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狠心的人有三大表现
拿了快递不拆
闹钟响了起床
买了奶茶打包
< class="pgc-img">>嘴哥看得最多的奶茶顾客,是在奶茶店里就迫不及待,让店员用吸管把杯子插开,这样马上就能噶事的人。
< class="pgc-img">>一杯甜丝丝热乎乎的奶茶,是秋冬季节不少年轻人的最爱。不过,奶茶大约也是你胖的原因之一——因为一杯奶茶,热量抵得上一餐饭。
< class="pgc-img">>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做过一次实验,检测一些奶茶的营养成分,结果可能会让你意想不到:不同价格的奶茶虽然口感较为相似,但营养成分差别很大。
他们从上海27家奶茶铺,购买了包括“一点点”“贡茶”“喜茶”等品牌在内的奶茶样品共计51件。
< class="pgc-img">>其中,含奶盖的奶茶6件,宣称“无糖”的奶茶20件,价格从7元至32元不等。测试的主要营养成分涉及总糖、脂肪、反式脂肪酸、蛋白质、能量、咖啡因、钠、膳食纤维、水分、灰分等指标。
总 糖
这大概是不少盆友最关心的一项结果。糖虽然能让奶茶更可口,但摄入过多的糖也是致胖的重要元凶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咱们的实验员买的27件正常加糖的样品,平均含糖量为7.2g/100mL。从每杯的含量来看,27件正常甜度的样品含糖量平均为34g/杯。
< class="pgc-img">>也就是说,
一杯奶茶的含糖量,
已经足够
一个成人一天的糖分摄入量了!
< class="pgc-img">>有的盆友就说了,
我买杯无糖的奶茶不就行了?
嗯,实验员是不会给你理由的——测试结果显示,有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实测含糖量平均为2.4g/100mL。也就是说,“无糖”奶茶每杯含糖量,也有正常奶茶的三分之一。
< class="pgc-img">>脂 肪
过量的脂肪当然也是致胖大家庭的一员了。
测试结果显示:45件无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平均为2.66g/100mL;6件有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平均为6.25g/100mL。
也就是说,一杯与一瓶饮料容量相同的奶茶,脂肪含量为37.5g。
< class="pgc-img">>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41g的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不超过60g)。
能 量
能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食物的热量。不同食物所含能量不同,过多能量的摄入会引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肥胖。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51件样品提供的能量在510—2780kJ/杯之间,平均为1209kJ/杯。按照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计算,能量最高的一杯奶茶可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1/3。
可怕的是,
你当奶茶是饮料,
可能喝完了会忘了它;
但它当你是自己存在的意义,
一定要在你肚子内发光发热。
一杯奶茶就相当于多吃一餐饭,
人家三餐你四餐,能不胖嘛……
咖啡因
这是最让嘴哥没想到的,原来奶茶能够这么厉害地“提神”。
大家都晓得,浓茶、咖啡之所以能提神,是因为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暂时使人恢复精力驱走睡意,但快速过量的咖啡因摄入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所以,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除孕妇外的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mg、全日摄入400mg咖啡因不会引起安全问题,孕妇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200mg不会危害胎儿。
因茶叶和咖啡豆中都含有咖啡因,所以咖啡因在食品中主要存在于茶、咖啡以及添加咖啡因的饮料中。比如,可乐中的咖啡因含量为95mg/L,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mg,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mg。
本次比较试验却发现,51件奶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最高的达828mg/L;其中4件样品每杯的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8mg,不仅远远高于建议单次摄入量,也高于全天建议摄入量。
< class="pgc-img">>也就是说,从咖啡因含量来看,这杯奶茶喝下肚子,相当于喝了4杯咖啡或8罐红牛。
但本次比较试验购样的27家店铺中,仅有1家店铺给出了“老人、儿童、孕妇不建议饮用丝袜奶茶”的“温馨提示”,而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奶茶中含有咖啡因。
所以
消保委的工作人员提醒
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还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也不能多喝。
好了,感谢消保委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了奶茶消费的警示。
< class="pgc-img">>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机瞄AK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天大家有没有吃甜蜜的粽子呢?“甜”虽好,但不宜贪多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g。这里重点指添加糖,不包括食物天然含有的糖。添加糖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制备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浆, 常见的包括白砂糖、红糖、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糖蜜、蜂蜜、浓缩果汁和葡萄糖。
添加糖除了长胖,导致胰岛素抵抗,还是皮肤痤疮、痘痘的罪魁祸首之一。很多爱长痘的同学不敢吃辣,但很多时候辣并不会助长痘,糖才会。爱吃甜的朋友不妨试试戒糖一个月,皮肤会有变化哦。
< class="pgc-img">>其实我们现在很多小伙伴对糖的健康影响还是很了解的,平时也很注意。也为了迎合大家健康的需求,无添加蔗糖的饮料大肆盛行,销量一路走高;奶茶也因糖分了三六九等,拿一杯无糖奶茶,立马被路人惊叹“自律爱健康的girl or boy”。但是这些打着健康旗号的无糖产品,可能并不能如愿。
无糖奶茶真的无糖吗?
