆的可能。大家也肯定会往这个方面去研究。
这样的产品,未来发展势头会很不错,冷锅串串就符合了这些要求。
6.外卖会走定制化?定制化的快餐结合外卖发展机会要更大一些
| 黄记煌创始人 黄耕:
未来哪个品类能更好地发展?我觉得每个品类都有可能。
关键要看餐饮经营者能否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机会。定制化的快餐结合外卖的发展机会要更大一些。
7.“水蛋白”会继续火爆,小龙虾、大闸蟹、花蛤……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蛋白需求
| 信良记CEO 李剑:
像小龙虾、大闸蟹,包括花蛤这一类优质的“水蛋白”,还是会继续火爆,因为它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蛋白的追求,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
除了小龙虾、大闸蟹等,还会有一些好的品类,比如花蛤、我们新研发的蜗牛等,这些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蛋白,吃了又不长肉,会受到很多女孩子的追捧,可能也会成为一个火爆的品类。
8.“爆品”烤鱼回归日常,风头过去别人也不会进来了要开始练内功了
| 彼酷哩烤全鱼创始人 田学伟:
烤鱼从3年前5年前的蜂拥而至,火得一塌糊涂,到现在回归了。这个过程让烤鱼从以前的一道菜,到现在成为一个单独的品类。
以前出门选择川菜、粤菜、杭帮菜、火锅等,顾客一般想不到烤鱼,而现在会把烤鱼列入备选范围。
< class="pgc-img">>所以,现在新进入市场做烤鱼的品牌很难。一个区域市场,留下的可能就两三个品牌。
稳定后还想要很大的增长不太可能,剩下的就是梳理升级内部体系。
我们2018年在升级上的花费大概600万不止,近期4家店都在升级,已经升级到7.0版本。不仅产品升级,环境升级。一切回归菜品,餐厅就是就餐的场所。
我们发现,给我们带来效益的人,不关注打折、团购、稀奇古怪的创意,他要的就是不折腾、安安静静吃饭,保证干净、卫生、舒服。
我们不想要打折优惠哗地就来的“流浪型”客人。
我总结烤鱼这个品类就是,风头过去了,别人也不会进来了。
稳定了,要开始练内功了,那些不好的店慢慢会被淘汰。每个层次会留一两个品牌,未来10年烤鱼是这样的环境。
9.小吃依然“赢在起跑线”,但先人一步抢占新兴小众市场,才能赢得市场红利
| 黑白电视老长沙吃货铺创始人 邓付红:
黑白电视是属于小吃品类。所谓“赢在起跑线上”,做到先人一步抢占新兴小众市场,赢得市场与消费者红利。
< class="pgc-img">>市场机会是抢占该品类的全国品牌老大,至少也要抢到一个区域的老大。因为只有做成该品类的老大,形成竞争壁垒,品牌价值才是巨大的。
资料显示,目前小吃快餐一年增加61万家,面包甜点一年减少10万家,5个城市小吃简快餐店铺年增量超过5000家,我很看好这个品类。
10.淮扬菜也许会上升,比较健康、精致的菜系可能会慢慢受到大众追捧
| 味蜀吾董事长 范勤耘:
火锅这个品类越来越不好做,竞争越来越大了。
我觉得淮扬菜可能会慢慢好起来,因为淮扬菜比较健康,比较精致,而且本来就好吃。这样的菜,可能未来会慢慢受到大众吹捧。
|小结|
“所有品类都是在市场成熟度的不同阶段被挖掘出来的。”蒙自源总裁汪飞说。
“一个品类,大家都去做的时候,很容易获得阶段的发展,但不会往深的方向去挖掘。一个品类没有路可以走了,就会在某一个新品类去投入、挖掘,从而影响一个新品类的诞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火爆的场景,火爆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律。”
2019年,你最看好哪个品类?你所在的品类现在发展趋势如何?来评论区里聊聊吧!
