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946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
外婆家又要卖拉面了!这个引进自日本米其林推荐的名叫“哺哺”的新秀,已是吴国平在不到半年内打出的第三张崭新副牌。
外婆家、炉鱼、蒸年青、宴西湖、你别走……现在,“外婆家”在全国开店170余家,已是仅次于海底捞的第二大连锁餐饮公司。
当你还在研究外婆家的排队时,它早已通过4步进阶,勾画出一张巨大却层次清晰的“餐饮帝国版图”!
这也是为什么,外婆家你学不会,甚至一学就死。
? 餐饮老板内参 王新磊 发于杭州
1
|新动作|
开卖米其林拉面“哺哺”
“餐饮帝国版图”浮现
▼
外婆家看起来挺矛盾的。
吴国平一直强调,“外婆家永远只做100个店”。他说,“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持观望态度、放慢脚步才是最正确的举动,如果品牌打的不够牢固,风口上的猪也一样会掉下来。”
△
外婆家不断推出新品牌,给顾客制造一个又一个新鲜面孔。
但是,这半年里,外婆家不断释放“新亮点”,丝毫没有放慢脚的意思。
◎ 2016年第一天
外婆家推出第一个高端品牌“宴西湖”。这是创始人吴国平用一年时间,打磨的一个客单价500元、无包厢的高端餐厅。
◎ 4个月后
另一个中高端品牌“你别走”全虾馆,作为夜宵的升级牌推出。
◎ 5月20日
外婆家相关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说:“来自米其林东京的拉面,即将在北京APM上市。”开业时间为6月初。
新“爆点”不断,传统业务也丝毫没有放慢,旗下“外婆家”和“炉鱼”也在扩张,最近两大品牌同时进入温州。
除此之外,外婆家“走出去”在海外开店的步伐,也在稳步推进中。
算上拉面新品牌“哺哺”,外婆家旗下已有15个不同定位、不同客群细分的品牌,勾画出了一个具有无限想象力的“餐饮帝国版图”。
吴国平说,外婆家会走三条路,一条路做好地区代表,做出浙江、杭州特色;第二条路是做好个性代表;第三做好国际代表。
2
|进阶史|
从一家店成长为一个餐饮界的巨无霸
需要几步走?
▼
其实,吴国平并没有放“烟雾弹”,他的“新亮点”本质上是结构调整。
总结外婆家的几次战略调整,便能看出。
step1
经营压力逼出“快时尚”
▽
1998年,吴国平从国有企业下海,和老婆靠两万块钱,在杭州马塍路路边开起一家面店,取名“外婆家”。
经营的压力逼着吴国平想出奇招——来吃饭就送婆婆牛肉面一碗。
这一招让吴国品尝够甜头。当时他总结了成功之道:让顾客惊喜,惊喜来自三个方面:食物好吃;环境优雅;价格低廉。
△
多年来,外婆家最让顾客津津乐道的就是环境好,性价比高。
此后的外婆家一直朝“带给客人惊喜”的方向努力。比如,3元钱的麻婆豆腐,比如外婆家餐厅以装修档次胜出......“性价比”,始终是外婆家多年来最重要的“杀手锏”。
step2
模仿者众,转向“小而精”
▽
当模仿者过多,吴国平认为传统“性价比”路线似乎很难玩出新花样,餐饮市场将会走向个性化和细分化,“大而全”将被“小而精”替代。
于是“外婆家”开始了多品牌化。2013年,接连有了专门吃鱼的“炉鱼”,逼格到爆的设计餐厅“穿越”,甚至还有一个来自日本的蛋糕品牌“柴田西点”。
2014年初,外婆家联手名人名家,携手开创新品牌“Uncle5”,之后,开起了路边面馆“三千尺”,徒手料理“动手吧”。
2015年,又新推出了专门做蒸菜的“蒸年青”,千岛湖铁锅菜“锅殿”。
凭借精准的定位、高性价比的优质菜品和专业贴心的服务,外婆家的消费群不断扩大。
一个商业地产在一季度的报告中说,在华东地区,活跃度高的4个品类中,外婆家旗下“外婆家”、“锅殿”、“蒸年青”3个品牌在细分品类中分别排名第一。
step3
开辟新蓝海
▽
外婆家经过18年的发展,在平价餐饮、中端餐饮、特色餐饮等市场都有出色的表现,唯独缺少高端餐饮市场。
2016年,吴国平觉得需要改变了。新推出的“宴西湖”和“你别走”,跟外婆家其它品牌比较起,其实就是三个升级:环境升级,产品升级,定位升级。
比如宴西湖,选址在杭州五星级黄龙饭店,人均客单价500元,也只提供晚餐。而宴西湖区别传统高端消费的特点,就是没有包厢。
△
人均500元,还没有包厢,会有市场吗?
