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晚报网8月28日讯(记者 高峰)8月28日上午,记者从《宿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宿迁全市将完成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3个“餐饮绿岛”建设。
据介绍,对比普通的油烟净化器,“绿岛”项目是对一级净化后的烟气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合理布置和安装公共烟道收集系统,增设二级高性能集中式多污染物复合净化设备,再次对油烟、颗粒物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将大幅降低,其中油烟<0.5mg/m3,非甲烷总烃<5mg/m3,颗粒物<3mg/m3,均低于排放标准。
在餐饮油烟源头管理方面,宿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同法介绍说,城管部门针对新建、改建、扩建餐饮单位,同步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施,强化事前证照联审机制,切实做好实地选址、装修改造是否符合餐饮油烟排放要求的把关指导工作。同时,加强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平台维护,保证市区监测平台数据及时更新、无缝衔接,并安排专人加强各自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平台监管,及时督促餐饮业主正常启用油烟在线监控设备。
宿迁各县区城管部门还联合环保等部门,通过自查、联查等方式,加大对辖区餐饮单位油烟问题督查力度,对发现油污严重、油烟扰民、清洗不及时、油烟净化器老破旧、无油烟净化器、油烟直排等各类油烟污染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有效从源头遏制油烟排放不达标、油烟扰民现象的发生。
根据宿迁市政府最近印发的《宿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5%及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控制在2天以内,力争全市PM2.5浓度总体达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5%以上,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减排目标。
校对 陶善工
疫情下,江苏餐饮业损失惨重,97.6%的餐饮企业同期下降超过50%;最强禁塑令下,纸吸管正在消失,PLA可降解吸管占据主流。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餐讯》。
疫情下,江苏餐饮业损失惨重
为了充分了解本轮疫情对江苏省餐饮行业影响,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于3月13日开展江苏餐饮企业周期性运营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调研、线上会议、实地走访等形式,截止3月19日,共收集有效数据417份。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参与调研的417家企业中,234家餐饮企业正常营业、183家企业已暂停营业。其中常州、苏州、连云港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已基本处于停业状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
疫情期间,企业整体营收断崖式下跌。在参与调研的417家餐饮企业中,30.94%的餐饮企业几乎零收入,55.88%的餐饮企业同比下降超过80%。企业整体到店消费人数也呈现明显下滑,97.6%的餐饮企业同期下降超过50%。
苏州、连云港、常州、盐城、南京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经营收入下降超过90%,镇江、无锡、宿迁、扬州等地经营收入下降也超过70%。
纸吸管消失?PLA吸管被寄予厚望!
央视新闻消息,一年多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禁塑令”正式生效,规定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纸吸管由此登上市场,成为塑料吸管的首选替代品。
然而,近段时间,记者走访多家连锁饮品门店发现,曾经风靡的纸吸管,已经很少见到踪影,一种叫作PLA的可降解吸管占据了主流。这种叫作聚乳酸的可降解吸管外观、硬度与塑料吸管所差无几。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饮品品牌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塑料吸管的采购成本每根在5、6分钱左右,纸吸管大概在7、8分钱左右,而聚乳酸材质的吸管,每根大概要到1毛2到1毛3左右。尽管成本高了不少,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他们还是决定把大部分吸管都换成聚乳酸吸管。
一边是聚乳酸吸管的扩张,另一边自然是纸吸管的落寞,对于纸吸管生产商来说,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从大起到大落,这场过山车般的经历,到目前为止还在消化当中。
纸吸管“节节败退”,被业界寄予厚望的聚乳酸吸管会成为新的替代品,真的能大规模占领市场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聚乳酸吸管依然面临着保质期短性能下降,报废率高等问题,市场表现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未来还需多方发力。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表示:2020年的时候,聚乳酸的国内产能只有6万吨左右,现在聚乳酸的产能已经在15万吨了,而随着产能的增加,聚乳酸价格也会下来。相信随着性价比的提高,纸吸管或者生物降解塑料吸管的用量应该会逐渐提高。
10000份爱心餐,让这座城市好暖
新华社微信消息,近期我国本土疫情发展快速,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这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大家纷纷用行动参与这场抗疫。
为了让抗疫一线人员吃顿好饭,泉州市民间近50家餐饮店自愿联合,紧急组成“爱心送餐联盟”进行公益捐餐,参与行动的人员总计达500多人。这座城市的人们都在尽己所能,参与抗疫。
据了解,在一个“同心抗疫 爱心捐餐”的微信群里,不停出现新的消息提醒。餐饮企业负责人踊跃在群里接龙,报出企业能捐赠的最多餐食数量,并商量如何更好为前线医护人员送餐的方法。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新华社微信;摄/周义
赣湘馆的老板胡建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员工都是主动来送餐,还要求不拿一分钱工资,疫情期间做餐饮辛苦,但是身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更辛苦。”而餐馆厨师李毅在搬运食材时,因体力不支摔倒在地上,后脑勺缝了三针,但从医院回来仍坚持掌勺。李毅说:“能让抗疫前线的工作人员吃上饭,一点小伤不算啥。”
一辆带着300份餐食的私家车向泉州市一处核酸采样点出发,途中更是被餐饮店郑老板拦下,硬是塞上车300杯奶茶。郑老板一边把奶茶装车一边告诉记者“天气这么热,要给前线人员解渴!”
