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成都人心中,大概都有家“殿堂级”的串串店。这些串串大多是开了10年、20年,环境、地段都很市井……
更多的是藏身于小区、小巷的小摊,味道还好得让人直呼“巴适”。一来二往,去这些串串店觅食便成了习惯。
一场大雨把今天的最高温度降到17°,更是real适合撸串!
3家街边串串店,送上!
【西门这家开了13年的串串,碟子是重点】
在一个人口密集的老巷子头,开了大概有13年,周围街坊邻居无一不知,可以说是住在这附近的人的久驻食堂。
成都的串串店多,但正儿八经开了10多年的还是少数。西门很宜居,自然藏匿了不少美食,而且多数在小街小巷头,极具生活气息。
这家串串在营通路边上。一个很小的摊摊,几张简易的桌子,就构成了这家串串店的标准形象。位置着实很偏僻,门店更是简单低调,面积也不大。
共两个门面,一间作为存放菜品,跟烹饪的操作间,另外一间堆放的杂物。
平日里桌椅板凳都是摆在街沿上的,8、9张简易的四方桌。生意好的时候都是满座,基本没有空桌子。
没有菜单,选菜下单都是凭老板脑子记。传统的冷锅串串,很适合夏天。
团长自己不太喜欢冷锅串串,感觉极少有能做得入味且不油腻的,它家就例外。
冷锅串串出味的精髓是碟子,而非锅底,因而碟子对于味道本身就尤其重要,碟子好吃,就赢一大半了。
这家碟子团长要dia出来说,非常好吃!
碟子全是老板纯手工制作,所谓秘制,莫的错!
蒜蓉、干辣椒和香油,就是小时候吃的那种推着车叫卖的麻辣烫的味道,完全回忆杀~
还最大程度发挥了蒜泥和辣椒面本身的香。
干碟光是观感就很舒服。辣椒面、蒜泥、花生碎都是手工捣出来的,会比起机器打的香,又香又辣,吃起蛮过瘾的。
油碟也是一绝,一般冷锅串串配油碟都有点腻,但是四姐这家的油碟配冷锅串串不腻反而香,而且还加了海椒面,这点少见。
两个碟子混到蘸,很nice。
菜品新鲜,每到下午四点,老板就开始串菜,没有锅底费,所有菜烫好放盆端上来,碟子3块一个,吃下来人均30不到。
推荐牛肉、土豆坨坨、还有年糕,火锅粉也可以尝试。
牛肉提前码了料,好像还加了鸡蛋蛋液,吃起来又嫩又有嚼劲,配油碟或者干碟都合适。
年糕软而Q弹,是团长的最爱,也是这家的小热门。
把土豆夹成两半,里面糯糯的,外皮还带点儿粘连,蘸干碟子最佳。
吃过这家,一般都还会惦记着再吃第二次,三次……基本都回头客了。
【巷子头的冷锅串,人均30吃到肚儿圆】
还是巷子头,位置依然很隐蔽,若不是刻意前去的话,即使走外头经过也绝对会忽略它。
同样,一开就是16年。在成都,但凡开了10多年的老店,我觉得都值得打卡。
这么多年,招牌没变,味道也一如既往。
店还是比较大,一边放置菜品,一边则摆了桌子作为用餐区,功能分明,有条不紊。选好菜需要个人递到外面的操作台。
菜烫好了提起来放到盆子里,老板再给你把热油浇到里面。
它家的菜品很丰富,各类荤素菜塞满了两个大冰柜。牛肉、珺干、兔腰、鸡心、小香肠……种类多到一眼瞟不完。
因为生意好,菜品消耗特别快,也不会出现不新鲜的情况。
牛肉什么的,如果不一把又一把地拿,简直对不起自己吃货般的胃。
郡肝全是大片大片的,不像有些店滴滴大的颗颗,而且每片切得厚,口感弹弹的,不是绑硬的那种,没有腥味,嚼在嘴中咯嘣咯嘣地作响。
火锅粉的配料更是丰富咯,蒜泥、小米辣、葱花、花生米碎颗粒这些,把粉儿包裹得很足,吃起非常爽。
还有鸡心、猪皮、毛肚、鸡脚……都不得踩雷。以及各种吸满了汤汁的素菜,推荐!
