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往年这个时候,几乎各个饭店的年夜饭均已被抢订一空。但今年的年夜饭,预订率锐减,大量座位将空置,预示着往年的餐饮年夜盛景今年将不复存在。线下不景气,线上却打得一片火热。从线下走向线上,今年的年夜饭市场形成新的格局——外卖与堂食“两分天下”。
< class="pgc-img">>文/大筝 餐饮界专栏作者
▲北京同春园在大众点评的海报
堂食:退订潮下依然残留期待
与去年强制性取消年夜饭与春节假期聚餐有所不同,针对今年的年夜饭,政府则以“倡议”为主,倡议尽量减少外出聚餐,倡议外出聚餐的规模在10人以下。但是,历经2020年的抗疫工作,很多人均选择“自觉”居家,以尽量减少安全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年夜饭堂食板块受到明显的影响。
1、预订量腰斩
疫情面前,人们对聚餐愈发谨慎。
“往年的年夜饭在腊月十五之前就已全部预订出去,今年截至目前还有40%的空房率。”一位省会城市头部酒店餐饮部负责人表示:“大家还在观望、犹豫!”
在媒体的报道中,今年,北京的“春节档”餐饮预订量仅占可提供餐位的3至4成;天津、重庆等地各餐企的平均预订率为去年的50%;全国大范围餐企的“春节档”仍有大量余位……
2、退订潮来袭
预订少+退订,就是当下年夜饭堂食的真实写照。在预订量远不及预期的情况下,餐饮业又迎来了汹涌的退订潮。
重庆各餐饮商协会给出的数据显示,重庆大多餐厅与酒店的春节聚餐已被退订了3成左右。在北京、河北疫情反复的影响下,北京、天津、河北各城市的年夜饭也遭遇大范围退订。在南宁,个别餐企的退订率达到100%。在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倡议餐饮企业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经协商妥善处理年夜饭退订……
3、餐企依然在卖力吆喝
“春节档”堂食遇冷已成定局,然而,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不少餐企对年夜饭依然抱有期待,并针对当下的疫情情况,重点围绕“安全用餐”做文章,以鼓励吸引顾客堂食用餐。
< class="pgc-img">>外卖:高歌猛进挺进主流市场
与退订潮下的堂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夜饭外卖呈现出“起飞”的状态。
1、“官方”推介
南京市商务局、南京市总工会与南京餐饮商会一同推出了“年夜饭在家吃,浓浓年味带回家”主题活动;兰州市商务局指导饿了么、口碑与各餐饮商家合作,倡导年夜饭到店消费转化为到家消费;成都市发布500家餐饮企业清单,为市民提供明确的预订“年夜饭”去处……
各级地方政府通过不同的渠道倡议鼓励餐企提供年夜饭外卖服务。
2、丰富套餐
今年的年夜饭外卖选择,丰富到任性!
< class="pgc-img">>在南京“年夜饭在家吃”活动中公示的年夜饭外卖套餐中,既有南京大排档988元的10人套餐,也有狮王府5299元的10人套餐;在平台的外卖套餐中,既有需要申报的“百人团餐”,亦有适合1-2人食的“迷你套餐”。今年年夜饭外卖的套餐设计兼顾不同消费水平,各种聚餐规模的年夜饭需求。
拥有海量选择,丰富餐品的外卖套餐,正在成为年夜饭的新宠。
3、半成品盛行
线上,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搜索年夜饭半成品,粤菜、江浙菜、川菜等各大菜系济济一堂,琳琅满目;线下,家乐福、苏宁小店、山姆等连锁商超、便利店也通过与餐饮品牌合作的方式推出了各类年夜饭半成品,品类既有佛跳墙、盆菜等“硬菜”,也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这样的家常小菜;有海鲜大礼包,也有牛羊肉礼盒……
< class="pgc-img">>4、创新不断
日前,稻香酒家推出的“派对团餐外卖”成为餐饮业的新晋网红。适用于10人至50人的用餐规模,迎合的是年会与家宴两大春节前后的热门需求。通过“年会+家宴”、“团餐+外卖”、“套餐+自选菜单”的创新形式,稻香“派对团餐外卖”上线即热卖。