截至3月19日中午12时,泉州市爱心餐已累计送出超10000份。泉州本地企业也都在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截至目前,泉州市民营企业捐款捐物已累计超1.4亿元。
一份餐,一片情,温暖一座城。每个人微小的付出,终将汇聚成巨大的能量,消散疫情的阴霾。
2022年潜江龙虾正式开捕
第一笼小龙虾拍得28万
澎湃新闻消息,3月20日,2022年湖北潜江龙虾开捕仪式在后湖管理区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举行,第一笼小龙虾被一家餐饮管理公司以28万元拍走。
餐饮业的龙虾季就要到来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相关数据统计,湖北小龙虾养殖、加工、出口连续十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湖北省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示范产业。
二十年时间,潜江人民专注深耕小龙虾产业发展,成就了全产业链产值过600亿,品牌价值过250亿,从业人员过20万,养殖面积达90万亩的特色主导产业,正向着打造千亿产业的宏伟目标昂首挺进。
据了解,每年有近20万吨小龙虾从潜江爬上全国500多个城市的居民餐桌。而潜江市外开办的潜江龙虾直营店、连锁店和加盟店达3000余家,覆盖200多个城市。
每日咕嘟获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36氪消息,近日,新型会员制餐饮便利店连锁品牌每日咕嘟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方未作披露,由白泽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数字化系统开发和门店扩张。
相关信息显示,每日咕嘟首家会员店开设于2021年3月,相较于传统便利店1/3的面积是在做餐和饮的事儿,2/3面积与零售业务有关,每日咕嘟采取了“反过来”的做法。强化“餐”和“饮”的部分,是另外一种场景运营思路,增强了每日咕嘟便利店的日常属性,凸显了店铺的差异化特色。
据了解,目前,每日咕嘟已在北京开出10个门店。
注:本文由红餐网整合自新华社微信、央视新闻、澎湃新闻、36氪、江苏餐饮行业协会微信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建议。
< class="pgc-img">>整编 | 红餐网_李 唐
迁网讯(记者 高媛媛)时至惊蛰,春意盎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形势持续向好,我市部分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陆续复工复业,春节后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生活慢慢又恢复了生机……
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业情况如何?如何将影响降至最低?记者近日多方走访了解到,我市众多餐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正各显神通,积极“自救”。
现 状
门店“熄火”、外卖“升温”,“无接触点取餐”受热捧
3月5日上午10点30分,市区石磨坊饭店的后厨已经开始忙碌。门口摆放了一张桌子,进出人员都要测体温。
“现在做的都是工作套餐订单。”饭店负责人宋先生说,疫情发生后,他们就贴出了“非常时期 暂停营业”的通知,暂停堂食接待。
随着复工复业有序推进,宋先生接到了40多份工作餐订单。“停业一个多月了,损失了30多万,只能想方设法先撑下去。”宋先生说,“早上9点半前,顾客在手机上下单,我们制作好送到指定地点,他们来取餐,减少人员接触。”
中午12点30分,在西湖路一家西式快餐店,在门口的外卖等待区,一名外卖小哥正在等待外送的餐品,店里没有顾客用餐。餐厅经理张先生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餐厅实行“无接触点取餐”,仅提供外带餐品,取消堂食,避免人员聚集。“一旦点餐区顾客超过3人,我们会暂时关闭点餐系统,并对顾客进行分流引导。”张先生说。
记者在餐厅门口看到,门口设置了自助点餐区和无接触取餐区,每当有顾客前来,工作人员便上前提醒顾客使用手机扫码点餐。顾客完成点餐后,凭取餐号在“无接触取餐窗口”取餐。
“以前差不多80%做堂食,20%做外卖,现在全部转到了线上,总体来看订单还是少了很多,希望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尽快恢复堂食。”张先生说。
微博上,“疫情过后的第一件事”的话题阅读量高达4.1亿。其中,被置顶的回帖——“吃火锅”仅点赞数就超过了20万,吃货们对火锅的热爱可见一斑。
市区一家火锅店负责人李先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为持续配合防控工作,虽然门店停业继续延期,但是已经开通了火锅外送业务,现在每天接单50多个。”
李先生的店主营火锅、烤肉,实际上不方便打包配送,但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尝试了之前从没有做过的经营模式。