>饮业是一个涉及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的行业,它向消费者提供各种酒水、食品以及消费场所和设施。根据经营者的业态和规模,餐饮服务主要分为餐馆、快餐店、小吃店、饮品店、食堂等五大类。
在政策环境方面,中国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发展。为了提高餐饮质量安全水平,政府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发展大众餐饮服务。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线上线下餐饮经营行为的监督力度,确保线上线下餐饮服务同标同质,强化了行业监督。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餐饮业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释放餐饮行业的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 class="pgc-img">>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餐饮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因此,餐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美味的食品,以及更加舒适、便捷的消费环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政府也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扶持力度,推动餐饮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一、餐饮行业产业链
餐饮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料供应到消费市场的各个环节。从上游来看,餐饮原料供应是影响整个行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包括粮油、蔬菜、肉类、水产品等。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对餐饮行业的成本产生显著影响,因此,餐饮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采购和管理原材料,以降低成本并保持竞争力。
在产业链的中游,食品加工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企业为餐饮行业提供初加工和深加工的食品,满足了餐饮企业的不同需求。通过现代化的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这些企业能够保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为下游的餐饮企业提供可靠的原材料来源。
在下游市场,餐饮行业与消费市场紧密相连。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和渠道,可以分为B端(餐厅、酒店渠道为主)和C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在这两个市场,餐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服务,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食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蔬菜产量呈现出缓速上涨的趋势。2022年中国蔬菜产量为79997.2万吨,同比增长3.2%。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和蔬菜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作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蔬菜产量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为餐饮企业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食材来源。
< class="pgc-img">>二、餐饮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全年收入为43941亿元,同比下降6.3%。这一趋势主要是由于宏观因素和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对餐饮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然而,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和助企纾困政策的实施,餐饮行业开始逐步回归正轨。2023年上半年,全国餐饮行业营业收入达到243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1.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为6230亿元,同比增长23.5%。
从餐厅类型分布情况来看,正式餐厅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2022年,正式餐厅的市场份额占到了整个餐饮行业总规模的57%。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快餐店行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从2017年到2022年,快餐店市场规模由8917亿元增长到10359亿元,市场份额比重为24%。
在餐饮类型方面,中式餐饮占据了主导地位。2022年,中式餐饮的市场份额占据了整个餐饮市场的78%。中式餐饮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包括川菜、粤菜、江浙菜等不同菜系。其中,川菜在中式餐饮市场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3%。
数据显示,中国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总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餐饮行业的连锁化进程不断加快。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总数达到4.3万个,比2012年增长了1.4倍;营业额也比2012年增长了96.8%。
三、餐饮产业发展趋势
品质化、健康化、特色化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餐饮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品质化、健康化、特色化发展。在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等方面加强品质管理,提供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同时不断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和产品。
< class="pgc-img">>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必然趋势。企业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通过智能化点餐系统、智能支付等手段简化流程,提高顾客体验;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优化、库存管理等功能。
社区化、家庭化拓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区和家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餐饮企业需要加强社区化、家庭化拓展,提供更加便捷、温馨的餐饮服务。例如,开设社区餐厅、提供外卖服务等模式,满足消费者在社区和家庭场景下的餐饮需求。
跨界合作与创新发展:跨界合作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餐饮行业也不例外。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合作,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例如,与文化娱乐产业合作推出主题餐厅、与旅游产业合作打造美食文化体验等模式,通过跨界合作和创新发展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四、餐饮产业未来展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未来,餐饮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加强品质管理、数字化转型和跨界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行业也需要加强自律和规范发展,提高整体水平和形象。只有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专注市场调研、研究报告、行业分析、定性研究、市场调查、行业可行性研究、专项报告、动态监测、细分市场研究等各类定制报告。如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市场分析报告等信息请点击:市场调研-行业研究-研究报告-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023怎么干?看清趋势,把握风向。
总第 3357 期
内参君 | 文
快速调整的疫情政策,如同希望之光,在2022年末照进现实。
“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真正考验品牌内功的时候到了。”
“消费者之前是感性消费,现在消费更理性了,对产品的真实感要求更高了。”
……
内参君采访了诸多头部品牌、黑马品牌,带来消费心理、品牌建设、品类发展等诸多新趋势、新方向。
西贝餐饮:
持续发力专业儿童餐,将进军走食赛道
受访者:宋宣 西贝餐饮集团副总裁宋宣
Q:在新一年,西贝有什么发展的关键词吗?