< class="pgc-img">>除了创新的外卖形式外,一些酒店还推出了“大厨到家”的创新服务,创新,也成为商家提升年夜饭外卖竞争力的一大方向。
两分天下:安全成餐品新诉求
年夜饭外卖呈现出“史无前例”的热闹景象。美团外卖数据显示,自1月15日以来,“年夜饭”的搜索量较去年同期上涨200%。餐饮业被重新洗牌,新诉求催生出新格局,新格局表现出新气象。
1、堂食“分轮”用餐
即便外卖突飞猛涨,但堂食的“仪式感”外卖依然取代不了。所以,即便不景气,大多餐企依然不会放弃堂食。为了尽力挽救堂食,以“分轮”用餐为代表,很多餐企推出了“特别”服务。
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往年的年夜饭,四五十桌客人在大厅一起看春晚,气氛热闹,逐渐形成饭店的“传统”。而今年,这一传统被取消。成都香格里拉取消了大厅用餐,也有一部分餐厅为了继续大厅用餐采取隔桌而坐,“分轮”就餐的形式。一般第一轮就餐时间为17:00-19:00,第二轮就餐时间为19:00-21:00。“分轮”用餐的目的在于通过“错时”减少用餐高峰时期的人员聚集。
2、食材“绿码”通行
在冷链海鲜、车厘子、奶枣等食材(物)相继被蒙上了疫情阴影后,一些零售商“被迫”为这些产品贴上了可溯标签与核酸检测证明。这一现象,在餐饮业也不鲜见。
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餐饮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今年的食材会提供安全及核酸检测报告。食材“绿码”通行,也将成为今年年夜饭的一大独有现象。
3、包装配送安全升级
上述提到的稻香“派对团餐外卖”在宣传中多次提到“自有团队独立配送”,意在强调配送安全。美团、饿了么两大外卖平台也在加大推广“无接触配送”。
上海方面规定,外卖外送膳食必须加“食安封签”。除了基本的“食安封签”外,一些商家还主动在包装外加裹保鲜膜,同时赠送酒精消毒棉巾……包装配送安全也再次升级。
< class="pgc-img">>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打好年夜饭这场仗?从到店到到家,堂食的缺口,外卖补上,这是餐饮人的智慧,也是餐饮人的无奈。
年夜饭堂食大概率冷清收场,而外卖领域却火花四溅。堂食与外卖此消彼涨,外卖作为餐饮人力保年夜饭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正在挑起年夜饭的“大梁”!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作者大筝,由餐饮界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定焦,作者 | 金玙璠,编辑 | 魏佳
除夕将至,大街小巷年味渐浓。每年这个时候,最忙的恐怕就是备战年夜饭的餐饮人了。
除夕前一周,多地的酒楼、餐厅的年夜饭预订已经进入尾声,包厢更是一间难求。
《繁花》的热播,带火了上海多家饭店的生意。留在上海过年的黄琪告诉「定焦」,不奢求订到和平饭店,但就连剧中至真园的原型苔圣园也是年夜饭秒光,预订电话早就很难打进去了。
广州、北京多家老字号餐厅年夜饭的包厢,早在1月中旬就被订满了。
年夜饭预订火热,也给不少餐饮老板带来了甜蜜的压力。
杭州一家海鲜连锁餐厅的负责人陈盛对「定焦」表示,龙年年夜饭,龙虾特别受欢迎,但海鲜食材的价格变动又比较大,春节期间如何合理备货非常考验餐饮人。
餐饮业春节的“用工荒”更是一直存在。苏州一家餐厅的老板说,部分员工已经回家过年,他为了留住员工备战年夜饭,给在岗员工三倍工资,还招了小时工。
年夜饭是农历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如果外出就餐,一家人到老字号、大中型酒楼或者传统中式餐馆,吃一顿团圆饭,是多数人的首选,既接地气,也和传统文化距离更近。
而当家里的年轻一辈开始张罗年夜饭,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更多自助餐厅、火锅、麻辣香锅等餐馆,加入了年夜饭大军。为了备战春节档,许多餐厅开始赶潮流:推出年夜饭套餐,并在美团、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上引流;为了创收,在堂食、外卖之外卖起了“预制菜”,比如佛跳墙、全家福等年夜饭礼盒。