“我们将部分食材制作成半成品配送,如果顾客有需要,我们还免费提供锅具,待顾客使用后再上门回收。”李先生说,经营方式改变了,服务更要跟上,“稳定客源很重要。”
“疫情防控期间,餐饮业与第三方平台紧密合作,强化外卖业务,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餐饮企业克服困难的有力抓手。”宿迁学院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嵇正龙说,但是线上的服务是否通畅,关键在于线下的生产和物流能否实现无缝对接、及时供应和高效配置。特别是对于那些自行配送的餐饮企业来说,要注重进一步提升生产和配送能力。
嵇正龙认为,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主要来自企业无收入、房租、人工成本、企业自有供应链多个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考虑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从餐饮行业和企业自身来说,可考虑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优化餐厅结构、探索小店模式,控制自身的运营成本,同时科学合理用工,提高人工效率,增强自身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嵇正龙说。
“疫情重创之后的反弹,都是适应新需求、餐饮新变革的起点。就餐饮整个行业来说,疫情当下短期是成交量的影响,而长期来看是供应链的影响。此外,食材可控、可追溯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餐饮企业要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从安全、供给、价格、服务等多方面提升消费体验。”嵇正龙说。
应 对
多方协力,积极帮扶“解困”
疫情尚未结束,给餐饮业带来冲击明显,餐饮业主们通过提供外卖、线上订购等多形式订餐服务积极“自救”。同时,行业协会、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出台政策,帮助餐饮业主解决恢复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采访中,记者发现,外卖平台佣金费率较高成了餐饮企业的痛点。“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也了解到这一情况,目前正在和一些外卖平台协商,给商家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希望能适当降低佣金,为提供外卖服务的商家减压解困。”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处处长朱爱军说。
据了解,全市2万多家餐饮单位,目前恢复营业的大概在20%左右,主要是小吃店、快餐店、中型餐饮店,且仅开放外卖服务。朱爱军提醒,饭店营业不等同于店内就餐,餐饮企业可以复工,但不可以聚集堂餐,鼓励使用外带、外卖方式供餐。
市餐饮食品安全协会会长宋苏北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市餐饮食品安全协会紧急发出通知,全市餐饮业暂停一切群体性聚餐活动。“大家都很支持,纷纷响应,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但餐饮企业的员工工资和房租都是刚性支出,在缺少营收的情况下还是面临了较大的现金支出压力。”宋苏北说。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单位员工用餐,同时也帮助餐饮企业减轻经营压力,2月12日,经市餐饮食品安全协会推荐,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审核,发布了全市第一批餐饮服务团餐外送企业名单,市区一家亲、好味道、笑九喜等餐饮连锁企业均包含在内。
“各供餐单位承诺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行业防控新冠肺炎的倡议》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食品加工操作要求,确保用餐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宋苏北说。
宋苏北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餐饮业商家的积极自救下,目前餐饮行业正在逐渐回暖,但目前也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作为民生服务行业重点保障领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对餐饮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如在税收、房租减免,加大信贷支持、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给予帮助,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影响,让餐饮业尽快恢复元气,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