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杯”非虚构写作大赛文字组三等奖作品
工友老张
作者:叶晓
学校里面的勤杂工一般被称为“工友”,实际上指的是负责一些零碎的木工、电工乃至鸡零狗碎的杂事的校工。一般的学校都只有一个工友。我从小到大几乎都在学校里面住,所以认识几个工友。这类人总是无足轻重,很难让人记住,但有一位工友我却不能轻易把他忘记——他就是老张。
中学六年期间,我们家住在一所教师进修学校的院子里,一座相对比较新的三层砖楼上。我上学需要骑车,每天都是把大二八自行车从三楼上扛下来,蹬上,向北绕过一排小平房,然后向西骑出进修学校的大门。那一排小平房有着高高的门廊,只有两间屋子,靠大门的一间里住着一位花白头发的孤老头子,他是学校的门房,另一间就住着工友老张一家。老张有个个子不高、小脸盘、嗓门很大的老婆,和一个跟我弟弟同岁的儿子。
我记得老张家里先是跟隔壁的门房大爷一样,把煤炉子搁在房间里煮饭来吃的,后来几年不知怎的,他们在那排平房的后面,紧挨着院墙夹角的地方搭起了一个小厨房,于是就变相扩大了地盘。也许是他家的儿子长大了,一间屋子是在舞喳不开了吧。这一“聪明”的举动令我们这边住在楼房里的老师家庭们羡慕不已,可楼房没有多少可供侵占的空间,也只能空自羡慕。
工友老张就是这所学校里唯一一个负责解决一切木工活、电工活和鸡零狗碎的杂事的人。也许是因为涉及到老张的“势力范围”的事情都跟小孩子无关,所以我那时对老张的印象只限于每天乐呵呵地在房前屋后架起木架子锯木头,和听到他老婆大声斥骂孩子时爽朗而自嘲地“呵呵”一笑。老张脾气好,从他的面相就能看得出,圆乎乎的 脸庞黑里透着红,健康得不得了,直立的寸头经常脏乎乎的,不是沾着锯末就是顶着炉灰,高大健硕的身板,腰背挺直。他对院里的孩子们很友好,见面总是主动打招呼,笑呵呵的,显得慈眉善目。老张长得显年轻,而他老婆却早早地顶起一头白发,我有好一阵子都疑心他老婆至少比他大上二十岁呢。可这个老张,有一点却很吓人——他的右手只剩下一根手指了,并且剩下的那根手指还出奇地长,似乎多了一个关节,出奇地壮实、灵巧,简直就像一根粗壮的鹰爪钩子。
那一支钩子坚硬如铁,又灵巧自如。我常见到老张锯木头的时候,抽烟的时候,甚至编筐的时候,都驾轻就熟,毫不受这种残疾的影响,心里很佩服。但那钩子在少年时的我眼里,确实也很可怕,总不敢明目张胆地仔细观察,所以至今我也没闹明白他那根手指是食指还是中指。我听说他是当过兵的,那强壮的体格就是明证,想来他手上的残疾也是在部队落下的。
一晃六年过去了,我上大学离开了那个院子,父母亲也苦于公房租金不断上涨,不得不参与了父亲新调去那所学校的“集资建房”计划,几经周折搬离了那个院子。我假期返乡时听说,工友老张后来也不在那个院子里住了,而是在紧挨着院墙南侧外边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座两层小楼,他的儿子也渐渐长大,跟我弟弟同年考学外出了。但老张还是进修学校的工友,学校里的杂役事项还是找他来做,院里居民水电木工乃至建个鸡窝修个篱笆什么的,也都找他。
我们家集资建房所成的楼房建筑质量较差,电路总出问题,不是这家保险丝烧了就是那家下水道堵了。我父亲一遇上这样的问题,就跑去找老张。后来有了手机,就给老张打电话:“国强,我是叶老师,我家里又没电了,你看能不能来一下?”如此种种,琐事繁多。我过年回家时也曾遇到过这种时候。当我父亲打完电话,不过十几分钟,老张就骑着电动车冒雨赶来,晃动着高大的身躯,脚步咚咚上了楼,站上一架破旧的木梯子,开始拾掇我家的保险丝。他总是笑呵呵地来,干完活儿坐下吸支烟,喝口水,然后笑呵呵地走,从来不提要钱的事。我父亲年纪大了之后把烟戒了,但平时家里总放着一半盒香烟,这时就拿出来给老张吸。那些烟往往打开后搁置很久,早就干了,但老张毫不计较,笑呵呵地接过去,点上,一口就能嘬去大半根。