不设包厢,并非针对商务宴请。这是新的探索。对于成败,吴国平“有心理准备”。
但是宴西湖开业之后,市场表现超过他的意料,客人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几个月之后。
他曾经跟内参君分享这种“惊喜”👇
“有两口子带着父母来的,有夫妻过结婚纪念日的,有过生日的......现在的生日不是越闹越好,而是在追求烛光晚餐的情调。‘宴西湖’是杭州第一个烛光晚餐餐厅......这些客人的生日、纪念日都是明确的,可以预定的。”
吴国平说,他找到高端餐饮的新方向,“把这个蓝海激活了,所以我们不是没有需求”。
这是外婆家集团品牌布局的一个信号。外婆家经过17年的发展,在平价餐饮、中端餐饮、特色餐饮等市场取得的成就有口皆碑。从宴西湖开始,又有了高端副牌序列。
step4
走出去与引进来
▽
— 走出去 —
当海底捞已经在美国、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都开设了分店时,外婆家还没有“走出去”。
△
走出去,是为了让别人先认识你。
2014年,吴国平宣传退休。“退休”之后,吴国平有更多时间去看世界。
他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新加坡、意大利等地的照片,并发出“新加坡,外婆家即将登陆”、“外婆家开在米兰,好不好?”
这引发了大猜测:外婆家要开始描绘世界美食版图了?
此后,有消息说,新加坡有望成为外婆家的第一个海外市场,而且有可能一口气连开两家,其中一间会在克拉码头。也有消息称,美国洛杉矶或许会开出外婆家第一个海外店。
吴国平说,“在海外开店,是想打造一个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场所,让人家知道我外婆家是什么了,才会愿意、放心地把他们的品牌交给我代理,我实际上不是为了走出去而开店,是为了引进来。”
— 引进来 —
相对于“走出去”繁杂,外婆家“引进来”战略就显得轻松了。
△
让别人认识你的目的,就是让其信任你。
此前,吴国平从日本一家米其林餐厅引进了一碗鸡汤,成为高端品牌“宴西湖”一个爆品(相关阅读:为一碗鸡汤,外婆家吴国平买了家日本米其林)。而同样引进自日本米其林推荐餐厅的“哺哺”拉面,更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外婆家第一次引进独立品牌。
与这些品牌形成资本关系,无论对“中国吃货”还是投资人来说,都无疑是一件很让人心动的事情。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喝了宴西湖的“鸡汤”之后,感慨万千。
“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和资本国际化,是当前两个重大的经济课题,Uncle吴不自觉地把它们拧成了一件事。如果放大来看的话,这在未来很可能是一个诱人的趋势。”
吴国平对这个社会充满感恩,说自己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而理解社会发展,也是理解他经营智慧的路径之一。而通过18年的4步走,外婆家也告诉我们,餐饮品牌到底该如何进阶。
— 点击下列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参干货—
统筹:张琳娟|编辑:王艳艳|视觉:陈晓月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tinachenjiao
转载原创请加微信neicanmishu
023年,餐饮业迎来复苏,与此同时,产业链条上的相关企业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未来会走向何方?餐饮人又该如何应对?