年夜饭,是餐饮人的年终大考。虽然今年年夜饭套餐的整体价格稳中有降,但最近的预订小高峰,着实让不少餐饮人感受到了暖意。
不过,这份暖意更多集中在大城市。在相对下沉的市场,只有少部分大型饭店在大年三十当天接待两餐年夜饭,预订情况比较乐观,绝大多数饭店选择停业。更多中小餐饮人还在等待年后的回暖。
不论身处几线城市,对于熬过疫情的餐饮人而言,这个春节的餐饮消费市场都有更特别的含义。
龙年年夜饭,一桌难求
年夜饭预订到了最后时刻,从北到南的餐饮业,感受到了久违的火爆。
越是临近过年,李琳店里的预订电话越是响个不停,“年夜饭预订太多了,根本接待不完”。李琳是哈尔滨一家东北菜餐厅的店长,她告诉「定焦」,今年元旦开始,就陆续有客人订年夜饭,一千四百元一桌的年夜饭早就订满了,晚订的客人只能等大厅散台的退订,或者外带了。
这家餐厅位于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当地的人气王,本地人和很多外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
带家人到哈尔滨过年的外地游客刘春,想找一家本地有名气、档次也较高的餐厅吃年夜饭,尝尝正宗的锅包肉。近几天,他开始做攻略、选餐厅,“2月1号,我打了一上午电话,好多都订满了,比较有名气的餐厅包间都没有了,外带又不适合我们外地游客。”
刘春目前还没有订到中意的餐厅,他决定腊月二十九飞到哈尔滨以后再结合用餐环境,选一家大厅环境还不错的东北菜餐馆。
除夕脚步逼近,北京的年夜饭市场更是预订告急。
「定焦」走访发现,多家黑珍珠餐厅均表示位置已经订满,多家酒店按位订的自助餐厅也十分受欢迎;有一定名气的老字号或连锁中式餐厅的包间,在元旦期间就已订满,但直到除夕前三天,来预订年夜饭的人仍然络绎不绝;有烤鸭的大部分餐厅包厢已被抢购一空,只剩大厅的少量席位。
在北京工作的张晓决定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过年。“除夕当天要上班,没时间筹备年夜饭”,她好不容易劝动父母到饭店搓一顿,却订不上北京老字号餐厅的包厢。不过,幸运的是,她在国际饭店霄云厅“抢”到了餐位,298元一位,“让父母吃点在老家吃不到的”。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最近一周北京地区上线“年夜饭”主题团购套餐的餐饮商户数周环比增长超70%,相关订单量增长超112%。
上海的年夜饭市场更是比往年热闹。
一部热播剧《繁花》,让黄河路上的饭店生意持续火爆。黄琪从元旦开始一连打了几家饭店的预订电话,都走空了。其中,黄河路苔圣园门店的工作人员建议她1月下旬再预订,因为不但年夜饭约满,平时的用餐预订也都爆满,近期不再接受预订。
眼看还有3天就到除夕,黄琪决定不追潮流了,“能订到不错的本帮菜餐厅就行”。找了许久,她终于订到静安寺附近的一家老牌本帮菜餐厅,交了100元订金。
“除夕能吃到狮子头、红烧肉、酒酿圆子……也算有了过年的感觉。”不过,黄琪还是略感遗憾,“这家餐厅只剩大厅的位置了,而且只能吃年中饭。大年三十下午5点到晚上9点,包括大厅的位置都订满了。
上海本帮菜餐厅老板韩杰告诉「定焦」,和往年相比,不少顾客从中秋、十一就开始咨询预订年夜饭了。提前预订是为了抢大年三十晚上7点到9点的黄金时段。
在广州,各大酒楼的年夜饭包厢,更是被钟爱粤菜的老广们抢购一空。
临时决定留在广州过年的王亚犯了难,“距离除夕还有一周,我才开始订餐厅,结果常吃的粤菜餐厅都没位置了。”
他和妻子两个人都不太会做饭,最后决定“叫外卖”。他们常吃的一家粤菜馆,年夜饭有点餐配送服务,“外卖一份团圆盆菜,也算弥补一些年味儿”。
一家粤菜酒楼的负责人告诉「定焦」,去年12月初就有顾客开始预订年夜饭的包厢,到元旦时,包厢已经全部订满。据他了解,有一些名气的餐厅,进入2月后就不太可能订到位置了。
备战年夜饭,餐饮人要闯三大关
包括年夜饭在内的春节旺季,是许多餐厅一年经营中最关键的一环,备战年夜饭,成了这些餐饮人的重要一搏。
“今年的年夜饭不像前几年,多多少少受疫情影响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次,餐饮老板这方面的焦虑没那么重了,但备战年夜饭的压力并不小。”韩杰总结说,餐饮人至少面临三大关。