除了堂食还可以打包哈,打包的建议当天吃完。
【锅底只敢点微辣,辣到hold不住的串串】
三家里头唯一的热锅串串。
双桥社区的吃食,感觉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随便进一家也很难让人失望。
老小区头的串串香多重口,这家也不例外。
在双桥路南一街的街边上,这家以前叫“陈记”,现在改名了,味道依然辣得霸道。价格便宜,吸引了无数回头客。
社区一楼,就两个门面,很紧凑,把坝子头也拓展开了,外面也能搭六七桌的样子。
每盘走到门口,老板就笑盈盈地开始跟你打招呼,问了问要求就上锅底跟蘸碟,蘸碟同样分原汤、干碟、油碟三种。
成都多数串串店都只有油碟与干碟两种,很少数敢于拿出自己的原汤碟,好不好吃,原汤一秒分辨……这家的原汤碟可以算作串串界翘楚之一。
小签1角一串,大签5角一串,撑死撑活也只吃得到一百多点,很便宜。
菜品很好很新鲜,一串串在冰柜头摆得之整齐,老板莫不是有强迫症?总之让人很有食欲,除了环境差点儿,其他都很好评。
锅底味道很重,一般都点微辣。因为辣味真的非常非常足…听说用的贵州辣椒炒制的。
原汤碟鲜红油亮。轻轻在碗里掂掂,鲜香醇厚伴着一股辛辣立马包裹整个舌头,一种小时候熟悉的麻辣味铺面而来……辣味直冲喉头。
吃串串还是老三样考验功底,牛肉仍是其中之一。
牛肉没有裹过多的佐料,尽量保证了牛肉本身的原味,在红油的“滋润”、原汤碟的加工下,味道很正很艳,让人意犹未尽。
各类素菜在锅底的作用下也很完美。
浸满红油的冬瓜,煮到耙软的土豆……蘸满红油异常飘香,藕片在麻辣中飘出的一丝甜味,一顿下来,无比满足了。
来吃的基本都是资深好吃嘴儿。老板人多对的,一定安利给你们。
夏天,是撸串的季节,坐在街边吃串的感觉最爽。我很喜欢一大群人拥挤在老街巷,等着觅食的感觉……
串串肯定也是团长一直要安利的素材之一,挨个打卡更是作为吃货的你们的目标哈~
地址送上————
四姐串串香
地址:营通街16号附9号
老周冷锅串串
地址:红牌楼永盛南街7号附14号
飞辣串串香
地址: 双桥路南一街14号
<>想去商场的餐厅里面打挤
就去大悦城···
旁边的五姐辣排骨串串香
走一遭!
< class="pgc-img">>看多了城市的喧嚣
就想去烟火气息浓厚的院坝里面坐一坐
01
“耙哥”亲自到店品尝
自年轻就在钢管厂五区卖串串了,从“五妹儿”到“五姐”,可以说是钢管厂五区里无人不知的“红人”,想吃串串找她就对了。
< class="pgc-img">>连本川著名的方言喜剧《幸福耙耳朵》里面的耙哥,都亲自到店品尝宣传。五姐卖了27年的串串有好经典,已经毋庸置疑了。
< class="pgc-img">>02
舌尖上的享受,心灵上的慰藉
“自己喜欢吃的串串才敢拿给顾客吃”是五姐一直以来的开店宗旨。
< class="pgc-img">>就拿锅底来说,选用四川人偏爱的菜籽油,混合20多种香料一起炒,味道极香;再用棒子骨熬制,成奶白色之后才加水,健康营养的高汤配置,怎么吃都放心!
< class="pgc-img">>特色排骨
用小米椒独家腌制的排骨,真的还是头一次见,裹满一整只,看了直咽清口水。吸引了眼球,又抓足了胃。
< class="pgc-img">>排骨比较大个,煮熟之后的排骨却很入味,轻轻一嗦骨肉分离。
< class="pgc-img">>骨头里面还吸满了汤汁,沾上自制的经典油碟,一口下去麻辣鲜香安逸惨。
< class="pgc-img">>鸽子郡肝
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鸽子里面的郡肝岂不是极品中的极品了。鸽子郡肝真的少见,不是每家串串店都有的特色菜。
< class="pgc-img">>郡肝蘸干碟味道不要太巴适,亲测有效!煮熟之后的鸽子郡肝脆香脆香的,几串一蘸几串一蘸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 class="pgc-img">>兔肚
才发现兔肚在撸串里面简直就是一绝,有了锦上添花的感觉。兔肚跟猪肚牛肚果然是一个品类的,表面皱起形成纹路。
< class="pgc-img">>新鲜的兔肚可能需要在锅里多欢腾几分钟,更大限度发挥它的实力。煮熟的兔肚推荐蘸干碟,吃起来外脆里嫩越嚼越香,吃一次相信你就会爱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鸭舌
能把鸭舌做成串串的确实也不多见,但是口味真的新奇!下锅之前很新鲜,努力保持青少年的模样。
< class="pgc-img">>捞起来的鸭舌成长为了中青年,劲道而老练,肉质紧实而不失嫩滑;纤细的鸭舌骨一煮就入味,仿佛到了风烛晚年,和肉一起嚼起吃,简直就是见证了鸭舌的辉煌一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火锅粉
吃火锅不能少了火锅粉,吃串串更是如此。煮熟之后的火锅粉入味Q弹,劲道十足。一口就要嗦一筷子,几口下肚才是真的满足。
< class="pgc-img">>打个经典油碟过来,把煮熟的火锅粉往里一捞,撒上香菜葱花和小米辣,香辣火锅粉诞生;还可以加醋和酸豇豆,一碗正宗的酸辣火锅粉就完成了!