大家都知道奶茶、点心、蛋糕、甜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添加糖,有人对奶茶中含糖量做了测评,发现一杯全糖奶茶含糖量能达到60g。当然奶茶对糖的贡献率很多小伙伴是了解的,但你知道一杯无糖奶茶也是含糖的吗?而且含糖还不少,据测评一杯无糖奶茶也含有26g左右的糖量,这也超出了膳食指南对我们一日添加糖的摄入要求。因为制作奶茶的原料本身就含糖。
< class="pgc-img">>大家点奶茶的时候会发现几乎每个奶茶店都有全糖、半糖、3分糖等区别,但是有人对一点点、喜茶、CoCo、星巴克等主流店进行了测评,发现不同含糖量的饮品含糖量只差那么一点点,比如喜茶的正常糖含糖9%,少糖9%,少少糖8%,少少少糖7%,无糖6%。搞得这么复杂其实糖就差那么一点点,是不是有点被收智商税的感觉?
但是要戒糖的小伙伴,在戒糖过程中如果一时抵不住它的诱惑还是可以从全糖到半糖再到无糖,直至不喝,毕竟少一点是一点。也可以和我一样,喝半杯,或者和男(女)朋友一起分享一杯,省钱解馋又健康而且促进感情,如此循序渐进戒掉奶茶。
< class="pgc-img">>甜点也一样,可以从频次开始循序渐进减少摄入。比如我刚毕业那两年特别爱吃甜食,后来想了一个方法——三次忍耐法。第一次想吃的时候,忍,第二次想吃,再忍,第三次,想吃那就吃吧,但后面想吃的欲望会越来越小。
代糖真的就健康吗?
代糖对健康的作用通过各种文献,我只能说它很安全,但真的不是人畜无害。
随着大家对健康和减重的关注,最近两年0卡代糖大热,很多小伙伴都把它当成解馋的稻草,某无添加蔗糖饮料更是赚得盆金满钵,殊不知代糖在用另一种方式影响人们的健康。
首先代糖会改变肠道菌群,一篇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导致葡萄糖不耐受,从而增加血糖升高的风险。
< class="pgc-img">>在人体实验中,人工甜味剂的食用量也与体重、腰臀比增加,空腹血糖升高等指标正相关。其次,代糖难以抑制人类对糖的渴望,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研究,表明虽然味蕾难以区分真正的糖和人工甜味剂之间的区别,但肠道细胞却能够轻易识别,并在几毫秒内将这种区别传递到大脑,你的味蕾感觉到了甜味,但是大脑却未得到满足,依然需要真正的糖。
< class="pgc-img">>所以不要掉进商家的陷阱,代糖食品(宣传词“无添加蔗糖”)也要适量使用,可以作为我们忍不住吃甜食时的解馋食品,但切不可随意食用。另外虽然很多无添加蔗糖饮料宣传0糖0卡,但未必真的都是0,因为我们国家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这一法规中对营养声称的定义是这样的,如果每100g/100ml食品中含有的能量低于4kcal,就可以称为无能量;而每100g/100ml食品中含有的糖低于0.5g,就可以称为无糖。
喜欢甜味不妨用红薯、紫薯等天然的食物满足味蕾,晒个红薯干、烤个红薯饼或者南瓜饼,也是不错的甜品哦。
今天是端午佳节,抓住节日的小尾巴祝大家端午安康。虽然要少吃糖,但节日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所以吃过粽子的小伙伴也不要因吃了糖而自责,毕竟饮食除了为健康,还是为生活,为生活的仪式感“甜蜜一刻”也是值得的,你说呢?
