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安在线】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随着五一小长假的临近,亲朋聚餐必不可少,但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4月27日下午,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宣传暨第四届 “关注食药安全?关爱大众健康”公益进社区总决赛举行。活动现场,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蜀山区市场局带领餐饮企业共同发布“制止餐饮浪费、保障食品安全”倡议。
本次活动由合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主办,蜀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蜀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办,安徽省医药产业创新协会、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市食品行业协会、饿了么承办。
今年3月份以来,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积极运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向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告知书,组织开展“反餐饮浪费”主题宣讲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等宣传活动。广而告之的同时,合肥也重拳出击。对于漠视社会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经过宣传教育后仍然不采取措施制止餐饮浪费的,相关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目前全市累计发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68份,公布典型案件2件。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广大市民应尽的责任,更是餐饮企业应尽的义务。我们还将常态化开展制止餐饮浪费活动,把勤俭节约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出全社会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据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已联合饿了么平台,向商户发放“制止餐饮浪费”食安封签,并聘请外卖骑手为制止餐饮浪费督导员。“正协同饿了么平台在技术层面,发挥平台数字科技的力量,帮助商家建立适合自身品牌情况的‘小份菜’产品体系。”
随后,第四届 “关注食药安全?关爱大众健康”公益进社区总决赛火热开赛,由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推送的《田野的春天》荣获大赛一等奖,第四届“食安合肥宣传大使”花落高新区。据了解,合肥市已连续四届举办“关注食药安全?关爱大众健康”公益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活动覆盖人群超过70万人次,成为合肥市食品安全主题宣传的品牌活动之一,后续该活动还将持续推进。
(记者 苏艺)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月下旬,安徽省两会将开幕。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省两会期间,委员们提出的提案都得到了有关部门回复和办理,很多百姓呼声因此变成现实。例如,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35%,支持配套建设布局换电站,加快构建城市换电服务网络;加快建成含山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努力争取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项目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储备库等。
推进合肥率先试点换电模式
省政协委员王承华、农工党安徽省委等提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比较短缺,要加大充电桩或充电设备设施的投入,健全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体系。
对此,省发改委在回复中表示,将按照“车桩相宜、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原则,加快建设覆盖更加广泛、布局更加均衡、设备更加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省发改委表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小区周边适度建设公共充电设施。新建居住社区停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配建充电桩原则上不少于车位的10%,其中城市建成区新建居住社区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比例不低于30%,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提高配建比例。公共停车场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不低于35%,并逐步扩大设置比例。
鼓励充电运营企业通过新建、改建、扩容、迁移等方式,逐步提高快充桩占比;鼓励充电运营企业开展“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的商业模式。结合分布式光伏开发,支持“光储充放”一体化新型充电场站试点应用。
其次,推广换电模式应用。积极推进合肥开展换电模式试点,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支持配套建设布局换电站,加快构建城市换电服务网络。优先在私人车、出租车、网约车等领域推广换电模式应用,充分挖掘公共停车场站配建换电设施的潜力。加快对钢厂、港口、矿山、铁路货场等作业车辆采用换电重卡替换。
此外,将加快省级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到2025年底,公共充电设施监测平台接入基本实现全覆盖,形成全省“一张网”。
外卖第三方平台100%备案
省政协委员袁传省提出建议,要加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对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称,将全面推广使用网络餐饮“食安封签”,外卖食品加工制作后要使用密封签封口或使用实现封签功能的外卖食品包装物。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目前全省外卖第三方平台备案率为100%,要求全面推广使用“食安封签”。合肥市政府出台《合肥市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外卖食品加工制作后要使用密封签封口或者使用实现封签功能的外卖食品包装物。
针对袁传省委员提出的建立智慧监管平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已建成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为食品全流程追溯调查、分析、决策等工作提供支持。截至目前,省、市、县相关部门使用省“互联网+监管”系统采集食品相关监管行为数据59万条,处置国家下发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761条。
此外,要求第三方平台和第三方合作单位严格外卖配送行为监管,压实食品配送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保障配送容器安全卫生,全面落实入网餐饮食安封签,杜绝送餐过程中的食品污染。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智慧监管”,目前已形成了安徽省“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项目方案,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还将加强审查登记管理,对新入网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实地核查,强化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及其经营活动的审查监控。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加紧建设
省政协委员王晓焱、吴桂林等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凌家滩遗址保护、加快申遗步伐的提案,建议争取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储备库,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加强对申遗工作的调度推进。
对此,省文化和旅游厅答复表示,2022年,凌家滩遗址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目前,正在推进遗址博物馆建设,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 11000平方米,计划2024年完成。将积极支持凌家滩遗址申报年度考古发掘项目,增强考古发掘力量,加强考古研究支撑,开展多学科、多部门参与合作,支持继续举办凌家滩考古论坛,组织专家围绕申遗六项标准提炼突出普遍价值。
省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纳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考古发掘和课题研究”,同时,在文化发展重大工程专栏提出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成含山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2年底,省发改委已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项目作为安徽省重点项目之首申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储备库,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全力配合凌家滩遗址申遗工作。下一步,将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项目相关情况,努力争取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项目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储备库,加强凌家滩遗址保护和利用,展示考古发掘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皖新闻讯3月16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告知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将依法查处“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在食品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餐饮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
告知书指出,各餐饮服务单位要强化制度管理,要建立制止餐饮浪费管理制度,加强对食物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防止加工制作过程食物浪费。加强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培训内容。
各餐饮服务单位广泛宣传提示,要在醒目位置张贴或“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等防止餐饮浪费标识。在菜单上标注食品分量、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服务人员做好消费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避免浪费。
同时,优化供餐方式,将防止食品浪费理念纳入菜单设计,按照用餐人数合理配置菜品、主食,提供“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热菜拼盘”等多种供餐方案。提供自助餐服务的,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提供不同规格餐具,提醒消费者适量取餐。婚宴、团餐宜提供多元化选择,科学合理配餐,减少婚宴、团餐浪费。
此外还要完善服务举措,主动提供打包盒,引导消费者剩餐打包,倡导使用可降解的打包餐盒。鼓励通过“光盘优惠”“光盘积分”等方式,引导更多的消费者践行制止餐饮浪费。
市场监管部门将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餐饮单位存在“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在食品经营过程中造成严重餐饮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查处。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 张亚丽
编辑 张大为