到2018年春节,算来这套老旧的集资房我父母已经住了二十四年了,只是由于地处闹市老人家买菜锻炼不需要走远道就一直住着,但保险丝还是三天两头闹毛病。赶上我回家受不了室内的湿冷,强烈要求把电暖器全部打开,结果可想而知,保险丝又断了。于是我父亲又拿起电话,给老张打了过去。
老张来了,肩头覆着正在融化的雪花。他热情地同我打了招呼,麻利地登上了摇摇晃晃的破木梯,鼓捣了半天,边干活边说:“你这个保险丝都使不成啦,我给你换成铜丝吧。”我父亲一手扶着梯子,一手帮忙递工具,嘴里说:“那你看,你说咋弄就咋弄。”我倚着门框,盯着老张手里的活计,看到他两鬓也有些白丝了。想想我上初中那年认识老张,他已经三十多岁了,现在怕也有六十多啦。仔细看看老张的气色,还真不像是个花甲老人,仍然很壮硕,那支像钩子一样的手指也仍然灵巧自如,正卷着一支螺丝刀毫不费力地拧螺丝。事毕,老张拍了拍手,照旧坐下来吸支烟,喝口水,天上地下地跟我父母扯几句闲话。
我感到过意不去,从里屋拿出我带回来的两瓶红酒送给老张,老张千恩万谢地接了,放在脚边。不料片刻之后我母亲突然问:“国强你平时喝啥酒?”老张抿了一口烟——这回不是我父亲平时预备的敞开放干了的烟,而是我带回来的好烟——沉吟着说:“那肯定是喝辣酒(白酒)。”我母亲说:“那你这葡萄酒怕是喝不惯吧,我给你拿一瓶辣酒。”说着转身去找家里放着的陈年白酒。我明白母亲的心思,是心疼我带回来的红酒,用这么贵的红酒去酬劳换保险丝的活计太不值当了。老张马上说:“那也行。”又吸一口烟补充道:“葡萄酒也喝,前天我和我姐夫俩人还喝了好几瓶葡萄酒。”这时母亲已经找出一瓶白酒,递给老张,道:“你平时喝辣酒喝惯了,还是喝辣酒得和(舒服)些!”然后把之前那两瓶红酒又放回里屋了。
老张又坐了一会儿,多抽了两支烟,随即起身离去,临走时举起那瓶白酒对我父母亲再三道谢。老张是个殷勤人,也是个实在人。不过经由此事,我不免感叹生活在小城市的隐形成本实在太大了。一是不管办什么事,家具电器维修也好,求医买药也好,都得托关系用人情。就拿换保险丝这事来说,如果不找认识的人,电业局有一搭没一搭地能让你等上好几天,或者家里有线网坏了,广电局也总是推三阻四,电话打上几十遍人家也十天半月才能给你弄好。搭上人情找熟人来搞,不免送个小礼物,再陪着唠上半天,钱其实也不少花。
我本意送给老张的两瓶红酒,价值不超过300元,也是出于多年不见老张的心理,权当送给他的年节礼物了。我母亲动了个傻傻的小心思,把红酒换成了家里藏了多年的白酒,现值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事后我跟母亲说起,她只有苦笑。于是我借机劝说他们搬离这座老旧的房子,到城郊一栋早就装修好的带院独栋去住。后来经过三番五次劝说,老父母终于同意把这个旧房子卖掉,踏踏实实住到新宅去了。
新房子盖好装修好也有十来年了,但四壁崭新,楼上楼下加起来两三百平米,水电等配套设施也都是好的,绝不会再出现电路不堪重负、下水淤塞不通的问题了。老人家搬去新居,生活环境也略有改变。首先是买菜要多走几十米,药店要多走数百米,父亲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打牌要坐车了,母亲去政府广场打太极也要坐车,其次是跟原来的老邻旧友见得少了,交际圈子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再也不需要老张了。工友老张,不再有机会被我父亲一个电话叫来拾掇电路、通下水道,也不再有机会来家里坐坐,吸支烟、喝口水、闲聊几句了。我也无缘再见老张。随着城市改造和发展,属于工友老张的时代过去了。
回想起上一次见到老张时,我意识到老张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不免感慨。此时再想起他,我能想象到一个慈眉善目的高大老头,坐在他家自建的二层小楼上,就着热腾腾的火锅,用他那独特的钩子一般的手指,轻松卷起一杯辣酒,乐呵呵地品上一口。