第一关是留人或者“抓人”。
年夜饭预订的实际情况,一向是冰火两重天。受追捧的餐厅预订火爆,但要想办法接待这些客人。相对冷清的餐厅,则要想办法抓住更多客人。
人气旺的餐厅一般会在除夕当天推出“二轮制”用餐,年中饭和年夜饭。例如,西贝莜面村有的门店就额外推出了下午时段的年夜饭。
更有餐厅在年中饭和年夜饭各两堂的基础上继续加餐。比如,北京老字号四世同堂,把年夜饭从之前的四餐增加到了五餐。
除了分时段提供年夜饭外,还有餐厅为了增加位置隔断了宴会厅,为了迎合年轻人群,开始做年夜饭外卖。
不是所有餐厅都不缺人气,绝大多数餐厅要拼命“卷”年夜饭套餐,同时借本地生活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营销。
除夕是餐饮人春节期间最忙碌的一天,许多餐厅只接受套餐服务,“套餐利润更高,出餐更快、不容易出错,还能减轻餐厅备货的压力”,陈盛说。
今年春节的一个变化是,年夜饭套餐的价格、人数、菜品设置,更灵活,也更赶潮流。
套餐定价一般都是吉祥数字,如388元、688元、888元、1288元、1699元等等。
一家开在苏州的淮扬菜餐厅负责人郑松称,为了迎合更多小家庭的用餐需求,今年除夕还有一个趋势是,在以往6-8人、8-10人等大套餐基础上,更多餐厅推出了2-3人、4-6人的小套餐。
郑松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筹办一家人的年夜饭在哪吃、吃什么,但多数还是以最年长的长辈的意见为主,寓意好的一顿饭,能哄长辈开心。
所以,年夜饭不但要味道好,还要讨口彩、图吉利。许多餐厅给套餐起了年味十足的名字,如龙年贺岁、好运必龘(dá)、福龙高照、龙的传人等。
套餐里的菜品怎么搭配也很有讲究。吃鸡,寓意大吉大利,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今年龙年,龙虾的出镜率尤其高。
每逢过年,还在一线的餐饮人都会为备货难、用工荒而发愁,今年也不例外。
陈盛负责杭州的三家店,从11月起,他就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但直到除夕前一个星期,他才向供应商下单,储备食材。
经历过前几年春节期间“退订潮”,陈盛今年的食材预订比较谨慎,“主要是海鲜食材的价格变动太大,一旦预估不好,食材损耗负担太重”。据他了解,不少同行备货的态度也相对保守。
因为年夜饭预订情况超出预期,韩杰2月初开始到处“找人”:和请假回老家的员工联系,给他们三倍工资,让他们回来帮忙,另外还招聘了几位小时工和兼职。
他告诉「定焦」,今年春节用工荒尤其严重,除了餐饮服务业这一行过于辛苦、薪资不高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很多餐饮老板在人手上很克制,宁愿在缺人手的时候临时补充,也不会招太多全职员工。
为了创收和引流,餐饮人更是各显神通。
「定焦」年前走访的北京多家餐厅,都在大厅的显眼位置摆放着“年夜饭礼盒”。不止是老字号餐厅,一些个体餐厅也在卖全家福礼盒、佛跳墙礼盒等。
一家老字号连锁餐厅的店长透露,销售情况基本符合预期,年夜饭礼盒都是硬菜,有些客人没有订到年夜饭堂食的位置,就会考虑买几个硬菜,回去热热就能上桌。毕竟硬菜更衬年味儿。
还有一部分餐厅,选择和预制菜保持距离。在美团这类平台上,不少年夜饭套餐的宣传语中,不乏“大厨现炒”“拒绝预制菜”等字眼。
年夜饭的冰与火,2024年餐饮业的“晴雨表”
2024年龙年春节,对于餐饮从业者来说,多了一份珍贵。
国人沿袭千百年的春节团圆文化、年夜饭从家庭自制逐渐向外出就餐转移的趋势、几年来难得的一家人团聚的时光,种种因素拉动着龙年年夜饭的火爆。
不止一位连锁餐厅的负责人透露,因为年夜饭预订火热,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情况超过预期。
不过,多位受访餐饮业人士都提到,年夜饭对不同层级的城市影响不同。在一二线城市,年夜饭是一年中的餐饮消费小高峰,但到了四五线城市、县城等小地方,很多人的传统想法还是,年夜饭必须在家吃。所以,放假、停业,是绝大多数饭店的选择。
然而,不论几线城市,包括年夜饭在内的春节餐饮消费,又何尝不是餐饮业未来一年的消费“晴雨表”呢?
