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牛板筋火锅
门口的电视上放着店里的宣传片,小霸王很亲切啊,暴露年龄了
店里的桌子基本上都是这种老式课桌的款式,凳子后面绑着红领巾
我都忘了怎么系了
餐具也是搪瓷的,忒怀旧了
桌上放着老版的三打白骨精小人书,仿旧的终究不如这种真旧的来的感动人
居然有一块黑板,下午的课是-----逃课
旁边的照片墙上有很多帅哥美女啊,附带相亲功能么?应该每张照片配个二维码,看中的就扫一下
这个最受欢迎十大菜品弄得好,初次到店不会点菜的看这个就行
光荣榜
服务员穿着海魂衫打着红领巾,好像班干部
牛哥好,我们要点菜啦!
菜单也设计成了试卷的款式
主打是牛板筋锅,辣度那栏亮了,暗恋辣、恋人辣、老婆辣、情人辣,你会选哪个?
凉菜看着有点儿意思啊,肉菜品类也不少,素菜--------我就当没看见了
北京面筋和懒笼很难得,试试,冰沙的名字是灭火器
居然有二锅头苏扁珍藏版,我这平时不喝酒的人都馋了
好久没喝了,上次还是朋友从北京带来的呢
红星二锅头的优级酒,算二锅头中数得着的了
用的是铝饭盒包装,很怀旧
里面是这样的
瓶子的造型是仿苏军酒壶的
口感还是不错的,入口甘冽,醇厚绵香,二锅头现在是越来越流行了
还有维他菊花茶,好怀旧啊
没想到还有更怀旧的,北冰洋!一口回到90年
他家的酱料有四种,秘制麻酱、秘制醋料、香油、干料,2到4元不等
我选的是这个干料
我们要的是大锅,88,里面的硬货还是蛮多的
干料不是直接蘸着吃的,要加入汤底调好再吃
牛蹄筋,块儿很大
底下是牛肉,都是大块儿的,肥瘦相间,大概有20-30块儿
牛板筋,主打款
这个是他家的秘制豆泡,看着不错啊
还有炸腐竹,锅需要煮一下,开了味道会比较好,先吃凉菜
麻辣拌板筋,26
牛板筋处理的不错,柔韧,不费牙,葱和香菜的味道很浓,不算辣
我觉得这个还是应该用酱汁类的调味,板筋比较光滑,有点儿不挂料,酱汁好一些
麻辣拌牛肉,26
真心是良心菜啊,肉都是大块儿的
煮的嫩度刚好,不硬,也不至于软烂失了口感,酱料腌渍的也很到位,这个我个人觉得比牛板筋好吃
凉拌牛蹄筋,28
牛蹄筋也都是大块儿的
这个我觉得比板筋处理的好,口感外软内韧,嚼起来很带劲,关键是也很入味,这几个肉的凉菜我感觉都还不错,难得
拍黄瓜,10元,二锅头标配,还是应该加点儿红辣椒和糖,甜辣口更好吃
糖拌西红柿,10元,这个西红柿的品质还行,还有西红柿味儿,前几天再另一家店吃的,简直就是西红柿形状的木头片片
鸡汁土豆泥,8元
作为一份不超过10元的土豆泥,量还真不小
没想到味道还相当不错,土豆泥润滑,鸡汁的味道也很正,超值
蟹粉包,22
鳕鱼芝士包,22
胡萝卜,6元
木耳,5元,量还蛮大的
北京面筋,6元,这个酷,太原还没有别家见过
手切鲜牛肚,26
牛肚的处理看着也不错,颜色鲜亮,很多家的牛肚处理完都发黑,而且太软
锅热的差不多了,尝尝!凉菜的水准不错,很期待这个热锅啊
牛肉品质确实不错,软硬刚好,入味也不错,绝对是下酒的好菜,量也够大,一直捞到最后还有
牛蹄筋也不错,这个锅底的口味是标准的北方口味,但是也不会太咸
热锅里的牛板筋我觉得是三种肉类里最好吃的,柔嫩弹滑,而且很入味,果然是招牌啊
炸腐竹比一般的腐竹要薄,口感也比较正,大家如果在外面吃到塑料味儿很重而且煮了半天还不变形的腐竹一定要小心啦
这个秘制豆泡绝对是惊喜,味道不输肉肉
其貌不扬,满满的饱含着汤汁,里面的组织非常疏松,豆香味儿很浓
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会有汤汁喷出来,一定要慢一点儿,我就被烫了一下
北京面筋下锅的样子太帅了
煮完之后脆脆的面筋会变得软软的,柔韧软嫩,确实不错
面筋蘸着干料吃绝对是够劲儿,特别挂味儿
牛肚的品质也不错,我们捞的早了,还是应该多煮一会儿入入味,肯定更好吃
木耳还好
芝士包
内有乾坤,拉丝很不错,口味也算正的
蟹粉包
品质也不错,这种冻品绝对是看良心的,价格差一点儿品质就差很多,我觉得要上就上好的,要不就别上,太原市这家的冻品的水准都不错,跟太原咪咕私房火锅的有一拼
懒龙,8元,实惠啊!