来源: 光明网
<>鱼头火锅源于著名川菜砂锅鱼头,由此发展而来,在川西地区流传较广。以鲢鱼头配以多种辅料烹制而成,肉质滑嫩汤菜合一,鲜香味美,四季皆宜,冬季食用更佳。
在成都市新津县的安西镇,有一大片鱼塘。池水清澈,树木、房舍、车辆、行人,其倒影清晰可见。池里的鱼儿成群结队追逐着,跳跃着,偶尔一声水响,乃鱼儿跳跃的击水声。随即荡起一圈圈波纹。每到秋季白鹤飞来,时而群飞,时而觅食,时而度步,时而呆立不动。宁静的夜晚,皓月当空,群星闪烁,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色天光,融为一体,微风拂来,漾起叠波,星光跳跃,似顽童一般。渔场的周围则是农家小院,竹林掩舍、小桥流水、良田万顷。倘不是村舍所隔。极目眺望、坦荡如砥、一碧千里。然阻隔、则呈乡村特色之浓。显天然公园之味,有心旷神怡之感。此乃川西平原上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风景,巴蜀鱼头火锅则诞生于此。
鱼头火锅又叫"喳闹鱼头",其名也怪、其味也鲜,原来其中有一段故事:清末,川东小镇"干坡"。一日来了位重庆客,在街中秦师傅火锅小店歇脚。客带了3条鱼,说从重庆长寿湖钓得。干坡无河无湖,交通也极为不便,很少吃鱼。秦师傅问客愿否将鱼以火锅烹制而食,客亦从未有此体验,欣然同意。客与秦师傅共尝调味之鱼,不禁连声说"好!好!尤其是鱼头最好!"于是,秦师傅与客达成一项合作:即客保证长寿鱼供货,秦师傅店中增加特色鱼火锅。新品种正式开张,小镇好吃嘴们来品尝,秦师傅殷勤不断、喋喋不休介绍此鱼特别是鱼头味极鲜美又有健身补体功效。逐渐,一传十、十传百,镇上皆呼其为"喳闹鱼头"。民国抗战时期,"喳闹鱼头"因秦师傅之徒被抓壮丁而不幸失传,埋没尘封至本世纪初。
><>年头不管是吃穿住行,大家好像对明星同款有着迷之向往,仿佛这就是时尚的标杆。然鹅,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明星同款造就out了,现在流行的是皇帝同款!
而这次的“皇帝同款”,在广州大概也没有谁能和它比傲娇了,围绕在它身边的,都是世界顶级的大品牌,其实也不多就几个,比如爱马仕、LV、香奈儿、迪奥、GUCCI、PRADA......
“竟然敢跟朕同款,还'傍大款'!来人啊,随朕一起去会一会这大胆刁民!” “喳~”
对,它就是让人排队排到想爆粗但骂完还是会乖乖继续排队等位的大!龙!燚!火!锅!这次把店开到了天河的汇坊商城,所到之处,人满为患,简直跟皇帝出巡有得一拼。
大龙燚火锅汇坊店开业大优惠
12月3日--12月15日试业期间 全单8.8折
12月16日 隆重开业 全单7.8折
12月17日 全单7.8折
12月18日--12月30日 菜品8.8折
(锅底、酒水、饮料、茶位等不参与折扣)
广州生活美食圈粉丝福利
(仅汇坊店有效)
12月13日--12月30日
每天23:00宵夜时间,携带一位女伴(年龄不限)
可享受菜品7.8折
(锅底、酒水、饮料、茶位等不参与折扣)
大龙燚火锅也堪称火锅界的“爱马仕”,深受女生喜爱,就跟皇帝一样,后宫佳丽无数,都为其竞折腰。
进门就看到威猛的龙头,胆子好肥,擅自使用皇家之物,此时只想说一句,干得漂亮!
今年维密的中国风似乎也刮来了这里,中国红为主调,越往里走越觉得自己来到了皇家大院。
金黄的柱子在红灯的映衬下彰显华丽,木质的桌椅从普通版的升级为大气恢弘版的中国红,就连皇帝都不会在自己的龙椅上刻字,而这里竟把“大龙燚”三个大字印刻在长条椅上,霸气侧漏。
区别以往悬挂于墙上的壁画,把三国的故事以漫画形式呈现,沉稳中带点俏皮。
还有升级版的电磁炉,大龙燚火锅专用~
在皇宫里,若非皇后贵妃级别的,都只能叫宫女;而在大龙燚,服务员都有个又萌又霸气的称谓:龙妹。
“龙妹~上菜吧!”