3月29日,由央广网、红餐网和良之隆·中国食材电商节三方强强联手、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餐饮产业峰会”在武汉国博中心·汉厅盛大召开。此次峰会,来自不同领域的风云人物以及2000+餐饮精英齐聚武汉,共同探讨餐饮产业发展机会和未来走势。
< class="pgc-img">>峰会第一天,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安安合食创始人、顶新国际集团便利餐饮连锁事业 新零售事业食安技术总顾问刘成章博士,抖音生活服务餐饮行业营销策略负责人符娜,申唐产业董事长、九眼桥品牌创始人唐申,IPCR预制菜研究院发起人周鹏邦,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薛缘,大龙燚火锅创始人、远方云天&辣海创始人柳鸷等多位大咖在现场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2023年,万物复苏,餐饮行业迎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仍充满挑战。在餐饮媒体人、好餐盟创始人张好的主持下,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朱光玉火锅馆品牌首席创始人、美团龙珠创始合伙人、银河餐饮培训联合创始人围绕《美食江湖的挑战和机会》进行了深度探讨。
< class="pgc-img">>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表示,当前餐饮企业创新很难,但即便压力很大,也不能看别人做什么火就去跟风。在他看来,创新要结合自身长处,让自身与创新的能力相协调、适应,这样餐厅经营才能长久。
< class="pgc-img">>△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
对于科技发展是否会抢走餐饮人饭碗等热点问题,吴国平认为,科技进步对于餐饮没有特别大的威胁,因为餐饮的本质是一种“体感消费”,任何时候都没法被机器完全取代,因此,餐饮人无需恐惧科技、恐惧竞争。
“竞争是时刻存在的,关键是自己要决定好走哪条路,只要把自己的路走好了,即便在外界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也有机会取得成功。”
此外,作为一个刚刚从岗位上退休的企业家,吴国平坦言,到达一定阶段后,企业的接续传承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企业要传承下去,靠一个人是传不来的。企业跟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周期,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餐饮人要学会顺应。”
<>马
2018杭城美食圈引人关注的“大事件”之一,“江湖名店”叶马餐厅开到嘉里中心三楼,4月16日即将试营业!!!
去年年底,就有美食媒体,将今年即将开出的叶马嘉里中心店,称为“2018值得期待的新店”。
许多食客都知道叶马的老店在之江路,其实,叶马的“老店”在三台山路赤山埠。
叶马嘉里中心店
店不大,楼上楼下总共才150平方,但大型纪录片《味道中国》将这里作为浙菜代表菜馆;冯小刚这几年来杭州也必来他家,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咸肉蒸鸡和清蒸白条;外婆家掌门人吴国平,称这里是“杭州最好吃的家常菜馆”。
叶马嘉里中心店
老客个个“名头”大
大腕老饕是他家粉丝
最早三台山路的老店叫“叶马茶楼”,但其实并不是茶楼,而是私房菜馆。因为开在三台山路赤山埠,一片农家小茶馆中间,老板姓马,老板娘姓叶,“所以当时顺口就取名‘叶马茶楼’。”
2015年5月底,八年房租到期,老板关了“叶马茶楼”,在之江路六和塔附近开了新店,叫做“叶马餐厅”。
老板马敏冬
叶马的老板马敏冬,老底子是做物资生意的,天南地北跑得多,哪里吃到好吃的就喜欢自己做出来尝尝。来叶马的老客,大多是超级老饕,也多是各个行业的一些名人。吃多了大酒店菜的老饕们,更喜欢这里的本味,他们常常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私家厨房。
冯小刚近年来杭州,每次必来这里解馋。他说:“老马,还是喜欢吃你家的菜!”唐国强、傅艺伟等明星也很喜欢这里。温州正泰董事长南存辉,也是这里的常客;苏步青学校校长,是位超级食客,对这里的菜连连叫“赞”。
外婆家掌门人吴国平,称这里是“杭州最好吃的家常菜馆”,不光自己是这里的常客,还喜欢带上一帮外地餐饮大佬,来这里尝尝“杭州味道”。一次,吴国平带着几位外地餐饮圈的重量级人物,中午在一家知名会所吃饭,晚上来到叶马。一顿饭后,几位来自各地的餐饮大佬都说“这里的菜比中午会所的菜,美味太多了!”
大型纪录片《味道中国》总导演陈建鄂,是一位拍摄了30多年美食纪录片的台湾美食家。在《味道中国》中,叶马茶楼作为地道浙江美食的代表。陈建鄂说,叶马是他拍摄美食多年中,印象最深的几家好味道饭店之一,“绝对排得上我吃过餐厅的前3位!”