A:“中餐现代化”是西贝2022年最重要的思考成果,也是未来要持续发力的底层战略。中餐现代化等于传统中餐烹饪艺术+现代食品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体系。西贝在这三方面积累的能力构筑了我们持续发展壮大的底座,也将是我们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这个大前提之下,西贝持续开启业务创新,目前包括了西贝专业儿童餐、贾国龙功夫菜,发展都还不错,尤其是儿童餐的增长势头远超预期。
对于西贝的新业务,市场上的讨论一直很多,我们始终坚持的一点是一切动作都是为了我们的终极蓝图,西贝的愿景是在全世界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一顿好饭,随时随地,因为西贝,人生喜悦。如果这个生意没法做到一顿好饭,随时随地,没办法做到铺天盖地地开出来,那西贝宁愿不做。
明年西贝也会在品类、渠道上继续拓展,进军手拿走食的赛道,包括小吃、快餐、零售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品类,门店主力店型集中在9-10平米的高能量小店,敬请期待。
Q:接下来西贝莜面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A:从2017年开始,西贝莜面村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叫做家庭友好餐厅,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西贝专业儿童餐。
今年6月份到8月份,西贝专业儿童餐给西贝带来了大量堂食的客流,是非常重要的增长点。11月份,我们上新了西贝专业儿童餐的零售产品,卖得也非常好,明年西贝还会继续加码专业儿童餐。西贝并不会因此变成一个完全的儿童餐厅,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儿童餐更好地服务家庭消费。
西贝仍会继续巩固在食材、品质、味道方面的优势,强化“草原的牛羊肉、乡野的五谷杂粮”定位,持续在牛羊肉这个赛道不断输出、占位,配以专业儿童餐,让同店同比不断增长。
江边城外:
找准品牌的客户年龄段,不一味地追求年轻化
受访者:孟洪波 江边城外联合创始人
Q:新一年,品牌的发展策略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具体的动作吗?
A:新一年,希望品牌拓展是稳步进行多城市的扩张,旗下的各品牌要进行区域性菜品优化,对标不同年龄层的目标客群,来满足他们的的消费需求和喜好,不断提升产品力。
在品牌的规模方面,会持续增加品牌的门店规模,重点是在江边城外和成都鬼瘾食两个品牌,以及新品牌的收购,会在明年寻找合适的品牌进行收购。
在供应链方面,将不断丰富零售端产品的结构,打造不同价格带的产品,做好从餐饮供应链到零售供应链的延伸。
在人力资源方面,从餐饮专业人才的培养,到吸收互联网人才,再到零售人才的引进,完善餐饮集团对人才的需求。
Q:品牌所在的品类,在新一年有什么新趋势?机会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A:未来烤鱼这个赛道,将从价格带开始更仔细地划分。现在烤鱼品牌非常多,各地都有代表性的品牌出现,从顾客端来看,已经逐步按价格带区分了客层。我相信,疫情后时代,将有更多烤鱼头部品牌出现,用不同的品质、价格做细分。
Q:新的外部形势下,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什么?
A:认清品牌自身的定位,找准适应品牌发展的客户年龄段,不一味地追求年轻化,而是追求适合自己品牌特性的客层年龄段的消费者。不以客单价为品牌定位的需求,而以高性价比作为核心竞争力。
紫光园:
晴天修屋顶,挖掘潜力、聚焦一切
受访者:刘政 紫光园总裁刘政
Q:新一年,品牌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A: 第一,方向最重要,方向源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过去三年有很多不确定性,未来也是,企业需要提前布局调整、优化,这些布局源自市场随时的变化。
第二,胆量最重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生命不止,战斗不息。这是组织力层面,我们三年做的比较好的地方,能带领整个团队从上至下、不断贯穿的一致性,这是一种信念和的精神引领。
第三,挖潜最重要。挖掘一切潜力潜能,出效能,出效率,不论是对单店的潜能,还是对单店各业态模型的潜力挖潜,都有非常大的空间。
第四,聚焦一切。
聚焦市场,继续深扎北京社区,贴近百姓生活;聚焦品类,细分品类,从早餐、午餐到晚餐,贴地飞行,服务好百姓的一日三餐;聚焦产品,搭建完供应链工厂后,以销定产,把产品放大;聚焦管理、去繁化简……
未来十年是社区餐饮的黄金十年,以终为始,做长期主义,深扎北京社区,以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数字化为一体发展经营。贴近百姓,做全时段、全龄段,让小店更小,面积小、投入小、风险小,铺天盖地密集型开店。
Q:品牌所在的赛道,新一年会有什么样的趋势吗?会有什么机会和挑战吗?