这次大龙燚是玩认真的了,皇帝同款不是说笑而已,连端上来的锅都有种强大的气场,两边的龙头犀利的眼神,威严十足。九宫格锅底,帝皇九五之尊的地位想藏都藏不住,坐在锅前,竟有种自己就是皇帝的赶脚。
四种口味锅底任选:麻辣红汤锅、骨汤鸳鸯锅、菌汤鸳鸯锅、番茄鸳鸯锅;三种辣度:微辣、中辣、重辣(原味)。
看看圈妹点的九宫格麻辣红汤锅原味,红瞎你卡姿兰大眼睛的翻滚锅底。
就像咖啡有咖啡伴侣那样,川式火锅也有伴侣,那就是香油(6元/罐,未开封结账时可退)。
空运大刀毛肚、草原千层肚
雪花肥牛、麻辣牛肉
自制虾滑、泰国耗儿鱼
空运鲜黄喉、空运鲜鸭肠
......
准备好酱料,准备开刷~
比脸还大的空运大刀毛肚!空运到店,吃时记得“7上8下”这个原则,在红滚的汤底里翻滚大概10s,爽口惹味。
层层叠叠的草原千层肚是大龙燚的首席爆款菜,不点不给面啊!一夹就是一串,涮的时间越短口感越好。
吃火锅少了谁也不能少雪花牛肉啊!哪怕是重辣的汤底,只要吃到肥牛,都不会觉得辣,大概这就是我与牛肉之间一个美丽的错觉吧。
这麻辣牛肉十分执拗,吃不了辣的圈友慎点哦~素有“肉中娇子”之称的牛里脊肉经过拍打、腌制,经过热辣的火锅汤底洗礼汆烫,牛肉被厚实的辣椒面紧紧包裹着牛肉,任你在锅里煮也不放手,有够忠心的了。
在龙妹的贴心服务下,终于吃上大龙燚的自制鲜虾滑了。真正好的虾滑在分团下锅时,虾滑会呈现出黏连感,滑到锅里飘上来即可食用。
很少会在吃火锅的时候吃鱼,但听到泰国耗儿鱼的名字时,就忍不住要尝试。耗儿鱼刺少,无浓重土腥味,与川式火锅油多味浓的烹调方法出奇和谐。
在川式火锅里,空运鲜黄喉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爽脆得来增加了口感的多样性。
最爱看空运鲜鸭肠红彤彤的模样,而且一定要是辣的才好吃。
来人啊,乱入了两只熊猫,又抢吃又抢镜!!
当然,四川火锅怎么少得了功夫八宝茶,这杯子一端,就跟给皇帝奉茶一般,又装逼又解腻~
火锅吃到最后,没点素类、小吃等是不完整的。素菜拼盘、菌类拼盘、空炸糍粑......
环顾四周,华丽的大厅里坐满了客人,就像皇帝开设了宫廷宴会一般,天花板上垂坠而下的红灯笼使得漆黑的夜晚特别透亮,举杯交箸的热闹声让这个冬日一点都不寂寞。
最后,亲爱的圈友们记得有福利哦:
大龙燚火锅汇坊店开业大优惠
12月3日--12月15日试业期间 全单8.8折
12月16日 隆重开业 全单7.8折
12月17日 全单7.8折
12月18日--12月30日 菜品8.8折
(锅底、酒水、饮料、茶位等不参与折扣)
广州生活美食圈粉丝福利
(仅汇坊店有效)
12月13日--12月30日
每天23:00宵夜时间,携带一位女伴(年龄不限)
可享受菜品7.8折
(锅底、酒水、饮料、茶位等不参与折扣)
大龙燚火锅(汇坊店)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75号汇坊商城205铺
人均参考:¥110
营业时间:11:00--02:00
交通指引:地铁3号线石牌桥站往brt出口方向,从太古汇出来后转入天河东路,步行约300米到达汇坊商城,乘扶梯上二楼即可
文|yuffy 图|WL.C
(推广)
—THE END—
转载请联系:广州生活美食圈
------------
欢迎点击底部按钮分享给朋友们一起看看...
添加微信公众号(gzlife88,长按可复制),关注更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