金庸老先生的儿子査传倜来杭,我带他去了叶马。回香港半个月后,给我发来微信,“又想念叶马的菜了,尤其那道红烧猪蹄!”此后,他还常常介绍各地的美食老饕朋友,“到杭州,一定要去叶马尝尝!”
姜汁猪蹄
叶马茶楼的铁杆老客中,还有一位神秘的“名人”,姓钱。据说,前几年,花120万元买5个8车牌的就是他;亲戚办婚礼,给来喝喜酒的人,每人发1万元红包的,也是他。他是老马的朋友,也是叶马的常客、铁粉。
妖娆魅惑的玫红当道
开法拉利的潮男店长
叶马嘉里中心店,妖娆魅惑的玫红色当道,民国风与现代色彩大胆碰撞,复古的花格、官帽椅、江南风的仿古吊灯、中国风的工笔花卉壁画;大幅黑漆描金骏马图和金色花叶画,似乎在隐扣着“叶”和“马”……
叶马嘉里中心店
艳丽暧昧的玫红色搭配低调的黑色,整体感觉,像是去民国时期大户人家做客,不期走进了别人家小姐的闺房。
叶马嘉里中心店
装修筹备的这段时间,店里有一位在装修现场也不忘“拗造型”的潮男帅哥,他就是嘉里中心店的店长。据说。这位潮男店长,每天是开着法拉利来上班的!“至于潮男店长,正式开业后要不要穿工作制服呢,这个事情有点小纠结。”老马说。
保留了70%的经典口味
增加了一批年轻派的新菜
从三台山路的“叶马茶楼”,到之江路的叶马餐厅,再到即将开业的嘉里中心店,这里的菜,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原料和本味。“本”味的东西、“土”味的东西,烧法讲究入味,原汁原味。
好食材难找,店里的猪肉、土鸡、江河海鲜,小到豆腐皮、黑木耳、笋干,老马都得亲自采购。每天一大早,他都自己赶最早第一拨,到码头去“抢”鲜货。江鳗、江鲈鱼、石斑鱼??选多大的,怎样的才是正宗野生的,尺子、秤杆都在老马肚子里。
在叶马的老店里,第一代招牌菜“五朵金花”和第二代招牌菜“六六大顺”,好多食客常常一次五六七八道都点上。而嘉里中心店将是年轻时尚的客人居多,根据年轻吃货的口味,又要坚守叶马原汁原味的老口味,70%的老菜还是保留下来了。
酒香带鱼
咸肉蒸鸡、酒香带鱼、姜汁猪蹄(红烧猪蹄)、黄鱼年糕、清蒸江鳗、咸猪蹄炖老鸭煲,这几道老食客和年轻吃货都追捧的招牌菜,继续原样保留。
咸猪蹄炖老鸭煲
只不过,咸猪蹄炖老鸭煲,新店里做成了半只老鸭的半只份,土猪肉用土方法腌制的咸猪蹄,2年以上的老鸭,加上临安笋干嫩头,砂锅小火炖2个小时以上;
油浸白条
虾爆鳝
而老招牌菜清蒸白条升级为时尚口味“油浸白条”、蒜子鳝段却“复古”成最老派传统挂糊做法的虾爆鳝。
同时,增加了一批融合传统口味和年轻时尚趋向的新菜。
食神何晨推荐
咸肉蒸鸡
小时候,老马住在建国路一个七八十户人家的大墙门院子里,天气热一点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在门口摆出小饭桌,就跟“秀菜”一样。一道道菜,馋得小孩们口水直流,“看看墙门里家家户户的小饭桌,就像翻一本老杭州菜谱。”
当时,隔壁一位大伯家里条件好,又特别会烧菜。让老马印象最深的是,这位大伯给老婆过生日,特意做的一道咸肉蒸鸡,让正在读初中的老马觉得这是“极品美味”,“香味飘到我家里来,光闻闻就流口水,吃到嘴里的味道可以说是真当难忘。”
于是,他缠着大伯学会了这道菜,大伯还手把手教会了老马腌制咸肉的诀窍。这就是后来叶马“五朵金花”之一的咸肉蒸鸡。