发面的,标准的北京做法,馅儿很饱满肉很厚,第一次吃葱白有点儿少,欠点儿汤汁,第二次就好了很多
发面懒龙最大的缺憾可能就是做不到特别薄,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天津的做法,用烫面裹馅儿,薄薄的面吸饱了肉馅儿的油脂,半透明的,清丰园那样的
牛炖泡饼,12
死面烙饼,层数也不错
这个一看就是专门用来煮的烙饼,久煮不涨不烂,吸味儿不错,吃起来筋筋的,很有口感
牛炖糖饼,8元
这个必须得着重推荐一下了,标准的天津风味,薄烙红糖饼上面点上芝麻酱
热腾腾的脆皮红糖烙饼配上香醇的芝麻酱,一口下去,满满的面香混合着红糖和芝麻酱的香气,真心过瘾啊,好久没在太原吃到这个了,关键是才8元啊!太良心了!
冰沙双拼,12
红豆沙和绿豆沙,底下是冰沙
红豆沙和绿豆沙都还不错,冰凉甜润,解辣倒是不错,不过我个人感觉甜度还是应该减一点儿,还有一点,就是最好一上桌就拌起来,要不冰沙很容易结块儿,影响口感
十个人连酒水吃了569,刨去118的二锅头,550左右,人均55
近几年太原一股脑开了N多怀旧主题餐厅,但是大多怀旧都没有怀到点子上,包括太原市食品街口上那家已经关门的,都只是贴几张老照片,写几段煽情的文字,菜品跟怀旧根本不搭嘎,牵强附会无病呻吟。这家店我觉得就做的不错,环境、家具、装修、餐具、道具都很到位,我们吃饭期间就有好几家人是带着孩子来的,看着为人父母的同龄人给孩子介绍那些自己小时候的元素的时候,亲情满满啊。关键是菜品和饮料也有很多小时候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味道还都不错。
好吃吃:牛板筋锅、麻辣拌牛肉、凉拌牛蹄筋、鸡汁土豆泥、北京面筋、懒笼、泡饼、糖饼
地址:太原市桃园二巷杏林四条,秀水购物广场东门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阿鬼把这篇食评献给那些跟我一样已经忘了怎么系红领巾但是还想过六一的朋友们,也献给那些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岁月。
><>周末,外地朋友来京,陪着逛罢什剎海,又感受了胡同文化,不知不觉已到饭点时间了。
鼓楼西大街的甘露胡同,是闹中取静、适合居住之风水宝地,因此附近有很多名人的故居,也保留了些名胜古迹。在这寸土寸金的地盘上,有北京几个小帅哥合伙开的一家名叫桐记小灶儿牛板筋火锅店十分有名,由于店家主厨师从香港,食材新鲜,味道正宗,价格合适量又足,性价比高,生意挺火爆。慕名来到这家店里,门脸不算太大,店内上下两层,装修简约别致,干净卫生。中午近12时已坐满了食客。
进店点了桐记牛杂火锅锅底。牛杂、 牛板筋因其富含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组织等营养元素,故有强筋健骨、补肝明目、补益脾胃之功效,是益于人们健康及喜好的食材。近些年,牛杂、 牛板筋火锅风声水起,在火锅种类中独树一帜。
当锅底端上桌时,只见牛肝、牛肚、牛肺、牛肠、牛板筋堆成尖,足有两斤多的分量,“杂碎”已在香味扑鼻的老汤里完全入味。从汤中就可看出老板费了不少心思,下了不小功夫。吃起来,口感也各有不同,有的嫩香,有的脆香,有的硬香,有的糯香,唇齿之间,回味无穷。
手切雪花肥牛,肥瘦相间,纹路清晰,颜色诱人,是牛肉中之上品,稍涮即熟,香嫩无比,丝毫不塞牙。