参考资料:
[1] 好奇实验室.知乎专栏.http:zhuanlan.zhihu.com/p/32626853.
[2] Jotham S, Tal K, David Z,et al.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J]. Nature.2014.doi:10.1038/nature13793.
[3] BuchananKL, Rupprecht LE, Kaelberer MM, Sahasrabudhe A, Klein ME, Villalobos JA, LiuWW, Yang A, Gelman J, Park S, Anikeeva P, Bohórquez DV. The preference for sugar over sweetener depends on a gut sensor cell. Nat Neurosci. 2022 Jan 13.
[4]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S].2013.11.
<>< class="pgc-img">>茶该放多少糖不是件小事情日前,江苏省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市部分奶茶店展开食品安全和营养成分抽查,抽查结果令人咋舌。有的奶茶标注为 " 无糖 ",结果 100 克饮料中含糖高达 7.8 克,为国家无糖标准的 15.6 倍,所有批次样品总糖检查结果为 3.23g/100g~11.3g/100g,相当于喝一杯奶茶等同于吃掉 3~11 块方糖;所有批次奶茶均检查出咖啡因,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一杯居然是美式咖啡的 2 倍之多;而在平均脂肪含量上,最多的一杯可以提供 23g 脂肪,喝一杯全天脂肪摄入量就已经超标。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奶茶店在大中城市的商业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知名网红奶茶店也应运而生,排队几十分钟只为一杯奶茶者大有人在。
但是,与瓶装饮料将成分表公布在包装袋上,连锁咖啡店多已形成制式化配料单,并且消费者可以选择咖啡因和糖的含量不同,奶茶店不仅饮料品种繁杂,且相关配料成分并未对公众公开,更无标准可供遵循。
事实上,类似的高糖高咖啡因奶茶,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上海市消保委曾经对该市奶茶店中的奶茶进行样品分析,样品范围几乎覆盖了当时该市的网红奶茶,结果正常甜度奶茶,平均每杯含糖量是 34g。
34g 糖有多少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糖摄入量不要超过 50g,最好控制在 25g 以下。然而,在上海市消保委取得的样品中,已经有部分样品直接超过了 50g,最多的一杯为 62g。
从医学角度来说,糖分摄入可以促进人体内生成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对情绪有促进作用,比如快乐。正因如此,奶茶店才多多加糖以追求口感,而不是多加货真价实的水果和牛奶。咖啡因和脂肪也是同理,如今许多奶茶饮品配置的网红奶盖,含脂肪也不少。当然,摄入过多糖分、咖啡因、脂肪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
有人会说,有的消费者就是喜欢高糖、高咖啡因、高脂肪的饮料,这是消费者选择的权力,此话的确没错。但是,消费者同样有选择低糖低因低脂肪甚至无糖饮料的权力,并且这样的消费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当商家为了获取更多销量,将奶茶做成高糖高因高脂之后,却以 " 低糖低因低脂 " 甚至 " 无糖 " 作为噱头来销售,那么就有虚假宣传之嫌。
要知道,什么算 " 无糖 " 有明确标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有明确规定,指 " 碳水化合物(糖)无或不含糖 ≤ 0.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奶茶往往混合多种食材,很难靠口感辨别糖分含量。更何况,对于特定群体来说,虚假成分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比如,当孕妇、心血管病患者喝掉 " 低因 " 的高咖啡因奶茶时。
正因如此,对于糖分超标,却将饮品标注为 " 无糖 " 的奶茶店,有关市场监管部门的确应当出手管理。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我国居民糖摄入量正在增加,原国家卫计委在第四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首次写入了控制糖摄入的相关内容," 以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 "。那么,有关方面能否督促新兴的奶茶店,也将自身成分表对消费者公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