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第1733号
(医疗体育类190号)
提案答复的函
杨维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学生校外托管场所“小饭桌”监管的提案》收悉,现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应急管理部答复如下:
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学生校外托餐机构(俗称“小饭桌”)的管理工作,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指导各地研究制定监管制度、出台监管措施,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
一、已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与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强化协作配合,着力推动形成学校和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各方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合力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
一是着力将校外托餐机构纳入管理视野。2016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6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校园周边家庭托餐经营者要经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许可或备案、登记后方可经营,经营过程中应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原料采购和加工制作要求,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2017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14部门印发《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依法依规加强小餐饮、小饭桌和家庭托餐等许可或备案登记管理,实现餐饮业许可管理全覆盖”。
二是积极探索制定校外托餐机构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校外托餐机构的准入、监管等制度应由各省制定。各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结合属地实际,陆续研究出台校外托餐机构管理措施。唐山、呼和浩特、通辽、南京、宝鸡、渭南、延安、乌鲁木齐等地人民政府出台了校外托餐机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规范校外托餐机构经营行为。黑龙江、辽宁、山东、陕西、内蒙古乌兰察布、宁夏银川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校外托餐机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校外托管机构备案登记标准、从业要求及监管责任、监督形式、监管手段,规范校外托管机构监管。
三是加强校外托餐机构摸底排查和专项整治。陕西西安、宁夏银川等地对属地校外托餐机构开展摸底排查,进行许可或备案登记,并向社会公示许可或备案登记的校外托餐机构名录。例如,2019年西安市备案登记的校外托餐机构4493家,银川市持证的校外托餐机构735家。部分地区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校外托餐机构专项整治,治理食品安全突出问题。2019年6月至10月,内蒙古通辽市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消防等部门对全市校外托餐机构食品安全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原料采购验收、食材贮存、从业人员健康、餐具清洗消毒、加工制作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是及时指导建立“小饭桌”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2019年5月,银川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属地校外托餐机构成立了银川市托管教育服务业协会,探索标准化托管教育服务。该协会探索制定了《银川市校外托管教育服务业行业管理标准》,坚持用行业标准规范校外托餐机构管理;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培训15场次,培训从业人员1500余人次。
五是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应急管理部会同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将学校作为社会火灾防控和消防宣传教育“五进”重点,组织开展常态化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普及疏散逃生和自防自救常识。2019年,应急管理部联合教育、住建、公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出租屋及校园周边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建立健全出租屋消防安全管理机制,部署开展联合检查,督促出租屋和校园周边经营场所业主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推动落实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责任,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就餐条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营养健康指导,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市场监管总局将以食品安全为主要抓手,与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密切配合,总结推广各地校外托餐机构食品安全管理的经验做法,及时跟进、指导各地开展校外托餐机构地方立法,将校外托餐机构经营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属地监管,强化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校外托餐机构经营行为,着力解决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谢您对校外托餐机构监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沙龙
<>< class="pgc-img">>涨元外】是一家专注从事餐饮外卖店铺托管(代运营)的技术性互联网企业,创始股东09年开始从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2013年开始大力投入互联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携手新华网、碧桂园创立了云南省互联网+实体经济论坛,发起创立云商会公益社群,免费普及移动互联网互知识。其创办的纬恒科技被云南省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技企业,获国家科技扶持基金奖励。为确保互联网+餐饮项目成功落地,2017年投资4家餐饮外卖店铺,验证了互联网+餐饮项目的可行性,并系统性完成了餐饮外卖的整套运营方案,为更好的开展互联网+餐饮项目,于单独2018年成立云南涨元外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专注餐饮外卖店铺托管和代运营项目。
< class="pgc-img">>服务决定品质,承诺结果,收益更有保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涨元外市场部经理 李昂:15987118020(同微信)
>规是经营行稳致远的前提。为了推动校外托管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家长及被托管学生的合法权益,指导基层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体局、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建立了校外托管机构共同监管联动处置联席会议制度,日前,共同制定了《岳阳市校外托管机构合规经营指南》。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从主体资格、场所条件、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其他经营行为等6个方面明确合规要求,并告知7个监管部门相关业务咨询电话,指导校外托管机构规范经营行为。
校外托管机构定义: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办并依法登记,受学生监护人委托,为中、小学生提供非在校时段接送、休息、临时看护等校外托管服务的社会机构。学生家长、亲友之间互助提供托管,且托管学生人数在5人以下的,不属校外托管机构范畴。
岳阳市校外托管机构共同监管联动处置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此提醒全市中小学学生家长:
一、选择合规机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校外托管机构开展经营应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和消防验收(备案),提供餐饮服务应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校外托管机构服务设施和场所应符合消防、建筑、卫生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家长在选择校外托管机构时,请认真甄别,不参加无证无照经营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校外托管机构,如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的校外托管机构。
二、知悉有关政策,提高消费保护意识
按照有关规定,校外托管机构不得开展学前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培训和学习辅导活动,不得从事与托管活动无关的其他业务,不得提供过夜住宿服务,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费用。如有培训需求,请在合规时段选择有办学许可证的正规校外培训机构。建议家长理性缴费,与校外托管机构签订托管服务协议或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责任及收退费办法,并保留好合同文本及缴费发票,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抵制违规托管,共同营造良好环境
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如发现校外托管机构存在未办理营业执照、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提供餐饮服务、未办理消防验收(备案)、一次性收费超过3个月、开展文化教育培训、提供过夜住宿服务、聘用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的工作人员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请向属地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或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来源:岳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