港式龙虾丸、港式鳗鱼豆腐、豆腐泡、港式蟹籽丸、黄金芝士蛋、蟹籽福袋、芝士年糕……特色十足,形神兼备。据说形式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大厨们的手艺真是炉火纯青,将食材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菜名吉利,取材多样,涮吃后有丰富的口感,似奶似蛋似肉似海鲜,令味蕾美不自禁。在代表着京城风俗文化和历史的地界儿,吃上“漂洋过海”而来的美食,真是醉了。
黄金满仓(炸土豆)、酥饼直接吃或者下锅后吃都香酥可口,值得点赞。
吃火锅要配上清口解腻的饮料,桐记在这方面太完美了。维他柠檬茶、大亨果茶、马蹄爽、进口椰汁,还有老北京人最爱的酸梅汤、瓷瓶酸奶、北冰洋,保能满足不同顾客的喜好。
吃罢牛杂火锅,一大锅“硬货”己让我们肚子很撑。期待中的牛板筋锅底,只有下次再来吃了,人均不到100元还是能接受的。
地址: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甘露胡同2号(鼓楼西大街好邻居便利店对面)
电话:010-64457145
人均:78元。
><>忙碌碌的七月终于过去了,一人干三人活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于是,吃货又蠢蠢欲动了,立秋后正好适合贴秋膘,南方人很少有贴秋膘的概念,幸好有万能的度娘: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
牛板筋主要成分是动物纤维和胶原蛋白,是低热量低脂肪、无污染的最理想的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疲劳的功能,板筋原料稀少,仅占牛体3%,入口咬感劲道、韧性十足。
鼓楼西大街,甘露胡同往南约200米,就看见了这家小店
小店不大,布置得小清新,人还挺多的,不到七点的样子,已经没剩几张桌子有空位了,据说楼上还有露天座,不过没空调。
我们点了份大锅的牛板筋火锅,要的香辣味,然后又加了一些小店特色的丸子类,再就是通常的涮品了,整体点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菜品
人太多了,略微照了照店内环境
小黑板象是个菜单似的,画很挺可爱的
斑马画得很漂亮,还有纸蝴蝶,不知道怎么贴上去的
收银台后的各种猫影
饮料柜上各种可爱的招财猫咪
笔筒也这么有特色
照片墙,喜欢这种设计
没等多久,我们的大锅就来了,乍一眼看,好象锅也一般大嘛,从侧面一照,还是挺给力的,牛板筋,牛肉筋都不少,一大锅里,除了少量香料和辣椒,基本都是板筋和肉筋了
配辣锅,用香油蒜泥的小料最适合了,很川式的吃法,当然吃不了辣的话有秘决O,放点蚝油在香油里蘸着吃就不辣了
各种涮菜也上来了
芝士丸和蟹籽丸
龙虾丸
煮完的丸子小合影,这三种丸子都很合偶的胃口
娃娃菜
青笋
黑木耳
海带很厚实的一片一片的,我喜欢
宽粉
油豆皮
看着特普通,不就是大饼切小块嘛,特点是过油先炸了一下,直接食用时口感很酥脆,当然放在锅里煮得软软烂烂的也很好味道。
土豆块,也是略微的炸过的,再放到锅里煮,久煮也不用担心碎成小块找不到了,并且刚炸出来的太漂亮了,可惜不能直接食用,据说有老客户会要求要炸得能吃了的,然后我只能等着它煮好再吃了。
整体来说,比想象中的要好,虽然之前在吃北里也看过这一家的一些介绍,但个人感觉或许和南锣附近的小店一样,主打环境和地段,实则不是,地段不象南锣那么繁华,甚至只是在胡同里,不是特意去找,很容易被忽略掉,装修很有心,是一般人都会喜欢的感觉,而且东西看着非常的干净舒服,尤其是涮品,可能不会象一般火锅店似的点完上菜特别快,但是新鲜度是很不错的,端上来的都是看着舒服,味道也不错的,整体评分很OK,是值得再去的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