大中型餐厅,更看重年夜饭市场中释放出的消费力。
尽管不少餐厅年夜饭定价不菲,上海、三亚有高达5888元、6999元的年夜饭套餐,但结合多位餐饮业人士的观察,整体来看,今年年夜饭套餐的价格是稳中有降。大部分餐厅的价格和往年相差不多,少部分有一定下调。
中小餐厅,更在意这个春节档能不能打响“开门红”,假期过后的餐饮消费趋势是否向好。
东北旅游热带动了东北餐饮热。冯勇是哈尔滨一家小型东北菜菜馆的老板,“从今年元旦开始,哈尔滨的餐饮最大的变化是,开始排队了”。
这让包括冯勇在内的餐饮从业者,都感慨“属于东北餐饮的热度来了”。他告诉「定焦」,这轮热度至少持续整个春节假期。
有人欢喜,当然也有人愁。
不少原本“放弃”春节档的餐饮人,选择留守在店里过年,时刻关注餐饮市场的同时,为的是早点营业,缓解餐厅的资金压力。
一家开在北京的重庆火锅店的合伙人杨文告诉「定焦」,往年春节餐厅都会停业,顺便利用这几天的淡季给员工放个假。今年春节不一样,整个假期包括除夕当天都营业,只不过除夕那天开到下午两点就歇业。
2023年11月、12月,杨文餐厅的流水并不理想,只有元旦期间有一轮消费高潮,春节前有一轮团建聚餐的小高峰。“今年春节,我们就想利用这个别人歇业的时间,赚点辛苦钱,也希望在线上平台提升一下排名。”
“很多火锅、麻辣香锅等餐厅,以前春节直接放假,今年春节也开始‘卷’年夜饭和春节档了。”杨文说。
往年的年夜饭大战,主力军是老字号餐厅、大型酒楼、传统中式餐厅等。如今,新老势力都想在春节餐饮市场中捞金,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随着除夕脚步临近,备战年夜饭的餐厅一天比一天忙碌。餐饮老板,也都在展望2024年的餐饮业。
多位餐饮业人士的共识是,大趋势是向好的,但餐饮行业的增长将逐渐放缓,更迭和洗牌还将继续。他们建议餐饮老板稳健经营、谨慎扩张。
在交流中,「定焦」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餐饮从业者变得更加冷静了。他们都认为,不论大环境怎么样,都要脚踏实地走。
*应受访者要求,黄琪、陈盛、李琳、刘春、张晓、韩杰、王亚、郑松、冯勇、杨文为化名。
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广州市春节期间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规定餐饮行业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区的防疫措施,要求餐饮服务单位成立防控专项工作组、做好员工健康监测管理、加强在食品采购和加工方面防控、强化顾客服务日常防控。同时,鼓励通过创新订制化年夜饭外卖服务、无接触配送服务等方式,降低疫情防控风险。
做好防疫才能安心做生意
岁末年初是餐饮消费黄金期,按往年经验,仅春节7天假期的营业额就占全年10%左右。“国内疫情时有出现,我们对照政府出台的指引做好防控措施,消费者进来消费也会更加放心。”广州市越秀区一家知名餐饮店老板对记者表示。
当前,“做好防疫措施才可以放心做生意”成为越来越多餐饮人的共识。不少餐饮企业表示,做好防控措施,保障用餐安全环境,餐饮从业人员、消费者才更加安心。通风、消毒、测温、戴口罩成为餐饮门店的标配动作,分餐、公筷公勺、禁食野生动物、定制化外卖、制止餐饮浪费等也成为广州餐饮新风尚。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谭海城表示,《指引》的有关规定既符合疫情防控需要,也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民生需求,振奋了餐饮行业的信心和士气。“餐饮企业是疫情防控的责任主体,做好防疫工作既是保护企业,也是保护消费者,更是保护整个餐饮行业”。
创新模式让年夜饭丰富又安全
《指引》出台后,广州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纷纷行动起来,保障“舌尖上”的防疫安排。
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创新餐饮服务号召,年夜饭外卖、小份菜等新选择出现在年夜饭菜单,专车配送、半成品等新的供餐形式也日益增加,年夜饭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安全。
其中,广州酒家新推出外卖鲜制盆菜,当天制作当天提货。同时,推出不同规格的广府家宴等外卖年夜饭,丰富“宅家年夜饭”的消费模式;岭南集团旗下广州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广州东方宾馆、广州岭南五号酒店等多家广州星级酒店,准备了定制团年家宴、定制迷你盆菜外带或外卖配送到家服务,携手专业品牌外卖配送平台,线上线下星级餐饮服务不打烊。
除指定疫情防控措施外,广州还联合各大线上平台推出“Young城Yeah市—乐游广州过大年”年终促消费专项活动,以平台流量优势助力广州本土吃喝玩乐文化传播,为广州春节餐饮消费再添一把火。
来源:南方+
来源: 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