A:其实我们一直都在机会与机遇中发展,一直持有乐观、顽强的信念,持之以恒地去面对挑战,这也是所有餐饮人所面临的。
这部分还是源于你要了解消费者需求,去做你擅长的部分,满足消费者需求。我跟我的总经理聊天时,总会聊到:天晴的时候修屋顶。我们总在最好的时候去想未来市场不好怎么办。
在未来,我们还将继续了解消费者需求,满足需求,真正落实下来,有效地持续创新,这是2023年,一个比较重要的命题。
Q:在新的外部形势下,我们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来源于哪里?
A:我觉得第一个是品牌占据了很多消费者的心智,获得了很多顾客的认可与信任,在社区餐饮的赛道上,根据他的信任和需求,不断推出他喜欢的产品,产生复购。这种信赖感会让我们在2023年真正发力。
第二个是团队的奋斗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信念。这两点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COMMUNE :
持续梳理业务,提炼更精准的用户心智
受访者:范夏萌 COMMUNE 联合创始人/首席品牌官
Q:在2023年,品牌的一个发展策略会是什么样子的?
A:重启后的新一年,可以分享两点:
疫情期间,无论是消费需求,还是消费能力,都发生了转变。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希望,夯实内功变成一个主方向,如在供应链方面更优化,产品和消费需求更加匹配,用更优的性价比提供给客人……
对外,要更加匹配消费客群的需求,消费者更关注的品类会加强。近三年,疫情把一些特征放大了,一点是大家的消费更加理性了,第二点是大家更关注真实的东西。从而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了,从营销角度来讲,消费者不需要太过套路性的玩法,更关注内容、品质以及提供的产品,而非靠新媒体上的炒作,大家已经不买账了。
Q:品牌所在的大赛道,会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吗?有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吗?
A:其实COMMUNE和它同类型品牌并不多,从功能性定位来看,它是一个全时段的餐酒吧,仅此而已。从最初模型的打造,就是真正的的全天16小时,不冷场地提供各时段的产品和服务。
今年大家都在热议的Bistro,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刚需,追求性价比,上菜快速,能满足各时段需求的餐酒吧,不仅仅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小众品类。
COMMUNE可能是Bistro模型最具代表的品牌,在这个品类起步比较早,整体模型打磨上比较成熟。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去做标准化连锁,增加自有产品的研发,还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和会员体系,去跟目标客群沟通。
挑战而言,因为COMMUNE的产品很多,结构很丰富,管理难度是非常高的,包括全时段餐和酒的结合,是一个很有挑战的模式。
在疫情之后,要供应链、产品、运营,各方面都要梳理的更加清晰,降本增效。避免产生内耗和不必要的成本,后疫情的时代,也没有机会再给到品牌去这样试错。
Q:在持续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呢?
A:在2023年,还是要围绕品牌用户心智这一方向,持续打造。
前几年,COMMUNE不断尝试告诉大家全时段、1000种酒的SKU等关键词,下一阶段就是提炼一个更精准的用户心智,如更聚焦聚会的品牌属性,给到消费者,让大家记得无论哪个时段要想跟朋友小聚欢聚,都能够想到COMMUNE。
Tims咖啡:
产品差异化,数字化再赋能
受访者:Tims咖啡相关负责人
Q:“重启”的新一年,品牌的发展策略是什么样的?
A:未来,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咖啡市场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目前我们正在朝着2026年前开店2750家的目标前进。
Tims要做的,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品牌本土化工作,通过走“咖啡+暖食”的差异化路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消费者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身边的邻居,认真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和消费者保持深度互动,然后用消费者喜爱的形式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这点尤其重要。
Q:能否预测下品牌所在的品类,在新一年有什么新趋势?机会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A:尽管咖啡市场增长迅速,但距离成熟期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是很难看到“天花板”的,市场增量发展估计未来几十年都没问题。
随着中国咖啡市场不断发展,咖啡将变得越来日常和刚需。它是触手可及的,是融入到每一个人,每一天的一杯日常饮品。
Tims咖啡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将新鲜、高质量的本地化食品和饮料相结合,以适宜的价格为客人提供暖心的体验。公司将进一步发挥核心竞争力。
Q:在新的外部形势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什么?
A:Tims中国产品的差异点和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质量产品及有吸引力的价格点是重要的竞争优势;专业的数字化运营及商业智能系统;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咖啡+暖食”的特色组合,这是区别与市场上其他咖啡/茶饮品牌的特色,不同于其他品牌复热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