土鸡是德清农庄定点的,据说,当时做这道菜,老马在浙江、江苏一带,一处处地找各种鸡,找了不下90个品种,发现德清这个农庄的放养土鸡,香味、口感最好,接近小时候印象中的那道极品美味。
咸肉是龙游农家弄来的土猪肉自己腌的,每年冬天,老马就去那边的农家,弄来一千来斤的土猪五花肉,有精有肥,口感最好。按照当年墙门里的大伯教的土办法,自己腌制好,后面一年的咸肉,基本上就靠它了。
经常有爱“大块吃肉”的食客,要老马多放一些咸肉,老马说,一只鸡5-6块咸肉,半只鸡3块咸肉,既有咸肉香味,又有土鸡鲜香,鸡肉也不会太咸,这是刚刚好的搭配。
咸肉、土鸡,放姜、葱结儿,唯一的调料就是少许五年陈的花雕酒。这也是一种种反复试验后的最佳搭配,不到5年酒味不够醇,过了五年陈,酒味太浓厚。
这种土鸡配咸肉,蒸40分钟是刚刚好的。不到时间,肉不酥,肉香也没有完全散发出来;过头了,肉会塌掉,没有咬劲不好吃。这大块的咸肉、鸡肉,倒是烧出既有筋道又酥嫩的境界来了,用这口感鲜渍的大块咸肉下饭,那是最妙不过的了。
黄鱼年糕
还是老店的味道,用的是1斤左右的台州生态黄鱼,口感接近野生黄鱼,台州当天发货;年糕是诸暨农家的手打年糕,再用5年陈的花雕酒,加酱油、糖,文火慢炖后猛火收汁。香浓滋味浸入到黄鱼的每一丝肌理之中,汤汁浓郁鲜甜,年糕Q弹入味。
油浸白条
冯小刚必点的清蒸白条,在新店换成了油浸白条。新鲜江白条,去头去尾后切段,腌制两小时后,淋上由多种配料自己熬制的香油,蒸4分30秒,多一秒少一秒都会影响鱼的口感。这道菜,鱼肉嫩鲜,口感和老店的清蒸白条各有千秋。
黄鱼鲞蒸千张包
是老版的鲞蒸千张包的升级,黄鱼还是台州发货腌制的黄鱼,千张包的土猪肉还是龙游的土猪肉,这次增加了一种土猪肉豆腐皮包,是用富阳豆腐皮裹上土猪五花肉末包起来的豆腐皮包,千张包、豆腐皮包和黄鱼鲞三样相间穿插,清蒸10分钟。味道多鲜美,可想而知。
下面三道全新菜,
必须重点推荐一下!
豉油肉配么么皮
好吃到停不下来!上好的豉油,加上多种调料精心熬制的酱料,最关键的必须是龙游土猪五花肉,肥瘦相间,酥软可口,裹上一层进口面粉摊的薄饼皮,咬上一大口,完全被这道菜圈粉,必点!!!
海胆石锅豆腐
海胆、豆腐、海参丁、奉化芋头切成的丁、油渣、新鲜青豆、虾仁等食材,用自己熬制的浓高汤加上清鸡汤,再加上杭州人最喜欢的、也是最普通不过的湖羊酱油,熬煮而成。
而石锅所用的石头,据说产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岸的山崖上,由当地技艺高超的老师傅手工打制,耐烧、传热慢、散热也慢,用这种石锅烧出来的菜,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原汁原味不易散失,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金蒜虾球
大对虾,一只足有三两重。金蒜更是重头戏,蒜切成丁,加上黄椒、豆豉、红椒、大地鱼、虾米等,按照严格比例,炸制成金蒜,用这个金蒜来炒虾球。大个虾球外表裹上口味独特的金蒜,口感爆棚,岂止是满足。
老马说,我总是想让菜最大限度地接近我记忆中的味道,做出最正宗的老底子味道。这不是矫情,而是一种讲究,一种对记忆中味道的忠诚。
欢迎光临
【叶马】
嘉里中心店:
延安路353号嘉里中心3楼313-314
电话:87065599
都市快报记者 何晨 编辑 孙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