DIY独家火锅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除了还有兔腰、黄喉、麻辣牛肉、香菜牛肉、肥肠节子等特色串串,更有精品酥肉、精品牛杂、秘制脑花、极品鸭血等招牌盘盘菜,不怕老板摆得多,就怕你吃不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各种诱人的肉肉
03
园林式大院坝,喝茶撸串样样行
就算你藏得再深,我们都能把你找到!就在大悦城旁边的美食广场里面,一进大门就能看到招牌。
< class="pgc-img">>园林式的大院坝,周围搭着蓝白色条纹棚子,里面用垂掉的绿植点缀,一进店就很洗眼。十分接地气的木桌,搭配小时候常见的竹椅,看着十分惬意。作为休闲胜地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 class="pgc-img">>人生起起落落,不如大胆的撸个串!店里有一面很有意思的心灵鸡汤墙,配上红色房檐和柱子,烟火气息十分浓厚,既接地气又很舒服。
< class="pgc-img">>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有一种放松自我,享受田园生活的幸福感。
-END-
今日话题
你吃小郡肝串串必点的3样肉肉?
>锅串串香底料制作
< class="pgc-img">>香料:八角12克、草果3克、公丁香1.5克、小茴香12克、罗汉果0.1个、砂仁1.5克、灵草9克红蔻3克、肉蔻3克、良姜9克、香叶1.5克、香茅草1.5克、千里香1.5克、排草1.5克,肉桂3克、甘草9克、桂丁3克、筚拨1.5克、白芷1克、三奈1.5克、白蔻9克,鲜香茅25克、紫草10克。
油料:牛油3斤、菜油1.25斤、色拉油0.5斤、猪油3.5斤、鸡油0.5斤。
酱料:鹃城火锅豆瓣酱250克、红油豆瓣625克、泡仔姜25克、泡二荆条125克、贵州子弹头100克、魔鬼椒50克、新一代辣椒75克、四川七星椒1.5斤,青花椒50克、红花椒50克,大蒜50克,干葱头50克,生姜50克、大葱50克,洋葱100克,四川麻辣豆豉25克、冰糖20克、广和白腐乳16克、白酒25克(曲酒为好)、酒酿50克、盐25克。
< class="pgc-img">>备料制作:
1.草果、红蔻、肉蔻、良姜、毕拨、白蔻、甘草、砂仁、丁香绞成二粗粒,用温水加白酒比例为500:200克,浸泡1小时(作为A香料)。鲜香茅草去头尾备用炼油。香茅草中段切沫,作为熬底料用。
2.八角、桂皮、小茴香、灵草、香叶、香茅草、干里香、桂丁、白芷、山柰,绞成二粗粒,用冷水加白酒500:200克,浸泡1小时(作为B香料),青、红花椒,温水泡5分钟绞碎备用,酒酿与豆腐乳搅碎混一起备用。
3.贵州子弹头、魔鬼椒、新一代、七星辣椒将所有混合起用热水煮软,约3-5分钟,捞起沥水,绞茸成糍粑辣椒。
4.豆细酱绞茸备用;豆豉绞茸备用;生姜、大蒜、泡姜、干葱头,剁碎备用;大葱切段备用;洋葱切丝备用;泡二荆条绞茸备用。
< class="pgc-img">>制作流程:
1.锅上火,下牛油、菜油,放入大葱、鲜香茅草头尾根叶、洋葱,炸香、黄金时捞起,取一料盆放入紫草,加入热油,浸泡10分钟备用。
2.油锅加入泡姜、泡二荆条、生姜、大蒜、糍粑辣椒,小火炒30分钟,放入色拉油,下A香料,熬至出香,约20分钟,放入冰糖,豆瓣酱、鲜香茅沫、青红花椒碎转小伙熬约20分钟,放入猪油,放入B香料,熬约15分钟,放入豆豉继续炒5分钟酒酿豆腐乳,烹入白酒100克,盐,大火烧1分钟关火。油渣分离,油为麻辣味老油,沉淀物为麻辣味底料,封存三天即可使用。
< class="pgc-img">>技术关键要领:
1.酱香型、红油型、豆瓣混合使用,即提味又增香。
2.糍粑辣椒选用多种辣椒组合,提色增香,起回味厚味作用,漫泡时间要使辣椒有饱和状即可。
3.香料要分开处理熬制,慢香型香料先放,芳香型后放,使香味完全渗透出来。浸泡香料粉时浸湿即可,水酒酌量加入,勿多。
4.豆豉要选用麻辣型的,增加底料口味的回味浓度。
5.青红花椒温水浸泡时间不宜过久,刚好浸湿即可。
6.豆腐乳起增香、发酵,增加回味厚度,酒酿也是同样,选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